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真性一自在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
正文

漫談“外包(Outsourcing)

(2007-02-02 20:25:28) 下一個


外包的對於大企業、公司或政府最大的好處就是減低成本,不僅如此,包出去的服務、業務運作可能在新係統下操作得更好。一般地,包出去的服務、業務運作都是非核心、誰做都行的業務,比如:IT支援、財務中付薪金的部分、人事部門中的個別職能。

外包有些像器官移植手術,新器官是否能和病人的身體的各個部分能配合,能配合多久,都是在移植手術之前的未知數。關鍵的一個區別是,器官移植手術幾乎是病人的病情達到一個不得不作這個手術的治療選擇,否則的後果可能是以病人的生命為代價的。

可是外包的舉措決策過程則不是,通常都是管理層求新求變、順應更大的商業環境或是辦公室政治的需要而進行的。初衷都是冠冕堂皇、義正詞嚴的,但觸及的利益衝突、工作隊伍的本能抵製都是巨大的。據我自己的有限觀察,實行外包的例子中,以一個相對合理的時間來全麵評估(就是說,不僅僅從節省的金錢來看),成功率是相當低的。

從意欲節省的成本來看,主要有:
就業人員的成本: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層及以上雇員的成本(包括工資薪水、公積金、培訓等費用),而一般雇員的成本遠遠沒有很大的實質性影響。
管理成本:直接和間接管理運作的開銷成本。
占用空間、設備等成本:辦公用地、計算機等等。

一份工作及其收入能帶來、滿足的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實質性的,一個公司企業或整個政府施政的效率,固然和政策策略、施政方針有莫大的關係,但能有效落實這些策略方針,都要靠工作隊伍的來執行完成落實。

上麵大概分析過,外包造成的利益衝突,主要集中在中層及以上雇員這部分,而他們抵製的能力和能量是空前巨大的,那種抵製的心理因素是如此地根深蒂固,令人難以漠視。隻要更高的管理層沒能照顧好這部分人外包以後的名利和地位,外包的舉措幾乎從一開始就是注定要失敗的。

而對一般階層的雇員來說,外包還是不外包,區別就是誰是雇主(工資從誰的腰包裏出)那麽簡單,沒有太實質的影響,因為無論誰當老板,他總是要用人的,所以,身懷一技、與時共進、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再加上些就業敏感度和運氣,就幾乎能在職業場上遊刃有餘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