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大儒常無父

  一

  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儒家最出色的聖賢大儒中,幼年喪父者似乎比例高。就從我這不怎麽樣的記憶中都能找到好幾個例子,孔子三歲喪父,孟子兩歲喪父,歐陽修四歲喪父,而範仲淹也是三歲喪父。這四個人中,孔子是儒家聖人,孟子是僅次於孔子的亞聖,歐陽修、範仲淹也都是千古少有的儒家賢人,頗有代表性。他們都是很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除範仲淹母親改嫁外,其他人都是由寡母艱難帶大。而嶽飛、張載等儒家典範人物雖然不是幼年喪父,但也都是在十三歲左右的少年期喪父。

  也許隻是巧合。

  但是也許未必是巧合。

  在分析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時,學者們提出很多因素對民族的文化形成有影響。生活所在地的氣候、地理等,也無不影響著此地人的性格和文化。江南地區氣候溫和,江南人也往往性情柔和,江南文化則偏於旖旎奢靡;而中國北方苦寒,則北人往往性情粗悍,北方文化偏於豪放不羈。為文化奠基的巨人的個人因素對這個文化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而且此影響比氣候地理的影響更為直接,他們的思想是這個文化的中心。因此考慮中國文化的特點,不能不去理解老莊、孔孟等人的個人特點。

  心理學研究,特別是精神分析一脈的研究早已證明,一個人幼年的家庭環境,對性格的影響十分巨大。也就是說,那些文化巨人們幼年的家庭環境,必定對他們的性格形成有影響,他們的性格必定對他們的思想有影響,而這些影響必定會對他們所塑造的文化有影響……雖然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細想未必沒有道理的一個事情是:孔子幼年的家庭環境,很可能對中國文化有一定的影響。想到兩千多年前魯國人叔梁紇先生和顏征女士的生活經曆,以及他們的兒子孔丘的幼年生活,竟然會對年代遙遠的我們有影響,感覺上頗為詭異。但是按照科學中所謂的“蝴蝶效應”,亞馬孫叢林中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通過複雜係統中的相互影響,可能在我們這裏引起一次風暴,那麽同在中國的孔丘的幼年生活影響到我們,也並不算多麽奇怪的事情了。

  那麽,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三歲喪父可能會對幼小的孔丘帶來什麽影響呢?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有這個事件的間接影響嗎?作者認為,這個影響不僅有而且很明顯,且聽在下細細道來。

  二

  父親早喪,對孔子的最大的影響是:他希望能有一個父親。

  兒童都本能地需要父母,而這個兒童缺少一個父親,由此很自然會帶來這樣的一個渴望。

  渴望有父親而又沒有,則兒童常見的一個心理反應是:幻想一個父親。

  孔子就是這樣。

  幻想的父親和實際的父親最大的一個區別是:幻想的父親可以達到完美無缺,而現實的父親總會有優點也有缺點。

  孔子幻想中的父親,相信一定是很完美的。

  現實中,孔子的父親也的確是一個很出色的人物,是一個英雄,據說他的力氣能舉起一匹馬。在某次戰鬥中曾經發生過一件事,敵方打開城門,引誘叔梁紇所在的隊伍衝入甕城,然後把沉重的城門從上麵往下放,試圖把這支隊伍截斷,殺死先衝入甕城的十幾個勇士。在這危急時刻,叔梁紇奮力托起沉重的城門,使自己的戰友得以安全撤退。這次戰鬥使叔梁紇的威名大振,成了魯國最有名的勇士。

  可以想象,幼年的孔丘詢問母親,父親是什麽樣的人,當時年紀還不過二十出頭的顏征,說起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會是什麽口氣,而孔丘對父親的想象又會多麽的美好。

  也有可能,母親並不和孔丘談論父親。畢竟父母是非婚“野合”生了這個私生子。但是,我覺得前秦不是南宋,“野合”固然會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是也並非奇恥大辱,所以這個可能性不很大。而且即使不談論,母親的態度中,總不會讓兒子覺得自己委身的對象是一個無能之輩。

  現實中的父親不論多麽好,也會有不好的地方,在長期的日常生活中,這些弱點總會暴露,會和妻子有矛盾,會和兒子有衝突。而孔子的父親沒有這樣的弱點,因為他早早去世了,沒有機會暴露自己的缺點,也使兒子沒有機會了解一個現實的父親,沒有機會學習和一個有缺點的父親交往。在兒子心目中,這個父親幾乎可以是神。

