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最近總愛與小夥伴攀比

  孩子產生攀比心理大多是因為受到外界的誘導,尤其是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再者,孩子之間存在的攀比心理很正常,這是因為孩子同樣有著強烈的表現欲望,希望能夠引起大人或同伴的注意。

“我爸爸有三部手機!”

“我爸爸有兩輛車!”

“我爸爸有三套房!”

這是一場孩子間“鬥富”的對話,讓前來接孩子回家的家長們聽得目瞪口呆。

孩子間的攀比看起來可笑,可是有時候我們卻無意中成為了讓孩子進行攀比的“幫凶”。孩子產生攀比心理大多是因為受到外界的誘導,尤其是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且不說五花八門的物質消費攀比,單就孩子的教育來講,父母之間的攀比隨處可見。

再者,孩子之間存在的攀比心理很正常,這是因為孩子同樣有著強烈的表現欲望,希望能夠引起大人或同伴的注意。華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係副教授馮夏婷指出,可以說愛“攀比”是學齡前兒童在這個特殊時期的特殊表現,因為其幼兒天真幼稚的天性為攀比提供心理基礎。但也因為孩子的判斷能力較差,所以過分不切實際的攀比容易發展形成虛榮心。這就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4歲的囡囡,非常愛漂亮,每天去幼兒園都必須換一套衣服,她說“自己穿得要比其他小朋友漂亮”。除了自己要漂亮外,還要求家人也要體麵,比如“上幼兒園的兩個月後,回到家向媽媽提出,接送自己的時候要穿上好衣服,還說把皮鞋擦亮一點。”

因為愛孩子,所以家長常常對孩子們在衣服、食品、玩具、生活用品等物質方麵特別舍得花錢。別的孩子有的,自己孩子也得要有;別的孩子沒有的,也要想方設法辦到,讓自己的孩子在一定的範圍內能處於一個優越的位置。這種行為,有的是出於對孩子的溺愛;有的是由於自己小時候物質匱乏,現在對孩子產生的補償心理;還有的是出於對自己優越生活條件的一種炫耀,希望通過孩子來體現自己不凡的生活品位和實力等。

正是出於上述的種種原因,越來越多的家長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到了“育兒物質競賽”中。孩子就在這種趨勢下產生更大的攀比心理。

輝輝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可自從進了幼兒園之後變得愛攀比起來,自己的東西一旦比不上別的小朋友的時候,便對父母大吵大鬧。在家中,輝輝提到最多的就是哪位小朋友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哪位小朋友家裏剛買了一台新的電子琴。輝輝爸爸媽媽一臉鬱悶,這一丁點兒的孩子怎麽也學會了攀比?

孩子在幼兒期就有表現的欲望,當他想得到別人的關注或者感到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時,就會用好玩的玩具、漂亮的衣服或者受到的獎勵等行為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另外孩子的模仿力和好奇心很強,喜歡新鮮事物,和小朋友在一起很容易產生從眾心理,這些心理因素都會引發他們的攀比行為。

而且,過分的溺愛與遷就、嬌生慣養,會讓孩子滋生攀比心理,產生依賴。而生活的寬鬆使得孩子誤以為隻要想得到的就能得到,這也助長了孩子之間的攀比。

方女士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副總經理,因為專心事業到三十才有了女兒莉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加上方女士夫婦,一家人真如眾星捧月一般嗬護寵愛著莉莉。前幾天,莉莉放學回來要求媽媽去商場買一個發帶,說原來的舊了不好看,方女士第二天就給孩子買回來了。沒過幾天,孩子又纏著要換一個,說其他孩子又都有了比自己的更漂亮的了,她的不夠靚,方女士不同意,孩子就又哭又鬧,方女士隻好就範。

孩子的辨別能力不強,易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漂亮、高檔的物品會帶給孩子一種優越感,然而一旦其他的孩子超過自己,他們就會產生虛榮心、嫉妒心,就會產生超過別人的欲望。這樣惡性循環,導致了孩子對物質方麵的過分追求。

