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貼__金庸小說中的人物評介

(2006-10-07 16:16:42) 下一個

喬峰

丐幫幫主,忽然身世秘密暴露,竟然是契丹胡人,喬峰的一生,注定是悲劇。這樣的一個英雄人物,竟遭到命運如此的捉弄,造化弄人,莫此為甚,每次看完《天龍八部》中喬峰的情節,都不禁要狂浮三大白,以舒胸中鬱氣。金庸筆下的英雄人物極多,但若論意氣之豪邁,行筆之光明,胸襟之廣闊,唯有喬峰。喬峰堪稱是人中之龍,而且他和郭靖全然不同,郭靖完美,但看來看去是一個假人,喬峰完美,看來看去,總是一條凜凜大漢,就在你的麵前。喬峰一生悲苦,連一個他所愛的人都不能保留,身世的糾纏,江湖上對他的不諒解,逼得他在聚賢莊大開殺戒,他救過耶律洪基兩次,但是君臣之間的矛盾,自一開始,就是無可調解的,發生在喬峰身上的事,無一不是解不開的死結,這些死結一個連一個,終於令得英雄如喬峰,也不得不悲劇收場,天下人宜同聲一哭。喬峰悲苦的一生中,也有值得欣慰之處,他得到阿朱傾心的時間雖然短,但阿朱的柔順和喬峰的剛強,形成對比,喬峰在那段短暫的時間中,至少是快樂的,象這種快樂的日子,終喬峰一生,也隻不過如此一段而已,而且,快樂光陰的終結,如此淒苦!喬峰另外也有高興的時候,少林寺前,麵對群雄,隻有段譽站在他一邊,忽然有虛竹大步走出,自稱是他的結義兄弟,這是何等快事!難怪他立時要解下皮囊,大口狂飲。武俠小說中盡多嗜酒的大俠,但從來也沒有一個喝酒喝得如此豪意格天的。金庸對這個豪俠,幾乎一字也沒有寫過他內心之苦!隻是寫他的豪俠之處,但是一件事又一件事緊逼過來,在豪俠氣概之下的內心淒苦,卻又表露無遺,這是極其高超的筆法。尤其因為喬峰是這樣的豪俠,所以他的內心的淒苦,也比常人更深一層。但也正由於他是這樣的豪俠,淒苦深自埋藏就可以,何必逢人就哭哭啼啼?喬峰終於將斷箭插入自己心口,結束了他的一生,就是內心深處無數淒苦積累的結果。“虛竹和段譽隻嚇得魂飛魄散”,讀者看到此處,也一樣魂飛魄散。喬峰是絕頂人物。

 

 

段譽

和喬峰喝酒相交,這位大理國的王子,是一個極度的喜劇人物。喬峰被遼國皇帝關在鐵籠中,看得人血脈賁張,段譽被王夫人綁了要做花肥,看的人隻覺得有趣。段譽也有身世上的隱秘,但是他的身世秘密,卻使他可以娶他所愛的人為妻。喬峰一生之中,隻有一段戀情,段譽卻極多,苦戀王語嫣的過程,實在令人忍俊不住。段譽有絕頂武功,朱蛤神功好象沒有怎麽用過,六脈神劍要緊時用不出,鬥酒時卻大派用場,淩波微步要來作逃命之用,倒十分實在。段譽喜劇的一生,可稱無往而不利,金庸反用了不少筆墨去形容他心中的淒苦,主要是相思之苦,但他的淒苦,也是充滿喜劇性的。段譽是一個可愛的上上人物。

 