  孔子還有另外一個幻想中類似父親的形象,那就是周公,這個精神父親更早已作古,也就更適合幻想中做類似神的角色。——據記載,孔子常常夢見周公。

  三

  幻想出了一個理想化的父親,對孔子的思想有不小的影響。

  我們知道儒家思想是一個高度重視“孝”的思想體係,孝成為儒家最重要的私德,甚至是公德,因為儒家相信,隻有在家中對父母孝的人,才有可能在社會生活中成為一個好人。

  不幸的是,儒家對君王也產生了這樣的幻想,他們希望而且相信國王有可能是一個“聖王”,他會像一個慈祥的父親愛孩子一樣愛自己的臣民。孔子以為,一個在家庭中孝敬父母的人,可以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國王,而國王則關心著自己國家中所有的“孩子”。這樣一個國“家”,就成為了像溫馨家庭一樣的父慈子孝的理想國。

  這對儒家思想有利也有弊。

  其利,是儒家為我們樹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一個像家庭一樣親密的國“家”。(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中文中才有“國家”一詞,而不是希臘人的“城邦”。)受這個理想感召,曆代儒家不懈地努力,也的確為中國文化中創造了許多美好的家庭,讓許多中國人得到了天倫之樂的享受。

  但有一利也有一弊,其弊就是相對比較缺乏對為君父者可能出現的缺點的有效的製約機製。幼年的孔丘沒有看到父親的缺點,對做父親的人可能有的消極方麵沒有切身感受;青春期的孔丘也沒有和多數男孩子一樣,經曆過反叛父親並且和父親衝突的過程;成年後的孔子也沒有終於在心理上和父親和解。所有正常心理發展過程中的父子關係,他都沒有經曆過,因此也沒有設計出一個更現實的而非理想化的父子交往模式,同樣的,他的政治設計中也相對缺少——如果不能說沒有——現實地處理君臣衝突並製約君主權力的機製。

  也許正是儒家思想的這個弱點,使之適應了專製統治者的胃口。於是專製帝王變本加厲地改造儒家思想,使之更極端地增加了“君父”的權力,從而強化了中國文化中民眾對專製的順從。

  種種弊端一開始或許不明顯,積久則愈演愈烈,最後居然變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把臣子完全變成了君父的奴隸。這就和孔子設想中的“父慈子孝”的美好情景南轅北轍了。終於在五四時期中國人不堪忍受,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如果孔子死而有知,當然要大叫冤枉,因為按照孔子的純淨的儒家思想,如果父親不講理甚至殘暴得要害死兒子時,兒子並不應該伸著脖子就案板,而是應該掉頭就跑。儒家理想人物舜的故事就是一個例子。舜的父親再婚後,受到後妻的挑撥,對舜看不上眼,曾經試圖殺死舜,舜也並沒有說“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也並沒有慷慨受死。當然,五四時期就算孔子死而有知,也一樣保不住“孔家店”,首先他已經是個鬼了,懂科學的五四知識界的人破除迷信,不會聽他的鬼話;再有,儒家思想在中國墮落並被專製統治者利用,孔子也多少有一些責任,畢竟是因為他的思想中,他的政治設計中,對“君父”過於理想化,期待過多而防範太少,結果使我們被“惡父”所害。

  四

  說到這裏,自問研究這些有什麽用處。如果隻是做茶餘飯後的消遣,大可不必細心推敲。不過作者以為此研究頗有實用。似乎記得《艾麗斯漫遊奇境》一書中,有一個迂腐皇後,每說一段話都要加個結尾:“the moral of this is……”(這說明了一個道理……)。請大家不要嫌棄我迂腐,我覺得本文的the moralof this is:幼年喪父的孔子所提出的理論,積極方麵可以激發人們對美好家庭和社會的向往;而另一方麵,我們這些知道最好的父親也不是神,最好的領導者也會犯錯誤的人,也就知道了孔子這樣一個智慧超群的偉人,為什麽在他的思想中會稍稍有些過度理想化,他為什麽過度相信“父母”或“父母官”,從而留下了被專製者利用的漏洞。關於如何修改儒家思想,我們也可以有一些啟發。

  補記:

  寫完這篇文章後,忽有一天,在讀林語堂的文章時,聽林語堂說,“孔子為什麽注重孝道……吳經雄博士曾提出過……其原因是因為孔子出生時沒有父親”。不禁廢卷長歎,天下英雄所見略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