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英俄殖民者對西藏的爭奪

  英帝國主義派人入藏偵察情況的行動,早在十七世紀就開始了。其目的是為了打通印藏之間的商道。1774—1784年,東印度公司先後派波格爾(Bogle)和涅忒(Turner)到過後藏。由於噶廈的反對,又未經清政府批準,未能到達拉薩。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印度總督明多(Lord Minto)又派曼寧(Manning)到了拉薩,見了九世達賴。因為清帝不認可英國人入藏通商,英人幾次入藏,未獲結果。

  1870年代後,英國,在工業發展方麵開始落後於美國和德國,逐漸失去其在世界工業中的優勢。於是英國資本家高喊要打開未開發地區的廣大市場,他們特別指望在中國內地尋找新的出路。1824—1826年、1852年,英國先後發動了兩次侵緬戰爭。1862年,英國將緬甸全部並入印度。在英法爭奪中南半島的競爭中,英國展開了爭奪印支半島、窺視中國西南邊省的鬥爭。英國急於要開辟一條從上緬甸通往中國雲南境內的道路。1875年的馬嘉理事件就是英人由緬入滇造成的。1876年,英國借口馬嘉理被殺一事,強迫清政府簽訂《煙台條約》,規定中國政府要為入藏的英國人提供保護。

  西藏人民對外國人入藏是堅決反對的。1880年(清光緒六年),英國人冒險到西康巴塘地方。“當其未到巴塘之前,反英情勢洶洶”。英帝看到情況確實嚴重,才暫時放棄入藏的打算,所派人員由巴塘改道雲南轉往印度,另謀入藏的道路。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英又派英印政府秘書馬可倫(Macaulay)從印度進入西藏,前往拉薩。“藏人聞之極力反對彼等之入藏,有寧以幹戈相見而不辭之勢”。1886年,馬可倫由哲孟雄(即今錫金)進入西藏康巴宗(班禪轄區),宗本阻止他前進,在康巴宗相持了幾個月。迫使英國政府不得不取消馬可倫的侵略計劃。英國侵略者並不死心,蓄意製造邊界糾紛,擅自越過隆吐山,英國侵藏迫在眉睫。西藏地方政府召開全藏緊急會議,製定《抗英衛教守土神聖誓言書》,號召全藏僧俗人民共禦外敵保衛隆吐山。英國駐華公使華爾升竟對此向清政府提出抗議,說什麽隆吐山是英國保護的錫金屬地,要清政府轉飭西藏地方限期撤出隆吐山,否則要用武力來解決。1888年,英國調集二千侵略軍武裝進攻隆吐山,發動了第一次武裝侵藏戰爭。藏族人民雖英勇奮戰,終因武器落後指揮不當而失敗。

  隆吐山戰敗後,清廷推行妥協外交。1888年10月派駐藏幫辦大臣升泰與英議和。1890年3月17日,雙方在加爾各答簽署了《中印會議藏印條款》。清政府被迫承認“錫金由英國一國保護暫理”。英帝的侵略是無止境的。在英國逼迫下,1893年12月,雙方簽訂《中英會議藏印續約》,開放亞東為商埠。自此英國人開始在西藏取得一係列特權,並為英人進一步幹涉藏務和侵略西藏提供了方便。

  吞並錫金,使之落入英國保護,是英國打開侵藏大門的第一步。此後,英國企圖謀求與西藏地方的直接交涉。1899年到1901年三年間,印度總督寇鬆曾多次給十三世達賴寫信,要求英藏直接談判,締結劃界條約。但均被達賴以“不同中國駐藏大臣和大眾公所磋商,不得同外國政府進行任何通信”為理由拒絕。幾次的函信均被退回。寇鬆對此非常生氣,感到莫大恥辱,要求英國政府派兵攻打拉薩。1903年7月榮赫鵬擬率兵赴拉薩談判,並侵占了西藏的康巴宗。駐藏大臣及噶廈派官員前去談判,英國侵略者蠻橫無理借口官階太低,拒絕談判。但噶廈與三大寺僧眾不同意駐藏大臣赴邊議和,決定奮起自衛,派藏軍七百駐守康巴宗附近隘口。10月,藏軍又自動從康巴宗撤退。榮赫鵬返回印度後,即與英印當局商議大舉進行西藏的軍事布置問題。

  1903年12月10日,榮赫鵬所統率的侵略軍又在隆吐地方集中,這次英軍選擇了從亞東往帕裏至江孜的大道,作為進攻西藏的路線。

  當英軍於1903年冬開始集中兵力,準備侵藏之際,清政府於12月20日指示新任駐藏大臣有泰“迅即開導藏番,毋開邊釁,無論如何攔阻,趕緊設法前往,親與英員妥當辦理。”西藏人民卻抗英之意已決,當時駐藏大臣有泰還想說服達賴放棄抗英主張,但達賴“推病不見”。實際上此時噶廈正在調集全藏民兵,準備沿途節節抵抗。

