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普利策——報界王者

  他是美國編輯,報紙業主。他先後購買《西方郵報》、《聖路易斯郵報》、《世界晚報》,並它們進行改革,而使它們成為當時美國一流的報紙。1903年,他捐贈250萬美元給哥倫比亞大學創辦新聞學院,還設立普利策獎金,每年獎給成績突出的文學、戲劇、音樂和新聞工作者。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策新聞獎仍然是美國最高新聞獎。他的一生標誌著美國新聞學的創立和新聞事業的興盛與發展,而他傳奇的一生也為後人津津樂道。

  少年時代

  普利策是美國著名的報業家和新聞學者,他於1847年4月10日,出生在匈牙利一個叫馬口的小鎮。這裏靠近羅馬尼亞邊境,有著一片肥沃的土地。

  普利策的父親是個有教養的猶太穀物商,母親是有德國血統的美女,是個天主教徒。普利策排行老二,老大已經夭折,老三叫亞伯特,老四是個女孩子,名叫艾瑪。兄妹三人從小就由家庭教師負責管教,尤其受過嚴格的德文、法文等語文訓練。

  普利策年幼時,家境小康,不愁衣食。可是不久,他父親因心髒病去世後,他的生活就起了很大變化。母親再嫁,他和繼父布勞相處不好,使得他在家裏吃了不少苦頭,因此他一心想要外出獨立。於是,17歲的普利策就這樣離開了布達佩斯。

  起先,爭搶好勝的普利策把成為軍人當作自己的目標,至於這仗為什麽要打、打的是誰,他根本不在乎。然而,在奧地利,普利策因為年齡太小,視力不好,身體又單薄,他當兵的要求遭到拒絕。於是,普利策又前往巴黎、倫敦,請求加入外國兵團,但依然是到處碰壁。

  1861年,長達4年的沒過內戰的爆發給普利策帶來了機遇。當時,美國連年戰爭,國內兵源緊張,聯邦政府就開始到歐洲去招兵買馬。

  那是1863年,適逢美國南北戰爭進行到最尷尬的時刻。戰爭的規模、傷亡和拖延的時間,都遠遠超過了林肯總統的預期和民眾能夠忍耐的程度,聯邦一方的北軍一向采用的誌願募兵已經行不通,初試抽簽征兵,就在紐約引起大暴亂。於是聯邦政府轉而向歐洲高價招收雇傭兵。一批尋找雇傭兵的二道販子,被抽成的利益吸引,應運而生。他們立即撲向歐洲,在大街小巷亂竄,獵取任何一個願意步上遙遠的美國戰場的對象。

  一些在歐洲的征兵代理人,為了爭取到聯邦政府的補助金,隻要能走路的他們都大膽招募。1864年8月,普利策到了德國漢堡。在那裏,一個德國佬對他說:“小夥子,我可以讓你乘船到美國去當兵。”

  普利策心想,當時各地都出現大批失業者,想找份工作談何容易,年輕人隻有當兵才能混飽肚子。美國遠是遠點,可是德國佬把美國士兵待遇吹得天花亂墜,他於是就爽快地答應了……

  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顛簸,普利策終於到了美國。到達波士頓港後,聰明過人的普利策,在旅途中就摸清了來龍去脈。在接近美國的時候,他跳入冰冷的海水,遊泳到岸上搶在兵販子之前趕到紐約,領走了那筆可觀的雇傭兵費用。

  偷渡上岸後,普利策發現美國的農田景色和匈牙利大不相同,地廣人稀,但一切都是井井有條,美國農民的生活比起自己家鄉來,要好得多了。

  普利策花了差不多一星期的時間才抵達紐約。當時,紐約不比歐洲的某些城市大,也不算很漂亮,但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商業大廈林立,新房子越蓋越高,直聳雲霄。

  普利策還特別喜愛人們那種快速的談話方式。在這裏他可感覺到生命的跳躍與成長,紐約城就好比他本人一樣,既年輕又充滿活力。普利策認真地學習英語,由於他腦子靈活,記憶力強,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會話。

