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十六、三峽地區民間藝術初探

  何瑛

  三峽地區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有著悠久的曆史和文化傳統,自然也就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民間藝術。記錄、探討、挖掘和弘揚這些民間藝術也是三峽文明史的任務之一。

  一、重慶老城區的民間傳統藝術

  重慶老城區的民間音樂,包含了小調、器樂曲、戲曲、婚喪、廟會等形式的音樂,其中木洞的山歌可稱得上巴渝民歌的代表,而接龍的吹打樂也頗具盛名;老重慶在民間舞蹈上還有馳名中外的銅梁龍、大足鯉魚燈以及各區、縣的龍、獅、鼓、燈、綢、扇等形式的舞蹈;在民間美術方麵,解放後興起的重慶綦江的農民版畫和學生畫、黃桷椏的農民油畫,棕編、針織、刺繡、草編、竹編、剪紙、根雕等可謂五彩繽紛;此外,還有流行於重慶的四川評書、四川揚琴、四川清音、金錢板和蓮花樂等傳統藝術形式也頗受人們的喜愛。為了使這些瑰寶得以留傳,自1995年以來,市裏組織專人收集、采錄了“民間故事2.7萬則、歌謠5.1萬首、諺語5.4萬條、歇後語、俗語、對聯7萬條,共計20.2萬餘件……”。

  “銅梁龍燈起於明,盛於清,繁榮於當代。”在清光緒《銅梁縣誌·風俗》中載曰“上元張燈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輝煌達旦,且扮演龍燈、獅燈及其他雜劇……。”到新中國建立後,銅梁龍燈一度發展迅速,出現過鄉鄉紮龍、年年舞龍的大好勢頭,但從1958年“大躍進”至整個“文革”期間,龍燈作為迷信和“四舊”而遭到了封殺。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才迎來了又一個大發展的契機。銅梁龍的紮技也是在發展的曆程中不斷改進的,早期最常見的是火龍,頭尾有彩繪,但中部各棟僅以繩索相連而無皮肉;繼後,又經過了多次改進做成了渾圓結實、有骨有肉、各棟能隨意伸縮、轉動自如的“蠕龍”(取其能蜿蜒蠕動之意),可由20餘人同舞,同時,藝人們還根據各種場合與儀式之需要成功地製作了小彩龍、板凳龍、黃荊龍、孝龍等等;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銅梁龍製作又有了20餘項重大改進。在紮製的工藝上,解放前稱“藻紮”(取其華麗之意),建國初期講究節儉以紙裱皮,稱“紙紮”;改革開放後則主要使用絲綢或滌良布裱皮,做工細致精美,稱“彩紮”。如今銅梁龍已經蜚聲海內外,不僅屢屢亮相中央媒體、在全國諸多省市展出,還應邀出訪過歐、美及東南亞不少國家。

  木洞的山歌以其曆史悠久而著稱,據《巴縣誌》(王誌)載“六月芒種,是月也,薅頭秧,旬以後薅二秧。去莠稂,農歌四聞。”木洞山歌具有品種多、曲調多、歌手多、歌會多四大特點;從品種上看,有勞動號子、山歌、民俗歌及各種小調、車燈、彩船和舞獅調等,每一品種內又包含有若幹方麵。僅“勞動號子”便包括了川江船工號子、龍船號子、石工、榨油、榨菜、裝卸、抬工、報路、打夯、打椿、拉滾、車水、放牛等十餘種。而傳統歌會則有薅秧歌會、鬧春歌會、打穀歌會、螃蟹歌會、摸魚歌會、童子歌會、坐堂歌會、鬧房歌會等近十種。以“鬧春歌會”為例,“每到桃李花開的季節,青年們相約攜帶炊具,選擇有回聲的岩邊對歌。參加的人分為甲乙雙方,每輪各出一人,由一方用一‘歌頭子’起唱,曲調為羅兒調;另一方則用同一‘歌頭子’接唱,直至有一方接不下去算輸一次,換人另起‘歌頭子’再賽。最後由輸方負責找柴燒菜做飯,共同野炊。”解放後,在該地區的各種聯歡晚會、文藝演出上幾乎都有山歌節目,歌手們動作的加入更使山歌具有了表演的性質,如《躍進五更》等。1958年還出現了山歌聯唱的表演新形式,木洞地區有40餘村排練或上演過《幹勁大得很》、《豐收大聯唱》、《威風山大聯唱》和《築路英雄大聯唱》等等。到1987年木洞還發展出了新品種——山歌劇。

