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的博客

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Happy Everyday!
個人資料
正文

麗江故事(7)– 茶馬古道古茶香

(2007-09-20 12:32:41) 下一個


麗江之行最大的收獲,不是那些令人咂舌的美景,而是我與茶文化的一次接觸,讓我難忘,從此與茶正式結緣。

位於束河古鎮四方街口的茶馬古道博物館
1



2



3




麗江地處滇藏要衝,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關口,由於納西族與藏族之間存在著長期的民族和宗教文化關係,納西族也就成為茶馬古道貿易的重要參與者。這是用納西族語言東巴象形文字書寫的“茶馬古道博物館“。

4




這七個符號的頭四個分別代表: 馬,人,道路,古老;牛頭和麥穗代表財富,最後一個是房子。連起來的意思是:人牽著馬走過一條古老的道路,把珍貴的東西收藏起來放在房子裏。翻譯成漢字就是“茶馬古道博物館“。

茶馬古道是中國大陸最古老的通道之一,堪與北方絲綢之路和南方絲綢之路相媲美。

茶馬古道的線路主要有兩條:一條從雲南普洱茶原產地(今天的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經大理,麗江,中甸,德欽,到達西藏邦達,昌都,拉薩,再經江孜,亞東,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800 多公裏; 另一條從四川雅安出發,經瀘定,康定,巴塘,昌都到拉薩,再繼續到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100多公裏。主道兩側,大大小小的支線密布,像亞熱帶叢林中參天巨樹發達的根係和枝幹,將滇藏川大三角地區緊緊地纏繞包裹在一起,形成世界上地勢最高,路途最險,距離最遙遠的古道。

5



兩千年來,在這條路上,無論春夏秋冬,在高山峽穀,草地荒漠,湖泊冰川中,有一隊隊負重前行的人馬,他們就是馬幫。那個走在最前麵的是他們的首領 – 馬鍋頭。

6




馬幫隊伍在靄靄薄霧中緩緩推進,翻山越嶺,涉水渡江。整條茶馬古道的單邊行程至少需要四個月以上, 乃至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就這樣一步一步地,這條堪稱亞洲大陸上最為艱險的商旅秘道便被走了出來 。

7




在茶馬古道的時空裏,路途是如此艱險,生命受到極大的挑戰。成功與失敗,宏大與渺小,隨時都有可能悄然轉換。

馬鍋頭和他的馬腳子們,用自己的雙腳闖蕩四方。他們具備豐富的地方性知識,包括天氣變化,選擇路徑和宿營地,通曉沿途民族的語言,於騾馬心靈相通。 每天披著星辰起來趕路,把沉重的貨物抬上馬背,開始了在坎坷泥濘,荊棘滿布,狂風襲人亦或山花爛漫,風和日麗的路上日複一日地行進。途中要自己生火做飯,搭建帳篷,要是碰到充滿險情的路段,為防止騾馬和貨物發生意外 ,還要將貨物卸下,靠人力一趟趟背過去。誰能真正領會馬幫人的苦樂,這“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的慷慨悲涼?

8




茶馬古道上必須要渡過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拉薩河,如果要繼續走印度的話,還得過雅魯藏布江。

早些時候,過瀾滄江隻有靠懸於江麵上的兩根竹篾索,過江是靠一竹筒在溜索上滑行。溜索跨江固定在兩岸岩石中的巨樁上,兩條粗大的篾繩相互向對岸傾斜,一來一往。過溜時, 將人,騾馬,貨馱用皮繩捆牢,猛地一推,即飛速滑到對岸。如過溜時失去平衡,皮繩就會被溜索割斷,人畜和貨物便葬身於狂濤惡浪之中,斷無生還的可能。

9




過溜,是件令人魂飛魄散的事,那些平時性情暴烈難以馴服的騾子也是這樣,到了對岸都還瑟瑟發抖,不能起步。直到1946 年,麗江商人合力架設了鐵索橋,過往馬幫才化險為夷。

