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篩曆史的細節

西人資料中搜尋關於中國的點滴
個人資料
元亨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微博)期待電影《郵報》(The Post)的影評

(2017-12-25 06:27:30) 下一個

偶然在油管上看到The Post的簡介,被Tom Hanks和Meryl Streep(我最初知道--國內學英語看的《Kramer vs Kramer》《Sophie's Choise》--也是最喜歡的美國女影星)吸引。當然還有斯皮爾伯格,看了劇組的采訪視頻,非常感興趣,期待著這部電影上映(加拿大似乎是1月5日,美國12月22日已經上映了),考慮去影院看,多少多少年沒進影院了--Tom Hanks還差了一點,為了Meryl Streep和這個題材--更正一下,是Meryl Streep,加上題材,以及斯皮爾伯格和Tom Hanks,值得去影院看。The Post指的是Washington Post,華盛頓郵報,講的是1971年美國的所謂五角大樓文件(Pentagon Papers)被泄露出來,紐約時報首先登出來了,華盛頓郵報接著跟進深度報道,這是頂著巨大的壓力,郵報的老板Katharine Graham(Meryl Streep)麵臨一生中最大的抉擇,但是她最終決定刊登。這是真實事件,實際上為後來水門事件(電影《All President's Men》)的結果作了鋪墊。斯皮爾伯格采訪中說,他在準備一部明年3月底上映的片子,而《The Post》的編劇是個31歲的女士,Liz Hannah,平生第一次寫劇本,某人(斯皮爾伯格的經理還是製片人之類的)推薦給斯皮爾伯格,斯皮爾伯格說他不一定會看,某人說你看到第30頁就會改變主意的,斯皮爾伯格說他看到30頁就在計劃了:這是Tom Hanks,Katharine Graham是Meryl Streep。。。。

也非常期待城裏的影評。

 

順便說一下,紐約時報方麵與五角大樓文件密切相關的是紐時編輯James Reston,紐約報道五角大樓文件是由他寫的(五角大樓文件最初是由參與編撰文件的Daniel Ellsberg交給紐時記者Neil Sheehan)。James Reston在1971年訪問中國,恰好基辛格也在同時秘密訪問中國,基辛格害怕Reston會嗅到風聲,所以告訴了中國,中國方麵拖延了Reston的訪問,與基辛格錯開了幾天--這也可以看出Reston的厲害和他在美國的地位。Reston采訪周恩來時,周恩來專門問了他五角大樓文件的事。

 

補:又看了首映式上Washington Post電視台的節目,也很有意思,除了對影片參與者--編劇Liz Hannah,導演斯皮爾伯格,Daniel Ellsberg--真人,80多了,演員的采訪外,還有就是美國這種活動的程序,美國是個非常講程序的社會,他們很多事情都有自己一套成熟的程序,當然,開始不會固定,應該是慢慢的,找到一條最佳方案後就形成程序化。首映式上,製片方的人員走過來,還有很多助手、經紀人之類的負責協調這些人與媒體的接觸,媒體的人在一邊一字排開,然後是製片方人員在這些助手的引導下,接受一個一個媒體采訪,很有意思。有的時候,比如她們采訪了演Kay Graham女兒的演員,然後在間隙時間裏,Tom Hanks正好在旁邊接受采訪,一個女記者幹脆把麥克風伸過去,旁聽蹭采訪。當然,那邊結束了,Tom Hanks又接受了她們的采訪。這兩個主持人中的左邊這個很厲害,很年輕,30來歲吧,非常專業,而且知識豐富,與被采訪者的互動非常精彩。最後她們自報家門,這位是Hannah Jewell。美國的主持人,尤其是體育節目現場直播的主持人,口才真的是棒,而且沒有停頓,也沒有那些“嗯”,“呃”,“這個”,等等的。今天兩個Washington Post電視主持人也是,語速極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為寫而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元亨利' 的評論 : 原來你親自目睹了一段重要的曆史,那麽看起來或有不同感受。影片拍得感性而冷靜,近年來少有的好片。同年的Room也不錯。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剛看了些The Spotlight介紹,講的居然是波士頓天主教神父性侵男孩的案子,波士頓環球報的報道的故事。這個案子從被公之於眾,到上法庭,到波士頓主教被換人,一名受害者自殺,直到主要嫌疑犯--一名神父被定罪進監獄,然後被其他犯人殺死,整個這段時間我都在波士頓,也基本一直在跟著新聞報道,所以相當的熟悉。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為寫而寫' 的評論 : 謝謝!“雞毛信”這個詞用的俏皮!還沒看過The Spotlight,找找看。
為寫而寫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雞毛信:)喜歡這個題材。前年的the spotlight 拍得相當成功,也期待這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