  重慶的民間竹木工藝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並出現過像宋雨田這樣的傑出人才。宋雨田(1902—1970年)大足縣人,少時隨舅父學藝,出師後在大足、銅梁等地做工。1951年應征到重慶參建人民大禮堂、羅漢寺等,做雕漆工藝。1956年加入重慶市木竹工藝生產合作社,曾任監事。此後,其專長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創作出了如劉海戲蟾、穆桂英、秋江、天女散花、鍾馗送妹等栩栩如生的人物佳作,和鳳穿牡丹、鬆鶴延年、雙鳳朝陽、喜鵲鬧梅等活潑可愛的花鳥精品。1956年,他的木雕鑲嵌台燈“鬆鼠吃葡萄”送省展出,受到大會獎勵;1959年,以其為首的藝人們創作出了一幅高3.3米,寬6米,以桂花木作底、嵌上紅豆木的巨型浮雕畫屏,獻給共和國十年大慶,至今該畫屏仍陳設在北京人民大禮堂的四川廳。在1959年、1961年和1963年的《重慶日報》上先後都有介紹他事跡的文章見載。1957年至1965年,他連續擔任了第2、3、4、5屆重慶市政協委員,於1957年至1963年先後當選為全國手工業合作社社員會代表、重慶市先進生產者代表、標兵、區人民代表、四川省勞動模範。作為一個普通的民間藝人,他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獲得了殊榮。

  二、庫區民間藝術攬要

  在三峽庫區的重慶各區、縣居住著漢族、苗族、土家族等各民族,他們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無疑是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酉陽縣是土家族、苗族歌舞之鄉,“打鬧歌”、民歌有(薅草鑼鼓)“勞動歌”、“愛情歌”、“苦情歌”、“盤歌”、“扯謊歌”等,舞蹈則有“擺手舞”小之分)“銅鈴舞”“梅常舞”“龍舞”“獅舞”“蚌殼(有大、舞”、“彩蓮船”等;1983年,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成立,縣城4萬餘人隆重集會,載歌載舞舉行了盛大的群眾遊行。酉陽的戲曲種類繁多,戲劇有(跳神)陽戲、(俗稱苞穀燈“儺願戲”、(臉殼戲)花燈戲或絲弦燈戲)、辰河戲(由湖南辰州傳入)、漢劇、京劇、川劇、話劇、木偶戲等;戲曲則包括評書、道情、花鼓(三棒鼓)、金錢板、蓮花落等種類。

  彭水縣的民間音樂頗具特色,有號子(包括石工、木工、打夯、船工、抬力、背力號子)、山歌、盤歌(男女對歌)、哭嫁歌、孝歌等等;舞蹈則有“摔手揖”、(舞者頭戴竹編紙糊(亦稱擺手舞或彩戲)鹿子燈的鹿頭,摹擬鹿的奔跑跳躍)、六彩花燈、蚌殼燈、彩龍船、車車燈以及最為流行的龍舞與獅舞;在20世紀80年代編成《彭水民間舞蹈集成》。1984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成立後,彭水縣的民間藝術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開發下進一步發揚光大。

