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榴蓮

雨夜,窗外暗黑,萬籟俱失唯有雨聲,雨聲入耳,入心,彌漫四溢.
正文

閑話射雕 三

(2010-03-08 02:17:37) 下一個

 

第二回,已懷身孕的郭夫人李萍、楊夫人包惜弱失蹤,郭、楊的好友全真教道士丘處機開始對殺害郭、楊的凶手進行了追殺。他惦念失散的朋友家眷,在臨安一帶四處奔走打探未果;接著又因受奸人段天德蒙騙在嘉興與江南七怪發生衝突,兩敗俱傷。

這回開頭那個金國的王子完顏洪列被江南七怪中的老二聖手書生朱聰偷了兩回,都是手在他肩上一拍,懷裏的銀子就沒了,手法很高明。宋朝人的衣服在懷裏有個布袋,那裏麵放的是錢物。書上寫,第一次被偷了三四十兩銀子,第二次是幾錠金子。三四十兩怎麽說也有個兩斤多重,能這樣放在懷裏,很佩服,不怕重也不怕擱著。

江南七怪一出場就是用個大銅缸和丘處機鬥酒,幾人幾乎喝了一缸酒,那缸酒有多少我不大清楚。他們用嘴喝用碗喝最後那朱聰還用木桶作弊。從這點上看,古人好象很能喝。其實,倒不是古人能喝,主要是那酒的度數不高。按中國傳統釀酒的方法,造出來的酒不會超過二十度。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酒度數更低,隻能說是含酒精的飲料。

另外古人的酒量也是驚人,除開那時他們用的酒具容量與現在算法不同以外,有記載的酒鬼的酒量都嚇死人,喝個十多斤酒好象很平常,且不說喝那麽多酒,喝水都受不了,真不知他們是怎麽喝的。

酒什麽時候有的,沒有人知道,考古發現在六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開始喝酒了,因為發現了酒罐和酒杯。中國的傳說裏,酒是一個女人發明的,也有說是一個名叫杜康的人造的,所以這人被奉為酒神,現在中國還有一種名酒名字就叫杜康。三國時期的曹操就寫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當你煩惱發愁鬱悶的時候怎麽辦呢,去喝酒。

中國古代的酒大多是水果和糧食造的,先蒸煮,加酒曲發酵,壓榨而後出酒。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又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他這裏說的是燒酒了,燒酒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白酒,就是新加坡人嘴裏說的燒酒。這可是高度酒,在中國,我們通常把四十度以下的叫低度酒,五十度以上的叫高度酒,本人喝過最高的好象是六十八度。

第二回全真教長春子丘處機武功真的很高得到了展示,這個全真教曆史上到底有沒有。事實上,這個教還真的有。說全真教我們就要從道教先說起,中國都說道教是比孔子還要早的老子創立的。

老子名字叫李聃,字伯陽,又稱老聃,古代李和老的發音一樣,所以這個姓李的就變成了老子。嗬嗬,不隻是有老子,還有孫子,老子是道家或道教的祖師爺,孫子就是寫孫子兵法的那個家夥,是軍事家。老子是與孔子同時代的人,不過他年齡大過孔子。

老子的道家與道教其實是兩回事,道家是道教的理論源泉。老子活著的時候還沒有道教,他死了一千多年後,在唐朝的時候被皇帝封為太上老君,我們在很多電影電視裏都看到有個白頭發白胡子特別是騎著一頭牛的,那就是太上老君的標準形象。