  榮赫鵬對有泰的乞憐照會未加理會,揮兵向江孜進犯,在堆納地方與藏軍接觸,西藏人民的第二次抗英鬥爭正式爆發。三月底,英軍在曲米仙郭大敗藏軍。之後,英軍又順利進抵江孜。不久,西藏各地民兵又重新動員起來,包圍了江孜,給了英國侵略軍以很大的打擊。江孜抗英之戰,是西藏人民反帝戰爭中的一次最大戰役。但終因優劣懸殊,英軍全部占領了江孜。並積極準備進攻拉薩。英軍進抵郎卡子時,達賴和噶廈又派了一個代表團前來阻止英軍前進。談判破裂後,英軍即向拉薩急速進兵。達賴也給榮赫鵬寫封信,再作阻止英軍前進的努力,但榮赫鵬置之不理,不久即侵占拉薩。

  英國政府不敢久占拉薩,因為西藏冬季大雪封山,給養困難,更重要的是受到西藏人民的堅決抵抗。因此,隻求訂立有利條約,逐步征服。

  1904年9月7日(清光緒37年7月28日),《拉薩條約》在布達拉宮簽訂。其內容包括:開放江孜、噶大克及亞東為商埠,英國派員監督各商埠的英國商務,西藏允兌給英國政府英金五十萬鎊,合盧比銀750萬元。西藏將所有自印度邊界到江孜、拉薩之炮台、山寨等一律削平,並將所有滯礙通道之武備全行撤去。

  該條約第九款規定:①西藏土地,無論何外國皆不準讓賣,租典或別樣出脫的情事;②西藏的一切事宜,無論何外國皆不準幹涉;③無論何外國皆不準派員或派代理人入藏境;④無論何項鐵路、道路、電線、礦產或別項權利,均不許各外國或隸各外國籍之民人享受,若允此項權利,則應將相抵之利權或相同之利權一律給與英國政府享受;⑤西藏各進款,或貨物或金銀錢幣等類,皆不許外國或籍隸外國之籍民抵押撥兌。

  對《拉薩條約》,駐藏大臣有泰不敢抗議,也不敢畫押,他隻好致電請求清政府。

  《拉薩條約》簽訂後,西藏上層雖然在英帝侵略和駐藏大臣妥協下屈服,但絕非心甘情願。當時噶廈曾經禁止商人給英軍出售食物,以困英軍,拉薩市上還發現暗殺和歐打英人的行動。

  《拉薩條約》簽訂後,榮赫鵬率領英軍於1904年9月22日自拉薩撤退,劫去許多貴重文物。

  《拉薩條約》大大損害了清政府對西藏事務的主權,嚴重幹涉了中國的內政,也顯示了英帝國主義獨吞西藏的野心。條約的簽訂,使英國對西藏的影響力大為增強。

  清廷見《拉薩條約》草約後,認為“有損中國主權”,令有泰“切勿劃押”,主張“力爭主權為緊要關鍵”,反對英國與西藏的直接談判,要求由清廷與英國立約,代替拉薩草約。1904年底,清廷派唐紹儀為駐英公使,赴印交涉。唐紹儀的態度是要求英國承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重訂拉薩條約第九款。這個談判延宕很久,直到1906年才訂立《續訂藏印條約》。

  在這個條約中,英國作出了某些讓步,承允“不占並藏境,不幹涉西藏一切政治”,承認隻有中國獨享在西藏的鐵路、道路、電線、礦產或別項權利,但需保留英國各商埠架設電線通報印度境內的權益。清政府也作出了妥協,承認“拉薩條約”作為附約,西藏對英賠款由清廷代償。總的來說,清廷通過這個條約,阻止了英藏直接訂約,堅持了中國在西藏的主權,但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在英國加緊侵略西藏的同時,沙皇俄國也把魔爪伸向西藏。

  就地理位置而言,西藏靠近中亞,北連新疆、蒙古,南鄰英屬印度。就英國來說,占領西藏既可以抵製沙俄在中亞的擴張,又可以打開通往四川的通道,進一步控製長江流域。就俄國來說,控製西藏既是它控製中亞的一個組成部分,又便於囊括中國西北的廣大地區,以實現其擴張野心。不僅如此,俄國進入西藏是由其控製蒙古而擴大的侵略野心。俄國對已經成為英國勢力範圍的南亞次大陸也垂涎欲滴,妄圖插手其間。

  早在1870—1879年間,帝俄就派“探險家”普傑瓦爾斯基上校和羅布洛夫斯基分別從新疆進入藏北高原,到達黑河(今那曲)。因為噶廈反對,這兩人又由黑河前去青海,曾三次與當地藏族人民發生衝突,並野蠻行凶,打死藏人三四十人。1889—1890年,俄國又派人到藏西北活動,籠絡達賴。

  1900年(清光緒26年),達賴向清帝要求財政軍火援助,遭到駁斥以後,秘密派遣大卓尼同德爾智(通藏語的俄國人)前往俄國,攜有達賴致沙皇的親筆信,達賴信中稱沙皇為“護法皇帝”。俄國官報於俄曆1901年6月25日(西曆7月8日)宣布:俄皇於六月二十三日接見西藏達賴喇嘛特使於彼得宮。

