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的博客

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Happy Everyday!
個人資料
正文

從沙漠到高原(5)- 川西高原的奇觀

(2009-11-27 09:32:58) 下一個



駛離玉樹,隨著山勢不斷升高,我開始感到陣陣頭疼,人又開始困倦起來,然而一路美麗的高原風景又讓我舍不得睡去,苦苦撐著渾身不舒服。斑鳩看出我的不適,在一旁吃吃地笑著說:“我給你唱歌,你就不要睡了。”從來都是擔心司機打瞌睡而喋喋不休地陪他們聊天,沒想到這次輪到被師傅娛樂一下。

斑鳩嘹亮粗獷的歌聲似濃雲間透出的一線陽光,雖然聽不懂他都唱了些什麽,但那寬廣的音域讓人頓覺心底豁亮。 把圍巾手套都帶齊,搖下窗戶,山風吹拂伴著斑鳩美妙的歌喉,山變得更加巍峨,雲顯得更加潔白,很快,我感到神清氣爽起來。

翻過海拔4700米的安巴拉山口,就算離開了青海地界。石渠,離開玉樹僅130公裏,已經進入四川境內,是川內最西北的一個角落。

這裏有藏地康巴區最寬闊的紮溪卡大草原,一眼望不到邊的草甸上看不到一棵樹, 陽光充沛牧草豐美 ,滋養著18個逐草而居的遊牧群體。 草原上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頭神犛牛被冰雪禁錮在了格拉丹冬雪山上,有一群勇敢的康巴漢子爬上雪峰,從太陽引來了火種,終於使冰雪融化了,神犛牛蘇醒了,一股清亮亮的雪水從它的鼻孔中噴湧而出,從此草原上才有了涓涓溪水和清清的河流,也才有了肥碩的牛羊和悠揚的牧歌。太陽與火因此成為康巴藏族崇拜的圖騰,紮溪卡也就有了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太陽部落。

1




不管現代生活對石渠起了怎樣的影響,這裏的人們仍然喜歡稱自己為"紮溪卡瓦",即"雅礱江源頭的部落",有著強烈的自豪感。
2




3





也許是因為路途遙遠,界於兩省之間,海拔高達4200米,比號稱“世界第一高城”的理塘還高200多米,在石渠看不到大批蜂擁而至的遊客,隻有對藏地文化十分了解的資深驢友和攝影發燒友才會跋山涉水來到這裏,為的是一睹那信仰的長城 - 巴格嘛呢石經牆。
4




5




這是目前藏區最長的嘛呢牆,大概4公裏長,還在不斷延展中,兩端屹立有108座白塔,與長牆並行。遼闊的草原上,它仿佛是隆起的一條龍脊,由一塊塊粗糙的石板兒堆砌而成。每隔幾米,牆壁上就有一個凹下去的小窗口,裏麵是一尊彩色佛像或是一塊大的經文石,給清一色的牆體增添了幾分生氣。
6




關於石牆有很多傳說,我最喜歡這段淒美的愛情故事:相傳在300多年前,巴格活佛在雅礱江邊歇息時看到了一對為愛情私奔的小情侶。當天晚上,兩人就在雅礱江邊休息,小夥子看到熟睡的姑娘身上佩戴著各種自己從未見過的珍貴珠寶,竟一時昏了頭,心生歹意,把自己心愛的人掐死了。

黎明時分小夥子把愛人的屍體投入江中,當他回到岸上時,發現所有的珠寶都不見了。原來是一直在附近的巴格活佛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藏起了珠寶,等待著小夥子前來找他。當麵如死灰的年輕人出現時,巴格活佛告誡他:“珍貴的愛情,是再多的珠寶財富都換不回來的啊!”小夥子聽後,悔恨至極,終於大徹大悟,就在雅礱江邊跟隨巴格活佛皈依了佛門,用他一生的時間為心愛的人和自己的惡行懺悔修行。而巴格活佛也就在此處放下了第一塊嘛呢石。
7