  1984年11月13日,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成立大會隆重舉行,會後,萬人遊行,載歌載舞,盛況空前,會上展出了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品792件,包括了編織、雕刻、染織、刺繡、挑花、剪子等種類。黔江的民間舞蹈有擺手舞、竹梆舞、銅鈴舞、迎親舞、板凳龍舞、鹿子燈舞等6種。在1987年自治縣發行的《民間歌謠諺語》、《民間故事》中,民歌便有3153首,黔江民歌分為勞動歌、時政歌、情歌、生活歌、儀式歌、敘事歌、兒歌等7大類;1990年,全縣還舉辦了首屆民歌、民樂競賽和熱鬧非凡的地區首屆民族藝術節。

  1983年雲陽縣編成了《中國民間文學四川省雲陽縣卷》,入選故事、歌謠、諺語649件。同年《雲陽縣民間音樂集》編纂成功,選錄境內民歌119首,雲陽縣民歌主要有:川江號子、小河號子、抬工號子、打夯號子、踩花號子;獨唱、綴唱、數板、穿唱;新民歌、薅秧歌、薅草鑼鼓;燈調、婚嫁孝喪歌、情歌;革命曆史歌曲與童謠等。雲陽縣的民間傳統舞蹈包括:龍舞、獅舞、蚌殼舞、彩船舞、亞亞舞(源於古代祭祀)以及秧歌、腰鼓等現代舞蹈。

  巫山縣的曲藝品類有巫峽竹琴、盤子、寧河鑼鼓、皮影等,民間遊藝則包括了采蓮船、玩獅子、高蹺、蚌殼精、龍燈、連廂、龍船、吹打樂、花鼓等。巫山縣除傳統的川劇、京劇外,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戲為“踩堂戲”,它產生於境內鄧家鄉一帶。1984年,縣文化局搜集、編印出《巫山縣民歌集成》(第一分冊)、《巫山縣民間故事集成》、《巫山縣民間歌謠、諺語集成》,其中收入故事200餘篇、歌謠173首、諺語438條。

  巫溪縣的曲藝以評書、揚琴為代表,其他還有竹琴、相聲、金錢板、四川清音、荷葉、快板、蓮花落等多種曲藝形式。1983年,縣文化館編輯完成巫溪縣《民間歌曲集》,有156首民歌入選,巫溪民歌原始性強、地方特色濃鬱,境內的民歌大體可分為山歌、薅草鑼鼓、勞動號子、燈調、嫁歌、喪歌、生活小調、童謠、等歌牛放。

  萬縣專區的戲曲除梁山燈戲、川劇、京劇、曲劇外,還有踩堂戲、端公戲、皮影、木偶等;曲藝有竹琴、揚琴、清音、評書、花鼓、金錢板等。1958年,梁平縣為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生產高8米、寬3.1米被譽為“天下第一簾”的巨幅竹簾。1963年,萬縣專區舉辦川劇青少年選拔演出,萬縣市、梁平縣、忠縣、開縣、雲陽縣共5個川劇團均參加。1985年,梁山燈戲研究會成立,並組建了實驗演出隊,1987年編撰完成《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四川梁山燈戲音樂分卷》,1989年梁山燈戲、梁平年畫、梁平竹簾和藍印花布入編《中國民間藝術大辭典》。萬縣地區的民間舞蹈有金水馬腳(祭祀舞)、大昌端公、滾連霄、龍子舞、水牛燈、土地燈、滾燈、矮人舞、跳二郎、挑花籃、龍舞、亞亞舞(亞亞意為好)、巫舞(跳端公)等。1991年,萬縣地區行署與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聯合舉辦首屆中國四川首屆三峽民間藝術節,其活動包括“三峽情——三峽民間對歌會”、“三峽燈會”、“三峽民間文藝集錦”、“三峽書市”等。