10




浩浩蕩蕩的馬幫來來往往,對沿途古鎮格局和人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大多數走西藏的商號和馬幫辦貨都在麗江,在這裏幾乎能辦好所有的貨物。那時的商業之繁華令人難以想象。

11



12




雲南茶最先由西藏到錫蘭,而後傳到印度及孟加拉等地。

茶葉一到印度便很受歡迎,那裏佛徒甚多,茶有提神醒腦之功能,無疑給參禪念經的僧侶增添了一副醒腦劑。從印度人那裏,阿拉伯人認識了茶。從阿拉伯人那裏,西方人知道了茶。

自從17世紀荷蘭人首次把中國茶運往歐洲,整個西方就被茶迷住了。飲茶,逐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茶,由此風靡世界。

13




世界上用於製茶的植物有23屬380種,其中15屬260種在雲南有分布。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古老的野生茶樹和最早的人工栽培型茶樹都在雲南,這裏也是普洱茶的故鄉,一種產自普洱府的大葉種茶。以前的普洱府就是今天地處橫斷山係的思茅,臨滄和西雙版納。

14




傳統普洱茶的製作采用雲南瀾滄江中下遊兩岸,海拔1000-1800 米之高山大葉種茶作原料,通過古老神秘的加工方式而形成其獨有的特色。要先將采摘來的茶葉經過 -

殺青:用鍋炒燜結合,鮮葉失水均衡,殺青均勻透徹;

揉撚:手工團揉,一是破碎殺青葉的細胞,便於以後衝泡時內含物沁出;二是塑造殺青形態,根據鮮葉嫩度,嫩者輕揉粗者重揉,成型即可,同時防止茶葉結塊;

曬幹:在陽光下放置在竹席上攤薄曬幹,若天陰,置於火塘上吊掛的竹席上烤,但烤幹的毛茶有時會有煙味;

還有拚配,蒸茶,成型,壓茶,晾幹,包裝等等共十多道工序。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以上是生茶的工藝流程。生茶一般要通過七八年的陳化,才會自然地熟化,口味才會變得淳厚。馬幫從普洱馱茶到達拉薩全程最少也要三四個 月,生茶在長時間的運輸過程經曆不同的地域環境,風吹日曬,每天還要上垛下垛,夜裏還會被露水侵濕。這樣濕了幹,幹了又濕,茶葉發生了不可思議的發酵過程,馬幫人發現茶葉味道不但沒有變,反而更加香醇。受到這一啟發,一道人工模擬茶葉幹濕變化的工序,被加進了生茶製作過程, 稱作“渥堆“。經過這道工序加工的茶葉,因人工發酵,有熟化的作用,叫做熟茶。熟茶短期內即可達到味純,渾厚,回味的品質,而貯存一定時間後,味道會更好,越陳越香。

普洱茶既非紅茶也非綠茶,卻兼具二者的優點,沒有紅茶的性熱和綠茶性寒的缺點,與其他茶葉相比,最根本的特征就在於它是能喝的“古董“。但隻有生茶在繼續的存放過程中,茶內活性物質能夠繼續發酵,才有存放的價值,形成具有珍藏價值的“古董茶“。

也許是看我們聽得仔細,畢業於雲南旅遊學院的博物館講解員小木,很高興和我們分享她掌握的茶知識。這位納西胖金妹把我們領進博物館內的一間茶室,現場請我們品嚐館內收藏的13年生茶, 來自普洱地區六大茶山之一易武鎮山的春茶。

15




這七子餅上的小紙條叫做“內飛”,在蒸茶過程中就預先放進茶餅裏,與成型的茶餅為一體。
16



四人量,撬下拇指大小的一塊來衝泡
17



溫杯
18


洗茶
19



20



21




雲南人往往把茶品和人品放在一起做比較,品味茶的同時思考做人的道理。好的普洱茶首先要材料好,其次工藝要好,以誠心來把握每一個環節,錘煉的同時不讓普洱茶失去活性;最後,在貯藏時要有足夠的耐心,這樣才能達到曆久彌新,愈陳愈香的品味。而做人也一樣,首先為人要善良,其次,從小要打好基礎,塑造人的品性,明白為人的道理;最後在複雜的環境中曆練成長,不失做人應有的本分,越挫越堅,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與這樣的人交往,猶如品味優質的陳年普洱茶。

