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周軍事看點:外媒熱炒中國軍力 專家特別解讀 zt

(2008-01-19 04:32:59) 下一個
一周軍事看點:外媒熱炒中國軍力 專家特別解讀

2008年01月18日 新華網  來源:綜合


近一周來,關於中國軍力的報道頻現報端。先是西方媒體一改常態,連續唱衰中國軍力,幾天內又重彈老調,評說中國"太空雄心",臆測三軍發展戰略,渲染我在台海軍力,狂想中美空間對決……各種論斷交織複雜,令人眼花繚亂。

本網編輯精挑細選,為廣大網友獻上一周軍事看點——外媒熱炒中國軍力 軍事專家特別解讀

連續唱衰中國軍力 外媒緣何突然變臉?


一夜之間,中國軍隊似乎從“威脅巨大”變得“不堪一擊”。

“燃油撐不過15天”、“第三代戰機打不了11天”……近來,加拿大《漢和防務》主編平可夫連續在美國合眾國際社發表文章,稱解放軍在對台作戰中不能持久。無獨有偶,近日亦有美國軍事新聞記者發表文章,宣稱“解放軍還不是一支真正的信息化部隊”。

一向在西方媒體眼裏“強大異常”的中國軍隊,緣何一夜間“失去了戰鬥力”?這背後有不小的背景。

中國軍隊是隻“紙老虎”?

在《燃油製約中國作戰能力》一文中,平可夫以專家的口吻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對台軍事行動中,持久力不會超過15天。”在另一篇《中國的持久戰力》中,平可夫則以假設每天損失20至30架戰機的速度,得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三代戰機隻能支撐11天至17天”的結論。

而在美國《防務新聞》周刊駐台北記者溫德爾·明尼克一篇關於中國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報道,則引述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委員拉裏·沃特爾的話說,“在中國的整個軍事係統內,解放軍還不能形成一支完全意義上的數字化的部隊……解放軍缺少必要的綜合數據轉換係統。”文章得出結論,認為“人民解放軍還算不上真正的高科技部隊”。

背後動機並不簡單

在中國國防大學軍事專家李大光眼中,這些報道是不負責任,沒有說服力的。以平可夫的文章為例,他認為其中內容屬於主觀臆斷,隻能作為笑談。“暫且不論其數據的可信度,單他拿和平發展時期的數據去分析戰爭狀態下的情況,就脫離了實際和時代背景,是想當然的。”李大光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但正如宣揚“中國軍事威脅論”一般,唱衰中國軍力論調的背後,動機並不簡單。

李大光指出:“西方媒體總拿中國軍力說事,誇大者有之,貶低者有之,其背後的動機隻有一個,那就是幹擾中國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鳳凰衛視軍事評論員馬鼎盛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表示,我們不能揣測文章的主觀目的,隻能看它起到的客觀效果。對於外媒唱衰中國軍力這一動向,馬鼎盛表示,“這隻是一種聲音,也算不上是新動向了”。至於平可夫其人,“很多媒體都認為他比較出位,比較特別,所以也喜歡引用他的文章。”

專家提醒,目前正值台灣走向難料、台海局勢未明之時,外媒連續鼓吹中國大陸軍隊難以持久對台作戰的論調,大有為“台獨”勢力打氣,在台海上空煽風點火的味道。

  在西方媒體一片嘩然之時,台灣媒體也加入了渲染中國軍力的行列,不過,後者的角度並不相同。且看——

刻意渲染我在台海軍力 台灣媒體意欲何為?


【中央社台北縣1月15日電】國防部今天安排中外媒體參訪位於北縣三芝的空軍“天弓”飛彈陣地。空軍司令部政戰主任劉介岑今天答複媒體詢問時證實,中國大陸空軍在海峽中線以西的活動頻率“有增無減”,主因與對岸近年獲得更多高性能戰機有關,這也是為何國軍要加強空軍訓練、增購F-16C/D的原因。

劉介岑表示,中國大陸的空軍近年因獲得包括蘇-30、殲-10等新型戰機,因而增加在台海中線以西的訓練密度,有時大幅增加活動也與他們例行演訓的時段有關,但整體而言,對岸軍機在中線以西的活動頻率有增無減,他們的機動性、飛行員素質也有提高。

