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北德意誌經濟一體化

  德意誌的工業化是在尚未完成政治統一的條件下,由各邦自發進行的。這個特點使工業的發展從一開始就存在著缺乏統一市場的矛盾。在周邊鄰國實行高關稅壁壘的形勢下,“市場成為資產階級學習民族主義的學校”(斯大林)。在工業發展的推動下,德意誌出現了通過建立統一關稅區,實現經濟統一的同步進程。這個進程促進了德國工業經濟的發展,並為未來的政治統一創造了物質前提。普魯上由於擁有全德最發達的工業區,加上它在全德貿易和對外貿易中特殊的地理位置,最先對關稅統一作出了反應。它為擴大關稅區域所作的不懈努力,對統一局麵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經濟學家李斯特的理論和實踐活動,對德意誌關稅同盟的建立也產生了廣泛和持久的影響。

  弗裏德裏希·李斯特(1789-1846 年)出身於符騰堡羅伊特林根一個手工業工人家庭。早年曾作過書記員、財政官員,1817年被杜賓根大學聘任為政治經濟學教授。1820 年當選為符騰堡等級議會議員。1841 年發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係》一書,對亞當·斯密的經濟自由主義理論在歐洲大陸的運用提出挑戰。主張通過國家幹預,實行保護關稅,維護民族資本主義在本國的發展,從而形成了一套關於晚發展國家走向工業化、現代化的新理論體係,對當時和以後德國奉行的國家主義發展戰略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李斯特的重要貢獻是區分了財富與生產力的界限,區分了個別商人與國家利益的界限。他特別強調,通過征收具有“教育意義”的關稅,在一個國家內部發展“創造能力”和建立“工業倫理”的巨大杜會意義,認為,單純的農業國,隻靠用農產品去交換英國的工業品,是永遠不能實現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自主的;同時,一個國家隻有有了工業能力,才能使農業具有商業性質,把農業從傳統的狀態下解放出來的手段,主要是工業;由於自發的市場力量不能使發展趨向平衡,這就需要保護國內市場的國家政策,以實現國與國之間的平等。因之李斯特把建立統一的關稅體係視為發展民族工業的先決條件,在他看來,一個終生生活在相互敵對的關稅官員之中的人,實際上是一個沒有祖國的人,在這樣的條件下,一個工商業者試圖與發達工業國(英國)進行平等貿易的可能性,始終是值得懷疑的。

  基於以上認識,李斯特從 1819 年起就身體力行,積極投身於為爭取建立統一的民族市場的實踐活動。

  1819年4月,在美茵河畔的法蘭克福複活節商品交易會上,李斯特領導建立了有80人參加的“德意誌工商業者協會”,發起要求廢除各邦關稅、建立全德意誌關稅同盟的請願活動。協會的活動吸引了幾乎全德的商人和企業主的注意力,它的成立立刻在整個德意誌引起巨大反響,不久就成為德國資產階級爭取經濟統一的中心組織。李斯特為協會創辦了《全德工商界機關報》,大力宣傳建立關稅同盟、各邦自由交往、爭取實現經濟統一的思想。許多政論家相繼發表文章,表示對協會的支持。李斯特本人已意識到:關稅的統一,必將導致全民族的統一,“不在德意誌各邦人民之間實行自由交往便不可能有統一的德國,不建立共同的重商主義製度便不可能有獨立的德國”。但是,協會的活動未能在邦聯議會中引起積極的回應,他們不支持這個超越“國界”組織的"1卜法”活動,甚至不允許協會使用這個名稱。此後,協會曾派出數批代表團赴各邦宮廷遊說,希望得到一些君主的支持,但收效不大。惟有李斯特在南德和中德的活動取得了一定進展。1820年他親率代表團奔走於南德各邦政府之間,積極謀求在各邦談判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地區性的關稅同盟。5 月,在李斯特的斡旋下,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黑森一達姆施塔特和圖林根諸邦開始了建立關稅同盟的初步磋商。但由於內部分歧較大,直至 1823 年夏,各邦之間雖達成一個統一關稅的臨時協議,終因各自經濟狀況差異未能成為現實。工業基礎較強的巴伐利亞和符騰堡希望同盟能保護自身工業的發展,最後在1827至1828年締結了一個有限的雙邊同盟協定;而經濟較為落後的達姆斯塔特則因財政困難被迫向普魯士靠攏。