  普利策覺得靠打零工糊口終非長久之計,便找到聯軍總部,報名當兵。“林肯騎兵隊”一名軍士接待了他。軍士見他英語說得很別扭,突然用德國話問他:“你會騎馬嗎?孩子。”

  此時,普利策心跳得厲害,對於一個在匈牙利農村小鎮長大的孩子來說,騎馬是他最喜愛也最拿手的。當他問清楚“騎兵”的意思後,便高興地點了點頭。

  那軍士便領他去見一名軍官。軍官和藹可親地拍拍他的肩膀:“你想為這個國家打仗,一定剛從船上下來的,你要證明自己也能做道地的美國人,是嗎?這太好了,你找對地方了。這裏的林肯騎兵隊隊員全都是來自德國的高尚家庭,他們會像兄弟般的照顧你的。”

  9月30日,17歲的普利策就成了林肯騎兵隊裏最年輕的一名戰士,盼望已久的軍人夢就這樣圓了。

  徘徊時光

  當17歲的普利策成為一名軍人時,他所做的是拿破侖的那句“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個好士兵”的美夢。

  然而,在這場戰爭中,普利策不僅沒有實現自己的將軍夢,他還成了一個“出氣筒”。原來,軍隊紀律是嚴明的。普利策的馬騎得相當好,但他的表現不像一名士兵的樣子,站也站不直,走也走不好。有次班長訓斥他,他竟不停地回嘴,挨了班長重重的兩耳光。

  普利策古怪的儀表和神經兮兮的表情,常使指揮官看不順眼。有一次指揮官暴跳如雷地叫著:“叫他滾蛋!我們軍中沒有這種笨蛋。”

  這種話深深地刺傷著普利策的心,使他和士兵們的距離越來越遠。後來他才明白,在那些身經百戰、受盡戰爭折磨的老兵眼中,自己是個小小蘿卜頭。老兵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戚朋友和戰友,在戰爭烽火中喪失了生命,內心的創痛可想而知。

  而年輕的普利策根本不懂戰爭是怎麽回事,卻經常對戰爭高談闊論,目中無人,老兵們和長官怎會不討厭他?

  1865年5月23日,聯軍在華盛頓舉行最後一次遊行,林肯總統宣布美國南北戰爭結束。7月7日,普利策領了最後一次薪餉,離開了軍營。

  此時,普利策和許多無家可歸的士兵一樣,決定留在紐約。然而,此時美國的就業形勢卻不容樂觀。南北戰爭剛結束,戰後的紐約,大批退伍軍人使本來難尋職業的失業大軍更加龐大。如果有一個工作機會,就會有幾百人前往應聘。

  此時的普利策英文還是不行,又沒什麽專長,要找個工作談何容易。他的生活越來越困難,後來外套有了破洞都沒錢買件新的。

  盡管如此,普利策也盡可能使自己看起來幹幹淨淨的。隻要口袋裏有個角幣,他仍然會到法國旅館附設的一家小店找人為他擦皮鞋。

  有一天,擦鞋的對他普利策說,請他幫幫忙以後別再來擦皮鞋了。普利策問這是為什麽?擦皮鞋的隻好說,法國旅館的闊佬不願意跟他這個窮孩子坐在一起擦皮鞋。普利策看看身上破舊的衣服,再看看闊佬投來的鄙夷的目光,立刻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這種尷尬的局麵,使普利策決心離開這個城市;而且他發誓,有朝一日他要返回此地,買下這家法國旅館,然後把它夷為平地,在這裏重新蓋上一棟舉世無雙的摩天大樓。

