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崇拜熱愛日本似不必以鄙視醜化中國為代價──評思雲毅然披露的“蘇聯

(2007-01-09 17:13:20) 下一個

蘆笛 ( )


為了續寫《從“皇軍天下第一”說到中蘇恩仇》一文方便,我把有關的預備知識轉貼到了壇子裏。那是國內專家嚴謹求實的考證作品,任何一個稍有文史學養的讀者都能看出作者的功力來。 ( )

不意今日卻見思雲跟帖,以揭發“劉鄧指示中國統計局作假”的無產階級革命小將英雄氣慨,出來斷然宣稱: ( )


【老蘆轉貼所謂《蘇聯出兵東北真相》,根本不是什麽真相,
而是假相。】 ( )


乖乖,嚇死我了,那作者作了什麽假?在何處作假?還是全部作假?如果是作假,那真相又是什麽呢? ( )

可惜,思雲根本就沒回答這些問題,隻是寫了下麵的話: ( )


【蘇聯出兵東北真相的真相是什麽呢? ( )

當年羅斯福擔心美國單獨進攻日本傷亡太大,希望中國有氣出兵,
共同進攻日本。1943年11月,美國有意拋開蘇聯,與英國和中國
在開羅舉行了羅斯福、邱吉 爾和蔣介石的“三巨頭”會議。會上,
羅斯福首先把中國捧為“四強”之一,提出美國與中國共同出兵
日本的作戰計劃,美國負責所有的武器和後勤支援,中國隻要出
人,共同進攻日本本土,羅斯福還特別提議把琉球諸島和日本的
九州島交給中國,作為報償。 ( )

可是蔣介石卻拒絕了羅斯福共同進攻日本的提議,這個原因美國
人都想不明白:蔣介石每每聲稱中國軍隊在抗戰中的退敗,是因
為中國戰費不夠,武器不足,可是現在美國願意為中國無償提供
最先進的武器,請中國軍隊去打日本複仇,怎麽中國又拒絕了? ( )

蔣介石為什麽拒絕羅斯福建議的原因,至今也還是不太明白,不
過後來蔣介石提出了“以德報怨”理論,似乎說中國人不願意去
侵略日本,也就是“以德報怨”。羅斯福沒想到蔣介石如此怕日
本,如此懼戰,此後再也不請蔣介石參加首腦會議了,當然也不
再把中國當作“四強”了。可是中國媒體卻把開羅會議上給中國
“四強” 的美稱,一直流傳下來。 ( )

正是因為中國不肯出兵,美國才請蘇聯出兵,這才是蘇聯出兵東
北真相。

有人說國民黨抗戰的真的,如何英勇,真是葉公好龍笑話的近代
版。中國人一天到晚喊著要打日本,要血債血還,可是真的有人
願意為我們出錢出武器,請我們去打日本的時候,中國人就像見
到真龍的葉公,癱到了。】 ( )


帽子扣這麽大,支持的證據卻這麽薄弱,客觀地說,這種“文章”,連文革小將的都不如。虧得前些天還有位留日同誌出來說,思雲的文章大有日風,因為日本人注重證據!原來這就是日本人的“論證”風格阿?領教了。 ( )

具有小學語文課教的總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那套本事的讀者,想來都能看懂那篇論文(請注意,那是一本正經的學術論文,不是我輩在網上練的野狐禪)披露的真相起碼有以下幾點: ( )

一、蘇聯本身就想出兵東北,目的是恢複沙皇在1904年被日本搶去的在東北的帝國主義特殊權益。與此同時,作者也介紹了蔣介石多次要求蘇聯出兵,被蘇聯拒絕,以及美國在著名的雅爾達會議期間要求蘇聯出兵的事實,絲毫沒有隱瞞什麽真相。 ( )

二、待到核爆後,蘇聯迫不及待地要出兵,原來斯大林是為出兵向中國提出一係列條件,否則不出兵,後來則是先出兵再強迫中方接收這些條件。 ( )

三、蘇聯以最小的代價收到了最大的效果,在東北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但斬獲無數,除了中蘇條約割讓的外蒙、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特權、租借旅順港之外,還違反國際公法,把東北的礦山工廠當成戰利品拆卸回國,並武裝中共,導致了遠東政治格局的根本性變化。 ( )

以上三條真相,請問思雲駁倒了哪條?“正是因為中國不肯出兵,美國才請蘇聯出兵,這才是蘇聯出兵東北真相”,請問這算是什麽真相阿?跟那篇文章究竟有何關係?當真是連小學生都鬧不出來的弱智笑話。如果思雲的小學語文跟算術學得一樣好,則也不至於看不懂人家的文字,還要出來奮勇義務搞笑。 ( )

