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的博客

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Happy Everyday!
個人資料
正文

從沙漠到高原(6)- 高原聖地(配樂)

(2009-12-06 05:28:01) 下一個


(建議大家先靜靜地聽歌,然後關掉配樂再讀文章)



醒來時天已蒙蒙亮,睜眼看了看這破舊的房間,心裏隻有一個念頭:要盡快離開這裏。

從暖和的睡袋出來感到室內溫度很低,我迅速地穿好衣服,發現高原反應已全無,看來已經適應了新的高度。現在上街找車還早,恐怕師傅們還沒出來。收好了睡袋,拿出壓縮餅幹,速溶咖啡和多種維他命作為早餐,忽然想起昨晚的老鼠,總不至於現在跳下來跟我搶食吧,如果真的來了,把他們往哪兒趕呢?想來想去,幹脆把門打開了一條縫,這樣好,讓他們來去自由,與鼠與己都方便。

熱水衝下,咖啡泛起厚厚的泡沫,香氣立刻溢滿房間,我抱著杯子深吸了一口,啊,路途上所有的辛苦化為烏有,更有點洋洋自得的感覺。這樣的旅行我可以放棄一切奢侈,唯獨不能沒有咖啡,那絕對不在行李精簡範圍內,它熟悉的味道是我離開家門走進陌生世界的過度,更是我孤獨想家時的慰籍。

醇香徐徐,暖和了身子,放鬆了心情,我想起幾年前北京街頭一景:

那是一個平常的下午,走出辦公大樓,我繞過一條小街打算到對麵的停車場取車,突然旁邊的音像小店傳出一陣悠揚狂野的歌聲:

“高山下的情歌是這彎彎的河,
我的心在這河水裏遊。
藍天下的相思是這彎彎的路,
我的夢都裝在行囊中。。。

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
我的一生就選擇了你。
遇上你是我的緣,
守望你是我的歌!
親愛的親愛的親愛的。。。
我愛你!
就像山裏的雪蓮花。。。“

嘈雜的環境掩不住歌中的奔放超脫,我怔怔地站在街上聽完整首歌,便轉身衝進店裏,開口就對老板說:“剛才那首歌,我買!“

那是藏族歌手央金蘭澤的“遇上你是我的緣“,樸實的歌詞配以獨特的曲調,充滿了自由的氣息,令人忘我,眼前隻浮現雪山白雲草甸和湖泊,心中有釋放的衝動,思緒也隨著開闊起來。從那時起,我便許願一定要走進藏地,一定要看到歌唱的畫麵,那注定是此生的一份緣。
1



人生大致如此,匆忙奔波間既覺充實又略感迷失,兩者孰是孰非,久而久之似乎變得無關緊要。正當覺得一切都將順理成章按部就班時,卻在不經意間被一件小事觸動,開始了一個遙遠而又平常的夢,從此改變生活軌跡。一首歌許下了一個願,有了願望心中便有份惦記,最終促成我一段段旅程。





天光大亮時,在石渠縣城唯一的馬路邊,我遇到了一黑一白一壯一瘦兩位康巴男子。黑壯高大的是司機洛桑,另一位白淨文靜些的藏人名叫秋根。 我和洛桑很快談好包車價錢,準備馬上出發前往德格,站在一旁的秋根顯得有點失望,他原以為我和他一樣,也是等著拚車的乘客。 見此狀,我便對他說:“我們一起走吧,反正車裏地方很大”。秋根馬上高興起來, 笑得有些靦腆仍能看見白白的牙齒,他把自己那份車費塞給我,我不肯收,開玩笑地說:“不用了,就算我撿的你。“ 他有點著急地答道:“一定給!“ 我又仔細打量了他一眼, 年齡在三十來歲吧,幹淨利索的一身漢裝,腳上白色的運動鞋特別顯眼,消瘦的臉龐上一對濃眉大眼看起來坦誠淡定。