  那天,普利策碰巧遇到一位林肯騎兵隊的戰友。戰友勸他到西部去,西部才是真正的美國。於是,普利策決定到密蘇裏州的聖路易斯去。他深信他的希望到了那裏會實現。

  普利策在離開紐約時,身上隻有幾個銅板。為此,他賣掉了身上唯一值錢的東西——一條絲質手帕,以步行和搭乘火車的方式前往聖路易斯。

  當普利策見到密西西比河的時候,不但已身無分文,還賣掉了一部分的衣服。他走過的路程,相當於從布達佩斯經過巴黎到倫敦那麽遠。

  10月10日傍晚,普利策到達密西西比河畔,正好碰到一陣雷暴雨。他又冷又餓,眼睜睜地望著對麵的萬家燈火,卻無可奈何。一座橋也沒有,又沒錢坐輪渡。他渾身顫抖著,不知道如何能捱過這個夜晚。他站在岸邊看著渡輪來來去去,船夫叫他走開,他隻裝沒聽見。

  普利策等又一艘渡輪靠岸後,硬起頭皮問船夫:“請問你們需要人手嗎?我必須去聖路易斯,可是我身上沒錢。如果我留在這裏,一定會被凍死的……”

  船夫仔細地打量著他因寒冷而變成紫色的臉,終於代他向船長求情。船長答應讓他上船燒鍋爐,借此免費乘船過河。

  船終於靠岸了。普利策鏟了一夜的煤,四肢無力,全身發痛,下船時差點跌倒。船長給了他一點錢,告訴他到哪兒去找吃住的地方。就這樣,普利策找了個最便宜的客棧,倒下去就睡著了。

  當天下午,普利策被嘈雜的人聲吵醒了。起床朝窗外一看,隻見寬闊的密西西比河上豔陽高照,聖路易斯市是那麽生氣蓬勃。他來到大街上,買了個麵包邊走邊吃。

  此刻,街上到處都是獵人和生意人,當然還有婀娜多姿的淑女和窮兮兮的工人。新蓋的商業大廈、銀行、學校處處可見,這些美好的形象,使得普利策深信聖路易斯是個可以尋求光明前途的城市。

  還有更讓普利策高興的事,那就是普利策第二天就找到工作了。當然,由於他身體瘦弱,沒辦法幹粗活,而且脾氣也不好,又有幾分傲氣,不太願意幹那種讓人呼來喚去的事,所以他接二連三地換工作,做過騾夫、水手、建築工人、碼頭苦力、餐廳跑堂和馬車夫,但沒有一樣是他真心歡喜的。

  進入報業

  1868年,這是普利策的命運發生重大轉折的一年。在這一年,通過努力,普利策當上了律師。

  然而,因為沒錢設立律師事務所,加上年紀輕輕,又是一口夾生的英語,找他幫助打官司的人望而卻步,業務始終不見起色。

  一天晚上,圖書館裏有兩個人在下棋,其中一個正舉棋不定,站在身後觀看的普利策提醒他說:“別走那一步!”兩個人都驚訝得張大了嘴巴望著他。

  其中一個說:“老兄,如果您走那一步,您就輸定了。”普利策又站在另一方,拿起棋子走了幾步說:“先生,如果您這麽對付他,還是會贏的。”

  兩個人看看普利策,又看看棋盤,似乎讓這位陌生的年輕人的棋藝給鎮住了。當普利策正想離開時,其中一位叫住了他說:“年輕人,我想認識一下你這位棋藝高手,也順便介紹我的一位好朋友給你,這是艾米爾先生,我叫蘇茲。”

  普利策一聽很感慚愧,自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還敢得意揚揚地指導兩位名人下棋。在聖路易斯,沒人不認識艾米爾和蘇茲,尤其是蘇茲,他是共和黨創始人之一,過去曾幫助林肯競選總統。蘇茲原籍是德國人,擔任過美國駐西班牙公使,南北戰爭時曾是少將,現在是密西西比州的參議員。這兩個人共同擁有一家聖路易斯《西方郵報》。

  當蘇茲聽普利策說曾在林肯騎兵隊服過役,便和艾米爾交換了一下目光。他倆同時想到,這個才滿20歲的年輕人,已當過騎兵、打雜工人、律師,見多識廣,而且下得一手好棋,這是很少有的。

  當時,正好《西方郵報》的一名記者不幹了,得找個人補缺才行。蘇茲和艾米爾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普利策。他倆問普利策願不願意當記者。