更何況他披露的開羅會議當真是獨家新聞,我不知道他是從哪兒看來的,不會是右派的造謠報刊吧?我勸思雲,看曆史書最好不要戴上有色眼鏡,受強烈的愛國激情驅使,專挑迎合自己胃口的右派讀物看。那些東西傾向性太強,雖然能滿足你的愛國激情而使你獲得巨大快感,但其實靠不住。連我本人都上過當,那“蘇聯撕毀中立條約”就是我本人的痛苦教訓,這話我是從日本右派文章中看來的,當下信以為真。不料前兩天才在網上查到蘇聯外交部為denouncing該條約,在1945年4月間給日本外交部照會的原文。所以,說人家“撕毀條約” ,似乎也不是那麽回事。 ( )

還是來說開羅會議吧。據我所知,該會議是在1943年11月下旬在埃及首都開羅召開的。羅斯福並未如你所說,是“有意拋開蘇聯,與英國和中國在開羅舉行了羅斯福、邱吉 爾和蔣介石的‘三巨頭’會議”。真相是,當時蘇聯受蘇日中立條約束縛,不便和對日作戰三盟國共同開會發表公報。此外還有幕後原因,那就是蔣介石不願和斯大林碰頭,深知自己沒有實力去和他交涉外蒙和滿州等頭痛問題。斯大林本人也不願到會,理由是他忙於軍事指揮,無法離開。我記得哈爾曼回憶錄講過此事。 ( )

正因為此,會議便分成兩段開,上半段由反日三盟國在開羅開,史稱開羅會議,下半段由反德三盟國在德黑蘭開,史稱德黑蘭會議,之所以要在伊朗開,乃是那兒離蘇聯不遠,照顧斯大林指揮部隊方便。 ( )

會上羅斯福似乎也沒有“提出美國與中國共同出兵日本的作戰計劃,美國負責所有的武器和後勤支援,中國隻要出人,共同進攻日本本土,羅斯福還特別提議把琉球諸島和日本的九州島交給中國,作為報償。”Again,我不知道他這是哪兒看來的。 ( )

據我所知,那時美軍還在南洋諸島上苦鬥,連個轟炸日本本島的空軍基地都沒有,而中國軍隊困在西南一隅,哪有什麽條件談進攻日本本土?思雲別是做夢吧? ( )

會議討論的主要是戰勝日本後的問題。羅斯福確實要求老蔣派兵若幹萬(記不得是多少了),但那不是去攻擊日本本土,而是在戰勝日本後作為占領軍。這本是羅斯福故意提拔中國的一個重要舉措,本身就是巨大的榮譽,是對中國堅持抗戰蒙受巨大犧牲的肯定,招致英國強烈反對,但老蔣爛泥敷不上牆,竟然不敢接受這種殊榮,真TMD扯淡! ( )

會議最重要的決定,還是戰後把中國失去的領土諸如東北和台灣、澎湖等歸還給中國。羅斯福幾次主動向蔣提出,把琉球群島歸還給中國或中美共管,但老蔣卻又爛泥敷不上牆,竟然不敢接受!導致羅斯福十分狐疑。其實老蔣無非是因為琉球在曆史上並未歸屬過中國版圖,和朝鮮、越南一樣,不過是個藩屬國而已,沒有曆史根據,未免心虛膽怯,哪知道強權外交那一套!怪隻怪中國從來沒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過強迫戰敗者割地賠款的強國角色,所以隻要能收回失土就喜出望外了。 ( )

思雲說什麽羅斯福還把日本九洲劃給中國,我不知道他有什麽證據,大概是林家通訊社獨家秘聞吧。 ( )

據我所知,上述領土分割,並不是羅斯福為引誘中國去打日本,特地布下的釣鉺,而是作為戰後遠東政治格局再分配措施提出來的。羅的想法是,日本垮後,東亞必然出現權力真空,所以盡管中國是敷不上牆的爛泥,也要千方百計把她扶持成強國。因此,那領土分割並非陰謀論大家林思雲想出來的釣餌,而中國也並非他描繪的那個重賞都無法買動的懦夫。 ( )

開羅會議確實討論了中國出兵的問題,不過那跟攻擊日本本土毫不相幹,乃是緬甸戰役。老蔣倒同意參戰了,勉強的反而是英國。丘吉爾看不上中國人,不願意中國攪進那裏麵去。後來看老羅的麵子,才勉強同意中國組成遠征軍參戰。 ( )