可見,攀比心理具有其積極性或消極性的雙麵特征:

攀比的消極性:由於孩子正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在判斷、分析、自我調節能力等方麵都不成熟,盲目攀比,往往會演變為模仿和追隨,甚至盲從,這必然會破壞孩子的心理平衡。長此以往,攀比心理會給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帶來消極負麵的影響,不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使孩子的自信心在攀比中逐漸喪失。

攀比的積極性:從一個角度來看,攀比心理是一種不滿足於現狀,不甘落後於他人而想擁有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識,在特定的情況下能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孩子是家長的影子,更多的時候孩子的思想都是受大人的影響。其實,並不是所有家長都一心想比較,有位媽媽就說:“看見孩子經常跟同齡人比較時,我心裏很擔心,怕自己不能從經濟上滿足孩子的要求而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所以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孩子們有著自己的自尊心,希望自己可以比別人好這種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孩子們也不例外。那麽家長應如何教育愛攀比的孩子呢?以下這些經驗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鑒:

1、注重引導孩子的攀比內容

孩子之間攀比的內容多種多樣,包括誰的玩具更高級,誰穿的衣服更漂亮等等。作為父母,應引導孩子把目光轉移到好的特長與行為習慣上。既要重視良好習慣的培養,也要把孩子的攀比與自己的興趣結合起來。因為孩子感興趣的方麵往往是他擅長的方麵,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2、讓孩子的攀比更切合實際

父母如果給孩子定的目標過高,不但會給孩子帶來畏難情緒和過大壓力,而且由此產生的長期的失落感會讓孩子失去信心,影響其性格的發展。因此,父母製定的目標要適宜自己的孩子,要給孩子創造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也可以把長遠的較高的目標分割成一個個循序漸進的小目標,讓孩子在收獲自信的同時也收獲快樂。

3、拓寬孩子心胸,把攀比心理擺在合適的位置

用攀比心理來促進孩子的進步隻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如果孩子的攀比心理膨脹到一個很高的程度,比如為得高名次而學習,以超越別人為最大榮譽,這樣的行為就不可取了。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應從多方麵培養孩子的興趣,拓寬孩子的心胸,讓其了解比較是為了進步,而進步不隻是為了與人比較,更重要的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與才幹。

4、承認孩子的獨特性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個性的區別。這也是孩子的自我價值所在。父母對孩子的接納,承認他所擁有的獨特權利,孩子才會自信地將自己的差異性、獨特性最完美地體現出來。

5、讓孩子和自己比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的個性、發育程度各有不同,不能單純去比較。激將法是把雙刃劍,既可以刺激孩子的好勝心,也會給孩子造成沮喪和自卑。父母不妨用孩子的進步和他過去的不足來比,用孩子所取得的成績來激勵他自己。

其實,孩子與別人攀比,說明孩子當時的心理有競爭傾向,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平或超越別人,如果能抓住這種心理讓孩子在學習、才藝、意誌力、良好行為等方麵進行比較,正確引導孩子發奮努力、勇於超越,將有助於孩子的心理發展。

此外,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了解認識更多東西,培養孩子對於文學、曆史、自然、地理等多方麵的興趣,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更多地接觸鋼琴、舞蹈、繪畫等方麵的知識,和孩子一同選擇其真正喜愛的項目,增強其在這方麵的造詣。孩子的關注點轉移了,就不會太專注於與其他夥伴攀比了。

孩子愛攀比說明了什麽?

1.年幼無法正確認識自己。

2.易受家長價值取向影響。

3.表揚時多與良好品質掛鉤。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學前兒童遊戲
10教子從此不累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作者:龍柒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為家庭教育類讀物。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別從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獨立自主、寬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態,詳細、全麵講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態是如何被培養起來的。第九章“幫助...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