  普利策說他當然想當,隻是從來沒有寫過文章,怕勝任不了。他倆勉勵他邊幹邊學,說他腦瓜子很靈,不久就能勝任的。就這樣,普利策幹起了記者。

  在那個年代的美國,新聞界是另一個廝殺聲不斷的戰場,大量具有普利策性格的人投身其中。他們在激烈競爭中,要找出最具刺激性的轟動新聞。記者們一個個跟偵探一樣在刺探和搶奪新聞,大報主編們的水平高低,天天在隨著報紙的出版揭曉。

  這樣以來,新聞界很自然地就集合起一批中流砥柱。普利策就是從一線記者幹起的。他當記者,一天工作16個小時,是個拖也拖不住的工作狂。

  普利策上班的第一天,總編輯就派他去采訪一樁盜竊案。當他趕到失竊地點時,已經有許多別的報社同行聞風趕到了。普利策不僅詳細地進行了采訪,還幫助辦案人員分析案情。

  結果,案子很快就偵破了,而普利策也寫了一篇精彩的報道。就連對他的能力有很大疑問的總編輯,也不得不佩服這個小夥子了。

  接著幾個星期,普利策寫了許多報道。他之所以一口氣能寫那麽多的報道,是因為他下筆快而且不浪費一分一秒。他領受任務後,大街小巷到處奔忙,他既報道市政府麵臨的困境,也采寫碼頭工人的打架鬥毆,甚至別家報紙隻字不提的芝麻小事,他也不放過。他認為報紙是給市民看的,就要報道市民身邊的趣聞趣事。如果不是蘇茲支持他的觀點的話,他這些稿子是發不出來的。他的文章一登出,讀者爭相傳閱,頓時洛陽紙貴,《郵報》銷售量直線上升。

  一次,普利策和另外幾十個人交了5美元,跟著一個答應介紹他們到路易斯安納州甘蔗種植園工作的人乘上一艘小輪船,當小輪船把他們拋在離城48公裏的地方掉頭離去時,他們才知道受騙了。普利策非常氣憤,他寫下一篇報道揭穿這個騙局。當《西方郵報》發表了他的稿子時,他十分高興。

  不久,報社老板蘇茲又把普利策調往傑斐遜城,擔任報社駐該城特派記者,專門采訪州議會開會的消息。他到首府從事政治采訪的第一個月中,就已闖入議會的政治核心。

  由於蘇茲先生的熏陶和栽培,普利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蘇茲認為這小夥子是新聞方麵的奇才,有朝一日會和自己並駕齊驅。

  果如蘇茲所言,普利策的超人才華和政治膽識迅速顯露出來。1869年12月14日,普利策出席了在聖路易斯城舉行的共和黨會議,並被提名為候選人。此時,普利策年僅22歲,離競選規定的年齡還差3歲,但對他的提名卻在“熱烈的掌聲”中被通過了。

  進了議會後,普利策敢仗義執言,尤其對貪官汙吏更是大加撻伐,就像在報上發表抨擊文章一樣。普利策了解到聖路易斯市政當局所收的大筆稅款不知去向,就提出一個法案,要求追查。

  當時就有一些議員極力反對,甚至公然威脅普利策的人身安全。朋友們也勸普利策別跟這幫有權勢的人鬥,說他們會要你的命的。但他照樣堅持原則,一邊在議會裏跟他們鬥,一邊寫了一篇篇內幕報道登在《郵報》上。

  由於社會輿論的壓力,當局被迫進行了追查,並將貪汙受賄的官員繩之以法。

  由於這件事,普利策被州長任命為聖路易斯市的三大警官之一。這一年他才23歲。他從身無分文來到聖路易斯,時間不長,就成了該市家喻戶曉的風雲人物。

  有了自己的報紙

  《西方郵報》是共和黨的報紙。它的兩位主辦人舒爾茨和普雷托裏斯也都是共和黨的著名人士。1872年,變幻莫測的政治風雲使舒爾茨和普雷托裏斯感到十分沮喪,他們認為他們的報紙已失去了德國籍讀者,於是把《西方郵報》最大的控製權賣給了普利策。