  在南德各邦遲遲未能取得關稅統一的有效進展時,率先在內部關稅改革方麵獲得成功的普魯士開始行動起來。由於積極推行通過擴大新的關稅區域來實現經濟擴張的目標,普魯士成為關稅統一進程最有力的推進者,全德關稅同盟的建立也進人一個實質性的發展階段普魯士是德意誌境內的大邦,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以來,它幾乎占有全德最發達的工業區;從萊茵區、薩克森到西裏西亞,集中了德意誌最有成就的工業發展區。但是由於地區差異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各地關卡林立、關稅重重,嚴重阻礙著普魯士內部貿易的正常進行,也無法應付英國商品傾銷所帶來的沉重打擊。加上連年累增的軍稅負擔,關稅問題已成為經濟發展和擺脫財政危機的惟一出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 1817 年初爆發的饑謹為契機,普魯士開始了改革關稅的最初嚐試。當年1月,財政大臣碧洛和高級顧問卡爾·馬森就向國王威廉三世呈交了關稅改革草案。為了對草案進行審議,專門成立了以威廉·洪堡為主席的專門委員會。

  從 4 月起,委員會在兩個月內,經過長達 26 次的詳細討論,最後在少量修正的基礎上通過了這一提案。1818年3月10日經國務委員會批準後,當年 5 月 26 日國王正式公布了這部關稅法。新稅法廢除了邦內一切內部關稅,針對不同進口產品,實行10%至30%的進口稅和以經濟自由主義為標誌的出口免稅製,統一了境內關稅。新稅法還規定對鄰近各邦征收高額過境稅,以打擊鄰邦的走私貿易,並吸引它們在適當時候加人普魯士關稅體係。新稅法首次使普魯士成為經濟統一體,為工業發展和商品流通開辟了廣泛的活動空間,也為政府財政收人創造了可靠的稅收來源。此外,由於統一稅法在王國內的推行,也為它在德意誌的經濟擴張提供了法律保證。

  為了建立一個更廣泛的關稅同盟,從 1819 年起,普魯士利用自己的地緣優勢,同周邊小邦展開關稅戰。

  在普魯士提高過境進口稅的壓力下,此後 10 年間,有 9 個處於普魯士領土包圍之中的小邦(主要分布在易北河兩岸)被迫加人普魯士關稅體係。普魯士的關稅體係以參加邦的居民人數平均分配A悅收人,這個較為合理的措施對其他各邦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從而使它不斷取得成功,並保持了自己在同盟中的優勢和領導地位對普魯士同盟體係擴大,並對中德和南德各邦產生重要影響的一個關鍵步驟是爭取黑森一達姆施塔特加人同盟。黑森一達姆施塔特是中德連接南德的一個農業小邦,它曾參與關於建立南德關稅同盟的討論,但因經濟落後同南德各邦在關稅問題上存在著較大分歧。以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向普魯士靠攏。1825年雙方開始談判開始黑森一達姆施塔特試圖同普魯士簽訂一個貿易互惠條約,但遭到普方的拒絕,普魯士新任財政大臣莫茨堅持達姆施塔特必須加人普魯士關稅區。雙方的談判持續到 1828 年 2 月14 日,最後正式締結“黑森一普魯士關稅同盟”。達姆施塔特的人盟,引起了南德各邦的震動,加速了它們謀求地區性經濟聯合的步伐。1827 年 4 月27 日,巴伐利亞和符騰堡簽訂預備條約,1828 年 1 月正式結成“南德關稅同盟氣南德關稅同盟的出現,使處於南、北兩大同盟體係中間的小邦,特別是工業較為發達的薩克森陷人困境。

  薩克森而臨南、北兩道關稅壁壘的包圍,工業品輸出和原料的輸人都受到嚴重限製。為了擺脫圍困,它們與漢諾威、不倫瑞克等北部邦國開始了結盟談判,並在1828年8月組成“中德商業同盟”。同盟沒有形成統一的關稅製度,僅表示人盟各邦保證不與南北兩個同盟發生任何商業聯係,所以這是一個不鞏固的同盟。這樣,從 1828 年起,在德意誌境內先後就出現了三個關稅同盟並存的局麵。奧地利置身於德意誌各同盟體係之外,它希望保持三足4立的局麵以便削弱普魯士的影響,保持自己在德意誌的霸權地位。

