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蘆隨筆

人隻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能夠思想。
個人資料
思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進化中的哲學: 完美的成功就是失敗

(2022-09-07 07:05:17) 下一個

讀書劄記:湯因比的《曆史研究》

湯因比的《曆史研究》以文明為研究單位,各文明像生物一樣會經曆誕生、成長、分化、擴張、衰落、解體等過程。湯因比分析了三十一種文明,考察了各個文明在時間和空間中的碰撞、接觸和融合。提出了文明的發展的挑戰—應戰模式。

生物進化史表明越完美的特技,對環境近乎完美的適應往往是進化的死巷,而有缺陷的特技、帶有更多試驗性質的有機體反而具有更頑強的生命力。生命進化的一個階段是海洋的原始魚類。原始魚類發生了不同的基因突變,有的魚的觸角扇變成了前鰭,特化成遊泳的專門工具。水成了他們唯一的生存環境,它們的進化步伐就永遠停留在魚類。而兩棲類的祖先的前肢沒有極端特化,它即可用於在水底爬行,又可用於劃水,雖然效率不高。多功能用途意味著它們能發展到下一個高級階段,可以完成從淺水到泥灘的過渡,登上了陸地,進化為兩棲動物。從進化觀點來看,過於特化的技能不如效率低但可以通用的技能。

人類的祖先發源於中生代的侏羅紀的小型食蟲類動物。它們頭腦小、智力低下,在森林庇護的地麵上生活,夜間出來覓食。它們的特征是眼睛不發達、長吻、夜行、膽小、缺乏自衛能力。它沒有特化的器官,隻有感覺靈敏的前肢;時刻不停地感受到刺激。耳朵和眼睛得到了高度發展。它變成了恒溫動物,對寒冷氣候非常敏感,知覺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各種不同的刺激激起不同的反應。食蟲類擁有解決多種問題的能力,而沒有一種能力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當時的世界是被最適應的恐龍統治的,恐龍嚴格適應高度特殊的環境,對寒冷失去了知覺。當氣溫發生大變化時,就會滅絕。食蟲類屬於低級進化的小型動物,二等公民,在恐龍治下顫顫巍巍地偷生。大約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古近紀發生了滅絕事件-一個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全球灰塵遍布,陽光遮蔽,長時間的黑暗,全球生態係統極度惡化,已經特化適應的恐龍等大型動物紛紛滅絕。假如當時我們的哺乳類祖先已經進化得和恐龍一樣先進,我們很可能已經不複存在。而在當時哺乳類祖先們由於喜歡夜間生活,不挑食物、生性謹慎、天敵滅絕,卻在危機中得到了發展良機,代替恐龍統治了世界。

大約在五千萬年前,有些食蟲類不甘於原已適應的環境,勇於開發新的邊疆,去“新大陸”冒險。於是食蟲類分道揚鑣,有的上天(蝙蝠),有的入地(鼴鼠),有的下海(鯨魚),有的停留在地麵(刺蝟)。隻有一種選擇了上樹,發展成為靈長類,最終成為人類。為什麽上天入地,行地下海的都停留在低級,而隻有上樹的發展為高級動物?因為前者過於適應它們的環境,在各自的發展方向上過於特化,而停止了發展進化。而上樹的食蟲類們生活在一個適應與不適應的矛盾環境中,適應讓其生存,不適應迫其發展。食蟲類上樹改變了原來的生存條件,產生了新的不適應。這種不適應形成了自然選擇的壓力,逼著食蟲類向著適應新的環境的方向改變。由食蟲發展為食果,進而雜食。發展的結果是體重增加,在樹上又開始了不適應,又向地下發展。新的地麵的生活,同樣又是適應和不適應的矛盾,促進了新的發展。不斷地處於新的環境,才能在變化的環境中得到不斷的發展進化。

嚴格適應高度特殊的環境的那類動物在進化過程中是沒有前途的,完全適應於其生存環境的生物,把所有精力都集中消耗在眼前的動物,是不可能留下一點力量對突如其來的挑戰作出應戰的。年複一年,它變得越來越經濟,它的全部資源恰好隻能滿足於當前習慣性的環境了。最後它所能做的就是,即使不作任何有意識的努力和不適應的改變,也能生存下來。因此,在特定的環境下,它能夠擊敗所有的對手;但是如果環境變化了,它就一定會絕種。

美國發明的“明輪翼蒸汽船”在19世紀非常成功。正是這項成功使美國後來在發明海洋航行的更為先進的螺旋槳輪船方麵,落在了英國的後麵。愛斯基摩人反應過度的“特技”是居住在冰上獵獲海豹。這種生活方式專門適應北冰洋沿岸的生活環境。征服者變成了被征服者的奴隸,就像愛斯基摩人征服了北冰洋的嚴寒卻被北冰洋變成了奴隸一樣。愛斯基摩人被束縛在每年嚴格的生活周期中,同樣,斯巴達人的任務就是時刻不停地監管他們的美塞尼亞希洛人。

原始社會的模仿對象是長輩和逝去的祖先。以風俗習慣為主導,社會始終停滯不前。而在文明社會裏,模仿對象是具有創造力的先鋒人物。

亞非草原的幹旱是一種挑戰,冰川融化,大西洋雨帶從南地中海轉移到中歐地區。狩獵和采集的原始人不同的應戰產生了下列各種文明:在幹旱的挑戰麵前,沒有改變住處與生活方式而付出了種族滅絕的代價;那些不離開家園而改變其生活方式的人變成了亞非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第三種以丁卡人和施魯克人為代表,他們南下而保留了古老的生活方式;第四種北上,變成了歐洲新石器時代的農耕者;第五種鑽入林澤,締造了古埃及和蘇美爾文明。第六種在北上時選擇了橫渡寬闊的地中海之路。接受了跨海的挑戰,創建了米諾斯文明。

對一個原始社會而言,完全避免同文明接觸的挑戰乃是一種巨大的不幸。事實上,這種挑戰是有刺激作用的。

遊牧社會不僅僅是由牧羊人和他們的畜群構成的,他們還豢養著其他的動物——狗、駱駝、馬——它們的作用就是在工作中協助他們。這些輔助性動物是遊牧民族文明的傑作,也是他們成功的關鍵。狗、駱駝、馬要加以專門的訓練才能完成複雜的工作,對這些輔助性動物的專門訓練是遊牧民族的最高成就。

阿瓦爾人侵入到農耕地區的時候,曾試圖以“放牧人類的牧人”的身份統治農耕民族。但他們沒有在被統治者中尋找代替輔助動物-狗和馬的那類人,他們的失敗就不足為奇了。奧斯曼帝國不同於阿瓦爾帝國之處正是把遊牧民族這種高超的技藝加以改造,運用到定居文明的環境中,並因此獲得了長久的生存能力。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的做法就是把一部分奴隸訓練成人類助手,維護著“人類畜群”的秩序,從而維持了帝國的統治。

法蘭克人在他們的邊境上不斷襲擊,抓獲奴隸,為科爾多瓦帝國提供了一個奴隸市場。被抓獲的野蠻人就成了斯拉夫人,英語裏“奴隸”一詞的來源就在於此。

缺點是冗長,混亂,很多知識和觀點需要更新,有些立論缺乏事實支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