  《郵報》在普利策的主持下重新獲得了生氣。在普利策還是報社的一名普通記者時,他就是報社的支柱,每天為報社工作16個小時。現在,他成了該報的老板。當然更是傾心於一切與報社有關的事情。

  這時,還在報社中擁有一小部分股權的舒爾茨認識到這樣下去,普利策不久就會控製報社的一切權力。所以,1872年末至1873年初,舒爾茨和普雷托裏斯又花了3萬美元買回了《郵報》的多數股份。正要下決心對《郵報》進行大力改革的普利策心灰意冷,打起行李到歐洲旅行去了。

  普利策去歐洲轉了一圈,如今的普利策已是個小有資產的人物了。他抽空回了一趟故鄉。回到布達佩斯後,他這個衣錦榮歸的遊子撲向了母親的懷抱,母子緊緊擁抱著,熱淚滾滾而下。9年時間,一個流浪的窮孩子變成了報社的闊老板、一個政府要員,普利策的繼父怎麽也不能相信。

  不久,普利策後又回到了聖路易斯。他始終在尋找新的機會,然而,在此後的5年內他竟然沒有找到固定的職業,而且他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幹些什麽。

  在此期間,普利策曾經因為他的精明而發了一筆財。那是1874年初,他在拍賣場中花幾千美元買下了《密蘇裏國家報》。他隻經營了一天,就把其經銷權賣給了《環球日報》,有人估計價格是27000美元左右,有人估計為4萬美元左右。總之,從這筆買賣中,普利策是大賺了一筆錢。另外,普利策還把《密蘇裏國家報》的印刷設備賣給了幾個德國移民,也從中獲利不少。

  有一天普利策突然告訴朋友說,他要去首都華盛頓,擔任《紐約太陽報》的特派員。他有充分的理由要去華盛頓。當他回歐洲探親回來時,曾在那裏小住幾日,並且遇到了一個令他動心的女孩。那女孩名叫凱蒂。

  普利策到了華盛頓後,漸漸和凱蒂熱戀起來。但凱蒂的父母卻難以接受普利策,在他們心目中,新聞工作是不值得幹一輩子的。普利策下定決心,拚命地工作,希望能夠在新聞事業上闖點名堂出來。他深信這個行業同樣可以出人頭地。

  1878年6月19日,普利策和凱蒂終於喜結連理。婚後這對年輕夫婦就前往歐洲度蜜月。夫妻倆的生活一直很美滿。他們在歐洲遊曆了10個月後,又回到了聖路易斯。

  1878年,普利策得知了《聖路易斯快報》因連年虧損即將進行拍賣的消息,他派了一個叫西蒙·阿諾德的人代他投標,最後以25000美元買下了《快報》。

  就這樣,31歲的普利策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報紙,雖然當時這份報紙發行不到2000份,但它卻持有美聯社的特許證。普利策知道,在當地他還有兩個競爭對手:《郵報》和《明星報》。

  《郵報》的發行人約翰·A·狄龍是一個大宗不動產的繼承人,但因為他把報紙辦得過於呆板,發行量也隻有2000份左右。於是,約翰·A·狄龍主動找到普利策,提出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這也正是普利策所需要的。從此,兩家報紙合並為《快郵報》,報社遷移到了緬因大街321號破舊的《郵報》辦公樓。

  普利策接管報紙後,首先考慮的是擴大報紙發行量。而一家報紙要擴大發行量,首先必須具有獨到之處。普利策宣布:“《快郵報》要為人民大眾服務,而不為任何政黨謀利。不論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都要反對形形色色的弄虛作假。要堅持原則,拿出主意,擯棄世俗偏見和黨派偏見。”