一路閑聊得知,原來秋根是警察,工作在石渠,家在德格,雖然不遠,但已經整整一年沒有回過家了。 “我剛過見習期,現在可以休假了,回家看看。”秋根眼裏閃著興奮的亮光。

“工作開心嘛?是不是很辛苦?你的漢話很標準,是不是做警察都有要求的?”我好奇地問他。

“不苦,我們住宿舍,人多了可熱鬧嘞。甘孜的警察除了理塘,我們這裏待遇最高,因為海拔高。 考警察要求必須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甘孜地區還要藏漢文聽說讀寫都要流利。”這時我才意識到秋根應該在二十歲出頭,高原的陽光卻已經在他的額頭和眼角布下了皺紋。

同屬四川甘孜州的石渠距離德格雖然隻有330公裏,因要翻越雀兒山,成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中最艱險的一段。雀兒山海拔高於5000米的雪峰有100多座,終年積雪不化,其中“絨麥昂紮”海拔6168米為康北第一峰,藏語意為“鷹飛不過的山峰”。雀兒山埡口海拔5050米,是川藏線的最高點,也是第一險。

古人雲“無限風光在險峰”,這一路上兩旁的雪峰比肩並踵,陽光照耀下泛著粼粼寒光,隨著峰回路轉,怪石突兀危聳入雲的山巔好像衛士般不斷變換著位置,緊盯著我們這些闖入領地的陌生人。山坳裏偶爾得見幾個村莊稀疏散落,古樸寧靜地隻有炊煙慢慢飄浮,給這氣勢磅礴的峰巒增添了些悠閑安逸,遠望去那就是人人向往的世外桃園,走近才能看到人們是如何在極端環境中努力地生存抗擊,那些詩畫般的描述往往略過了其中的細節。
2





3





山路彎曲,跌宕爬升。中午到達了茶馬古道要衝馬尼幹戈小鎮,我和洛桑,秋根一起來到一家麵館吃午飯。街上強烈的陽光刺得人眼痛,屋內高壓鍋呲呲地冒著熱氣,這時我越發地覺得胸悶,人也昏昏欲睡,新一輪的高反又開始了。漸漸地感覺板凳上實在坐不住了,我便用胳膊肘支撐在桌上,努力不倒下去。秋根看我難受的樣子一直問要不要去買藥,我示意他把背包遞給我,從裏麵拿出一塊西洋參放進嘴裏,然後顧不得眾目睽睽幹脆整個人靠到了秋根的身上,他並沒有躲閃,反而大手一伸,從背後抱住了我的肩。

就那樣半倚半靠著秋根,我強迫自己吃了半碗麵,又就著麵湯吃了片止疼片,漸漸暖和的身子開始覺得體力在恢複,便提議趕緊上路,隻要翻過雀兒山,到了德格海拔就下來了。

秋根扶我站起來,並主動幫我背上了攝影包,洛桑做狀要背上我,店主和周圍的人都笑了起來,我想笑卻感到又是一陣暈眩。

離開小鎮我們馬上再次陷入重山的包圍。 距離海拔5050米的埡口越來越近,山上的雪也越來越厚。勁風夾帶著積雪,高高吹起旋轉著衝向天空,然後又像鞭子一樣狠狠地抽回地麵,車子在呼呼的狂風中左右搖晃,飛揚的雪塵反射著七彩陽光,精靈般美麗卻毫不給情麵,似乎是故意捉弄我們,來去無蹤難以預料,難以看清前方的道路。 不知是西洋參和止疼片起了作用,還是崎嶇險峻的山道把我驚醒,此時高反消失得無影無蹤,我隻瞪大了眼睛一直盯著前方,不斷地提醒洛桑要減速。

“莫要怕,我天天走這條路,很熟悉的。”他不這麽說還好,越這樣講我心裏越打鼓。“今年的雪來得早,下得大呢。”秋根好像也有些擔心的樣子。又是一陣飆風呼嘯雪霧迷茫後,我們看到前方上坡處幾輛藏民的拖拉機陷在雪裏,路被堵住了。

