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白宮易主

  1973年8月,約翰·安德魯斯,一位保守的、理想主義的年輕的演說撰稿人與基辛格在聖克萊門蒂散步。安德魯斯認為尼克鬆隻有靠披露水門事件全部真相來挽救自己。

  “為什麽他不跟豬狐狗跑,而是跟狐狸跑呢?”安德魯斯問。

  “因為”,基辛格回答,“他就是其中一隻狐狸,他就是狐狸。”

  作為國務卿,基辛格對水門事件采取的方法是避之惟恐不及。從1973年10月到1974年8月尼克鬆辭職,基辛格訪問了28個國家,海外行程達196 000英裏,平均每天600英裏。他對一個他在自己辦公室接見的外國外交部長開玩笑說:“我很高興你在華盛頓的逗留時間跟我在這裏的訪問時間正好一致。”尼克鬆曾就水門事件的處理方法與基辛格電話商議過,基辛格因知道白宮裝有秘密錄音設備,故意說一些不得要領的話。

  到1974年7月中旬,基辛格感到尼克鬆非辭職不可。他敦促黑格盡快辦成此事。這兩位野心勃勃的人在水門事件麵前化幹戈為玉帛。就在幾星期前的克裏姆林宮,倆人還像小學生似的為誰住總統旁邊套房而發生口角,現在他們同仇敵愾,共同尋求引導尼克鬆辭職的路子。

  但是,基辛格從未當麵奉勸尼克鬆辭職,直到尼克鬆作出辭職決定的前一天。8月6日,基辛格未經邀請走進橢圓形辦公室(當然是經過黑格同意的)。基辛格說,如果尼克鬆繼續抗爭,總統彈劾案的判決結果會使國家陷入癱瘓,使外交事務陷入癱瘓。尼克鬆不置可否。

  那天傍晚,黑格打電話要基辛格馬上去橢圓形辦公室。他到了那兒,發現總統獨自一人站在窗前,凝望著玫瑰園。“我決定辭職”,總統說,“辭職令將於後天生效。”基辛格盡量用一種公事公辦的口吻描述該如何通知其他國家政府。他這樣做的時候,尼克鬆的腦海裏反反複複縈繞的是那些領導人會怎麽想——毛澤東、勃列日涅夫、周恩來——當他們收到電報時。

  “曆史會比你的同時代人更善待你。”基辛格告訴他。

  “這要看是誰來寫曆史。”尼克鬆說。

  基辛格從未跟尼克鬆建立起私人交情,一到他麵前就心裏不踏實。5年多來,他一直叫他“總統先生”。這一次他做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他擁抱了尼克鬆。

  那天晚上,基辛格正和南希及來度暑假的伊麗莎白、大衛一塊吃晚飯,9點左右,電話鈴響了。是尼克鬆打來的,他問基辛格願意不願意過去聊聊。

  隻有兩人在場,基辛格和尼克鬆。在這之前,尼克鬆召集妻子和兩個女兒,擺出姿勢在白宮照了最後一組家庭照片,然後,他獨自走進“林肯起居室”,他的秘密避難所,打開心愛的柴可夫斯基樂曲,等著基辛格到來。

  尼克鬆需要信心,基辛格搜腸刮肚地滿足他的要求。他倆一塊回顧共同取得的外交事務上的輝煌成果。基辛格表現得很友善,他不斷強調,沒有尼克鬆在關鍵時刻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決心,這些勝利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些對話使尼克鬆鎮定下來。但當他提到他辭職後將麵臨的刑事審判,他又過分緊張起來。審訊會殺了他的,這正是他的敵人想要看到的。

  “如果他們跟您過不去,我就辭職。”基辛格保證道。據尼克鬆回憶,基辛格哽咽地說出這番話並開始哭泣。

  尼克鬆也開始抽泣。“亨利,你不能辭職”,總統說,“不要說這種話,這個國家需要你,沒人能替換你。”

  對尼克鬆的這番回憶,基辛格過後抱怨道:“你會以為見麵的目的是為了討論我的辭職,而不是他的。”

  尼克鬆跟他叨叨絮絮談了90分鍾後才放他走。尼克鬆走到林肯臥室門口,突然停住腳,對基辛格說,你和我可能信仰不同,但我知道你我都信仰超人的存在。於是,尼克鬆請他的國務卿跪下來和他一起祈禱。這對基辛格來說,是個很別扭的請求,且不說他已好久沒有祈禱過,就是在孩提時代他還持有信仰的時候,祈禱也不必跪下來進行。但基辛格沒有推辭,笨拙地跪下來和總統一塊祈禱。