  很快,普利策向《共和主義者報》提出了挑戰。《共和主義者報》得到當時控製密蘇裏州的保守集團的資助,並成為其喉舌,當時發行量近2萬份,規模居全市各報之首。

  當時,《共和主義者報》支持聖路易斯的保守分子塞繆爾·格洛弗出任國會參議員,《快郵報》則堅定地支持喬治·G·維斯特。普利策對《共和主義者報》進行猛烈抨擊。

  不久,維斯特取得了競選的勝利。普利策在與《共和主義者報》的第一個回合較量中取得了勝利。一個月以後,在有關該市煤氣壟斷權的論戰中,《快郵報》又一次擊敗了《共和主義者報》。

  《快郵報》麵向廣大市民,每日刊登一些和市民息息相關的報道,以及市民喜聞樂見的文章和圖畫,受到市民喜愛,發行量直線上升。

  揭露社會弊病這一新聞手法是眾所周知的,但誰也沒有像普利策那樣運用得如此堅定、巧妙和有效。揭露社會弊病成為他畢生的辦報宗旨,其目的是擴大發行量和推動改革。普利策在揭露社會弊病方麵大有用武之地,他在這方麵的知識和才能是其他編輯無法與之匹敵的。批評的眼光、永不滿足的精神和追求美好的願望是他的天性。普利策具有如此強烈的特點,以至他情不自禁地把它運用於辦報事業。

  普利策批評他接觸過的一切事物。揭露社會弊病是普利策的個性在報紙上的反映。當時,普利策就喜歡刊登一些發人深思及引起議論的文章,像一篇與稅收有關的文章就是個例子。它刊登了有錢人和大商人所繳的稅額,以及工人和小生意人繳稅的資料。

  通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清楚地看出,有錢人付的稅很少,窮人反而繳得比他們多。這篇文章一見報,不到幾小時,報紙就被搶購一空。

  在報紙上毫不留情地揭露社會弊病,使普利策樹敵不少,也使他贏得了大量的讀者。《快郵報》曾經有一名記者根據一份關於娼妓活動的年度報告寫了一則特大新聞,在報紙上公布了一批妓院房主的姓名和地址。這激怒了這批在地方上小有勢力的人,他們紛紛惡毒攻擊新聞界。

  有一次,普利策在報上開展了3個星期的反偷稅漏稅運動,結果得罪了商業界的一些人。這些人紛紛從《快郵報》撤回了廣告。這是一個暫時的損失,該報並沒有停止揭露社會弊病。這下子普利策的損失不小,但是他向惡勢力挑戰的決心並未動搖。

  普利策一生中最痛恨的就是政治的腐敗。他曾在《快郵報》上撰稿說:“什麽是我們政治生活最大的破壞者?當然是腐敗。為什麽會造成腐敗呢?自然是貪財。誰又是貪財最大的唆使者?……金錢是今日世界最大的誘惑力。有人為它出賣了靈魂,有人為它出賣了肉體,更有人把錢看成萬能……”

  普利策作為發行人兼主編,事務相當繁忙。事業一天天擴大,非得有個得力助手不可了。他幾乎跑遍了全國,終於找到了一位名叫柯克裏的人,這個人性格同他相近,很有魄力。普利策於是任命他為主編。這樣,普利策可以集中精力當報社的老板。

  1881年,《快郵報》銷路大增,普利策賺了一大筆錢。他拿出一部分利潤讓員工分享。主編除了高薪,年終還參加分紅利。特別勤勞的報童,可以得到金表或銀表。每年聖誕節,全體員工都能享受到全雞大餐。

  這時候,普利策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雖然婚姻、事業都很順利,可是此時普利策的身體已大不如前。1882年秋天,正當他和家人準備去加利福尼亞度假的時候,報社出了一樁轟動全市的大事,一個名叫史列貝克的律師被登在報上的一篇對他不利的文章所激怒,就帶著槍到報社來滋事,柯克裏為了自衛,開槍將他擊斃了。