由於基地屬敏感戰略防空重地,軍方安排媒體進入基地前,必須簽署保密切結書,進入陣地內部一律禁止攝影。從軍方開放的戰術中心雷達幕上,可看到大陸沿海航空器動態,在記者參觀當時,並無共軍戰機出海。

由於戰術中心雷達範圍顯示板上除標設共軍機場外,也將部分共軍導彈基地標出,有記者問這是否代表“天弓”飛彈具有反飛彈能力,劉介岑並未正麵回應。

【台灣《中國時報》1月15日報道】題:中共意圖形塑台海為內海

中共海軍近年除頻頻傳出與美軍艦艇在西太平洋發生海上對峙外,大型艦艇南來北往,更刻意舍台海不走,直接繞行台灣東麵海域。我軍方高層就研判,共軍有意“讓例外變習慣”,借此舉動在無形間把台灣海峽變成中共的“內海”。

自從2002年10月,台灣軍方首度公開共軍北海艦隊“哈爾濱”號繞行台灣東麵海域後,原本一向貼著大陸海岸線南來北往的中共海軍,近年來已借軍演和出訪名義,頻繁改走台灣東部海域。

據觀察,其中較特別的是,假若中共海軍要訪問的是南方的東南亞國家,就會刻意派遣距離較遠的北海艦隊出訪;如果是訪問北半球國家,則反而會派遣南海艦隊擔綱,並在出訪過程刻意繞行台灣東岸海域,如此除強化第一島鏈以外作戰能力目的,其實也帶有在政治上將台海形塑為中共內海的目的。

國防部內部報告坦承,共軍在新式作戰艦陸續完成列裝後,確實已有在第一島鏈附近海域遂行作戰能力。此外,共軍未來若完成整建“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並編成航母戰鬥群,將提升共軍遠程、跨海的兵力投射能力。 (《參考消息》)

在別有用心的人眼中,解放軍的威力似乎還遠不止如此,且看——

美刊狂想中美太空對決


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連線》(Wired)網站1月10日發表了對麻省理工學院安全項目高級研究科學家、前聯合國武器檢查員、前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戰略武器分析專家傑夫裏.費登(Geoffrey Forden)的采訪,他對美國衛星遭到中國反衛星導彈攻擊的可能性進行分析。

《連線》雜誌題為《中國是怎樣輸掉未來空間戰爭的》的文章以一個假設場麵開始:在一個工作日結束後,當北京的酒巴和夜總會擠滿人群時,在亞洲的高空,一顆美國預警衛星在中國西部發現了一枚導彈所排放出的廢氣煙霧。整個五角大樓都響起了警報。

在中美掙紮著解決最新出現的台海危機之際,兩國的關係一直異常緊張。中國最近的空間活動規模前所未有:過去兩天,中國進行了四次深空火箭發射,在過去六個小時便接連發射了三枚……幸運的是,一顆高解析度的美國間諜衛星在幾分鍾內將會出現在中國第二個發射場的上空,為美國提供確切的情報。

然而,五角大樓在向這顆間諜衛星發出對可疑發射場進行拍照的指令時,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這顆代號為Crystal 3的衛星,不會再有反應了。幾分鍾內,美國太空司令部報告,四顆引導美國無人機和精確製導彈藥的導航和全球定位係統(GPS)衛星已經失效。中國對美國發動的太空戰爭開始了。

文章稱,多年來,美軍一直擔心美國的衛星遭到攻擊;上述的描述可能就是未來的寫照。美軍對太空的依賴已變得日益嚴重。它使用照相偵察衛星去監視潛在威脅,用全球定位係統衛星用精確的定位引導精確彈藥,用通信衛星來處理作戰指揮中心的來往信息,用預警衛星去探測和跟蹤敵方剛剛進行的導彈發射。由於對衛星的日益依賴,許多分析家擔心,美國的太空器最易遭到不對稱的攻擊。在他們看來,美國的衛星是一些不設防的“死鴨子”, 摧毀它們將會癱瘓美軍。

按照這個邏輯,“對付中國”看來已經刻不容緩。於是——

西方前軍事首腦聚首北約 合謀“應對中國威脅”


  【路透社布魯塞爾1月1 4日電】西方國家幾位前軍事首腦14日在布魯塞爾呼籲北約成員和歐盟攜手成立一個單一的安全事務“理事會”,以應對恐怖主義威脅和“來自中國和伊朗的安全挑戰”。