令狐衝

令狐衝的一生,前半生風平浪靜,當他的華山派大師兄,但是後半生卻驚濤駭浪,幾乎沒在江湖風浪之中淹死,好幾次險死還生,居然得以不死,當其尼姑頭,做其三山五嶽人物的盟主,任性而為,一副什麽都不在乎的氣概,又是金庸創造出來的另一種活龍活現的豪傑人物,而和楊過、喬峰等又截然不同。令狐衝的際遇,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幾次皆是如此,以為萬無生理,率性豁出去,結果卻又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又是一番境界。他自認必死,義助向問天,是死而複生;被囚西湖底,忽然又學會了吸星大法,是死而複生;苦戀嶽靈珊不遂,忽然又有任盈盈,也是死而複生。令狐衝苦戀嶽靈珊,而結果嶽靈珊愛上了林平之,這是由於嶽靈珊和令狐衝一起長大之故,大凡青梅竹馬的男女,戀愛很少會有結果,因為大家一起長大,相處太久,雙方之間就失去了神秘之感,一有第三者介入,吸引就會轉移到第三者上麵去。在武俠小說之中,男主角幾乎全部在戀愛上無往而不利,象令狐衝那樣,居然失戀,可說絕無僅有。令狐衝性格最可愛之處是在於不羈,名門正派的戒律,能使他的思想上有一定的約束,但是在行為上,他卻處處在突破這種約束。
在自然而然之中,流露他的真性情。他不執著,不在乎,瀟灑浪漫之處,在金庸筆下所有男主角之上,允稱第一。這一點,連任我行這樣聰明絕頂的人都未曾看出來。任我行第一次邀令狐衝入朝陽神教,令狐衝拒絕,任我行就不知道令狐衝是真的不想加入,心口如一。任我行還以為令狐衝是嫌他地位不穩。所以才有後來奪了教主之位,再邀他入教之爭發生。而令狐衝仍然不肯,終任我行一世,無法了解令狐衝何以不肯,這兩人性格截然不同之故,任我行熱衷,令狐衝淡薄,近乎神仙中人。令狐衝的這種什麽都不放在心上的性情,和他的遭遇也有一點關係,他先是失戀,繼而身中奇毒,朝不保夕,自然容易使他看得開。但主要還是天性使然,別的人有這樣的遭遇,一定痛不欲生,整日裏愁眉苦臉,哪裏還會有這樣的灑脫!令狐衝接近神仙境界,是絕頂人物。

 

楊過

楊過,字改之。名字是郭靖所取,因為楊過的父親楊康,認賊作父,賣國求榮,不是好人。楊過自“……左手提著一隻公雞,口中唱著俚曲,跳跳躍躍走過來……臉上賊忒嘻嘻,說話油腔滑調”出賣以來,一直是楊過,沒有改什麽。當然楊過有改變,他的改變,是為了對附加在他身上的種種壓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反抗過程中,他變得更成熟,反抗的決心也更強。楊過的一生,是對抗壓力的一生。楊過在出現之前生活如何,不得而知,但是看他住天窯洞時,日子自然不會好到哪裏去他手裏提的那隻雞,多半是偷來的。作為一個孤兒,和生活的壓力對抗,已足以養成日後對抗其他壓力的本能。楊過在被郭靖收留之後,日子不會比自己住窯洞更好。武氏兄弟和郭芙欺負他,黃蓉歧視他,人家習武,他要學子曰詩雲。郭靖的性格和楊過根本格格不入,而且一副要楊過作聖人的期望,使得楊過幾乎無時無刻都要反抗,才能生存下去。楊過在這時候,雖然遇到過歐陽鋒,教他“蛤蟆功”,但歐陽鋒是一個失心瘋,楊過在他那裏,絕對得不到什麽感情上的慰藉。接下來,楊過到了全真教之中,遭遇更是苦不堪言,受盡了欺負,終於逼得楊過,從心理上的反抗--到行動上的反抗,出手傷了鹿清篤。楊過在全真教中的那段日子--是他一生中極慘痛的日子,一個生性高傲的少年,處身於一群不知雲的道士之中,受到歧視,其慘痛可知。所以後來楊過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孫不二想借劍給他用,楊過連看也不看,便自拒絕。多少年以前的一口氣,到今日才得吐出來。楊過可以借這個機會和全真教修好,但稍有個性的人,心不肖為,寧願得罪到底,而楊過正是天下第一人個性之人!何況其中還有孫婆婆的恩怨。楊過一生之中,直到見了孫婆婆,才知道什麽叫做人類的溫情,而孫婆婆偏又死在郝大通之手,這對楊過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孫婆婆是一個極度熱心的人,小龍女是極度冰冷的人,但是楊過她們處得到了溫暖,孫婆婆死後,楊過心目中隻有小龍女一人,在感情的發展上,完全可以理解。楊過日後,在神雕處得到了溫暖,在郭襄處又得到了溫暖,終其一生,和小龍女是分不開的。小龍女的恬淡和楊過的激烈,恰成對比,小龍女的不通世務和楊過的洞察世情,也成對比。正因為兩人性格上有這樣大的距離,所以當兩人攜手對抗社會壓迫努力之際,也格外驚心動魄,精彩紛異。楊過和小龍女的名分是師徒,但他們硬是非結成夫妻不可。在楊過的心中是這樣想:你們不店鋪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在小龍女的心中是這樣想:這又沒有什麽不對,為什麽不能這樣做?兩人要做一件事的目的相同,但是想各異。小龍女隻是迷惑,楊過卻是有意識的反抗,但卻又配合無間,終於使得各色人等,全敗下陣來。楊過,是絕頂人物。