從此,佛教信徒們和眾多相愛的青年男女都在此處不斷壘上代表他們心願的嘛呢石,建起了一道悔之牆,愛之牆,善之牆。300多年了,這道橫跨在紮溪卡草原的信仰長城一直延續下來,成為藏族信徒的朝聖地。
8




在藏地與巴格嘛呢牆齊名的還有石渠的色須寺。“色須”是石渠的藏語音譯。它除了是川北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廟,還是四川省惟一有資格認定“格西” (相當於“博士”) 學位的寺院。
9





10





喇嘛們下課時,幾乎每人手上都提著個塑料帶,裏麵裝著沁滿酥油的糌粑,一群守候寺外的藏民紛紛湧上前去,雙手合十鞠躬接過,看來是寺院在布施。一位藏民告訴我,吃了寺裏給的糌粑不會生病。
11





12





茫茫草原上拔地而起的寺院顯得格外莊嚴肅穆,色須寺的僧侶有近千人,喇嘛們淳樸友善。得知我剛從玉樹過來,他們好奇地翻看相機裏結古寺的照片,雖然距離並不遠, 因教派風格不同,看得出他們很想了解那邊的情況, 並不斷地指點評論對方的門飾和經堂。
13




一位漢話說得不錯的年輕僧人衝我招招手,我跟上去,來到一間寬敞安靜金碧輝煌的經堂前,脫了鞋,穿過鋪滿地毯的大屋,小僧人躡手躡腳地為我掀開了一道門簾,伸頭向裏一看。。。壇城!我被眼前意外的收獲完全驚呆了。
14




隻見四位喇嘛戴著口罩圍坐一圈,手中各執一個錐狀螺紋管,用小棍或輕或重地摩擦,五顏六色的細紗從管口流出,慢慢堆砌勾勒出一幅精美的畫卷。這就是藏傳佛教中最為獨特傑出的藝術創作,壇城沙畫,又稱“彩粉之曼陀羅”。隻有遇逢大型法事活動才有壇成繪製和展示,沒想到我竟在不經意間得以見識!

壇城源於印度佛教密宗,是密宗本尊及眷屬聚集的道場,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時必須供奉的一種對象。通俗地說,就是佛的家。 從2500百多年前,佛陀親自教導弟子製作沙壇城開始,這門精致絕倫的宗教藝術曆代相承毫無間斷。在11世紀,由印度北傳到西藏,保存至今。

繪製壇城也是僧人必修課業之一。它代表所有真實的或意念之物,可以是一座王宮,也可以是一個幻象。創作壇城所用的沙料,青黃赤白綠五種顏色代表了地水火空風,以手工磨製特殊石頭而成,其中更有黃金、綠鬆石、瑪瑙等貴重金屬和礦石,再經染色,方才成為沙壇城的基本素材。

沙畫獨特的創作過程決定了不能對作品做任何改動,整個壇城要一氣哈成,連貫且順暢。每一個步驟,都謹遵佛陀所傳密續如法製作,至今不變。製作沙壇城的喇嘛,都經過非常嚴格的訓練,每一細節都須牢記,不可自創。

傳統上,壇城製作隻在灌頂過程中開放給受法弟子看,後來才選擇性的對社會大眾公開。修行者用沙壇城作為一個圖解或藍圖,在灌頂或是日常修行時幫助他們觀想本尊的立體宮殿, 觀想壇城可以得到內心的平靜。 據說,隻要見到壇城的人就可以和本尊建立很深厚的因緣,可以淨化被汙染的心境。。。

繪製過程中,我試圖變幻拍攝角度,然而此時的快門聲顯得特別刺耳,與那莊重聖潔的氣氛非常不和諧,我的一舉一動對壇城也造成驚擾,僧人們生怕流動的空氣掀起細紗。於是,收起了相機,我屏住呼吸靜靜地觀看這一藝術品的誕生。 喇嘛手中的工具傳出鏗鏘有力的金屬撞擊聲,回響於高大空曠的經殿之上,雖然我並沒有領悟到所謂的佛理因緣,但超然之感悠悠升起。僧人們全神貫注地將粉沙一點點匯集 ,腦海裏那最神聖的境界躍然而出。