開羅會議上老蔣確實犯了三個大錯。前兩個上麵已經說了,就是不要琉球,以及不願意戰後派占領軍占領日本,讓習慣於強國外交的老羅給東方式思維弄得莫名其妙。第三個則是老蔣竟然獅子大開口,請老美提供十億美元援助,此前美國已經給中國提供了5億美元,如此貪得無厭,必然引起人家強烈反感。羅斯福礙於麵子,說他本人可以同意,但必須經過國會批準,老蔣不知道那是禮貌拒絕,還以為人家是獨裁國家,總統可以一言而決。此後為了這10億美元鬧得不亦樂乎,加上史迪威事件,最終導致美國政界對老蔣深惡痛絕。當然,這是後話了。 ( )

總而言之,思雲此文,不過是頑固地想證明他的永恒主題,或者說是他上網宣傳的神聖使命: ( )

一、支那不該抗戰,抵抗日本是個極大的錯誤,應該跟隨汪主席,乖乖接受優秀的大和民族領導,去和白人作戰。 ( )

二、支那人根本不是皇軍對手,完全是一群懦夫。 ( )

三、支那人根本也就沒有進行抗戰,所謂抗戰是國共兩黨虛構出來的神話。 ( )

請問思雲,我把你6、7年來想說而不敢痛快說出的話說了出來,是否冤枉了你阿?如有誤解之處,敬請立即指出。不過,憑我對林思雲思想的深刻理解,我深信你此刻隻會有一種我把你在喉骨鯁掏出來的強烈快感,細不細阿? ( )

思雲這使命不可謂不大,可惜他誌大才疏,才能和抱負絕對不成比例。此文就是最好例證。 ( )

例如他譏笑中國人葉公好龍,卻忘記了老美也一樣,為了避免自家子弟傷亡,不惜動員別人去上戰場。為何同樣的事,在老美就是英明偉大,在支那人就是怯懦膽小呢? ( )

忍不住要請教思雲,你熱愛日本、崇拜大和優秀民族,我完全可以理解,但似乎不必對美中也實行如此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吧?遮莫你見廟磕頭,是外國菩薩就拜?我看不可能,你不是挺討厭美國,認為黃人應該聯合起來打白人麽?所以,看來唯一的解釋還是,你實在太鄙視討厭支那了,所以不放過一切機會糟蹋下流的支那人。是不是阿?我實在不明白,對日本的敬愛,為何一定要伴隨著對支那以及支那人的深仇大恨呢?你能否給大家解釋解釋這一感情奧秘? ( )

其實我是個頭腦相當開明的同誌,對上麵我總結的你的終生宣傳使命,我其實也不是全部反對,可以有保留地同意第一條和第二條的前半條。 ( )

我也認為,中國根本不是日本對手,靠一己之力無法戰勝日本。倒不是下流支那人膽小怯懦不敢犧牲:國軍傷亡的天文數字擺在那裏,光看一眼國軍將領殉國名單,誰要敢誣蔑國軍膽小不抗日就是喪心病狂! ( )

中國無法戰勝日本的主客觀因素,任何一個客觀中立的讀者一眼就能看出來。 ( )

首先,中國長期內戰,變成了一盤散沙,直到抗戰爆發都沒有真正統一起來,就連裝備最強的中央軍,和日軍比起來也不堪一擊,雜牌地方武裝就更不用說了。國軍完全是個派係無比複雜的大雜燴,和日軍那種高度統一,士氣旺盛,軍令如山的職業作戰隊伍完全是兩回事。更糟糕的是,不但地方雜牌之間、雜牌與嫡係之間同床異夢,更有國共之間勢成水火的明爭暗鬥,外戰並沒有結束內戰,隻不過讓它采用了曲折巧妙的方式進行。中國其實是在同時進行兩條戰線的戰爭。

第二,中日兩國的國力相差萬裏。中國沿海發達地帶陷落後,連軍火生產都成問題。長期抗戰導致全國經濟破產,而日本則有中國東北、朝鮮和本土的安全鞏固的大後方,保障了軍火生產高速進行。 ( )