 

 

韋小寶

揚州妓院麗春院中,一個年華老去的妓女的兒子,不知父親是誰,自小在市井中長大的小流氓、小無賴。在童年時,就學會了一切求活、求生存、求飽的方法。在他心目中,適應環境,如何使自己更好活下去是最主要的目標。這種觀念,實在是一切生物的本能,自然也反映在人這種高級生物的身上。韋小寶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和郭靖是一個假人,是兩個絕對的對比。韋小寶幾乎什麽壞事都做,從賭錢騙人,酒不厭迷眼,偷、拐、騙,無所不精,而且做得心安理得。但是這樣的一個人物,偏偏又被金庸寫得如此可愛。如果要在韋小寶和郭靖之中,任擇一人做朋友,別人怎樣不知道,本人一定揀韋小寶,那是因為韋小寶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是也有優點,他最大的優點是:懂得如何對付周圍的人。人要拚命抬高自己的地位,使自己活得更好,這是每一個人心中的願望。苦行者在如今世上畢竟已經絕跡,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心中想的可以恰好相反,行為也可能更不堪。人要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就一定要別人對自己好,韋小寶極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人人都樂於與他結交。韋小寶極看重朋友,出賣朋友,萬萬不幹。韋小寶有千般壞處,全是人的壞處,在你和我身上都可以找得到,誰要譴責韋小寶的不是,請先在發言之前,捫心自問: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會怎麽做!不必將答案講出來,自己心裏有數即可,隻怕答案會比韋小寶所作所為,更加不堪。韋小寶這個人物,是完全反英雄的。傳統觀念上的英雄人物的作為,在他身上,很難找得到。然而,他卻是眾人心目中的英雄,這樣的人物,以前未曾在任何小說中出現過,以後隻怕也不會有了。韋小寶頗受“婦解分子”的詬病:娶了七個老婆,真不象話。說這話的婦權先鋒,不妨熟看《鹿鼎記》,然後掩卷、發問:“我的床頭人,是不是有韋小寶七分之一可愛?”很難有男人有韋小寶的七分之一可愛,那麽,做韋小寶七個妻子之一,就比別的女人幸福快樂得多。幸福、快樂才是人生要追求的目標:禮法、製度、隻不過是一些人製造出來的,不是人的天性。韋小寶是自由自在的典型、是至情至性的典型、是絕不虛偽的典型。韋小寶撕破了許多假麵具,破壞了許多假道學,揚棄了許多假仁義。韋小寶是真。韋小寶是金庸筆下最成功的一個人物。韋小寶是絕頂人物。

 

郭靖

郭靖是金庸小說中最出名的人物,這個四歲才會說話的蠢小子,濃眉大眼,就憑他的傻勁,不但練成了一身卓越的武功,而且還和古靈精怪至於極點的黃蓉,一見鍾情,金庸刻意安排,簡直已到了極點。郭靖的一生,是毫無缺點的,極度完美。他對父母孝,對國家忠,對愛情貞,對朋友義,對子女愛,連楊康這樣的壞蛋死了,他也耿耿於懷,將楊康的兒子賜名“過”,字“改之”,希望楊過和他一樣。郭靖是大俠,不但在江湖上稱俠,而且為國為民,俠之大者,萬民稱頌。郭靖對敵時,雖死不屈,一生之中,未曾玩過半點花樣,說過半句假話,行過半點詭詐。郭靖不但維護江湖法統,而且也維護社會法統。楊過和小龍女要結為夫婦時,郭靖就差一點動手,要將楊、龍兩人打死,因為楊、龍兩人的行為,獨犯了他的完美。郭靖是一個完人,但是太完美了,變成了一個偽人。因為世上不可能人有這樣的一個完人,那是金庸塑造出來的一個偽人。郭靖當然是金庸小說中極其重要的一個人物,但卻不評級,套一句慣用語:“無可置評。”

