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4章 第一座毛澤東塑像修建始末

  楊涵舒

  曾幾何時,神州大地到處能見毛澤東的塑像。這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如今,這些塑像大部分被拆除了;尚剩的在歲月風雨的洗刷下,其光彩與當年也不能同日而語。

  據回憶,“文革”開始後,全國掀起的修建毛澤東塑像的熱潮是由清華大學的紅衛兵引起的。《中國新聞周刊》發表的《第一座毛主席塑像修建始末》一文,介紹了此事的經過,現摘錄如下——

  “清華的校門是青磚砌的,塗著潔白的油質,一片縞素的顏色反映著兩扇雖設而常開的黑柵欄門。”一九一五年就讀於清華大學的梁實秋曾經這樣描述它早年的風貌。

  “二校門”是清華大學最早的校門,一九一一年初,校門建成,其大拱門的兩側各嵌兩根西式立柱,門楣上刻有清末要臣那桐的手跡“清華同”。古典優雅的校門成為了清華大學的標誌。一九三三年清華大學擴建,修了西校門,原校門便成為了“二校門”。

  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下午,伴隨著“隻準左派造反,不許右派翻天”的口號和“拿起筆做刀槍,集中火力打黑幫”的歌聲,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古典西洋磚石結構大門,在錘子的敲擊下,在汽車拉繩的拖曳下轟然倒塌,“二校門”周圍的大字報則在被撕毀後付之一炬。清華大學出版杜出版的《清華大學九十年》對此記述:“清華大學紅衛兵總部糾集十一所中學的紅衛兵來校搞紅色恐怖,撕毀所有大字報(其中有批判劉少奇的大字報),推倒‘象征封資修’的二校門。後被稱為‘八二四’事件。”

  當時的電子係研究生、後來加入清華大學紅衛兵組織“四一四派”的陳弘毅說:“在劉菊芬和賀鵬飛的帶領下,上千名紅衛兵衝進清華同,拉倒了‘二校門’。他們把一些校、院係領導和‘黑幫’拉出去遊街,拉倒‘二校門’後就押著他們拆,拆完了搬磚。當時主要是中學的年紀比較輕的紅衛兵,他們自己也幹。”

  處在被押之列,時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的胡健對此有著慘痛的記憶:“那些造反的人,用皮帶抽打著被抓去的幹部拆牆背磚。背磚不是量力而行,而是給多少,就得背多少。因為背不動,倒在地上,拉起來用棍子、皮帶瘋狂地抽打,背不動也得背。一直折騰到淩晨以後,累得人們骨頭快要散架了,許多同誌累得走不動了。每個人都被他們打了。”

  “這是清華無政府狀態的開始。”時隔四十餘年後,旁觀了“八二四”事件的清華大學教授陳弘毅這樣總結。

  一九六七年初,在一次開會時,清華大學建築係美術教研組副主任程國英提出了一個主張:“二校門”被拆後,顯得空空蕩蕩,是否可以在那裏立一座毛主席塑像?這一想法立刻得到了當時實際控製學校的紅衛兵組織“井岡山兵團”(簡稱“團派”)的支持。

  雕像籌備組很快成立起來,包括美術教研組教研室主任、雕塑家宋泊,青年教師郭德巷和宋泊的夫人徐沛貞。“團派”派來的高魯冀擔任負責人。

  做塑像首先需要設計稿,年過半百的宋泊盡管在雕塑方麵已經頗有經驗,仍不敢貿然動手。已經被劃成“右派”的他早就挨過清華附中“造反派”們的打,對雕像蘊含的政治風險也心中有數,加之時間緊迫,籌備組很快在北京雕塑玉器工廠選定了葉毓璋做的一座九十多厘米高的毛主席全身像設計稿,並得到了“團派”負責人的同意。

  設計稿拿回來後,光是放大就用了一個多月。北京工藝美術總公司的雕塑家張鬆鶴也在後來加入。“因為張鬆鶴是黨員,給毛主席像塑臉的任務就交給他,宋泊和我負責做身體和衣紋。”

  這座塑像不同於以前的空心塑像,而是采用鋼筋水泥進行了實心的灌注,這項工程是由清華大學土木係自行完成的,“自己舂水泥、用的是麻花鋼,(塑像)腿上的粗鋼筋一根挨著一根排得密密麻麻!”郭德巷說。

