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篩曆史的細節

西人資料中搜尋關於中國的點滴
個人資料
元亨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英語雜談---發音,雙關等

(2008-01-30 11:24:00) 下一個
聽了人鬼情未了主題歌,好像大腦裏的細胞都一下子被激活了似的,非常興奮,各種各樣的不連慣的思續都冒出來了。
這裏隻能說說與英語有關的一點想法。

1.發音
覺得唱這歌的歌手是黑人,為什麽,兩個發音上的證據。一是Darling,發成Darlin’
二是love 的元音發成“厄”而不是短“阿”音。這都是典型的黑人發音特點,當然不是百分百。非常有名的黑人影星Eddie Murphy在Nutty Professor裏跟那個女生說他名叫Love時也是發成“厄”,亨利遇到的很多黑兄弟姐妹們也都這麽發。

周一晚從多倫多回來,路上大雨,打開收音機,正好是小布同誌作國情谘文(State of Union Speech)講話。小布的英語一直是美國人的談柄,記得他剛上崗不久,一位M(美國)M跟我們說小布剛剛新創造了一個英語單詞Strategery。小布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去年還是什麽最近的時間在一所大學畢業典禮上他講話時就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否則看看我現在這樣。下麵學生大笑。
但他的這次最後的國情谘文說得還可以,就是其中一個詞的發音讓亨利頓了一下,initiative。亨利以前一直發成iniSHIATIVE,可小布發的是iniSHETIVE,以前聽其他老美也這麽發還沒太在意,這次到底是總統發的,不能不重視了,一路嘀咕,回家立即翻韋氏字典,initiative的注音裏,中間的“--tia--”真的發sh+“厄”的音,而不是亨利一慣發的sh+i+“埃”的音。不這裏的朋友們是怎麽發這個音的?

說到英語發音,亨利要感激一位美國人。那是亨利剛來美國不久,在大學邊上一小學裏上社區辦的免費英語班,老師是一位同校的語言學研究生,高大健壯,金發碧眼,
典型的大黃蜂(WASP)。後來的日子裏,亨利發現美國人不傾向於糾正別人的語言錯誤,甚至盡量避免涉及語言問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與我們老中對學習中文的人恨不的傾一腔熱血的教不同(這沒什麽對錯好壞,純是一文化問題)。可這大黃蜂例外,很願講,問一答十,又是語言專業的,竹筒倒豆子(spills the beans),全說給你。發音方麵記得他給亨利糾正,說讓我發“th”音時舌頭再伸出來一些,否則聽上去還是有點像黑人一樣是“d”不是“th”,黑人多把the發成de等等。

一次亨利說chair這個詞的時候,黃蜂又叫停,說你發--air的時候前麵不自覺的有一個“i”插進去了,變成了chiair。當時亨利對發音還不太敏感,不以為然。後來漸漸的聽得多了,耳朵靈了,才發覺黃老師說的很對。亨利英文名其實不是Henry(似太老氣),而是Jeff。當別人問名我答時,往往老美會再問一遍:what?或sorry?開始很不平,這麽一個簡單的名字你都聽不懂啊,是美國人嗎?後來仔細想,發現還是自己在eff前插了一個“i”進去變成Jieff,難怪人不懂,這是中文拚音的幹擾,可能其他中國人也會犯。
所以後麵越學越懷念大黃蜂老師,要不是後來毅然投奔紐約這個革命大熔爐,就還可以跟黃蜂老師學下去,不用自己走太多彎路。

2.雙關----與demi moore 有關
前麵網友談雙關,實際上雙關用的最多的恐怕是報紙媒體的標題裏麵。
記得前兩年一次偶然的瞟到一張小報上的一條標題Demi Got A Piece Of Ash,不禁莞爾。這句一看之下,就想到那句某些老美愛說的a piece of ass. 改成Ash,是變化的雙關,這裏指Ashton Kutcher,熱播連續劇That 70\'s Show裏的明星,那時Demi Moore正在跟他來往(記得以前亨利的貼子:May-December,這時個絕好例子),Demi比Ash大至少二十歲吧,現在兩人已結婚了。好像Bruce Willis也不太在意,Vanity Fair采訪他還專門有三人海上行的照片。
如果你知道這些,這標題的含義就明了了。

3.其它
記得上次說哈金小說裏的英文,John Updike說他在用balls這個詞時有問題,承蒙作舟兄指出,balls在英文裏有特殊的意指。這幾天,亨利本地電台放一條廣告,是Pepsi的,裏麵兩個帶外國口音的男人在談美式足球,一位說:....and you got the ball from between my legs....現在聽到這樣的說法,亨利耳朵立刻樹了起來。聽了幾遍,覺得確實,這裏的ball也有雙重的意義(當然,也不要想太多,廣告裏本來就是點到為止)

4.en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