 

 

康熙

中國曆史上有數的好皇帝之一,玄燁大帝,在《鹿鼎記》中,是一個極其出色有人物。金庸自他初接拉時寫起,一直寫到他的中年。大約二十年的時間,是康熙當政以來,日子驚濤駭浪的二十年。雖然是小說家言,但這個皇帝的英明、決斷、處理政務的能力,用人之明,態度之速,對統治理論的精嫻,實在令人拍案叫絕。從來也沒有一本武俠小說、曆史小說、文藝小說之中,將一個皇帝寫得如此生動、成功過,也從來沒有一部小說,將這樣英明的一個皇帝,和一個百分之百的無賴人物糾纏在一起,對比如此之強烈,而又安排得如此之融洽過。康熙是上上人物。

 

 

慕容複

慕容複更是可憐人,為了一個虛無飄渺的目的,委屈求全,犧牲了一切人生的樂趣,憂心忡忡,寢食不安。世上盡多象慕容複這樣的人,目的各有不同,作為則大體相類。
慕容複是下下人物。

 

金蛇郎君

金蛇郎君特異獨行,不受世俗禮儀所束,任人誹謗,不加理會,本來是上上人物,和溫儀相戀愛,出入溫家,伏下禍根,若一早攜了所愛遠走高飛,何至於此?所以隻好是上中人物。溫儀婉柔綽約,能忍人所不能忍,能愛人所不敢愛,女性之中有這種性格,自然是上上人物。

 

歐陽鋒

歐陽鋒號稱“西毒”,真的夠而且是擺明了的毒。洪七公手下留情而他反下殺手,那是洪七公自己招尤,與擺明是毒人的無涉。真小人本可提防,對真小人仁慈,閣下宜應自理。所以歐陽鋒雖然壞事做盡,仍不失一代大宗師身份,是上上人物

 

 

逍遙子

《鴛鴦刀》後篇中,有太嶽四俠:煙霞神龍逍遙子,雙掌開彈常去風,流星趕月夜劍影,八步趕蟾、賽專諸、踏雪無痕、獨腳水上飛,雙刺蓋七省蓋一鳴。這是四個武功平常,常充大俠,自得其樂的小人物。這四個小人物極可愛,他們無力當真正的大俠,並不是他們不想當,而是力有未逮,無法當。如果四人武功精進,倒是不折不扣的大俠,而且還趣味盎然,不是普通的大俠。這四個人全是中上人物。

 

蘇荃

韋小寶娶了七位夫人,這七位夫人,有的來路甚清,勾搭的過程,寫得甚明。有的,來得有點糊裏糊塗,不可深究。例如洪教主夫人蘇荃,就是因為有了孕,才跟了韋小寶的,但蘇荃是如何有孕的?自然是在揚州麗香院的一張大床之上,大被同眠,胡天胡地之下的結果。但縱觀這一段,曆時並不太久,而且後來,連大床一起抬走,韋小寶竟能在這段時間中,做下這等事來,也頗為匪夷所思,蘇荃以教主夫人之尊而跟了韋小寶,自然還有幾分威嚴在,所以七位夫人之中,以她為首。蘇荃是中上人物。沐劍屏這個小郡主,一出場就有楚楚可憐之感,一直到最後,還是給人這個感覺,可以說是有點不解風情,韋小寶對她的鍾愛程度,隻怕有限,隻是中中人物。方怡是神龍教屬下,曾將韋小寶騙得神魂顛倒,幾乎死在神龍教之中,韋小寶對她又愛又恨,怕不會對她客氣。方怡是中中人物。建寧公主是韋小寶“初試雲雨情”的第一個對手,這個野蠻得出乎人情之常的公主,所作所為之奇,令人目瞪口呆,多少有幾分性虐狂。後來,有其他六位女士牽製,行為稍斂,但韋小寶和她單獨相對之際,隻怕仍然不願點燈,以免有火種,又給她來個“火燒藤甲兵”。建寧公主是中上人物。曾柔是七位女士之中,落墨最少的一個,似乎可有可無,隻好是中下人物。阿珂是陳圓圓的女兒,貌美如仙,韋小寶一見到她,就如癡如狂,而阿珂一直不喜歡韋小寶。一直到最後,阿珂是否真心喜歡韋小寶,還是“形勢比人強”,不得不耳,仍屬不可考之事。阿珂很有她獨特的個性,以韋小寶之聰明,未必想不到他得到阿珂,用了多少手段,後果未必太佳。猜想起來,阿珂在他七個妻子之中,雖然美麗,但是隻怕他對著阿珂時,最為無趣。阿珂是中中人物。韋小寶七位妻子中,他最鍾愛的,可以全然毫無拘束,可以對之講任何心中話的,怕隻有雙兒一人。雙兒是以丫頭的身份跟了韋小寶的,在和韋小寶共同經過了不知多少艱險之後才“大功告成”。雙兒可以說是完全沒有自己,隻是為韋小寶而活著的。象雙兒這樣的妻子,已不複再見於人間。雙兒是上上人物。