  多年以後,基辛格對這情景依舊不願多談,好像這是他遇見的這個怪人施加在他身上的最後一個小小的羞辱。

  基辛格從尼克鬆那兒出來回到辦公室後,伊格爾伯格和斯考克羅夫特都等得不耐煩了。“我一生中從未遇到過這樣痛苦而難忘的事情。”基辛格說。斯考克羅夫特提醒道,總統在最後一夜找他談心,他應該感到受寵若驚。伊格爾柏格說他吃驚地發現基辛格是那樣感動,那樣激動,那樣富有同情心。“我總以為你不是凡人”,伊格爾伯格說,“我錯了。”

  他們正說著,尼克鬆的私人電話鈴響了。伊格爾伯格拿起死鍵分機監聽。起初,他和基辛格聽不懂尼克鬆說什麽,但他們總算弄清了一點,總統請求基辛格不要把今晚的事告訴別人。伊格爾伯格悄悄放下電話。

  基辛格辦公室的電話錄音自動錄下基辛格所有電話,第二天,按慣例,秘書整理出電話內容的文字記錄。在基辛格的批準下,斯考克羅夫特毀掉了磁帶和文字記錄。

  根據美國法律,總統離職,其位置由副總統繼任。傑拉爾德·福特便成了下一任總統。

  在尼克鬆的最後一個月中,基辛格私下接管了斯考克羅夫特指導副總統作外交政策報告的任務。

  尼克鬆在人事安排上隻給了福特一條忠告:留下基辛格。但尼克鬆告誡道:“基辛格是個天才,你不一定接受他所有的建議。他是寶貴的人才,他會很忠誠,但你不能聽之任之。”尼克鬆在與手下談起此事時更直言不諱:“福特非得意識到這點不可。有時候要敲敲亨利的頭,因為他會以為他就是總統。有時候你得拍拍他的背,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

  至於後一點,福特一上任就深有體會。一般每到星期一,基辛格就來到橢圓形辦公室,為某個攻擊他的匿名文章或因感到有人在搶他的地盤而痛苦不已,並宣稱要辭職。福特鎮定自若地抽著煙鬥,一邊聽著,一邊安撫,直到基辛格平靜下來為止。這並不是福特樂意幹的活兒,但他意識到處理這類問題是他的本事,正如處理國際問題是基辛格的能力一樣。

  傑拉爾德·福特與尼克鬆和基辛格所不同的是,他的力量在於他的簡單、他的堅定,和他對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所看重的價值的熟諳。他從來不跟自己過不去,並始終與他對美國製度的基本信仰保持一致。

  也算是上天有眼,麵臨一場信心危機的美國政府正需要這樣一個人:直率而不是欺詐,擁有善的本能而不是出色的策劃能力。

  但有時候,福特的正派被人瞧不起,好像正派是令人愉快的美德但不應該是總統必備的品質。如果說尼克鬆的助理的任務是把總統從最壞的本能中挽救出來,那麽,福特的助理則覺得他們應該把總統從最好的本能中挽救出來。

  這也就是叫基辛格煩惱不已的地方,福特寬容大度,但他的助理對基辛格卻不依不饒。福特辭退了黑格,把羅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提拔為白宮辦公廳主任。這位野心勃勃、富有魅力的原國會議員認為他最重要的工作是給福特樹立一種更具威望的總統形象。他氣憤地告訴新總統,他看上去好像把最重要的政策決定權委托給別人,留給自己的隻是接見“向日葵皇後”,接受感恩節火雞這一類雞毛蒜皮的小事。拉姆斯菲爾德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使福特看上去不僅僅是對基辛格的外交政策鸚鵡學舌一番,這不可避免地導致拉姆斯菲爾德和基辛格的衝突。

  基辛格感到與福特在一起比與尼克鬆在一起自在得多。他私下曾告訴朋友,這次白宮易主就像割去了5年多在肚子裏作怪的腫瘤。一次,福特在戴維營請基辛格吃晚飯,基辛格把自己的狗泰勒帶去了。基辛格溺愛狗的毛病簡直是無可救藥。吃飯期間,他不停地喂桌子底下的泰勒,而福特的狗,像隻有教養的狗,禮貌地坐在遠處,泰勒卻跑過去搶那隻狗的食物。基辛格生怕自己的狗受到傷害,嗬護個不停,福特隻是親切微笑地注視著這一切。“我父親跟尼克鬆從未自在到敢把狗帶到戴維營。”大衛說。

  福特與基辛格相處融洽的秘密在於福特是個有安全感的人,基辛格的聰明才智對他不構成威脅,他對基辛格好出風頭的嗜好也不在意。

  §§第二十章 奇跡消失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