北約軍事委員會前主席瑙曼、英國前三軍參謀長英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前主席沙利卡什維利、法國前三軍參謀長朗紮德、荷蘭前三軍參謀長布雷芒在向德國馬歇爾基金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中說,北約、歐盟或某一個國家都沒有能力獨自處理新的安全威脅,但建立新的安全機製又耗時太長。

因此他們認為,可以在西方現有的國際組織內尋找采取協調行動的基礎,首先應成立一個由美國、歐盟和北約組成的政治級別最高的指導理事會,以此作為朝建立一個新的、成員更廣的跨大西洋組織邁出的第一步。報告沒有具體說明該理事會將如何發揮作用,隻是提到美國作為北約成員所享有的“雙票權”將促使美國更多地參與這一國際問題的討論。

報告還警告說,中國正準備利用“金融武器”擴大在非洲的地緣政治影響,而且隻要它想做,它在更廣範圍內使用這種武器的能力還會越來越大。但報告對俄羅斯的威脅加以淡化,認為普京咄咄逼人的聲明與俄軍事實力不符,俄軍備中隻有約20%可稱得上現代化。

在預定於4月舉行的北約首腦會議上,西方國家領導人將對該組織的作用進行回顧,以明確其在冷戰結束後應該發揮的作用。(《參考消息》)

  素來愛好和平的中國,其實無須勞煩這些首腦們“合謀應對”。那麽,西方為何紛紛炒作中國軍力?且看——

分析人士:年初炒熱“中國軍事威脅”是例行公事


對於美國一些媒體和軍方官員在新年初突然翻炒“舊賬”的做法,熟悉美國政界軍情的分析人士認為,這並不奇怪,因為每年年初,美國國會都會就軍費分配問題展開激烈討論。比如說眼下美國國會即將就是否給“三叉戟”導彈撥更多款項展開討論,國會議員們認為不必再為“三叉戟”導彈撥款,而五角大樓的決策者們似乎也找不到維係“三叉戟”導彈項目的理由。因此,與“三叉戟”導彈生產商關係密切的美國軍界四處尋找理由的迫切心情就不難理解了。

事實上,除了翻炒中國反衛星導彈試驗老話題外,另一個又被翻出來的話題是“中國航母”計劃。近期有美國媒體(環球戰略網)報道說,中國海軍已經將從俄羅斯購買的舊航母“瓦良格”號改名為“施琅”號,並且即將投入服役。然而,據《青年參考》記者追溯該消息的來源發現,這一消息的源頭是一位美國軍事評論家的博客,而美國的主流媒體以及國際權威的軍事雜誌都沒有任何與此相關的消息。

此外,美國媒體還引述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報道稱,解放軍海軍在最近5年內新增了20艘核動力潛艇,使核動力潛艇總數增至55艘,而驅逐艦和護衛艦的數量為70艘,另有50艘船塢登陸艦以及45艘近海岸作戰艦艇。

不過,最引人關注的是,美國媒體引述台灣軍方的消息稱,如果中國政府2006年就已著手建造航母的話,那麽中國的第一個航母戰鬥群將於2011年下水,2014年正式服役,2016年第二個航母戰鬥群投入服役。這一說法很快就被台灣軍方稱為“應該讓台軍購買潛艇”的理由。

事實上,就連布什政府內部也對中國的軍事現代化計劃有爭議。不少布什政府官員認為,中國的軍事現代化計劃,包括反衛星武器的試驗並不會對美國造成戰略上的威脅,也沒有那麽大的重要性,根本沒有必要“小題大作”。(中青在線-青年參考/邱永崢)

既然西媒的觀點不足為據,中國的軍力究竟如何?下麵,軍事專家將為您解疑釋惑——

專家解讀中國軍力 西媒觀點有失偏頗

如何看待中國軍力——《世界軍事》評論員吳戈先生


如今對軍事愛好者來說,關於中國軍力的信息渠道倒也不算匱乏。最權威的當屬官方適時亮相的某些武器裝備,以及新裝備不斷形成戰鬥力的喜人消息。但這些信息絕對不足以讓你全麵、準確地了解我軍戰鬥力。在這一點上,個人的好奇心必須服從於國家利益。戰鬥力細節被對手掌握,無異於失去戰鬥力,尤其是麵對本來就居於領先地位的對手,保持一定的神秘感,無疑更為有利。