中國有兩大宗教,一個是佛教一個是道教,其中道教是本土的宗教,佛教是印度傳來的。道教什麽時候有的呢,大家公認是在東漢的時候,三國演義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在東漢的末年的時候的故事。在三國演義故事開始的時候,曹操,劉備還有孫權的爸爸孫策等人還沒有起家的時候,東漢這個國家發生了動亂,這個動亂是誰搞的呢,是一個叫太平道的組織,這個太平道,就是道教最早的源頭之一。差不多相同的時間,還有一個道教的派別,叫五鬥米教,要加入這個教,隻要交五鬥米就行了,他們的老大叫張陵或張道陵,新加坡人知道這個名字的可能不多,但說起道教的張天師,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張天師,張陵就是第一任的張天師。這個教派很厲害,居然占下了很大的一片地方,通過五鬥米教來管理這個地方,最後他被劉備打敗了。這個張天師真正名號被承認是在元朝的時候,也就是射雕裏麵郭靖的結拜兄弟拖雷的忽必烈當皇帝的時候,張天師被朝庭官方認可,而且還成了江南道教的領袖。五鬥米教實行禁殺、禁酒,對後世道教的某些戒律有直接的淵源關係;對隱瞞過錯者罰“治道百步”的措施,教會最開始在世民間修橋補路等善舉;在路邊設免費的旅店接濟過往行人的規定也是首創,也為後世全真道所繼承。五鬥米有多少呢,大約現在十六斤,也就是8KG這個樣子。

另外中國還有一句話“不為五鬥米折腰”,意思是做人要有尊嚴不要為五鬥米而低頭。為什麽又是五鬥米呢,因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當時做個縣官的薪水一每個月2500錢和米150鬥,那會薪水一半發米一半發錢,五鬥米正好是縣官一天的收入。

回到全真教,全真教的祖師爺叫王重陽,大家都知道,功夫很好。這個叫王嚞,道號重陽子,他給自己住的茅草房起了個名字叫全真堂,於是就有了全真教,他的弟子也自稱為全真道士。全真教吸取儒﹑釋部分思想,聲稱三教同流,主張三教合一。儒釋裏的釋指的是佛教,隻要是和尚的都有個和尚的名字,所有的和尚都姓釋。儒指的是以孔子為代表的讀書人,孔子的年代中國有百多種不同的思想學說,在漢朝的時候朝庭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定為正宗,別的大多給廢掉了。所以後來中國的讀書人都是以儒家為主,儒家是中國文化的根本和支柱。當中國人說我們中國本土的宗教隻有道教,有的外國人說不,還有一個,那就是儒教,儒教的開山祖師就是孔子。

中國的道教總的分兩個大派別,一個是玩丹,另一個是畫符。比如我們看到孫悟空大鬧天宮裏就有打翻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畫符的不用多說,新加坡現在還有很多道觀在賣符。我參加過一個道觀中元節標東西的活動,就有看到標畫了符的旗。

全真教玩的是內丹,要求閉關修煉內丹,以身體為爐來煉那個丹。不知能煉出什麽,不知會不會是結石,嗬嗬,這是玩笑。

小說裏王重陽有七位嫡傳弟子,即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一點都沒錯,曆史上也是如此,其中老大和老二還是夫妻,他們還生了三個孩子,他們有兒子好象射雕裏沒有說。而且這七個人大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文化,他們繼承師傅王重陽的思想還發揚光大,後來都各自創立新的教派。裏麵最出名的就是丘處機,因為他見過鐵木真見過成吉思汗,給成吉思汗講過經,成吉思汗一樂,就讓他做了官,管領天下的道教。這個曆史事件,射雕裏也是有寫。老七那個女道士也很有名,自她之後,女人修真開始有了規矩,不過她得道之前是個乞丐,整個一個髒兮兮的要飯的形象。

另外,射雕裏提到的,尹誌平李誌常也確實有,不過都是好人。全真教講的是清修苦修,要求一天吃一餐,每天少睡覺,絕對戒女色。尹誌平做掌門人的時候,更是加強清規戒律,不知為什麽,金大俠要讓尹誌平去迷奸小龍女。

元朝的時候,佛教和道教鬥的厲害,全真教代表道教去和佛教辯論,兩次都輸了,從此之後,朝庭也不理他們了,他們也就慢慢的敗家了。另外,明朝的張三豐也是全真教裏麵支派,到現在,據說全真教還有,大大小小有八十六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