  但是,中德商業同盟本身是不鞏固的,它們僅建立了一個內部貿易自由的關稅區,而未能在統一關稅上取得一致;南德同盟夾裹在法國和奧地利兩國的高額關稅壁壘之間,相對狹小的活動空間使它們很難有大的作為。這樣就為黑森一普魯士同盟的擴大創造了條件。

  變化首先發生於南德同盟。由於中德同盟的出現,南北之間已看到它們的共同利益。1829年5月,南德與普魯士簽訂了一個交通與貿易協定,決定加強兩個同盟之間的交通和貿易聯係。協定的內容之一,是要在兩個同盟之間修築兩條公路,以保持雙方貿易的暢通。但擬議中的公路建設需要通過中部小邦薩克森一希爾德堡豪森和薩克森一P堡一哥達公國的土地。普魯士財政大臣莫茨認識到,公路建築的政治化將是瓦解中德同盟的有效武器。於是,普魯士開始就築路一事與這兩個小邦進行接觸。在許諾給兩個小邦以財政支持以後,它們在1828年7月3日至4日正式簽約,同意參與公路修建,並答應最遲在1835年1月1日將加入黑森一普魯士關稅區。這樣,普魯士就在不穩固的中德同盟中打開了一個較大的缺口,它既有助於保持同南德的聯係,也使中德同盟陷於孤立。事實上,中德同盟從此開始走向瓦解。1831年8月25日,處於普魯士東西領土之間的黑森一卡塞爾選侯國,開始放棄堅持了十多年(從 1818 年開始)的拒絕與普魯士合作的態度,加入黑森一普魯士關稅體係。至此,普魯士的關稅區終於連成一片,並切斷了中德工業最發達的薩克森與北部的漢諾威、不倫瑞克及奧爾登堡的聯係,在事實上宣告了中德同盟的解體。至183年3月,陷於孤立的薩克森被迫加入同盟,中德各邦抵製普魯士經濟擴張的願望就以完全的失敗告終。

  在卡塞爾加入黑森一普魯士關稅區以後,普魯士加緊了同南德同盟的合作談判。南德的巴伐利亞和符騰堡,在普、奧、法三道高額關稅壁壘的阻隔下,開始意識到把兩個德意誌經濟區聯合起來的必要和前景。183年3月日,經過長期談判,南北雙方最後達成聯合協議。1834年1月1日,一個被稱作“德意誌關稅同盟”的關稅統一體正式宣告成立德意誌關稅同盟囊括了德意誌18個邦國、230萬入口和占全部領土3/4的土地,首次在德國的核心地帶形成了一個內部實行自由貿易、對外有統一關稅、收益按入口分配的龐大的國內市場。這個以條約為紐帶的經濟聯合體,起初的有效期為8年,以後經過三次續訂,其範圍不斷擴大。30 年代陸續加入同盟的有巴登(1835 年 5月)、拿騷(1835年12月)、美茵河畔的法蘭克福(1836年1月)和圖林根各小邦。到 50 年代,一度在英國的支持下成立的以漢諾威為首的“稅務同盟”也宣告解體,陸續加人關稅同盟。至此,德國在實現政治統一之前,已通過關稅統一部分地實現了經濟統一。這是從滑鐵盧戰役到柯尼希格萊茨會戰之間 51 年裏,德國曆史上最重大、最有影響的事件。雖然統一過程貫穿著普魯士經濟擴張的意圖,但它適應了一個政治上長期分裂的民族發展民族經濟的願望,客觀上也符合工業化、現代化的一般規律。由於這個統一體的出現,德國人民麵前已展示出一幅走向政治統一的、令人鼓舞的前景。一百多年以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發展曆程,似乎也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以新的內容再現了這一規律;盡管雙方所接受的遺產、問題所涉及的範圍以及所要追求的目標存在著較大差異,但無疑地在廣義上都反映了“現代化”的時代要求。此外,關稅同盟也是普、奧在德意誌“二元爭霸”的產物。由於奧地利被排除於同盟體係之外,普魯士開始上升為德意誌經濟統一、也是未來的政治統一的領導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講,“關稅同盟是普魯士的一個巨大成就。它意味著戰勝了奧地利的努力,這還算不了什麽。主要的是:它把中小邦的整個資產階級都吸引到普魯士一邊來”(恩格斯),從此,德意誌的麵貌和普魯士的地位已發生根本漢堡、不來梅、盧卑克 3 個城市於 18 年才加人全德統一關稅變化。一個小德意誌帝國的核心。伴隨著這個經濟有機體的發展開始形成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