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九、陳寅恪教授三次到渝的故事

  大史學家陳寅恪先生以佛教史考證、唐史研究、詩史互證、六朝史論,奠下畢生的學術大碑,被學界尊奉為現代中國中古史研究的先驅。

  他能背誦十三經,且對每字務求正確的解釋。對西學也有極高造詣。他還精通宗教、人類、校勘等學問,是學貫中西的大師,“教授中的教授”。

  抗戰時期,陳寅恪結束了清華園的平靜生活,遭遇了國仇、家恨、流離、傷目等苦難,轉徙西南天地間。陪都重慶,三度留下了這位大學者的足跡。

  北平淪陷後,國民政府即令清華、北大和南開,遷至湖南長沙組成臨時大學。誰知戰火很快逼近長沙,臨大隻得複遷往雲南,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陳寅恪也經曆了這次逃難,不過他是攜帶家室,經天津、濟南、徐州、鄭州、漢口、長沙,轉道香港、海防、蒙自,而達昆明的。當時陳寅恪年近五十,山河破碎,身不由己,亂世飄零,落寞無奈的情緒在他詩中多有流露:

  家亡國破此身留,客館春寒卻似秋,

  雨裏苦愁花事盡,窗前猶噪雀聲啾。

  群心已慣經離亂,孤注方看博死休,

  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頭。

  學者最看重的是書,陳寅恪從北京郵往湖南的書都在長沙大火中化為灰燼。而他隨身攜帶、最為珍視的兩大箱學術研究“半成品”,大多是他記有詳細旁批的眉注本,卻又在由香港赴滇途中,遭竊遺失,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陳寅恪有好長一段時間“幾乎得精神病”。好在到達昆明,地處高原,四季如春,“四時不謝之花,八節常春之草”,加之學者雲集,氣象平和,陳寅恪慢慢調適了自己的心情。

  民國時期的學者,都有很強的求知欲,不甘心坐享其成,想要在浩瀚的學海中,另具會心,求有創獲。陳寅恪更是其中的出類拔萃者。陳寅恪研究的領域,廣及哲學、史學、文字學、佛經翻譯,而其所通,除近世重要文字日、英、俄、德、法語外,還有希臘、拉丁、梵文、巴理文、波斯文、突厥文、滿文、藏文、蒙文。這種由博而精的學術探求,確乎需要一個人付出極其超凡的精力,最起碼要占耗他大量的時光。但陳寅恪還是在西南聯大剛開始講“隋唐史研究”“白居易研究”的這一年(1940年)春節後不久,有了第一次重慶之行。人們從陳寅恪的這次活動中,可以看到他難能可的學術正氣。

  事因是1940年3月5日蔡元培病逝於香港,設在陪都的中央研究院決定開會選舉新院長。當時的全國最高學術評議機構中研院評議會,便召集評議員赴渝開會。

  評議會的評議員大都是信奉民主和自由的學者,比如趙元任、陳垣、胡適、陳寅恪、胡先嘯、薑立夫、吳有訓、曾昭掄、茅以升,等等。評議員中多數人都不願讓政府指派的“政客”接任院長,陳寅恪也說他的“重慶之行,隻為投胡適一票”。胡適時任駐美大使,是不可能回國當院長的。但評議員們主張學術自由,選舉民主,還是要力舉胡適繼任蔡元培之後。應該說,這恰恰“表示了學界之正氣、理想”。

  會議前,翁文灝與在渝和先期抵渝的部分評議員磋商時,便接到陳布雷的信,說蔣介石“盼以顧孟餘為中研院院長”(《翁文灝日記》)。這相當於政府下條子替代選舉,於是評議員群情“頗為激昂”,眾人對此大為不滿。選舉結果,翁文灝、朱家驊各24票,胡適20票,顧孟餘僅得1票。

  陳寅恪不能接受上麵指派的顧孟餘,就連跟蔣介石比較親近的朱家驊、翁文灝二人,他也不以為意,陳寅恪對傅斯年等人說:“我們總不能單舉幾個蔣先生的秘書。”按規定,得票最多的前三人呈報國民政府。但慮及顧孟餘未列入,政府遲不圈定。後來拖了幾個月,才公布出讓朱家驊代理院長的命令了事。

  這之後,陳寅恪有《庚辰暮春重慶夜歸作》詩:“自笑平生畏蜀遊,無端來興到渝州。千年故壘英雄盡,萬裏長江日夜流……”他由昆而渝,乘興赴會,並非無端,眼見江山如舊,英雄已盡,詩外之意寄寓了對政府當局的失望之慨。

  回昆後,陳寅恪想趁暑假赴英,以應牛津之聘。但其時歐戰日烈,地中海已不通航,他便順道香港探親,做了港大客座教授。

  第二次到渝,是1941年春,陳寅恪飛渝出席中央研究院會議。他依前韻作詩抒懷:“海鶴飛尋隔歲遊,又披煙霧認神州。江幹柳色青仍好,夢裏蓬瀛淺水流;草長東南迷故國,雲浮西北接高樓,人間春盡頭堪白,未到春歸已白頭。”出席會議後,陳寅恪飛回香港,繼續任教港大,並接任中文係主任。

  這年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並攻占香港。陳寅恪一家擠不上逃難的飛機,直到第二年仍困居香港,好在他會日文,日軍對他還算客氣。不久,日本人有意請陳寅恪到淪陷區上海或廣州任教,香港的日本人也以“日幣40萬強付陳寅恪辦東方文化學院”,但陳寅恪“哪肯為侵略我國的敵人服務”,終於在5月5日逃離香港,輾轉來到桂林。

  陳寅恪在桂林廣西大學任教,完成了《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全書用鋼筆撰寫。不久,戰火又起。陳寅恪唯有再次挈家逃難。全家搭乘貨車,取道川黔公路,經宜山、獨山、都勻、貴陽來到重慶,住在觀音岩俞大維家。俞大維和陳寅恪是“兩代姻親,三代世交,七年同學”。陳的母親俞明詩,是俞大維的嫡親姑媽;陳的胞妹陳新午,又是俞大維的夫人;而俞大維和陳寅恪,兩人共同在美國哈佛大學、德國柏林大學連續同窗七年。

  逃難途中陳寅恪夫婦雙雙染疾。物資匱乏,營養嚴重不良,隻能“在床上倚靠被子坐起”。他在北碚夏壩複旦大學教書的兩位學生蔣天書和藍文徵,聽說老師到了重慶,買了三罐奶粉一同去看望,陳寅恪感慨不已,說:“我就是缺乏這個,才會病成這樣子。”戰時學者清貧,可見一斑。

  陳寅恪把桂林完成的論稿帶到重慶交付商務印書館出版,雖僅左眼可用,仍然不斷從事學術研究和著述。他在中國中古史研究上,開辟蹊徑,奠定現代學院式研究的基礎。不僅國內不少名家如周一良、姚薇元、穀霽光等,出自陳門,而且港、台、日本、歐美研究中國中古時代的學者,也無不受其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陳寅恪是一位埋頭學術,盡量疏遠現實政治的學者,抗戰時期他對國民黨政權中的上層人物,即使舊交甚深,也堅持少與接觸,不相往還;即使貧病交浸,時虞斷炊,也寧願賣掉珍貴的善本書買煤買麵,而不求助領銜高位的同學舊友。他明言學術自由是關鍵,認為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長。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最終他也沒有北上。陳寅恪的一番剖腹之言,剴切真率,學術勇氣和知識分子的風骨是值得我們敬仰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