  奉節縣的戲劇主要種類有京劇、川劇、話劇、歌劇、評劇、皮燈影等;本土的曲藝則有評書、竹琴、金錢板、蓮花落、相書、雜耍等。1987年,奉節縣召開了全省民族舞蹈、巫舞編寫研討會,其間攝、錄節目7個多小時;當地的民間舞蹈主要有端公舞、道士舞、八卦舞、神兵舞、龍舞、獅舞、打耍耍、車燈舞、采蓮船、扭小秧、盤子舞、扇子舞、紅綢舞及肉年宵(又稱肉鐵匠、拍胸舞,以手拍胸及大腿)等。1990年,《奉節民間文學集成》(上、下)正式出版,入選故事344篇,歌謠375首,諺語1670條。

  在涪陵地區,戲劇與曲藝的種類較多,戲劇方麵以川劇為主,另有京劇、漢劇、話劇和歌劇。川劇中又以坐唱的形式(圍鼓)較為流行,其特點為規模小、人數不多,場地要求簡單,適合於在茶館等小範圍內表演。至遲在漢代,涪陵便有了曲藝表演的藝術形式,在涪陵城東菜場鄉曾經出土過東漢時期的說書俑。涪陵的曲藝主要有揚琴、竹琴、荷葉與說評書等形式。到“文革”時期,傳統戲劇與曲藝曾一度中斷,至1979年後陸續恢複。涪陵的傳統音樂有禦鑼(書鑼),據稱是乾隆皇帝給告老還鄉的涪陵人周煌的宮廷樂器,因由皇帝所賜又以鑼為主而得名。禦鑼多用於喜慶場合,有樂器5種12枚,其演奏最初僅為周氏家庭所專有,後逐漸流入涪陵的名門望族。而“耍鑼鼓”則為涪陵民間音樂的主要形式之一,按樂器的設置不同有八牌和套牌兩種,民國時期,涪陵的耍鑼鼓班子頗多,到解放初期,仍很盛行,但至20世紀80年代,才真正登上正式舞台。

  此外“嗩呐”也是涪陵地區的重要音樂之一,與其組合的樂器有鼓和鑼,它多用於結婚拜堂等喜慶的場合。古代巴人便以“巴渝舞”名揚一時,今天在傳統民間舞蹈方麵,“龍舞”涪陵地區主要有(包括看龍、菜龍、燒龍、草龍等種類)、“獅舞”、“高蹺”、“亭子”、“跑馬”、“花船”、“蚌舞”、(俗稱逗幺妹)其中“車燈”的表演形式在解放後,“車燈”等,尤其在改革開放後進行了改革和創新,並且登上了正式舞台。

  三、改革開放後的文化藝術界

  “文革”後,重慶文藝界的複蘇以美術領域中的“傷痕繪畫”和“鄉土繪畫”最具代表性。在1977年至1985年間,恢複高考後的四川美術學院77、78屆學生用畫筆對過去十年的動蕩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曆史進行了認真而深刻的反思,並在當時全國的美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如像羅中立、高小華、何多苓、程叢林、康寧等一批青年畫家脫穎而出,以《父親》、《春風已經蘇醒》、《Ч年Ч月雪》等作品強烈地震撼了山城乃至全國人民的心。在時隔20年後的2002年5月,川美77、78屆校友回到了母校,舉辦了“再看77、78”畫展和有全國部分藝術院校參加的“專家論壇”。2002年也是重慶美術界十分活躍的一年,在這一年,“俄羅斯300年繪畫藝術大展”“中國西部風雕塑巡回重慶展”先後在重慶揭幕;10月,重慶美術館宣告成立,“紐約現代設計藝術展獲獎作品重慶展與川美第三屆教師作品雙聯展”不久便在該館展出;這一年的國慶節,川美的數十名師生來到“人民廣場”為普通市民畫像寫生,受到市民的歡迎,首開改革開放後全國藝術高校師生廣場集體寫生之先河。