第三,中國軍隊無論是將帥、軍官和士兵的作戰技能、士氣都遠遠不如日軍。中國的將領,自蔣委員長以下,基本上是日本士官學校訓練出來的低級軍官,甚至是日本人的再傳弟子(例如李宗仁乃是留日海龜辦的廣西陸軍小學畢業生)。一點現代戰爭的粗淺入門知識都是從日本匆忙進口的,將領根本沒有指揮大規模現代化戰爭的技能。中國士兵訓練極差,待遇更糟,經常挨凍受餓,光體力都拚不過給養充足、訓練有素、鬥誌頑強的日本士兵。 ( )

以上主要因素,決定了中國光憑一國之力無法戰勝日本,但“打不過”並不等於“沒有打”,哪怕是文盲都該能分清這兩個不同概念,除非該文盲對支那仇恨熏心。 ( )

基於這些主客觀因素,我個人也認為抗戰爆發是個錯誤。我在昨天的帖子中,提出中國應該避戰,挑撥日本人去打老毛子。下來想想,那雖然是上策,但其實沒有多少可行性,最關鍵的一條是日本軍隊進入了華北,而且拒絕脫離接觸,這就決定了摩擦不斷,必定要“積小戰為大戰”,因局部衝突積累到一定程度而爆發大戰,這其實也就是抗戰最終無法避免的根本原因。這其間斯大林和中共集團固然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但根本原因還是日軍頑固存在於中國本部。 ( )

所以,看來可行的還是中策,那就是為汪主席開辟、為思雲私心傾慕並引其失敗為終生恨事的道路。不過我的方案略有不同,那就是,效法勾踐,暫時臣服於日本,加入日本一直在拉攏中國參加的防共同盟,擱置東北問題,與日本結盟,然後慫恿日本去打蘇聯,一麵加緊武裝統一全國,剿滅赤匪,整軍講武,等到日蘇兩敗俱傷,自己強大了,再反戈一擊,收複東北和外蒙失地。 ( )

這條避戰強國道路看來可行性比上策高多了。從日本方麵來說,它表麵上滿足了倭國軍閥追求的目的:讓中國俯首帖耳接受他們的指導,但並不是徹底吞並中國。從中國方麵來說,它其實是上策的修改,根本目的還是為了避戰強國,隻是表麵比較屈辱一些而已,但可行性高多了。 ( )

實施該方略的最大困難,還在於國府本身。國民黨人和共產黨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是民族主義者,而後者是所謂“國際主義者”,因此,從主觀感情來說,要國民黨人像中共效忠蘇聯一樣臣服日本,從黨人的主觀感情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另一個前提是,它需要國府鐵腕鎮壓人民反抗,而這不幸是國府的一大弱點。如果是共產黨則毫無這種顧慮,他們能把中國世仇蘇聯奉為祖宗,民眾也就照樣跟著呼喊:“斯大林萬歲!” ( )

所以,想來想去,看來抗戰都是無法避免的,命運決定了中國隻能取那下策,走曆史已經走過的那條路。從這點上來說,我和思雲共有類似的遺憾:他是遺憾中國沒有變成日本附庸,而我則遺憾中國變成了黨天下,因此直到現在也沒實現羅斯福的夢想,讓中國成為取代日本的真正東亞強國。( )


論壇



返回論壇
 
林思雲的[真相]很有問題 -- dawang - (97 字) 2005-10-2 15:02:37 (76 reads)
也來說幾句中國抗戰。琉球,軍援,戰略,駐軍日本。 -- 新大陸人 - (623 字) 2005-10-2 6:31:24 (123 reads)
似乎有誤 -- 苗仁 - (241 字) 2005-10-2 0:20:21 (133 reads)
老蔣決定由曾在越南河內擔任接受日本投降任務的榮譽1、2師和編成的67師前往日本 -- 賽昆 - (179 字) 2005-10-1 23:06:51 (119 reads)
三個問題。 -- 賽昆 - (240 字) 2005-10-1 23:01:17 (138 reads)
都是命,人算不如天算,注定中國人隻能走這麽一條道路了. -- 誠靈 - (0 字) 2005-10-1 22:52:47 (45 reads)
好文 -- 中共史 - (203 字) 2005-10-1 22:45:30 (94 reads)
老林的任務,就是揭露‘假相’。舉證的事, -- 侯一嶽 - (14 字) 2005-10-1 22:06:02 (122 reads)
行阿,那就拜托老猴子舉證吧,赫赫,印度之旅尼?猴兒,等著看尼! -- 蘆笛 - (0 字) 2005-10-1 22:10:12 (49 reads)


蘆笛 標題:提上來就二戰史實答賽昆 - 2005-10-1 10:28 (369 reads)


