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來北往的飛雁

繞著地球走一圈,原來世界可大可小。人和人如此相似,又非常地不同。。。
正文

小兒在東京上International Preschool (四)完

(2006-11-24 07:21:43) 下一個

東京的夏天驕陽似火,潮濕又悶熱,但卻是兒子在Preschool最為快樂的時期。學校因陋就簡,在門口的小院子裏搭了一個臨時的遊泳池。那是一個充氣式的塑料大浴缸,浴缸上繪著多彩的圖案,裏麵再注入清水,就成了讓孩子們歡天喜地的遊泳池。下水之前老師們總是細心地為小朋友們一一塗上防曬油。從report book 上我得知兒子對water play 的無比熱愛,便把這一遊戲引進到家裏。我常將浴缸灌滿水,讓兒子在裏麵玩個痛快。

學校裏來了兩個新朋友,都是男孩。他們的到來改變了英語班女孩多男孩少的狀況。兒子尤其興奮,並很快和他們成了好朋友。這兩個男孩都比兒子小,一個叫Shun,比兒子小九個月,另一個叫Yoji比兒子小兩個月。在比自己小的孩子麵前,兒子十分得意。又因為在學校已經呆了大半年,他對那裏的角角落落,方方麵麵都已熟悉,所以時常指點給新來的兩個男孩看這看那。小孩子喜歡模仿大孩子的行為,Shun Yoji漸漸成了兒子的小跟班。兩個小家夥回家告訴媽媽他們喜歡和大哥哥玩,他們的媽媽因而決定將原來每周送兩次改為送三次。

男孩多了又帶來新的麻煩。兩三歲的孩子們,尤其是男孩熱衷於跑跑跳跳,加上精力旺盛,似乎一刻不能停止。上英語課的時候,幾個男孩子似入無人之境,瘋狂地奔跑著,尖叫著。而他們的行為也大大影響了其他的孩子們。Jessica常常要費盡口舌才能使他們安靜下來。我雖然沒有親曆這一幕,卻從Jessica的記述中感受到了當時的情景。那個時期Jessicareport 中總是重複出現“attention span is shortlistening skill is a bit low”。但是Jessica認為隻要兒子仍然還能回答她的問題,就應該沒有什麽需要擔心的。

孩子們的情緒好象和炎熱的天氣合拍,幾乎整個夏天他們的熱情都處於癲狂的狀態中。對兒子來講,每天可以戲水和玩沙,和熟悉的夥伴一起瘋狂就是最大的快樂。

當天氣漸漸轉涼的時候,Yuji的媽媽生了一對雙胞胎男孩。Yuji因此不能常來學校了,他的媽媽要照顧兩個Baby,再每周送大兒子來三次學校,實在太為難了。Shun的年紀比兒子小得太多。盡管他十分喜歡兒子,每當看見兒子來,總是高興地叫著兒子的名字,眼睛笑成了一條細縫;可是兒子開始覺得無聊,或許是因為少了一個年齡相仿的玩伴,他有點提不起勁。

日子靜靜地流走, 兒子和我講話時摻雜的英語越來越多。比如他說“Mama, I want to have milk! 我們去看train 好嗎?This is a big car……..。同時他能夠認識二十四個英文字母,並用英語從一數到十。每次走在街上,看到路邊的汽車,兒子就跑上前去拚讀上麵的字母,什麽“T-O-Y-A-TA, N-I-S-S-A-N, H-O-N-D-A….” 樂此不彼。那年十月底我們去Hawaii度假時,兒子看見Hotel門口停了一輛Toyota,立刻興奮地大叫起來:”T-O-Y-A-TAToyota,和Tokyo的一模一樣!“一個路過的小夥子恰好聽到,舉起大拇指對兒子說:”Great!”Hawaii的人如同那裏的天氣,開朗而熱情。扯遠了。

和英語相比他的日語實在令人失望,基本上沒什麽長進。聽一位一起學日語的中國同學講,她五歲的女兒上了大半年幼稚園,日語進步極快,已經可以給她做翻譯了。我聽了隻有羨慕的份兒,我曾問過兒子,他能否聽得懂日語。兒子卻答非所問地說:“我不喜歡日語!”。真是奇怪,難道英語和日語對他來說有什麽區別嗎?一定是我學日語的消極態度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兒子的喜好。

秋去冬來,寒風吹走了夏日裏的歡歌笑語。兒子的學校正麵臨著嚴峻的考驗。壞消息一個個傳來,先是戴眼鏡的男先生被調去了學校在橫濱的centre;然後由於生源不足,虧損嚴重,校方決定大幅度削減員工的薪水。Jessica不得不另外兼一份職,才得以維持她和一個六歲女兒的生活。與此同時,兒子常常向我抱怨學校裏都是小Baby,他覺得很無聊。因為我們在日本的工作合同隻有三年,眼看再過一年半就要到期,所以我不想再換學校,讓兒子在這裏將就讀下去。畢竟再去尋找新的英語學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對兒子的不滿我並沒有全然放在心上。

然而接下來的情形發展卻不容我樂觀下去。兒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癲狂,他在教室裏不斷地奔跑和尖叫,上課時沒有興趣聽Jessica講什麽,經常拒絕參加通常的唱歌和跳舞。回到家後依然向我抱怨在學校沒有人和他玩,來的都是小Baby等等。Jessicareport裏使用了”wild”一詞來描述兒子的行為;進而Jessica認為兒子的能量過於充沛,建議我給他安排一些校外體育活動,如soccer, swim, tennis等等,以消耗他那過剩的精力。

忽然間我明白兒子已經無可抗拒地長大了。是的,翻年就滿三歲半了,理論上講可以進幼稚園了。而Preschool所招收的孩子大多為三歲以下,學校側重的是對孩子的看護和照料,而不是對他們的教育。三歲半的兒子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可以照料自己,比如大小便已能自理,會自己穿套頭衫,穿鞋;吃飯完全不需別人幫忙。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的是更大的活動空間和更為豐富多彩的活動。Preschool 卻沒有能力來滿足兒子的要求,甚至不能提供一周五天的看護。如果繼續讓兒子呆在這裏,他的不滿隻會以一輪又一輪的癲狂爆發出來,而他旺盛的精力卻沒有正當的途經發泄。

思量再三,我決定為兒子重新物色一所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讓兒子象其他的適齡兒童一樣每天都能去幼稚園。我的這一決定令Jessica非常失望,作為Preschool最大的客戶,我們的離去對經濟狀況已處於風雨飄搖的學校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對於Jessica我則懷著深深的負疚感。這一年多來,因為有了她的溝通,才使得我可以和校方交換意見,並放心地把兒子放在學校。Jessica啟蒙了兒子對英語認識,同時她的細心周到和耐心的教導對兒子的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她的努力使得兒子成為一隻羽翼豐滿的小鳥。如今長好翅膀的小鳥正期待著衝向廣闊的藍天。這大概就是為人師表的悲哀吧,而且很快也將成為我的悲哀,因為兒子終歸有成人的一天,終有一天他要離開父母,去闖蕩自己的生活。

我卻不能阻止兒子的飛翔,就象我不能阻止他長大一樣,我已別無選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