洛桑把車停在了幾十米開外的地方,對秋根說了幾句藏話,又對我說:“我們去幫他們,你就在車裏等著,外麵風大。”說完他從車後拿出兩把鐵鍬就和秋根頂著大風上去了。眼看著不到一會兒功夫,坡上那群人全都披上了“雪衣”. 我在車內等得著急,便拿出小相機,打算過去到現場紀錄一下這艱難的蜀道。誰料想,剛一下車,還沒來得及關上車門便被風旋兒掀了一個跟頭,著著實實地摔進了雪地裏。我試圖站起來,卻發現風之強勁真的有可能被捎到山下去,於是,不敢再亂動,匍匐爬到車邊抓住門框氣喘籲籲地回到了車裏。。。
4





大概又過了半小時,藏民的拖拉機被挖了出來,一輛一輛地被推著前進,慢慢地突突冒著煙緩緩駛離。堵在對麵的車早已排出了長隊,洛桑和秋根顧不得撣掉身上頭上的雪,跳上車趕緊向上駛進。窄窄的山道上錯車又是驚心動魄的幾幕,懸崖忽兒在左忽兒在右,我的手一直沒有離開過門把手,心裏打算著但凡車的動靜不對,就跳下去。。。

漫長的一個多小時,翻過了最險峻的路段,坡度緩和了許多,風也小了,洛桑這才告訴我,剛才藏民車陷的地方就是海拔5050米的雀兒山埡口。難怪風雪那麽大!

短短的330公裏竟然走了10個小時,進入德格縣城時天已經擦黑。秋根熱情地請大家去家裏吃晚飯,我卻一心隻想洗個熱水澡然後美美地睡上一覺。分手時,我向秋根張開雙臂示意要擁抱一下,他正嘿嘿地笑著不好意思,卻被洛桑從後麵緊緊地把三人抱在了一起,引來路人的側目,我們也笑做一團,算是患難一場後的道別,也算是我對他們一路照顧的感謝。

德格縣城的海拔隻有3500米,經曆了石渠和雀兒山的高度,這就是小意思了。那一夜我休息得很好,體力完全得到了恢複。




之所以不懼山高路險特意繞道來訪德格,是那赫赫有名的印經院吸引了我。

德格印經院,建於1729年(雍正7年),院藏典籍830部之多,富集整個藏族文化典籍的70%以上,木刻印板近30萬餘塊,文字達5億之巨,這在全世界絕無僅有,是藏文化學者必來之地,更備受藏人崇拜,奉這裏為高原聖地,很多信徒千裏迢迢前來朝拜。

德格古鎮與西藏拉薩,甘肅夏河齊名,屬藏地三大古文化所在之一。
5




6




7




印經院占地約5000多平方米,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藏有的藏文版“甘珠爾”是釋迦牟尼的經典著作,在全藏區享有盛譽,也是印經院的鎮院之寶,有些珍藏更是稀世孤版。

藏區有德格,拉薩和日喀則三座古老的印經院。日喀則印經院在文革中被毀。其他印經院的經版都以格魯派黃教的經文為主,隻有德格兼收黃,紅,白,花和黑各派經典, 規模在藏地最大最全,涉及藏傳佛教中的名著,傳記,詩詞,天文,醫藥,畫版和壁畫等方麵的大量資料。

在藏地,無論什麽書籍,如果是德格寺印版,人們都會肅然起敬。幾乎所有的寺院都珍藏有德格版的經書,幾乎所有的僧人都讀過德格版的經書,了解藏地,了解西藏文化,這是必訪之處。
8





版庫裏為了防火,沒有任何照明設施。所有經版的材料來自當地常見的紅樺木,要在秋天砍伐,經熏烤幹燥,還要放在畜糞裏漚製,半年後再經水煮,烘幹,刨光成形後才能刻版。刻好的經版要在酥油裏熬煮,最後完成。
9






10





11




印經院本身就是個大作坊,早先刻版,造紙,製墨,印刷等諸多工序都在院內完成,隨著現代生活進程的影響,造紙,製墨這些繁瑣的製作隻用於貴重的經書印刷,一般的工作需求就從市場上直接購買成品使用了。現在的工人也不都是僧人了,大部分是外來的打工人員。