關於道歉的事,你就這麽混過去?還要我自己去查?你難道不能把舊帖貼出來?我在矛盾江湖追逼你到了那個地步,也沒見你這麽自辯阿? ( )

所謂“流氓”乃是中文的含混表達,此處用的乃是hooligan的意思,指的是你這種不講社會公德,造謠生事,無理取鬧,擾亂社會秩序的東西。 ( )

你拿手的還是hooliganism,拜托不要搞笑了。諾門坎事件是否在迫使日本放棄北上政策中起了重大作用,請去看點起碼史料再來說話。我早教育過你這種文盲了,日軍海軍最強,陸軍沒有現代化,根本沒有像樣的坦克(網上就有坦克網站,你自己去看吧),步兵沒有摩托化,而且連自動步槍都沒有,要想和蘇聯那種以陸軍為主要武裝力量的大陸國家較量,當真是做夢。若跟納粹東西夾擊、趁蘇聯最緊急之時在背後捅刀子還有一說,過了那時機,絕對隻會有敗無勝。 ( )

最可笑的是,你先要否認日軍大敗,為此列了個表格出來,然後又說日軍沒想大打,張鼓峰是日本人主動撤退,諾門坎乃是德國人出賣。那請問,就算你說的是真的,到底是誰贏了阿?就連日本人也沒指望有你這種阿Q出來為他們洗刷吧?難道日軍發揚雷鋒精神,沒有打敗就自動後退?那豈不是對皇軍的更大誣蔑,說他們是膽小鬼,未戰先遁?要當日本愛國賊可以,必須先有點起碼智力才行,否則馬屁隻會拍到馬腳上。 ( )

你這人真是個權位崇拜狂,肉食者就都能遠謀了?而且,你連起碼的曆史都不知道,丘吉爾是後來才做首相的,宣戰是張伯倫幹的事。即使如此,現在連英國史學家都在質疑丘吉爾不與納粹媾和,卻去和蘇聯結盟是否明智。就連丘吉爾本人在二戰後期都意識到了他的錯誤,多次私下表示,克倫威爾的致命錯誤就是為了對付西班牙,導致法國崛起,他會不會犯了類似錯誤,為了對付德國,導致蘇聯崛起。 ( )

至於希特勒應戰西方本是被迫還擊,他原來的計劃是,既然英法肯犧牲捷克斯洛伐克,那麽他入侵波蘭,英法也隻會毫無動作,但英法卻出乎他的意料宣戰了,他不得不應戰。所以,他不去打東方而西進,乃是給逼出來的。他本意從來就是向東獲得生存空間,從來就沒想和英法特別是英國交戰。而且在<我的奮鬥>裏一再強調必須避免一戰兩線作戰的錯誤。任何一個看過本把二戰史的學童都知道這點。可你竟然不知,還要說“難道你比希特勒聰明”?這TMD也算論證方式?我為何不可以比他聰明,難道就因為他身居高位? ( )

希特勒打西方不是他的錯誤,他的致命錯誤,是倭人逼迫他對美宣戰他也就同意了。本來軸心國條約隻規定締約一方與第三國交戰時,另一方不得采取敵對行動,且必須和己方緊急磋商,但並沒有規定另一方有參戰義務。但希特勒發瘋,居然向美國宣戰,真TMD合九州之鐵不能為此錯。當時美國孤立主義壓倒一切,羅斯福多次信誓旦旦地向選民保證他決不會把國家拖入歐戰,即使珍珠港事變爆發,他仍然有個如何說服選民向德國宣戰的問題。希特勒卻自動送貨上門成全他,真蠢到了姥姥家。 ( )

更奇特的是,希特勒既然要對美國宣戰,完全可以要求日本對蘇宣戰,以此作為參戰條件,但他竟然沒這麽做,以致日本一直和蘇聯保持中立關係,最後被各個擊破,當真是蠢不可言。 ( )

怎麽樣,你難道不認為希特勒至少在這事上蠢到連市井小民的智力都沒有?就算他曾經是世上最有權勢最威風的人,你似乎也用不著如同拜大羅金仙一樣跪在爛泥裏磕頭如搗蒜阿? ( )

許多中國人真是骨子裏的奴才,在他們腦子裏形成的“權位=智慧”的公式是決計無法破除的。所以前段我說,論治國,老毛是驚天動地的蠢貨,我黨是驚天動地的蠢黨,居然也就引起一片鼓噪,良有以也!請問,你和那些至今崇毛的同誌,究竟有何差別阿?不就是政治立場不同麽?(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