南來北往的飛雁

繞著地球走一圈,原來世界可大可小。人和人如此相似,又非常地不同。。。
正文

從德國人抱怨在日本隱私受到侵犯說起

(2006-11-05 20:01:53) 下一個

兩年前我在學日語的時候,結識了一位來自德國某大學的女教授。女教授對日本充滿了好奇,日語學得也很認真。同為外國人,加上我在德國好幾年的生活經曆,使得我們走得比較近。閑暇之餘常常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我們談得最多的是各自對日本的感受,很多時候我們的看法接近,有些時候就不盡一致了。

女教授住在大學為她安排的公寓裏。公寓每周由專人打掃兩次。可謂省心省力,日本人的清潔程度讓愛挑剔的德國人也十分滿意。如果不是出了一點意外的話,她對日本的好印象定能完整地帶回德國。一天下班後回到公寓,女教授發現一隻紙盒子不翼而飛。那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紙盒,裏麵裝著她的各種私人文件,如帳單,銀行清單,隨手記下的電話號碼等等。女教授著急地跑到管理處去詢問,在一聲接一聲的“Hi……”後,管理處的人員叫來了清潔工,幾番周折紙箱終於物歸原主。但是紙箱裏的東西已不完全如初了,各類文件被認真地整理過並分好了類,隻是還有一些紙頭不知去向了。原來做清潔的幾位老人家覺得那些紙頭沒有用,便自做主張把它們當成垃圾扔掉了。麵對這樣的解釋,女教授哭笑不得。她隻好請老人家以後做清潔的時候不要再動她的私人物品了。

當她和我談起這件事時,依舊情緒激動地說:“這是侵犯隱私,在德國我可以告他們”。我想大概在日本也可以上告吧,隻是東方人不會反應得如此激烈。為了芝麻大的小事就上法庭,一來傷和氣,二來也犯不著。退一步想,人家也是好心。聽了我的想法,女教授的眼睛瞪得很大,她有些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說:“這可不是芝麻大的小事,這涉及到個人的隱私。被他們當成垃圾扔掉了的紙頭都是有用的呀!當然我不會真得去告他們,但是在德國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我隻是很吃驚,在日本怎麽會發生?看來東西方的差異真得很大”。

在中國人眼裏日本早已全盤西化,不僅僅在經濟上的發展超過了西方列強,就是生活習慣和文化上也亦步亦趨地緊跟西方。但是和歐美相比,單就隱私觀而言,日本人似乎又顯得十分東方化。

來到日本不久,我收到一份電話公司來的帳單。若在平常我都照單付款,但是這一次帳單上顯示的金額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想。不覺心生疑竇,仔細查看電話公司所提供的帳單,隻找到電話的基本費,通話費和稅收幾項。翻來倒去,怎麽都找不到通話記錄。好生奇怪!回想在加拿大的時候,電話公司通常會附上詳細的通話記錄。包括用戶撥打的電話號碼,日期和通話時間。如此一來如果用戶對所支付的電話費用有異議,隻需查一下電話記錄便可真相大白了。日本的服務水準可是天下一流的,不可能忘了這麽重要的記錄吧。再查查以往的帳單,終於發現從來就沒有來過這樣的東西。驚詫之餘打電話去電話公司詢問,請他們寄一份前個月的詳細通話記錄來。電話公司則顯的比我還驚訝,他們反複強調這樣的記錄屬保密性質,一般不提供給用戶。在謹慎地核實了我的身份之後, 公司才答應過兩天寄來。

我不明白為什麽通話記錄對用戶也保密。一位在日本已經生活了十幾年的朋友告訴我,電話公司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泄漏隱私。比如夫妻一方有外遇,那麽給情人的電話可能會出現在通話記錄上。萬一夫妻的另一方檢查通話記錄時,發現上麵有陌生的電話號碼,追問起來,豈不是影響家庭關係。哇!誰能否認日本的服務水準是天下一流的呢?連你沒有想到的問題都替你想到了。

另外一個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現象是年齡在日本受到過多的關注。在西方上了一定歲數的人,特別是女性,比較忌諱談及自己的年齡。喜歡調侃的人常開玩笑說記不得自己多大了。隻有辦理與身份有關的證件時需要申報出生年月,而這些資料也通常是保密的。在加拿大甚至於申請工作時都可以隱去年齡,而雇主也不能隨便詢問。

日本人固然不會冒失地去打探別人的年齡,這一點上和西方類似。不過在許多場合下,年齡總是一個被問及的問題。如果說帶孩子去體檢的時候,醫生問起父母的年紀倒是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事情似乎和年齡無關,卻也常常設置了年齡一欄。比如預定機票,去公民館登記學日語,參加為外國人舉辦的谘詢會,甚至辦一張公園的年卡,都需要稟告申請人的年紀。最別扭的是年卡上還要標明申請人的多少歲。讓人覺得自己好象是幼稚園的小孩。

於是我不自覺地想到了女教授說的東西方差異。西方文化強調人的獨立性,傾向於把每個人當作成年人看待,相信個人能夠獨立地解決問題。每個人應該做的就是盡可能完成自己的職責。因此加拿大的電話公司認為提供給用戶通話記錄,以供查詢是他們的責任。至於通話記錄可能引起的家庭糾紛則是用戶自己的事情。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各司其職。相反東方文化的特色則是強調集體性,個人要服從集體,傾向於把每個人當作小孩看待,對個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持懷疑態度。所以也就有了日本的電話公司為用戶保密通話記錄的行為。既然我們都是孩子,也就不在乎年齡被公開。當然也不奇怪,清潔工會好心辦錯事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東村山人 回複 悄悄話 說到電話公司的帳單沒有明細的事情,我也有過類似經曆。
但是,我覺得電話公司並不完全是出於保護隱私。

這裏麵大概有商業因素。日本人工太貴的緣故吧。
其實,開一張明細表是要收費的,收100還是200日元,我忘了。
日本電話公司NTT的列出了很多服務項目,大多是收費的。
比如,將脈衝式撥號換成音頻式,手續費1000日元,
來電顯示:400日元/月 等等

但是,自動提款機上,在周末或深夜取款也要交手續費。
這裏沒有使用人工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