實際上,軍事愛好者以至普通公眾對我軍自身實力的猜測,也是一種可以理解的心理需求。在國外,各國官方和輿論出於各種目的,對中國軍力也有著更加複雜的猜測和好奇。

於是,這種客觀存在的信息需求迅速得到填補。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一些軍事期刊中令人神往的海外談中國欄目,到後來的軍事論壇,再到今天的軍事博客,無論真偽,我軍和外軍武器裝備的性能、數量和戰術的比較,研製實力、發展戰略和最新進展,信息越來越豐富,以至於某些網站軍事頻道的首頁上,個人生產的非官方消息占據半壁江山。從民間消息我們可以看到轟8、殲14、旅洋級等難辨真偽的所謂新裝備,與這些信息相伴的,還有大把言之鑿鑿的我軍裝備已超越世界先進水平的豪邁判斷。

從邏輯上說,非官方消息均處在一個荒謬的悖論之中。在軍事愛好者對這些話題的辯論中,要加以否定,你也拿不出真實情況。如果要求持論者拿出證據,一般會遇到兩種情況:簡單的,對方會以不能泄密加以搪塞;複雜的,對方可以展開詳細論證,但依據的知識、數據和觀點均涉及專業或內部信息,雙方均無從考證,結果消息的真偽便取決於氣勢、神秘感和細節感。正如中國興盛一時的民間科學家現象一樣,問題專業到一定程度,專家卻出於職業所限不能或不屑發言,便無人能辯,誰更癡迷,誰便是真理。

第二個使問題複雜化的因素,是媒體吸引眼球的天然動機,尤以網絡媒體為盛。今天的網絡編輯,已經發展出一門極其見效的題目學功力,至於內文的主次、詳略皆可忽略,隻要其中含有刺激性的隻言片語,必揪出來放大,文不對題已成特色。

第三個因素更加重要一些,西方媒體的一些言論時有誇大中國軍力的習慣。最著名者當屬美國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的理查德o費席爾先生。最近,國內民間輿論總算逐漸認識到,以費席爾為代表的一些美國智庫不斷驚呼中國軍力日盛,大有為美國加強軍事投入,保持持久優勢造勢之意,在我們一些讀者自豪的同時,美國的應對之策也加速出爐。另一路則是最近幾年的新秀--俄羅斯《生意人報》。同樣,於不時披露中俄軍購細節之中,該報也暗含著既希望保持軍貿市場,又謹防後來居上的複雜心態。

如此複雜之中,澄清關於中國軍力的種種消息已屬不能,但略加梳理,還是可以得出一些宏觀的思考。比如,以新坦克裝甲車輛、艦艇、戰機為代表的裝備改善步伐不小,訓練、指揮控製和電子戰,聯合作戰、精確打擊和部署能力,都有進步,但從軍事革命的標準來看,仍處在奮力追趕,縮小差距的過程中。真正被寄予改變格局希望的一些手段,諸如彈道導彈打擊太平洋中部的某些軍事基地、彈道導彈打航母、反衛星武器等所謂超限戰或殺手鐧,還隻是以個別優勢提前插入更高層次對抗,是一種潛在威懾,還談不上贏得這些更高層次對抗的實力和把握。

這類思考不需要技術細節,因為軍力從來就不是純技術因素所決定。在劣勢之下尋求有利的戰略環境和利益,本來就是一個長期現實,並非沒有麵子的事。相反,在國民之中形成小有進展就沾沾自喜,缺少警醒的習慣,在民間幻想中如此迅速、輕易地取得高技術軍事革命的優勢,難道不是一種集體無意識下危險的盲目樂觀嗎?

《世界軍事》執行總編陳虎點評:西方媒體在做出中國軍力判斷時,都帶有“唯武器論”的傾向,似乎裝備先進軍隊就必然強大,反之亦然。但是,中國軍隊與西方軍隊存在很大區別。人民解放軍在裝備極其低劣的情況下,也曾打敗過強大的對手,而在武器裝備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從未威脅或攻擊過誰。

所以,無論是誇大還是唱衰,都有失偏頗。一方麵,誇大中國軍力,渲染“中國威脅論”是沒有真正理解威脅的本質:力量大小本身不構成威脅,動機才是威脅的核心;另一方麵,唱衰中國軍力,認為中國軍隊“不堪一擊”是不理解中國軍隊的表現:武器從來不是這支軍隊的核心戰鬥力所在,解放軍的核心戰鬥力在於英勇無前、不畏犧牲的戰鬥精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亮劍”精神。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