印經一般兩人搭檔,一人負責往經版上塗墨,另一人左手鋪紙,右手滾筒,一上一下,快捷準確,一張經文印刷兩秒即可完成。
12




印經院集寺院與民居風格於一體,當年的建造前後耗時長達27年。它的外牆用了藏族最常見的棕紅色做主調,牆體上部有近一米高的黑色邊瑪牆,由一種草叫邊瑪草經過特殊處理製作而成。邊瑪草是當地生長的一種草,它的長度與牆體的厚度相等。其主要作用是減輕牆體的荷載,因為藏式建築多為土牆,重量太大。另外還可以起到通風的作用。
13





14





15





盡管事先做了很多功課,在印經院的參觀時間仍然比預計多用了兩小時。今晚計劃趕到色達是肯定來不及了,即使到達230公裏外的甘孜也還要再度翻越雀兒山 - 那令人頭疼,讓人膽寒的雀兒山,硬著頭皮也得過啊。

我打電話給洛桑,很幸運當時他沒有別的客人,5分鍾就趕到了印經院門口,接上我直奔甘孜。雀兒山仍然積雪漫天,也許正當中午,最險路段冰凍的路麵已被太陽曬軟,比昨天好走了很多,不那麽打滑,埡口風也小了些。一路還算平安,天黑前我們趕到了甘孜縣城。

距離甘孜縣城(海拔3400米)不遠,路旁的景色:

16





17





18






待續 -



旅行貼士:

1。交通
從昌都方向,或是甘孜繞白玉都可以到達德格,這兩條路都可以避開雀兒山。雀兒山山路確實險峻,估計雨季和寒冬路麵更加危險難走,要和當地人交流好,如果他們說不能過,還是不要冒然前往。我算是運氣,事後從網上看到,兩天前曾有車隊在雀兒山埡口遭遇暴風雪,被堵了兩天。雀兒山每年11月1日至次年5月1日分號單邊放車,有可能要行夜路,那可就更危險了。

石渠到德格330公裏,因雀兒山不好翻,包車800-900元。

德格包車翻越雀兒山(不經白玉)前往甘孜,230公裏,500元。洛桑和上集提到的斑鳩都不願在網絡上公布電話號碼,故省去。

路上包車基本都可以在當地的長途車站點找到。


2。住宿

德格縣城環境不錯,選擇很多。推薦雀兒山賓館,應該是縣裏最好的一家,沒有電梯,但是房間條件還算不錯,有暖風,熱水也足。


3。周圍景點

石渠到德格一路風景非常美麗,最著名和經典的屬新路海(玉隆拉措,如圖1),傳說是格薩爾王愛妃珠姆的梳妝台。海子旁邊的溪流也是驢友十分推崇的徒步線路,高原景致動人心魄。

從石渠方向過來,距離縣城40公裏的溝內,溪水清澈湍急,兩邊山岩陡峭卻非常有特點,估計盛夏或是11月中旬的秋景時景色會更加怡人。
19



德格周圍的景點不計其數:格薩爾王的故裏阿須草原,代表南派藏醫藥發祥地的德格藏醫院,格薩爾藏戲的發祥地竹慶寺,為寧瑪派祖寺,及其最大的朝聖地白玉寺(據說是中國單身者10大旅遊聖地之一,不明白單身的人都跑去寺裏幹嘛,嗬嗬),多瀑溝,康巴自然生態大峽穀,卡鬆渡涵蓋三溝六瀑十二溪等等,感興趣的朋友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另行查尋。


4。友情提示

經版對僧人來說是神聖的,不可強拉僧人合照。即使拍了這樣的片子,被懂得藏傳佛教的人看到難免貽笑大方。拍經版時建議請教印經師傅,不要將文字拍反。

在高山湖泊的邊緣不宜大聲喧鬧,以免空氣振留而突降雨雪。

山中溪流水質結構複雜,不宜飲水解渴,以免中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