 

殷素素

張翠山和殷素素能成為夫婦,完全是環境所逼,要是沒有金毛獅王謝遜,盡管殷素素這個魔教妖女一往情深,張翠山是不是有勇氣娶殷素素,真還是疑問。在協迫兩人同赴大海之際,謝遜說:“……你兩位郎才女貌,情投意合,便在島上顧了夫妻,生兒育女,豈不美哉!”聽了謝遜這番話後,張翠山的反應是:大怒,拍桌喝道:“你快別胡說八道!”而殷素素的反應是:含羞低頭,暈紅雙頰。這兩個人的當時心態如何,實在是活龍活現。後來到了冰火島上,除了他們之外,隻有謝遜,張翠山的心理上,沒有了“名門正派”的壓力,而且根本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還能回到中原,這才“想不到她對自己的愛意竟是如此之深”,而和殷素素結為夫婦。結果,回到中原,殷素素當年所做的事,完全可以解釋,張翠山也和殷素素有了十年夫婦之情,張翠山卻不聽解釋,而“全身發抖,目光中如要噴出火來”,接著,就仗自刎,累得殷素素非跟著他自殺不可。張翠山是一個析度自我中心的男人,這種男人,隻能在荒島中跟他過日子,殷素素所遇非人,可惜,可惜。張翠山隻是中下人物。殷素素是上中人物。你在金庸小說中是:殷素素

張翠山和殷素素能成為夫婦,完全是環境所逼,要是沒有金毛獅王謝遜,盡管殷素素這個魔教妖女一往情深,張翠山是不是有勇氣娶殷素素,真還是疑問。在協迫兩人同赴大海之際,謝遜說:“……你兩位郎才女貌,情投意合,便在島上顧了夫妻,生兒育女,豈不美哉!”聽了謝遜這番話後,張翠山的反應是:大怒,拍桌喝道:“你快別胡說八道!”而殷素素的反應是:含羞低頭,暈紅雙頰。這兩個人的當時心態如何,實在是活龍活現。後來到了冰火島上,除了他們之外,隻有謝遜,張翠山的心理上,沒有了“名門正派”的壓力,而且根本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還能回到中原,這才“想不到她對自己的愛意竟是如此之深”,而和殷素素結為夫婦。結果,回到中原,殷素素當年所做的事,完全可以解釋,張翠山也和殷素素有了十年夫婦之情,張翠山卻不聽解釋,而“全身發抖,目光中如要噴出火來”,接著,就仗自刎,累得殷素素非跟著他自殺不可。張翠山是一個析度自我中心的男人,這種男人,隻能在荒島中跟他過日子,殷素素所遇非人,可惜,可惜。張翠山隻是中下人物。殷素素是上中人物。你在金庸小說中是:殷素素