  在“文革”中,重慶市的各類劇團的傳統劇目慘遭封殺,而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的要求和快節奏的時代步伐又迫使各劇團在保留傳統的同時,不斷推陳出新。在這方麵重慶市川劇院取得了重大突破,由胡明克、陳安業等人導演和音樂創作的,根據曹禺先生話劇《雷雨》改編的川劇《金子》獲得了一致好評。該劇講述了民國初年發生在我國北方某鄉村一個充滿愛恨情仇的慘烈故事。導演將川劇傳統形式、特技與劇中情節、人物動作與心理有機地結合,並有選擇地吸收了其他劇種乃至西洋劇種的表現手段。從而使該劇既突出了川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又富於現代化特色。做到了“借鑒立足本體,創新不失本色”。該劇自1997年推出後,贏得了文華大獎、中國戲曲協會獎、中國藝術節大獎、中國川劇節金獎(第一名)、中國戲劇節曹禺戲劇獎優秀劇目獎(第一名)、重慶文學藝術獎、中國戲劇二度梅花獎(沈鐵梅)、文華劇作獎(隆學義)、文華導演獎(胡明克)、文華表演獎(沈鐵梅)、文華音樂創作獎(陳安業、李冰、郭莘舫)、中國曹禺戲劇劇本獎(隆學義)、中國戲劇文學獎金獎(隆學義)、上海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沈鐵梅)、上海白玉蘭戲劇獎配角獎(陳雪、張建平)、中國戲劇節曹禺戲劇獎優秀編劇獎(第一名隆學義)、中國戲劇節曹禺戲劇獎優秀表演獎(第一名沈鐵梅)、中國戲劇節曹禺戲劇獎優秀導演獎(胡明克)、中國戲劇節曹禺戲劇獎優秀音樂創作獎(陳安業、李冰、郭莘舫)、中國戲劇節曹禺戲劇獎優秀表演獎(趙勇、陳雪、劉樹德)等20多項國家級大獎;2002年9月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方案實施,該劇從全國166台申報劇目中脫穎而出,成為西南地區唯一入選劇目進入了全國30台初選劇目行列。經過不斷打磨的《金子》劇情更加集中、矛盾衝突表現更加尖銳,舞台燈光設計也更為精致。2003年9月19日該劇在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接受了工程評審小組專家、市領導和上千觀眾的最後審查,由專家、領導和觀眾共同打分,觀眾在入場時都收到了一張評選表格。本次演出中劇中人物金子的A角扮演者為國家一級演員沈鐵梅,其B角扮演者是鍾斌,男主角仇虎的扮演者為趙勇,焦大星的扮演者是張建平,白傻子由劉樹德扮演,焦母由陳雪扮演。2003年11月19日,《金子》在文化部於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被宣布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年度十大精品劇目,名列第二,亦為唯一入選的川劇劇目。

  與《金子》同時受到國家媒體關注的,還有重慶京劇團。2003年9月,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錦繡梨園》一行來重慶進行了為期10天的、名為《錦繡梨園——山城來了厲家班》專題節目攝製。該節目介紹內容將從1938年夏天厲家班由上海經三峽遷入重慶開始,到重慶解放時厲家班的艱難創業曆程,及其在重慶京劇團中厲家“傳人”對班子精神的繼承、發揚與光大。該專題長達50分鍾,用大量的照片、實物、經曆者口述和新演員演出的15個傳統京劇片段來展示山城厲家班的風采和重慶的人文曆史及巴渝民俗風情。

