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清並歡迎新華社演民主假戲

(2007-11-27 01:04:41) 下一個
看清並歡迎新華社演民主假戲

張三一言


[一]、我對新華社文章的基本態度

2007年11月11日新華社刊發了《中共十七大為深化政治體製改革布局》一文。因為訪問(記要和評論)的是本文是中央編譯局副局長、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和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而不是鄧力群和張維迎類;就形格勢禁所限,所作評也可算是中規中矩了。

還有∶

增量比停滯好,比減量更好;
談民主不談民主好,比談反民主更好;
壓力下的偽善比壓力下的真惡好,因為偽善到底就和真善差別不大了;
被民主潮流裹脅向前挪步比反潮流而動好;
黨內出現意見分歧比鐵板一塊好;
演民主假戲比行專製真事好,因為可以假戲真做。

基於以上認識,我認為就事論事,新華社文的取態是積極的;對此文我持基本肯定態度。


[二]、不能混淆的大是大非

我雖然基本肯定新華社這篇文章,但是麵對大是大非問題則不可含糊,不可混淆。新華社此文把“社會主義民主”和我們共識中的普世價值的民主混為一談;且有意用他們特有的“社會主義民主”取代我們的民主。這是必須認真區別開來的──共產黨的“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即憲法規定共產黨一黨壟斷政治權力的“民主”(“黨主”);是權力在黨,權由黨授的“民主”(“黨主”)。我們普世認同的民主是主權在民,權由民授的民主,而且是必須經過自由選舉程序授權才能作準的民主。


[三]、對俞可平的肯定

問題在於,在本文中,被視為黨內民主派的俞可平認同了“社會主義民主”之說,實際上也把共產黨特有的“社會主義民主”和我們普世認同的民主混為一體。所以有必要談談俞可平。

有人因此否定俞可平的民主,說他有幫助共產黨欺騙麻醉人民之嫌。我認為這個評論是有一定理由的,但不是絕對,也不是事實的全部。

我是這樣理解的。我認為俞可平不可能分不清共產黨的“社會主義民主”和他心目中的民主是本質不同,甚至相反的東西。他之所以不在此時此地加以區分清楚,是基於形格勢禁和策略需要。若俞可平把問題黑白分明地劃清界綫,結果大多會失去了體製內地位和影響力,大概根普通的民間異議分子沒有甚麽不同了。為了生存和保持力量,含糊是必要的。保持了地位和影響力,就可以用糊裏糊塗的態度假戲真演,假言真行。弄假成真──所謂和平演變,其中內容之一指的就是這樣的事理。所以,我對所有體製內的人利用黨的語言和概念灌入新內容,把它“異化”掉,做出新東西來,都表示諒解、理解和支持。

但是,怎麽消除其欺騙性作用?

我想,在今天網絡時代,是能夠做到既支持其積極麵又消除其消極麵的。其實方法也很簡單∶在支持的同時不缺少地,繼續地揭露共產黨欺騙意圖和分清不同的概念。這樣人們就可以明白∶俞可平等人正在做的是正麵積極但同時又是有缺陷的事;概不抹煞正麵積極事物,達到支持的目的,又不受消極負麵東西毒害。


[四]、分析新新華社的幾個誤導點

誤導點一。《新華社》∶「中國政治體製改革將如何深化?」
導正──共產中國過去二三十年來和現在都沒有“政治體製改革”,隻有行政改革;沒有民主改革,隻有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的反民主改革。

誤導點二。《新華社》∶「中國民主政治∶將遵循增量民主之路」
導正──不要誤解為曾經或現在“走民主增量”之路?隻是有可能被迫走民主增量之路,也可能走民主定量不變之路,更可能走民主減量之路。

誤導點三。《新華社》∶「他(俞可平)認為┅“這些都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民主的重視和推進民主政治的決心。”」周天勇說∶「人民民主將進一步擴大」「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成路徑」
導正──必須重複說明,這不是我們近百年來,到今天民運維權追求的與世界接軌的普世民主,而是黨獨霸政治權力的“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即黨主。

誤導點四。《新華社》∶“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製” 、“增加人民“表達權”的內容” 、“村務公開” ┅
導正──把施政操作的改變(行政改革偷換為“政治改革”)。

誤導點五。《新華社》∶「將基層民主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
導正──不知道試驗了多少十年了,還停留在“村代表選舉”、“村民委员会”的非政權組織的“基層群眾自治製度”層麵。如果相信和等待他們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姑且相信一下他們的民主’)”,隻好一萬年不久,不爭朝夕了。

誤導點六。《新華社》∶「這是一個強烈和清晰的信號,表明了黨中央領導集體對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高度重視。」
導正──慣性謊言,信者上當。


[五]、疑問

俞可平認為,中國的政治發展「不可能發生整體的突變性改革」。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必要討論,但是斷定“不可能發生”則是武斷;是主觀願望取代客觀現實。東歐變天、菲律賓人民力量前一刻人們不但不會想到民主 “發生整體的突變性改革”,連“某些領域將不時會有一些突破性的發展”也不會想像到。我們看社會發展既不能“前無例證”就斷定“今無可能”,也不能“史有前例”就認定“今必如是”。哥爾巴喬夫前沒有哥爾巴喬夫、天鵝絨革命前沒有天鵝絨革命、顏色革命前沒有顏色革命┅這是常識;所以我們更重要的是應想到社會發展是“不斷創造前所未有事例”的。來一個“中國式民主突變”完全是社會發展的正常現象。


[六]、不要存不切實際的幻想

由於出現了被人們稱為黨內民主派的俞可平等一批人,就因為如此,有人不切實際產生寄希望於黨內出現哥爾巴喬夫的幻想。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黨內民主派”隻是民主力量的組成部分而已,而且就目前來看他們不是民主運動的主力。主力應該是民間民眾;民運今天要做的不是找新救世主,而是立足自救!營建和壯大獨立自主的民間反抗力量,是民主的中心任務。我們還要認識到和體製內有民主意願之士合作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2007/11/14
中共十七大為深化政治體製改革布局∶
http://big5.cctv.com/gate/big5/news.cctv.com/china/20071111/100879_1.shtml
http://big5.cctv.com/gate/big5/news.cctv.com/china/20071111/100879.shtml
--------------------------
原载《议报》第330期 http://www.chinaeweekly.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