張翠山和殷素素能成為夫婦,完全是環境所逼,要是沒有金毛獅王謝遜,盡管殷素素這個魔教妖女一往情深,張翠山是不是有勇氣娶殷素素,真還是疑問。在協迫兩人同赴大海之際,謝遜說:“……你兩位郎才女貌,情投意合,便在島上顧了夫妻,生兒育女,豈不美哉!”聽了謝遜這番話後,張翠山的反應是:大怒,拍桌喝道:“你快別胡說八道!”而殷素素的反應是:含羞低頭,暈紅雙頰。這兩個人的當時心態如何,實在是活龍活現。後來到了冰火島上,除了他們之外,隻有謝遜,張翠山的心理上,沒有了“名門正派”的壓力,而且根本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還能回到中原,這才“想不到她對自己的愛意竟是如此之深”,而和殷素素結為夫婦。結果,回到中原,殷素素當年所做的事,完全可以解釋,張翠山也和殷素素有了十年夫婦之情,張翠山卻不聽解釋,而“全身發抖,目光中如要噴出火來”,接著,就仗自刎,累得殷素素非跟著他自殺不可。張翠山是一個析度自我中心的男人,這種男人,隻能在荒島中跟他過日子,殷素素所遇非人,可惜,可惜。張翠山隻是中下人物。
殷素素是上中人物。

 

小龍女

小龍女幾乎不食人間煙火,但是她和香香公主截然不同。在未曾遇見楊過之前,她已經不動心,決不是“天真純情”,她另有自己在古墓生活的一套觀念。小龍女的這種形象,是接近神仙境界,而不是接近白癡。這其間的分別,十分微妙,所差也不過一線而已。小龍女是金庸筆下女角中最出色的一個,所遺憾者,是她在投崖十六年後再度出現,再度出現的小龍女,大是遜色。小龍女本來應該是絕頂人物,但由於末段遜色,所以隻好是上上人物。

 

王語嫣

王語嫣原名叫王玉燕,忽然被改了名,不知為何。王語嫣博學多才,一心戀著表哥慕容複,卻被癡情公子段譽苦纏,終於為段譽的癡行感動。在整部《天龍八部》之中,他地位重要但是並不突出,還不如阿紫和阿朱。王語嫣是中上人物

 

 

淩霜華

金庸筆下,有許多“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描述,也寫了各種各樣的遭遇的情侶,但論到令人看了,心情沉鬱,幾乎連氣都喘不過來的,當提丁典和淩霜華這一對。男女之情,竟可以這樣淒苦。純真的愛情,竟可以在奸謀之下,變得這樣醜惡。淩霜華以一個官小姐之尊,喜歡了江湖流浪漢丁典,這本來是一個相當普通的情節,但是接下來事態的發展,卻使得這段愛情,演變得如此驚心動魄。丁典癡,淩霜華更癡,兩個癡情人,演出了一段天地為之色變的癡情故事,令人掩書之後,怏怏不樂,莫此為甚。丁典和淩霜華,全是上上人物。

 

苗若蘭

苗若蘭是苗人鳳的女兒,文雅得有奇趣,不會武功,《雪山飛狐》若不是突然中斷,對這個“吹一口氣怕吹化了她”的苗大小姐,應該有更多的描寫,或許可能和胡斐有感情上的糾纏。但盡管出場不多,苗若蘭是上上人物

 

程靈素

程靈素是上上人物,瘦小纖弱,而處身於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中,令人隻覺得她能幹,對討任何惡劣的環境,鎮定如恒。由於出身毒手藥王門下,她的性情有點古怪,但古怪得可以接受。她柔順地接受了胡斐的安排:“兄妹相稱”,盡管心中悲苦,卻從來也不發怨言,默默忍受著,還處處維護胡斐,金庸筆下女主角,程靈素有可愛程度上,可排五名之內。她連出言略傷胡斐之心都不肯。胡斐化裝之後,留了大胡子,自覺威武。程靈素想說:“隻怕你心上人未必答應。”但話到口邊,終於忍住。有情人,宜為程靈素同聲一哭。胡斐後來終於留了大胡子,不知道是不是心中在記掛著和這個二妹在一起的那段日子?胡斐若不是程靈素,已經死了,程靈素舍命救胡斐,是金庸小說中最淒苦的情節之一,尤在喬峰打死阿朱之上,因為那是意外,而程靈素是明知必死而為之的。胡斐不是不知道程靈素為什麽要死,他就曾想過:“那麽她今日寧可一死,是不是為此呢?”胡斐想到這一點時,曾經內疚,但也想過就算了。所以胡斐始終隻是中上人物。

 

 

藍鳳凰

五毒教主藍鳳凰,在書中出現的次數不多,但這個半裸苗女,每一次短暫的出現,都叫人喜愛莫名,她和“無行浪子”相攜,並闖少林寺一場,更令人神為之奪。藍鳳凰是上上人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