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緩和的死亡

  緩和政策——削弱美蘇之間的緊張局勢是很受歡迎的。商人能借此擴大生意,農場主喜歡因此而出現的新的穀物市場,甚至連一些主流保守主義者也覺得尼克鬆和基辛格建立這種平衡關係是聰明之舉。

  然而,隨著尼克鬆倒台,福特當政,基辛格突然發現自己不得不在一片批評聲中努力維護緩和。

  保守主義者認為,緩和,尤其是過分渲染的緩和政策會叫美國人衝昏了頭,從而放鬆對共產主義的警惕。他們指出緩和沒有阻止1973年中東戰爭這場危機,他們還懷疑,1975年在赫爾辛基有關歐洲防務安排的談判有出賣東歐和巴爾幹地區之嫌。加利福尼亞州的羅納德·裏根就是這種批評的搖旗呐喊者。

  保守主義、新保守主義和自由派共同表達的主題是尼克鬆—福特—基辛格的緩和方針太冷酷,太精明算計,隻從實用政治的角度關心力量對比,忽略人權和一些構成美國國策的基本原則。吉米·卡特就極力從人權的角度攻擊緩和。顯然,反對緩和使兩位未來總統的事業蓬勃發展起來。

  同時,因對尼克鬆、基辛格人品抱有成見,為泄私憤而攻擊緩和的也不乏其人。

  如果沒有民主黨參議員亨利·傑克遜跳出來,這些批評隻不過流於無一定之規的牢騷怪話罷了。傑克遜團結了一大批保守派、新保守派、冷戰自由派、工會領袖、猶太人和人權活動分子,反對1972年跟蘇聯簽署的有關最惠國待遇的貿易協定。他要求如果蘇聯想要得到最惠國待遇,就必須取消對猶太人移民的限製。為此,傑克遜專門搞了一個《傑克遜—凡尼克修正案》。

  殊不知,在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中隱藏著一份私心:他想當總統。因此,他接受了一個可以把猶太人和工人召集在自己麾下的事業。猶太人可以為他的競選活動出錢,工人可給他帶來大量選票。

  “過了好長時間我才意識到傑克遜是不能被安撫的,”基辛格說道。他花了兩年工夫想在傑克遜和蘇聯人之間達成一份諒解,但傑克遜很少有妥協的意思流露出來,因為隻有搞臭這屆政府,他才有可能向總統寶座擢升。

  基辛格清楚地知道把人們從被壓迫的狀態中拯救出來的價值。暗地裏,他一直在努力增加蘇聯猶太人的移民數量。1968年,隻有400名猶太人允許出國定居,到1973年,猶太移民人數達35000.“蘇聯移民政策取決於美蘇關係的總體狀態,”基辛格過後寫道,“如果傑克遜成功地破壞了這層關係,他肯定隻會減少而不是增加移民人數。”

  不幸給他言中。傑克遜要求蘇聯明確地公布每年猶太移民人數,並且要求移民人數增加到100 000,而蘇聯認為讓自己的公民大量移民,並且還要公開聲明,覺得是一種侮辱。基辛格也覺得,這純粹屬於人家的內政,不應去幹涉。於是,基辛格在蘇聯和傑克遜之間開始了一場穿梭外交,設法從蘇聯那兒擠出更多的妥協來平息傑克遜的聒噪。這裏,他故伎重演,有意作一些模棱兩可的許諾,由著蘇聯和傑克遜作出符合自己心意的不同解釋。然而,他的錯誤在於他沒有料到勃列日涅夫和傑克遜出於政治目的都不想對自己的解釋保持沉默,從傑克遜那兒傳來的說法觸怒了蘇聯人,在基辛格去莫斯科安排福特總統的最高級會晤時,葛羅米柯遞給他一封抗議信,這封信對他的誠實進行了猛烈的人身攻擊。加之基辛格忙於應付傑克遜,忽略了進出口銀行把給蘇聯的貸款限製在3億美元這件事,從而更加觸怒了已經很惱火的蘇聯人。

  維持了不到3年的緩和土崩瓦解了。已經達到每年35 000猶太移民驟減到14 000人,蘇聯拒絕了最惠國待遇,北越共產黨軍隊和柬埔寨共產黨軍隊放手對非共產黨地區發起進攻,基辛格兩年的努力也付諸東流——《傑克遜—凡尼克修正案》在眾議院通過。

  基辛格最不該的是在操作超級外交的同時試圖在飛機艙室裏管理國務院。《傑克遜—凡尼克修正案》產生和通過時,他均不在國內。並且,他惹惱了這個修正案的有權勢的反對者——他想跟傑克遜和他自立為王的委員會私了,而不是到參議院的權威人士那兒尋求幫助。

  傑克遜在貿易和猶太移民事務上發動攻勢的同時,還倡導反對基辛格戰略武器限製談判的方式。傑克遜在這個問題上的盟友是國防部長施萊辛格。基辛格對這位哈佛同學有很高的讚譽:“智力上,他足以跟我匹敵。”

  施萊辛格跟基辛格一樣自以為是,因而也與同事處不好關係,但他那種傲慢的態度使他不具備基辛格的個人魅力。福特尤其討厭他,光是提到施萊辛格這個姓名就能使福特熱血沸騰。

  基辛格的問題在於把國防部和軍方排斥在戰略武器限製談判之外,從而惹惱了他們。五角大樓沒有製造新的陸地導彈的計劃來與蘇聯攀比,但他們想要基辛格在談判桌上取得他們靠自己無法取得的成果,也就是要蘇聯人削減他們的陸地導彈來與美國的數量持平。

  福特和基辛格於1974年11月23日應勃列日涅夫之邀,踏上了去海參崴參加戰略武器控製談判的旅途。在駛往海參崴的火車上,福特和勃列日涅夫大談體育運動,海蘭注意到,如果在別的場合,他倆能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我一緊張就吃東西。”基辛格說。顯然,由福特來跟勃列日涅夫談軍備控製的前景不可能叫他內心平靜。蘇聯人在桌子上堆滿了各種點心,福特回憶道:“亨利簡直是無法抗拒這些東西的誘惑。”他總是朝四周掃視一眼,看有沒有人注意他,然後很快從盤子裏拿起一塊點心。不久,大家都發現了他的動作,他那神經質的胃口成了笑話,在一小時的火車到達終點時,他已吃完了三盤點心。

  基辛格很幸運,那天晚上的談判持續到深夜,晚飯取消了。其他人都隻好餓著肚子上床睡覺。

  談判進行得很成功,蘇聯人毫不含糊地接受了美國人“持平”建議,反而弄得美國人有點不知所措。最後的協議框架是把雙方導彈數量限製在2400個,其中包括不到1320個分導式多彈頭導彈。

  基辛格控製了整場討論。“這個新總統是幹什麽的?”一位蘇聯外交官問《時代》的記者,“一有問題提出來,他就轉向基辛格,要基辛格回答。”更令人吃驚的是,勃列日涅夫實際上也聽從基辛格的話。在一個特別複雜的問題上,海蘭回憶道:“勃列日涅夫幾乎像學生一樣向基辛格求教,不耐煩地揮手打斷他自己顧問的解釋。”

  施萊辛格勉強同意了這個協議框架,作為福特的內閣成員,他不能太不給總統麵子,但傑克遜參議員可沒有這方麵顧慮,繼續對限製戰略武器會談第二期談判條約進行猛烈攻擊。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