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蘆笛 :從“皇軍天下第一” 說到中蘇恩仇(三)

(2007-01-07 11:20:10) 下一個

──讀蕭峰文想到的 (海納百川 )


蘆笛 (海納百川 )


前帖講了點“綜合國力”的常識,若幹網友不同意。阿隨寫了篇“人氣論”來駁我,卻沒想到,無論是在德國還是倭國,戰爭都贏得了人民全心全意的支持。論舉國上下團結一致,拚到最後一口氣,哪個國家都比不上這兩個國家,為何還要打敗? (海納百川 )

當然,說勝負基本由綜合國力決定也不全麵,如果實力相差不是太遠,則戰略戰術上的高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實力不足。戰爭初期德國在西線的大勝就證明了這一點。德國國力根本比不上英法兩國加在一起,光是坦克數量質量都比不過,可英法恪守一戰的塹壕戰術,將坦克分散作為防禦武器使用。德軍卻采納了英國軍事學家提出來的理論,發明了所謂閃電戰術,亦即將坦克集中組成集團軍,配以俯衝轟炸機,形成勢不可擋的打擊力量,集中突破一點,在突破防線後,高速插入縱深,後麵跟著摩托化步兵,在敵人後方大幅度迂回,完成戰略包圍,殲滅被圍敵軍。 (海納百川 )

波蘭戰役就是閃電戰的第一次運用,不到一個月波蘭就被徹底征服,然而盟軍就是沒吸取教訓,還固守在馬奇諾防線後實行“靜坐戰”。按英法聯軍估計,德國人不是走普法戰爭的老路,從東部法德邊境(即亞爾薩斯-洛林一帶)入侵,就是按一戰德軍的入侵路線,從北部比法邊境入侵。東部邊境修築了馬奇諾防線,可以高枕無憂,因此,英國遠征軍基本都給布防到了與比利時接壤的北部邊境去。 (海納百川 )

德軍統帥部最初製定的計劃就是走北路,名將曼施泰因卻又直接上奏希特勒,提出所謂“曼施泰因計劃”,那就是放棄傳統入侵途徑,既不走東路也不走北路,卻從東北角的阿登森林中穿出。那地方森林茂密,一般認為坦克根本無法穿行,所以法軍在那兒根本就未設防。希特勒批準了這計劃,於是德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從阿登地區突然衝出,直撲英吉利海峽,將集結在北部邊境的40個師的英法聯軍包圍並壓縮在敦刻爾克地區,三星期內便基本殲滅了法軍。無論是部署在北線的英法重兵還是東線的馬奇諾防線都沒派上用場。 (海納百川 )

這就是“上兵伐謀”的最生動示例,但我已經在舊作中說過了,隨著時代的發展,謀略相對越來越不重要了。正如林則徐所說,我大清遇到了英國鬼子,哪怕是關公嶽飛再世也無用:人家有大炮,你還沒看見人家在哪兒呢,先就稀裏糊塗地中彈陣亡了,三韜六略還有什麽鳥用處?一個半世紀的古人都有的見識,何以21世紀的國人反倒沒有? (海納百川 )

這些都是閑話,乃是網友評論引出來的,還是來說蘇德戰爭吧。 (海納百川 )

據西方學者研究,德國進攻蘇聯的根本戰略錯誤,是他們陶醉在閃電戰的成功裏,卻忘記那不過是一個戰術,並非戰略,在歐洲那些小國使用當然有奇效,可拿來對付蘇聯那種龐然大物,戰線如此遼闊,縱深如此浩翰,等於放大了幾百倍,效果就很有限了。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的是戰略轟炸機而不是戰術轟炸機,可直到戰爭結束,德國人也沒造出可與英國“蘭開夏”、美國B29相匹敵的戰略轟炸機來,無法轟炸敵後的戰略目標,像盟軍後來在西線反攻時那樣,使對方徹底喪失維持戰爭的軍火生產和運輸能力。別說是後方的大城市,就連離戰線不是很遠的莫斯科,德國人都沒本事去濫炸。這TMD還算什麽total war? (海納百川 )

因此,從根本上來說,蘇聯廣大的幅員和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決定了德國打的是一場贏不了的戰爭。這是決定他們失敗的客觀因素。 (海納百川 )

從主觀因素來說,蘇德戰爭是在兩個極權國家之間進行的。在這種國家,所謂國家意誌也就是獨裁者的意誌,於是兩大強國的搏鬥也就成了兩大獨裁者的個人決鬥。在這場決鬥中,希特勒敗給了斯大林。 (海納百川 )

早在西線戰爭中,希特勒就犯過錯誤。當時英國遠征軍全部被包圍在敦刻爾克一線,束手以待全殲。此時希特勒卻犯了瘋病,嚴令德軍停止追擊,原地不動大約一星期。英國人抓住了這一寶貴的喘息機會,出動了全部艦艇,征集了全島能征集到的民船,把困在那兒的30多萬英國遠征軍和10多萬法軍撤回英國。據丘吉爾說,就是這批保留下來的英軍,成了後來反攻大陸的精華。 (海納百川 )