長達數日甚至數月的創作過程,用數百萬計的沙粒描繪出的佛國世界,在道場法事完成後即會被毀掉。 沙粒由外向內被逐層驅散,代表一切老死後又回到它心中本初的狀況,也表達了世事的無常和空性。 沙子會被裝起來分成兩半,一半交給參與儀式的信徒,另一半則撒入附近的河流中,讓流水帶著祝福奔向大海,進而傳到全世界。

沙, 構築世界最基本的元素,壇城難建而易毀,美麗而脆弱,正如佛所念:“以手輕拂即歸空”,最能揭示世界虛幻無常的空性本質。佛家的參悟太過高深,於我,這壇城的始末就好比我們生命的軌跡,苦苦追求的榮華和利祿閃亮誘人,過往後卻留不下多少蹤跡,唯有我們心中的感受,無論酸甜苦辣,平實的記憶點滴積累,最終串出一個完整的人生,在我們不得不離開的時候,可以心滿意足地說:啊,多麽有趣的一生,我無怨無悔。。。
15





以為一天內見識了“信仰長城”和壇城繪製兩樣奇觀已屬運氣,沒想到,斑鳩又聽說草原上正在辦法會,於是,在一位當地藏民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法會現場。

紮溪卡寬闊的草灘上,上百頂帳篷遠遠望去好像雨後長出的蘑菇,潔白地簇擁在一起。藏民們身著鮮豔的康巴服飾,或策馬揚鞭馳騁,或騎著摩托疾駛,成群結隊呼朋喚友,諾大的一片草原人聲鼎沸,充滿了節日氣氛。
16





17






藏族雖然擁有同一文字同一信仰,但也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不同的裝束。康巴服飾是藏地最為獨特大膽的一款,常給人以雍容華貴之美,各種裝飾品亦是絢麗昂貴, 有時一套衣裝飾品價值可高達幾十萬元甚至百萬元。
18




藏族的長袖袍有男女之分,也有冬夏之別,還有農區牧區之差。女式長袍分長袖和短袖兩種,上層貴族或城市婦女的袍長多以蓋至足背為限,農區勞動婦女袍長則在踝關節以上,以便於行走勞動。
19





20。跳躍鮮豔的色彩正好與康巴漢子不羈的性格完美搭配





21.英俊的康巴少年,烏黑的頭發襯得那雙明眸更加閃亮




22。法會上頭帶碩大珊瑚彌蠟的婦人





23.開心的笑,真誠的笑





24。虔誠禱告的老人





25。默默誦經的覺姆





26。花苞一樣的稚嫩,信仰的長城已在心中建起




石渠的半天收獲頗豐,真的沒有料到驚喜會接踵而來,跟在一旁的斑鳩充當了我的助手和翻譯,看得出他很喜歡這行也很有眼力勁兒。天色漸黑趕往縣城的路上,他不斷地向我了解相機的行情和使用,他很聰明,接受事物非常之快,我於是開玩笑說:“走吧,跟我一路走下去,到成都我們一起去買新相機。“

“啊,不可以,阿媽啦不會答應。“ 小斑鳩臉上顯出無奈的樣子。

進入石渠縣城時四周漆黑一片,我們趕上了大停電,地區更換電力設備,要停電一個星期。縣城非常小,隻有一條路橫穿而過。在一家火鍋店我和斑鳩點了紅白鍋底,剛吃了沒多少我忽然感到陣陣頭疼再次襲來。白天草原上開闊,空氣流動,加上興奮忙碌沒什麽不舒服,晚上一進城氣壓變低,這高反就厲害起來了。

匆匆結過帳,按照老板的指點來到縣裏“第一好”的賓館,卻被告知因大停電影響供水,限量出租的房間已客滿。無奈又跑到“第二好”賓館,黑燈瞎火地什麽也看不見,隻聽服務員說有房,便轉身跟斑鳩結帳,致謝並告別,拿行李時用力過猛,一陣心慌差點暈倒地上。