  一九六七年五月四日,在清華大學“二校門”的原址上,全國第一座大型毛澤東塑像正式落成。

  一九六七年五月五日的《人民日報》記載了全國第一座毛主席塑像落成時的“盛況”。

  “團派”還專門在塑像旁裝起了當時罕見的鈉燈,四麵照得通明。取代了“二校門”的毛主席像成了新的景點。因為毛主席像的高度遠遠超過原來的“二校門”,人們需要退到幾十米外才能夠看到全景。各地為造毛主席像,前來參觀取經的也絡繹不絕。“團派”特地抽出專門人手,負責把雕像組從放大到澆注整個過程編成一套材料,以供來訪者索取。郭德還記得:“北大西門、二炮司令部都用了我們的模子。有的外省市幹脆開汽車來到學校,請我們翻模好再用汽車拉回去製成成品。”

  林彪的“四個偉大”題詞刊登在一九六七年五月一日當天的《人民日報》上,即“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

  五月四日該題詞手跡就迅速出現在清華大學的毛澤東塑像底座上,這種“完美”的組合形式也被許多地方在塑像時效仿。一九六七年“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後,該手跡被清除。

  毛主席塑像和毛主席像章、紅寶書一道,成為了特殊年代的曆史記憶。在那個年月,人們對領袖的熱愛之情難以抑製。北京大學、複旦大學、韶山火車站、海軍大院……從南至北,毛澤東塑像在全國各地拔地而起。由於校內的紅衛兵派別互相對立,北京大學甚至先後在北大西門和圖書館處建起了兩座毛澤東塑像。北京科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的兩座毛澤東塑像一模一樣,相對揮手,隔街相望。

  在上海,工總司、同濟東方紅、上體司、紅三司、外語學院革造部、紅衛兵新複旦師、新師大師等十七個紅衛兵組織聽到清華大學塑毛主席像的消息後,提出了《關於鑄造巨型毛主席立像的聯合倡議》。盡管巨型立像沒有造成,但各大學都紛紛建起了毛澤東塑像。

  同濟大學“東方紅兵團”修建的毛澤東塑像高七點一米,加上底座三米,總高度達十點一米,且底座上和清華大學一樣刻有林彪題詞“四個偉大”。

  複旦大學紅衛兵“新複旦師”則在修建毛澤東塑像時獨創了一套完整的“三數模式”:像高七點一米,加上五點一六米的底座,分別紀念中國共產黨在七月一日誕生和由毛澤東主持起草的。“五一六通知”——即“文化大革命綱領性文件”《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而七點一加上五點一六,正好是十二點二六,又是毛澤東的誕生日。這套“三數模式”也被許多地方在修建毛主席像時仿效。

  沒有人能統計清楚,“文革”期間全國黨政機關、學校、城市公共設施,包括村莊在內,到底曾立起了多少座毛澤東塑像。一九八〇年七月三十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堅持“少宣傳個人”的幾個問題的指示》,指出:毛主席像、語錄和詩詞在公共場所過去掛得太多,今後要逐步減少到必要限度。文件發出的當天,人民大會堂前懸掛的巨幅毛澤東畫像被兩輛吊車取下。

  盡管《指示》中主要講到的是畫像,但一些地方的毛澤東塑像也開始被拆除。三個多月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專門在十一月六日發出《關於毛澤東同誌塑像問題的通知》稱:對已建成的鋼筋水泥塑像或其他堅固塑像,沒有必要一下子全部毀除。現在有一些地方為了塑像問題引起了爭端,中央希望,凡在有爭議的地方,一般不要拆毀。

  到了二〇〇八年,包括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在內,北京的高校中還有七座毛澤東塑像佇立,其餘則已拆除,清華大學也不例外。

  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六日,清華大學校方先在清華主樓大廳掛起了直徑兩米的圓形毛澤東青銅浮雕像,宣布“以代替目前已局部破損的位於‘二校門’位置的舊塑像”。三天後,曾轟動一時的第一座毛澤東塑像一夜間消失了。

  “文革”時期,北京一九五八年第一次文物普查中保存下來的六千八百四十三處文物,有四千九百二十二處被毀,其中大部分毀於一九六五年的八九月間,清華大學“二校門”也是其中之一。

  一九九〇年一月三十一日,二十六個清華大學各地校友會發出了一份《關於讚助重建二校門的倡議》,提議由校友捐款,在原址重建。一九九一年清華大學建校八十周年紀念日前夕,重新修建“二校門”。由於沒有準確的原建築圖,現在的“二校門”是根據照片複原而成。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