希特勒為何要這麽幹,一直是曆史學家的爭論課題,過去認為他私心敬慕英國人,不想斬盡殺絕,所以效法關雲長,讓出了華容道。最新研究則認為那其實是內部權力鬥爭結果。統帥部某將領(記不得是誰了)下令部隊追擊,未曾上ㄏL乩眨?謔撬??嗽諶??允鏡降資撬?盜慫悖?閬鋁畈慷油V骨敖??(海納百川 )

和東線比起來,那還不是致命錯誤。德國分三路入侵蘇聯,兵力頗分散,戰略意圖也不很明確,沒有把攻占敵國首都當成主要目標。本來可以扔下被包圍的敵軍,直插莫斯科,但希特勒為了大規模聚殲困在烏克蘭的紅軍,讓部隊停下來完成包圍。雖然該役殲敵約百萬人,時間卻給耽誤了,進入了多雨的秋季。俄國本是個落後國家,道路可比不得波蘭和法國的,一下雨便成了泥沼。德國的所謂摩托化步兵師乃是靠車輪而非履帶運輸,這一下便給困在泥潭裏寸步難行。 (海納百川 )

此時坦克將軍古德裏安提出,幹脆扔掉在泥潭裏掙紮的步兵,以坦克部隊直撲莫斯科。此時莫京完全是空城,此計雖然弄險,卻有很大的成功把握,可惜希特勒不敢賭博,坐失此良機。 (海納百川 )

這些都還不是致命錯誤。最大的錯誤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前者已經說過。這裏說一下後者。 (海納百川 )

德軍在斯大林格勒被殲滅後,德軍南線不穩,但南方集團軍在軍事奇才曼施泰因指揮下迅速奪回了主動,開創了固定戰線情況下運動殲敵的光輝戰例,殲滅了紅軍40多萬人,還奪回了卡爾可夫,穩住了南線。蘇軍潰退到庫爾斯克以南,形成了一個凸出部。 (海納百川 )

希特勒看到了這個凸出部,便計劃從南北兩端下手,圍殲凸出部內的德軍。這計劃是他提出的,老曼沒有反對,但建議趁蘇軍還沒完成防禦前迅速下手,免得夜長夢多。但希特勒堅持要等到德國的新式老虎坦克運來後再動手,於是就等了兩個月才發動進攻,而就是這延誤最終導致了失敗。 (海納百川 )

德軍的意圖早被朱可夫看出來了。他趁德軍還沒發動進攻,將當地的全部貧下中農發動起來,深挖洞,廣積糧,挖下了無數防坦克壕溝,埋下了不計其數的地雷,並調集了雄厚的坦克部隊,準備使用先防禦後反攻的戰術擊敗德軍的攻勢。德軍進攻前數小時,他提前發動炮火襲擊和戰術轟炸,迫使德軍提前發動反攻。此役成了武俠小說兩大高手比拚內力,德方一共出動了150多萬人,1萬6千多門大炮,5千輛坦克,5千架飛機,而蘇軍一共動用了264萬人,5萬多門大炮,8千輛坦克和將近7000架飛機,至今被史家稱為“世紀之戰”,論規模和慘烈程度,人類有史以來無出其右者,可笑的是那些愛黨井蛙們還動不動就來賣“大決戰”。 (海納百川 )

這種硬碰硬拚下來,雙方都拚得五癆七傷,雙方都不斷增兵,情知整個戰爭勝敗決於此役,但打了5天後,巴頓將軍便在意大利西西裏島登陸,意軍望風披靡,希特勒為了幫他的“領袖”(墨索裏尼),決定拆東牆去補西牆,悍然從前線召回老曼,下令結束戰役,調一部分軍隊去意大利和巴爾幹救急。老曼堅決反對無效,於是戰役便以德軍失敗告終。 (海納百川 )

此役德軍一共損失了50萬兵力,坦克1500多輛,飛機3500架,大炮3000多門。蘇軍損失也大致相當。但和老毛子不同,德國這一慘重損失是她根本無法彌補的。德軍從此再也沒有力量發動進攻,隻能全麵轉入防禦,且戰且退,敗出俄國了。造成這巨大災難的,還是元首同誌。 (海納百川 )

即使如此,希特勒仍然不吸取教訓,還要胡亂指揮,該同誌完全是個輸不起的主,越到後期越混帳。他完全變成了戰爭早期的斯大林,不許部隊後退一步,招致不必要的犧牲。他甚至發明出一種奇特戰術來,令部隊高築牆,廣積糧,聽任蘇軍包圍,爾後再在敵人心髒內開花,和外線部隊裏應外合摧毀敵軍。據我所知,他這種戰術從未成功過,那原因很簡單,“裏應”倒也不難,“外合”實難指望,當初已經在斯大林格勒玩過一遭了。 (海納百川 )