頭疼欲裂,恍恍惚惚地跟著服務員的手電光,走廊盡頭她打開了一間房,昏暗的燭光模糊了很多令人不悅的細節,房間沒有洗手間,但窗戶是有護欄的。隻此一夜吧,死不了,我想。

服務員很快送來了一壺熱水,吞下止疼片後我便鑽進睡袋,剛剛躺平頓覺天旋地轉,趕緊坐起來,將鄰床的枕頭也抓過來墊高躺下,這才感覺到一天奔波後雙腿酸脹。

止疼片很快有了效果,我漸漸開始睡去,突然聽到屋頂竟然有老鼠的動靜。。。“唉!”我長歎苦笑了兩聲,實在沒有力氣做什麽了,一邊拉緊睡袋的繩子,一邊心中默念:“幾位老大,很抱歉突然來訪攪了你們的清靜。我並沒什麽宏偉計劃,隻打算在這床上靜躺一夜,請忽視我的存在。我也沒什麽吃的,你們可千萬。。。千萬。。。千萬不要下來啊。。。“



待續 -





旅行貼士:

1.交通:

距離青海玉樹130公裏左右,兩地之間有班車,但是景點都不在縣城,所以還是包車方便。玉樹包車-經停色須寺(就在路邊上)-巴格嘛呢牆-最後到縣城這一線,350-400元。

2。住宿:

黑燈瞎火什麽都沒看見不說,加上嚴重高反,該記的筆記都沒記。反正縣城不大,“第二好”賓館既然鼠輩已然蝸居,那我就隻能推薦“第一好”的吧,嗬嗬。

3。
巴格嘛呢牆不是所有司機都知道,路上也並沒有任何標誌。斑鳩還是靠我給的網上描述並同牧民打聽才找到的:

色須寺(在身後的話),出門左手邊過石橋那條路去往石渠縣城,大概30公裏。不過石橋,順著身旁的一麵經筒牆往左直行, 穿過一個村莊,一條非常坎坷的泥巴路,幾乎不能被稱為路,20公裏,就能看到巴格嘛呢牆。

另外,在石渠與巴格嘛呢牆齊名的還有鬆格嘛呢方堆,是格薩爾王領地上保留至今的遺跡之一,也是藏區曆史最大的嘛呢石經城之一。當年為了替戰死疆場的士兵超度亡靈,格薩爾王的將士們在此堆起了一個嘛呢堆。後來老百姓為了緬懷格薩爾王的功績,紛紛前來朝覲,也帶來了一片片嘛呢石,使石經堆越壘越高,越壘越大,最終變成了嘛呢方城。

鬆格嘛呢方堆(與巴格嘛呢牆是兩個相反方向,前者在從馬尼幹戈來的路上,後者在從玉樹來的路上),路經宜牛(也就是水電站)可見雅礱江,從水電站的橋下去,走不遠便會發現兩條長長的嘛呢牆,比巴格嘛呢石經牆還顯得古樸地道。從縣城包車前往150元左右。

4。藏地宗教節日慶典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曆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此外還有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紮熱甲節,俄喜節,羅讓紮花,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轉山會等等,如果能趕上最好,是了解見識藏地人文的精彩時刻。建議出行前根據自己的行程時間查詢一下,不然因不知情而錯過機會就可惜了。

5。
友情提示:參加法會慶典等活動要注意尊重民風民俗,不宜有冒犯之舉,比如入場時要摘帽,不得大聲喧嘩等是最基本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北京西城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arton的評論:

謝謝巴將軍,好久不見了,問好!
barton 回複 悄悄話 真誠的堅持會感動上帝!祝你成功!
北京西城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yyq的評論:

謝謝朋友,你的幾個留言都看到了!
wyyq 回複 悄悄話 好圖好文 同是攝影愛好 你的文字好 視角好 鼓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