  1902年(光緒28年),英軍侵入康巴宗,俄國政府向英外交部提出抗議,但當時日俄關係正日趨緊張,帝俄抽不出力量對付英國,俄國不得已表示了讓步。4月8日,俄駐英大使送英外交部·份照會,內稱“俄國對於西藏別無企圖,……俄國認定西藏為中國之一部,而對於中國領土之完整,原極關切也”。從這個照會一看,帝俄已表示即使英國侵入西藏,俄國亦不敢出兵幹涉。

  達賴的聯俄,是在下述情勢下造成的:一方麵是英帝國主義兵臨藏邊,西藏的危亡迫在眉睫,另一方麵是清朝政府向英帝屈服,不敢大力支持西藏人民進行反抗。在這樣的情況下,達賴想找別的外援,幫助他們抵抗英國侵略,因而當時上了沙俄帝國主義的當,認賊作父,錯誤地認為帝俄可以幫助西藏反抗英國,中了沙俄的圈套。

  1905年日俄戰爭後,帝俄被日本打敗,國威大減。達賴的聯俄抗英思想也產生了動搖。因而逐漸喪失了反英勝利的信心。

  這時,英俄關係發生重大變化。俄國在日俄戰爭中的失敗,及其國內發生的革命,使英國對俄畏忌大為減弱,而德國的威脅則日益嚴重。因此,許多英國官員主張英俄修好,而不宜為西藏問題與俄國結下仇怨。自此以後,英俄兩國開始互相讓步,協調兩國在亞洲的勢力範圍。1906年6月,英俄開始了談判,1907年7月31日,兩國就波斯、阿富汗和西藏達成了一項協定。英國承認波斯北部為俄國勢力範圍,俄國承認波斯南部為英國勢力範圍,波斯中部為兩國中立地帶;阿富汗為英國勢力範圍,俄國放棄自己與阿富汗的直接外交關係。關於西藏,英俄協定規定:

  兩國共同承認中國在西藏的宗主權;俄國承認英國在西藏具有特殊利益;兩國保證尊重西藏領土完整,不幹涉其內政;兩國約定除通過中國政府外,不與西藏直接交涉,不派代表駐拉薩;兩國不為本國或其國民在西藏謀取鐵路、道路、電報、及礦山的讓與權,或其他權利;西藏的稅收,不論為實物或現金,均不得抵押或讓與英俄兩國或其國民。

  《英俄協定》關於西藏的規定,與1906年《中英續訂藏印條約》有許多相似之處。這表明,英國在兩藏問題上對中國的讓步,主要是對沙俄的讓步。它還表明,英俄兩國為了協調關係,共同反德,在西藏的爭奪出現了暫停,而逐步走向狼狽為奸的合作道路。同時,這個“條約”是英俄兩帝國主義者剝奪中國對西藏的主權,而代之以所謂的“宗主權”的罪惡曆史見證。也是英國束縛帝俄的手腳,使其不能直接插手西藏事務,而英國則依據已取得的權利,不受此“條約”的約束。這樣,就更使英帝國主義者放手勾引達賴,展開更加陰險惡毒的侵略活動。

  1907年的《英俄協定》所提出的“宗主權”問題,是妄圖否定中國在西藏的完全主權,為英俄進一步侵略西藏製造輿論準備,是英俄共同深入侵略西藏的嚴重步驟。事實證明,英俄在條約簽訂之後,兩國既沒有放棄侵略西藏,也沒有放棄互相爭奪,這在陰謀控製達賴的問題上表現得尤為明顯。1907年11月,達賴根據清政府的命令,經山西五台山前往北京。1908年6月,沙皇尼古拉二世特簡派大臣到五台山“看望”達賴,除帶來很多禮物外,還有沙皇給達賴的親筆信。沙皇在信中說,沙皇本人對佛教非常信賴,俄國首都最近建立了一所喇嘛寺,裏麵住了很多喇嘛,經常念經,等等。與此同時,英駐華公使朱爾典也積極與達賴接觸。10月20日,達賴會晤朱爾典於雍和宮。朱爾典竭力向達賴表示,“英政府亦極望與西藏建立友好關係”。不久,英印總督特派代表攜帶哲孟雄王子的信件來京謁見達賴。英國的用意已經相當明顯,即企圖把達賴從沙俄的影響下爭取過來,借以實現其單獨分割中國西藏的陰謀。

  總之,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帝國主義對中國西藏的爭奪中,英國與俄國扮演要角色。英俄對西藏的爭奪,是與這兩國對整個亞洲特別是中亞的勢力範圍劃分相一致的。從整個過程來看,英國逐步確立了對西藏控製的優勢。英國對西藏的陰謀中,手段十分狡猾,企圖以所謂的“宗主權”代替中國對西藏的主權。這所謂的“宗主權”是歐洲帝國主義國家開拓殖民地時期對某些被保護國主張的特權。英國將其套入中國對西藏的關係文件中,並在英俄協定中予以規定,這表明英國企圖在國際關係中否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關於西藏地位的爭論,是所謂的“西藏問題”的最初表現形式。這種所謂的“宗主權”也為後來許多西方“藏學家”利用西藏問題,否認中國對西藏主權的隸屬關係,提供了論爭的“曆史依據”。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