鑒定普洱茶茶葉優劣的主要手段要靠泡茶來完成。年代久遠的普洱茶,泡開時讓人眼前一亮,湯色通透明亮,紅如石榴,豔若瑪瑙,表麵上有一層油,這層油則要油光發亮。茶葉會全部下沉,展開後為一片一片完整的茶葉,撕開後仍然筋脈相連。喝起來會感覺淳厚而不刺激,口感甘潤生津,還有點滑,像米湯下喉。最初那拇指大小的一陀茶葉,衝水10多次,仍不改其醇香,潤色也絲毫不減。

22



23



24



我並不是一個愛飲茶的人,然而這次在茶馬古道博物館的見識和經曆,讓我完全被普洱茶深邃的曆史,甘潤的香醇所吸引。我們在茶室裏一座就是一下午,一家人和小木有說有笑,從茶葉聊到金沙江,從洛克聊到納西人,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好像我們早就認識,早已是朋友知己。

再也沒有什麽發現能像茶這樣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世界,地球上大部分地區的民族都被這片小小的樹葉征服。作為中國人對世界文明的一項偉大貢獻,茶的影響恐怕早已超過老祖宗的四大發明,它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界線,讓人在不完美的現實裏享受快樂與和諧。茶馬古道博物館從門票,到講解,品茶,分文不收,這是麗江人自組自創的中華文化宣揚活動。作為遊客,更是中國人,我們為他們的樸實和真誠所感動。

我很少在旅行中買什麽紀念品,但是這獨特的普洱茶我一定要帶回去。想到遠在他鄉仍能喝上這甘美如露的普洱茶,心裏一絲絲暖意一陣陣慰籍油然而生。

25



26




全文完,謝謝大家一直的鼓勵和欣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北京西城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lb的評論:

要真是那樣,就更感欣慰了。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中國人都這樣做生意,我中華大地怎能不繁榮昌盛,是吧 :))

llb 回複 悄悄話 你說的這個茶馬古道博物館我也去過,名為博物館館,實為茶葉經銷公司.當然我也在那買了譜洱茶,因為既然不會辯別茶葉的真假,至少這家花了這麽多工夫做文化鋪墊,掏錢的時候起碼感覺好一點.
北京西城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老楊的評論:

對,"茶馬古道"就是像絲綢之路一樣,用馬運茶,搞邊貿的一條古道?

西哥不對,我是妹妹 :))
北京西城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mall_fish168的評論:

羨慕你啊,天堂一樣的故鄉
北京西城區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密碼老不對的評論:

謝謝你!很喜歡下麵這段話,說的真好!正是我們當時的感受。

。。。它們就像是那一杯杯傾注在玻璃杯裏的普洱茶,淳厚、甘冽、芳香、雋永。喝著這樣的茶無憂無慮地坐一下午,人生,人世,人性似乎全在那琥珀色的茶液裏,無影無蹤卻又分分明明。。。

老楊 回複 悄悄話 早就聽說"茶馬古道"這個詞.就是像絲綢之路一樣?用馬運茶,搞邊貿的一條古道?西哥,不知我這樣理解對嗎?
看了您的文章,大開眼界.以前倒是喜歡喝點普珥,但懂得很少.據說普珥越老越好?有的顏色像紅泥,有的很黑.小葉的呈小螺旋狀,大葉的很粗大.還有您圖中那樣的茶餅.
喝茶講究太大啦.
small_fish168 回複 悄悄話 雲南的天,雲南的山,雲南的水,雲南的人,雲南的紅土地。。。
故鄉最親最美
密碼老不對 回複 悄悄話 考古證明,雲南藍田猿人生活在距今七十萬年前,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猿人。當地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適合人類生存,而人類文明文化也就這樣隨著曆史一點一滴地積澱和延續了下來。這其中,包括雲南的茶文化。據說,日本的茶道以及食用生魚(刺身)之類的習性就發源於雲南。