希特勒的最後敗筆,乃是阿登戰役。其時盟軍已在西線節節勝利,逼近德國邊境。希特勒看到盟軍戰線形成了個龐大的凸出部,比庫爾斯克凸出部大得多。他便不顧職業軍人反對,從東線抽調了主力部隊,策劃了阿登戰役。 (海納百川 )

其時正值聖誕,當地大風雪,德軍趁具有絕對空中優勢的盟軍飛機無法出動,再次從阿登森林中衝出,突破了盟軍防線,嚇得艾帥尿了褲子。但幾天後大風雪停止,盟軍飛機再次出動,炸得德軍一塌糊塗,德軍坦克很快就用完了燃料(這是盟軍空襲最主要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西線德軍是因為缺乏燃料和給養補充給瘐斃的),不得不停止了攻勢。阿登戰役不但沒有達到原計劃,反倒因從東線抽調兵力加速了第三帝國的傾覆。 (海納百川 )

希特勒犯的最大錯誤還是政治上的,這點昨天的帖子已經說過了:他立誌消滅斯拉夫那“亞人類”,居然命令德軍在攻陷莫斯科、列寧格勒等大城市之前,必須先用炮火和轟炸將這些名城夷為平地。他還命令德軍將蘇軍戰俘中的布爾什特黨員和政工幹部一律槍斃。對普通戰俘也備極虐待,被俘蘇軍被迫進行死亡長征,忍饑挨餓徒步走到後方的集中營去,幸存下來的戰俘還不到總數的1/3。德軍在西線軍紀嚴明,也基本遵守日內瓦公約,並不虐待戰俘,爛事都是蓋世太保幹的,職業軍人並不介入,但德國國防軍在東線殺人放火無惡不作,那除了極右與極左政治勢力之間的深仇大恨之外,更是出於“斯拉夫人是亞人類”的種族偏見。 (海納百川 )

這種種戰爭罪行,勢必激怒俄國人民而引起全民反抗。某電視文獻片曾采訪了一位當年烏克蘭青年。他本來恨透了斯大林,渴望烏克蘭獨立,在德軍來了後便主動去和占領軍合作,指望在德國人幫助下獲得民族解放,不料後來才發現德軍隻關心一件事:如何把烏克蘭變成德國的糧倉,把所有能搶到的糧食都運回德國去,如何才能最有效地餓死烏克蘭人民,於是他便和其他同誌一道拿起武器跑到森林裏去當了遊擊隊,左右開弓,既打德國人,又打共產黨遊擊隊。 (海納百川 )

相比之下,斯大林就要高明得多。蘇軍打出國界後,一路奸淫搶劫,進入德國境內尤甚。德國蘇占區恐怕難得找到沒被老毛子強奸過的婦女。某個小鎮曾演出“80女投江”的慘劇:當地的婦女被多次強奸後集體投河自盡,還把自己的孩子也帶上。但蘇聯沒有實行種族滅絕政策。電視采訪的一位德國婦女回憶道:等到強奸搶劫熱潮過後,蘇軍卻拉來了成車成車的麵包,散發給當地人民。她和其他人原來都覺得德國的末日到了,此時才發現,原來蘇軍並不想殺死所有的德國人。 (海納百川 )

愚以為,就是這些主客觀因素,決定了蘇德的勝敗。 (海納百川 )


【未完待續】(海納百川 )


海納百川 論壇



返回論壇
 
德國與蘇聯是不同尺寸(size)的國家,就象一個中等身材的人與姚明摔跤一樣 -- Fan - (608 字) 2005-9-27 10:22:55 (64 reads)
老蘆寫故事也挺好看,期待續集。 -- 納蘭 - (0 字) 2005-9-27 8:01:56 (42 reads)
嗬嗬。。基本上小蘆的文章象是根據一部BBC的紀錄片(東部戰場?)寫成的,泛泛而論 -- none - (330 字) 2005-9-26 20:12:29 (115 reads)
嘿嘿,我看<第三帝國的興亡>、<回憶與思考>之時,你還沒出世呢,後來出國看的最多 -- 蘆笛 - (15 字) 2005-9-26 20:27:11 (112 reads)
嗬嗬。。。sowhat?這種事情很靠天份的。。你不行。。^v^。。 -- none - (0 字) 2005-9-26 21:28:22 (59 reads)
那是,你很有天分,很行,提三尺龍泉,專在網上寫一句罵,了不起阿! -- 蘆笛 - (0 字) 2005-9-26 22:15:35 (62 reads)
嗬嗬。。。一般一般。。。都是俺應該做地。。。 -- none - (0 字) 2005-9-26 22:25:58 (52 reads)
2戰初軍事實力對比好象有點問題,德國的坦克數量可能不如英法加起來 -- 消極 - (331 字) 2005-9-26 18:30:38 (97 reads)
我說的就是英法坦克數量質量超過德軍阿,你怎麽看的? -- 蘆笛 - (601 字) 2005-9-26 20:25:23 (92 reads)
看來東西方都一樣,被德國日本鬼子奸為恥,被美國大兵老毛子奸為榮 -- 常任委員 - (0 字) 2005-9-26 15:27:50 (46 reads)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