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讀史劄記(25)--功罪之間說魏延
(2004-01-15 09:48:56)
下一個
魏延是蜀漢的名將,也是三國中難得的戰將,他和曹操的五良將相比絲毫不遜色,難怪素以
知人著稱的劉先主要把他視作張飛一流的豪傑看待。現在,很有一種暗流,說是魏延被諸葛亮所殺,當然是暗殺,而且拿了子午穀的事作例子,說生前的武侯是何等的不公平對待魏延
,此後又是如何排擠他,等等,不一而足,似乎魏延真是冤哉枉也,一定要平反昭雪才好,
那麽,魏延到底是怎麽一個人呢?我們就來探求一下曆史的真相。
我們說諸葛亮是主帥,他的北伐是多年的深思熟慮,而且以蜀漢的一隅之地對抗曹魏的強大
北方,不容諸葛亮不小心謹慎,他輸不起,也不能過分的冒險犯難。何況他一向謹慎。而魏延是站在一個方麵軍將領的位置上考慮問題的,這和大帥統籌全局的觀念盡管主流是一致的
,但是分流和支流還是不完全相同的,就像今天中央和地方雖則都是為了國家經濟建設著想
,但是畢竟還是會有分歧的,再者,兵不厭詐是對的,然而,也是雙刃劍,傷得到對方,也可能傷得到自己,諸葛亮備受爭議或者責難的就是連使用或者嚐試一下魏延建議的動作都沒有,我們前麵說了,蜀漢本錢有限,想搞大動作必須要有足夠的基礎,諸葛亮首次北伐既是
抱著必勝的信念也是抱著萬全的信念,我們何以能夠要求這位武侯像我們的小平同誌那樣在
1000多年以前就有膽子大一些、步子快一些的理念呢?那就是苛求了。
那麽,諸葛亮到底對待魏延怎麽樣呢?我們再來看一下魏延的履曆,他是建興元年封為都亭
侯的,這時葛派著名大將,蜀漢政權的元老趙雲是什麽爵位呢?建興五年,魏延是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剌史,這個涼州刺史是當年貴族馬超的位置,可見,這時的魏延的官位是
相當可觀的了。建興八年,魏延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熟知蜀漢官製的應該知道,前軍師僅次於中軍師是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征鎮一類的將軍前麵如果加上大字就是要比前將軍之類的還要高一些,最為主要的是魏延的爵位,南鄭侯,這是蜀漢侯爵中
的最高級別,就是縣侯,而且也是魏晉侯爵製度中的最高級別,以後來晉國杜預的平吳大功
也不過是當陽縣侯,你能說魏延比杜預的功勳都大?這時我們的諸葛亮呢?不過是武鄉侯,
五虎大將無論是死了的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還是活著的趙雲誰也沒有魏延這個爵位高,
連蜀漢一度是僅次於諸葛亮的李嚴也無法和魏延的爵位相提並論。至於說到為了蜀漢基業立下汗馬功勞的龐統,追封不過是關內侯。要知道,建興八年,正是諸葛亮的執政時期,雖然
魏延的爵位是劉禪封的,但是如果諸葛亮想要阻攔,不是也很容易嗎?陳壽為什麽一再提及
諸葛亮賞罰分明,號令森嚴呢?我們看看李嚴等人的結局就可以知道,諸葛亮不是一個以私人的好惡來代替國家用人行政的權臣,否則他今天的地位不會這樣崇高。諸葛亮雖然對魏延
的建議沒有采納,但是,這沒有影響諸葛亮對魏延的重用。官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再看
後來代替諸葛亮執政的蔣琬、費禕也不過是鄉侯、亭侯吧,假節是魏錦南北朝時期三節中職權最低的一個,但是在蜀漢政權中在魏延的前後隻有關羽、蔣琬、費禕幾人而已,可見魏延
的煊赫地位了。費禕是奔走蜀漢和東吳之間的要員,在諸葛亮死的時候不過是後軍師而已。
楊儀是諸葛亮的親信之一,但是,因為他的弱點諸葛亮始終沒有讓他擔當執政的職務。你能說諸葛亮隻是看魏延不順眼嗎?還是那句老話,武侯的千秋高義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而
用普通人的度量去衡量這樣一個傑出的政治家,我以為也是比較可笑的。
本應該成為蜀漢後期的軍事支柱的魏延為什麽走向覆滅呢?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在這時就起了作用,史書上一再強調魏延雖然帶兵很有一套,但是性情高傲,經常以勢淩人,你想他對待楊儀都是那副嘴臉,何況他人呢?一句話不善於搞好團結,這樣的人你說諸葛亮能讓他統領軍隊進行善後工作嗎?魏延公開說:“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這簡直
是鬧個人意氣了,把大敵當前和諸葛亮死後的危險置之腦後,完全為了個人恩怨而不計後果
的爭一時的短長,哪裏還有一點名將的風範?自然,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延士
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可見,魏延的舉動是不得人心的。但是,就此把他說成
反叛顯然也是楊儀的捏造。算是半個冤案吧。可是,主要責任在魏延,就以蜀漢對魏延的恩德來說在那樣一個講究節義的年代裏,丞相屍骨未寒而大鬧而去如何不能說是符合原則吧,
不論是政治原則還是做人的原則,所以說,魏延這個人缺少一點大局的觀念,和楊儀是半斤八兩,這不是我的意見,這是東吳的政治家孫權說出來的,他作為旁觀者早就看出這二人不是省油的燈了。
此外,隨便說兩句不算是題外的話,劉備是魏延的恩主,發現了魏延,諸葛亮也算是沒有委屈他,如果魏延能夠活到今天,讓他說說,他最服氣的領導一定是這二位,不過,前者他是
敬重,後者他是畏懼。但是,你要魏延說他想通過真正意義的敵對諸葛亮或者反對之,估計
打死他也他也不會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