曆史學家說,一種文明要得以保存,必須與它的相對封閉和不能過快進化相關聯。達爾文告訴我們:一種進化,同時意味著退化。當我們今天去體驗洶湧天塹上原始的溜索和嵬嵬懸崖下用藤、竹、木鋪以塊石壘起的棧道,每每痛感那天藍得特別,那水清得特別,林子密得特別,人木納忠厚得特別。在茶馬古道過日子,人與人不需要戒備心,我的一個攝影家朋友這麽說。也正因為此,在那種地方做客,一天由朝而暮,感覺特別特別長,陽光曬在身上,有一股特別的香氣,而幾天原以為無聊的日子過得飛快。

謝謝你的好文章和好照片,主要是字裏行間看到的你和你的家人的那一份恬淡、和平的心境,它們就像是那一杯杯傾注在玻璃杯裏的普洱茶,淳厚、甘冽、芳香、雋永。喝著這樣的茶無憂無慮地坐一下午,人生,人世,人性似乎全在那琥珀色的茶液裏,無影無蹤卻又分分明明。希望能多多讀到你詩一般的文字。
shanghailijinhai 回複 悄悄話 美華裔積極倡導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美國會圖書館

2007年05月30日 09:16:45  來源:中國僑網




據美國《僑報》報道,舊金山灣區和華盛頓特區的華裔藝術家、文化學者聯合倡導,共同推動中華傳統文化遺產、美洲華人曆史等走進美國國會圖書館,落戶美國國家民俗中心。

應舊金山灣區的美國東西國際交流集團總裁、美國華人曆史研究會會長張立明的邀請,華盛頓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校董會主席、國際中國文化出版社社長趙曉明日前訪問舊金山灣區,就雙方共同合作,在美國東西部構建一個長期向美國主流社會推廣、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橋梁,推動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國家民俗中心、史密蘇尼亞國家博物館係統共同保護和收藏中華傳統文化遺產等達成共識,雙方確立了戰略夥伴合作關係。

趙曉明先生在舊金山灣區訪問期間,由張立明先生陪同參觀了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博物館、美國華人曆史博物館等舊金山地區文化曆史重地,參觀了南海藝術中心舉辦的美國華裔知名畫家畫展。趙曉明先生並對美國東西國際交流集團、美國華人曆史研究會長期來弘揚中華文化、收集研究美國華人曆史等工作進行了交流觀摩。張立明先生對美國亞洲文化學院和國際中國文化出版社,近年來不斷地向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國家民俗中心推薦華人藝術家走上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講台,介紹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和藝術等成就作了全麵了解。趙曉明先生還與包括繪畫、攝影、影視創作、戲劇家、舞蹈家、歌唱家、作家等灣區文化藝術界人士座談,討論了頗有創意的國際文化交流項目,由南灣著名戲劇人物畫家段昭南創建的小紅花等畫院為主導,計劃實施中國“茶馬古道”古文明采風遊、悠久文化探索創作遊等中華文化尋祖歸宗係列活動。雙方一致認為,隻有在廣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基礎上,才能建成各族群美滿的和諧社會。學者們決議加強整合,並計劃在2007年夏季開始對中華傳統文化遺產展開甄選,以期有規劃地介紹給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國家民俗中心和史密蘇尼亞國家博物館。

經過多日的專家討論和廣泛徵求了各界人士的意見,中國中南地區的“茶馬古道”、浙閩地區的“仙霞古道”、美國華人修建美國中央大鐵路曆史、中國民謠等文化遺產,將陸續推薦進入美國國會圖書館和美國國家民俗中心。


北京西城區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罷了,蛛兒,還有6grizzly的欣賞!能與大家分享很高興。
6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Wonderful! And thank you very much!
蛛兒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我喜歡雲南。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下個月要去雲南。屆時會去昆明、楚雄、大理、麗江、香格裏拉等地走走,到麗江時一定會和朋友們一起去你介紹的茶馬古道博物館品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