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五章 葡萄酒

  法國國粹

  葡萄酒是法國的國粹,是法蘭西優雅文化的代表。

  法國人與德國人的區別之一是幾乎不喝啤酒,一日三餐則頓頓離不開葡萄酒,僅巴黎一天就要消耗掉2000噸。

  千百年來,法國葡萄酒始終保持著獨特的傳統釀造工藝,被世人奉為經典極品。

  葡萄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和酚類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適量飲用有益身心健康。

  法國得天獨厚的溫帶氣候,非常適宜葡萄生長。大香檳區、小香檳區、邊緣區、上林區、良木區、林木區六大產區能種植幾百種葡萄。

  不同產區的葡萄有不同的品質和口味,著名的品種有釀製白葡萄酒的霞多麗和蘇維濃,釀製紅葡萄酒的赤霞珠、希哈、佳美和海洛。

  法國是世界上葡萄酒品種最多的國家。

  經一次酒精發酵後獲得的葡萄酒,其酒度較低,主要有12~13度的白葡萄酒,14~15度的玫瑰紅葡萄酒、16~18度的紅葡萄酒。

  其中紅葡萄酒被稱為法國葡萄酒中最為光彩的紅寶石,備受世人喜愛。

  香檳是法國的國寶級葡萄酒,那“砰砰”的開瓶聲常使喜慶氣氛更濃。但它的製作工藝無法仿效,且必須來自法國香檳地區,其他國家和地區生產的此類葡萄酒隻能叫氣泡葡萄酒。

  1668年的一天,香檳地區奧特維雷修道院的唐·貝裏儂修士閑來無事,把幾種葡萄酒摻和在一起,用軟木塞密封後放進酒窖,等過些時間嚐嚐味道會發生什麽變化。

  一年後,當他把那些酒取出時,發現瓶內酒色清澈,明亮誘人。一搖酒瓶,“砰”的一聲巨響,瓶塞不翼而飛,葡萄酒噴湧而出,芳香四溢。

  這種“爆塞酒”,就是今天香檳的最初由來。

  香檳的製作過程極為複雜,傳統工序約需100多道。葡萄都用手工采摘。第一次發酵後,需進行勾兌調配,而後進行二次發酵。二次發酵之後為了讓酒渣積聚在瓶口,每天都需將酒瓶略為轉動,把原來橫放的酒瓶逐漸倒立起來。這個過程稱為“轉瓶”,需轉動上萬次才能完成,有多年經驗的老師傅才能成為“轉瓶師”。最後,當發酵物都積聚在瓶口的軟塞時除去酒渣,香檳才可麵世。

  不同的配置方法,可獲得玫瑰紅、粉紅、橙黃等各種各樣的香檳酒。依調味劑甜度不同,則可分為很幹、幹、中幹、中甜和甜香檳酒。成品香檳仍需封藏3年才能出售,上好的香檳要在窖中存放5年、10年甚至更久。

  據說,清朝末期,法國公使把一批香檳酒敬獻給慈禧太後。太後一時興起,想開開洋葷,詔令開瓶。太監不懂開香檳的竅門,“砰”的一聲巨響,不僅把太後嚇了一跳,噴出的泡沫更汙損了太後的華服。那太監當然要拉下去挨板子。其他太監唯恐太後詔令再開一瓶,便想了個絕招:用長長的鋼針插進瓶口,讓香檳都泄了氣。太監們當然不會再挨板子,而那些精製的香檳也就統統報銷了。

  白蘭地被稱為燃燒的葡萄酒。

  最早生產白蘭地的是法國康涅克地區的人,他們以葡萄為原料,經過發酵、蒸餾而成為白蘭地。

  目前,世界上有六大蒸餾酒:白蘭地、威士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和中國白酒。

  法國不論在質的方麵還是在量的方麵,都堪稱世界第一大白蘭地生產國。在所有的法國白蘭地中又以康涅克地區和阿瑪涅克地區生產的白蘭地最具代表性。

  白蘭地是酒精度較高的烈性酒,一般要用8瓶普通葡萄酒才能蒸餾出一瓶白蘭地來。

  幹邑是上等白蘭地的代名詞,所有的幹邑都是白蘭地,但所有的白蘭地並不都是幹邑。

  法國政府於1909年明文規定,隻有用產自法國西南部夏朗特省幹邑區的葡萄,經傳統方式榨汁、發酵,使用天鵝頸銅壺傳統蒸餾器,兩次蒸餾後,貯存於特製的橡木桶中,經數年甚至數十年釀熟而成濃鬱的白蘭地,方能稱為幹邑。

  製作幹邑的葡萄樹樹齡須在10年以上,1升幹邑約需15升普通葡萄酒作基酒,兩次蒸餾後的幹邑酒精濃度高達68~72度。輕啜一小口,幹邑就會沾滿全舌以及整個口腔,其醇美和飽滿程度獨一無二,且喉韻持久,餘味悠長。

  軒尼詩、馬爹利、人頭馬與拿破侖被公認為幹邑4大經典品牌,其中軒尼詩是世界銷量第一的幹邑。

  被譽為世界酒壇創舉的軒尼詩XO級幹邑首創於1870年,為高級幹邑的典範。

  一般來說,幹邑白蘭地的“星”表示貯藏的時間,也表示檔次,三星表示5~8年,四星表示8~10年,五星表示10~12年,VO表示12~15年,VSOP表示25~35年,XO表示45年以上。

  法國人飲葡萄酒很有講究。

  首先是看,通過觀賞葡萄酒純淨的顏色,得到視覺上的滿足。

  其次是嗅,不同葡萄酒的香味,可獲得不同的嗅覺享受。

  最後才是品飲。

  法國人飲葡萄酒,不像德國人喝啤酒那樣隨時隨地大口大口地灌,一瓶一瓶地吹。法國人飲葡萄酒環境要優雅,餐桌要整潔,酒杯要透明。斟酒時,隻斟到玻璃杯的一小半,以便酒的香味集中在酒杯的上部,而後一小口一小口的啜,慢慢品嚐葡萄酒的甘醇。

  為了獲得最佳品飲口感,他們還將葡萄酒放置於冰箱冷藏室,或放進裝有冰塊的桶中浸泡。

  銀燭琉盞搖清影,

  玉液瓊漿雅韻濃。

  紅酒綿醇白酒烈,

  香檳喜慶響砰砰。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