  改革開放後,重慶的民間傳統文學藝術得到迅猛發展。遵照文化部、國家民委、全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下達的808號文件精神,從1985年開始重慶也全麵開展了“全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活動”(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經過長達數年的艱苦努力和精心整理,三套集成的重慶市卷於1990年前後由科技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出版。在編選過程中,編者力求做到了科學性、全麵性、代表性。三套集成所匯集的大量直轄前重慶市民間流傳的故事、歌謠和諺語,為我們保存與研究重慶的民間傳統文學提供了大量原始素材。這是一項規模宏大的係統工程,以當時的市中區為例,相應完成了三套集成的、長達70餘萬字的資料以供市裏選擇,繼後又在此區級三套集成的基礎上匯編並出版了39萬字的《巴渝民間文學薈萃》,其用心之良苦由此可見。直轄後的重慶隨著地域的大麵積拓寬,民間文化更為多姿多彩。涪陵的吹打樂、烏江的船工號子、武隆的壇槍舞、巫山的踩堂戲、忠縣的吹打樂、萬州的川東竹琴、秀山的花燈和黔江土家族的擺手舞等等都等待著人們進一步地整理和發揚光大。而老重慶的綦江農民版畫、朱光萍的棕編等又成了新的亮點。

  秀山被譽為“花燈歌舞之鄉”,秀山花燈是土家族、苗族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生動、質樸、健康、獨特的民族內涵;秀山花燈有著源遠流長的曆史,並形成了集歌、舞、戲、禮為一體的藝術表現形式,今天它又蘊含了豐富的社會和時代意義。秀山花燈的曲牌有《黃楊扁擔》、《四季相思》、《繡荷花》、《一把菜籽》等。如今,在秀山縣城的“花燈廣場”,你可以領略一番秀山獨特的花燈文化。秀山人每逢佳節便會跳起歡樂的花燈來祈福求祥,它成了促進各民族團結和睦的重要文化紐帶。2005年11月,秀山成功舉辦了“中國花燈·秀山論壇”,喚起了全國對花燈的關注。2006年6月,秀山花燈還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3年9月23日晚上7時45分,第八屆中國重慶三峽國際旅遊節暨首屆世界大河歌會在朝天門廣場隆重開幕,它由國家旅遊局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這次歌會由長江頌、黃河頌以及世界大河頌三大板塊組成,有來自重慶市及巴西國家綜藝歌舞團、布隆迪米塔貝樂團、烏克蘭國家歌舞團的藝術家登台獻藝。藝術家們演唱了《長江之歌》、《尼羅河之母》、《伏爾加船夫曲》、《藍色多瑙河》等大河經典歌曲,以及其他歌頌大河及其人民的精彩節目。有約3000多名群眾及200多名中外嘉賓、50名記者參加,國家旅遊局和重慶市的主要領導顧朝曦、黃鎮東、王鴻舉等人出席並致辭。開幕式後,南濱路和江北嘴同時燃放了20分鍾的禮花,歌會於晚上9時30分落下帷幕。舉辦該歌會的主張最早在2000年底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1987年7月法國阿維尼翁藝術節的啟發,在當時,大河歌會是作為藝術節的項目之一推出的,邀請了部分國家的歌者參加,當年川江號子在重慶的傳人之一陳邦貴應邀前往,並大獲成功。為了確保“大河歌會”的成功,有關方麵特地設計了“大河歌會”與“大河船歌會”兩枚標誌,並予以注冊,獲得國家專利。舉辦大河歌會對重慶文化走向世界、對於重慶旅遊的興旺發達無疑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為搶救三峽航運文化遺產“川江號子”,重慶文化影視藝術中心和重慶中國詩書畫研究會正聯合開拍一部名為《大河晚唱——最後的川江號子》的電視紀錄片。該紀錄片欲通過對川江曆史的回顧,將川江曆史文化記錄下來,“川江號子”作為川江文化的活化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據悉,該片還未拍攝就被列入“用鏡頭搶救文化”大型影視項目及國際紀錄片交流作品。該紀錄片初步擬定拍攝20集,每集片長25分鍾,並將製作成多種語言版本向海外發行。

  筆者在這裏所記錄和探討的,僅僅隻是三峽地區豐富民間藝術寶藏中的一小部分。撰寫此文的目的是欲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同仁一道為挖掘和弘揚三峽地區的民間藝術而努力。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