  這件案子幾乎毀掉了普利策和他的報紙。來自四麵八方的敵人聚集在報社大門前,提出威脅要將普利策處以極刑。瘋狂的群眾甚至把點燃了的火把扔進窗內。

  普利策認為,不管如何,殺人絕對是壞事,誰幹的都一樣。西部天天在變,正在由野蠻走向文明,應該靠法製來解決問題。他給這件事弄得焦頭爛額。他先讓柯克裏取保在獄外候審。他自己也率全家到紐約去了。

  購買《世界報》

  1883年4月,普利策全家來到紐約。這時的紐約已和他剛從騎兵退伍時大不一樣了,已成了一個相當繁華的大都會。

  為了能在紐約立足,普利策認為還是辦報好。普利策此行意在收購《紐約世界報》,而他對外則宣稱是準備去歐洲度假。

  《世界報》於1860年創刊,剛開始是一份宗教報紙,後來落到以賓夕法尼亞鐵路主席為首的一幫人手裏。自1879年開始,它又為古爾德所有,成為他實現自己計謀的工具。

  在這種情況下,公眾逐漸對《世界報》喪失興趣,該報陷入連年虧損的困境。於是,古爾德急於要把它賣出去。但當他聽說買主是普利策時,馬上提高了價格。因為他深知一旦普利策接管《世界報》,普利策會把它從他的“喉舌”變成他永遠的敵人。

  於是,古爾德開價50萬美元,這對於一份發行量僅15000份的報紙來說簡直太高了。但普利策非常希望在紐約擁有一份自己的報紙。

  經過激烈的談判,1883年4月28日,普利策與古爾德簽訂合同,以346000美元買下了《世界報》。但他也為此負債累累。

  普利策買下報紙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組報社。前任報社主編赫爾伯特把《世界報》辦成了高雅的典範,但缺少新聞的真實性和趣味性。

  於是,普利策首先迫使赫爾伯特辭職。然後他對由總編輯E·C·漢考克等組成的原編輯委員會進行猛烈抨擊。

  5月1日,普利策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改革宣言”:

  《世界報》的全部財產已由本人購買了。從今天起將置於一種與過去完全不同的管理之下:雇員、措施和方法不同;宗旨、方針和政策不同;目標和利益不同;同情和信念不同;思想和靈魂不同。

  5月11日,第一張新《世界報》印出來了,立刻引起了一陣騷動,許多報社的編輯看了都大搖其頭,認為這種報紙在紐約是行不通的。

  但是它每星期都發表由普利策親手寫的社論。社論說出了勞動者的心聲,對紐約的富人顯貴發出猛烈的抨擊。《世界報》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說出了深刻的道理,很快就贏得了讀者。

  於是,在普利策的指揮下,《世界報》的頭版上登出了跳呼啦圈的舞女,出現了《愛上了她的錢》《花花公子喝酒》《為了兄弟去坐牢》之類的新聞標題。這些新聞以其通俗、生動的特點迅速吸引了讀者。

  與此同時,普利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他仍然沒忘記對大都市的醜惡、墮落的抨擊。他還在《世界報》上提出了國家為解決社會公正應該采取的幾條措施:(1)對奢侈品征稅;(2)對遺產征收繼承稅;(3)對高收入征收所得稅;(4)對壟斷公司征稅;(5)對享有特權的公司征稅;(6)征收入稅;(7)改革行政機構;(8)嚴懲貪官汙吏;(9)嚴懲倒賣選票者;(10)嚴懲在選舉中左右雇員選票的雇主。

  後來,除了第6條之外,其他幾條措施都被寫進了美國的法律。可見普利策新聞宣傳的影響力,以及他為推動美國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

  普利策果斷的改革措施和“煽情主義”的辦報方針,使《世界報》在短時期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普利策接手3個月後,該報發行量就由原來的15000份上升為39000份。

  1884年,美國舉行4年一次的總統大選,普利策在他的報紙上發表支持民主黨領袖克利夫蘭的言論。《世界報》列出四個支持他的理由:1.他是個老實人;2.他是個老實人;3.他是個老實人;4.他是個老實人。

  最後,克利夫蘭當選為新的一屆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太陽報》的發行量由158000份下降到78000份;《世界報》則超過了《太陽報》《論壇報》和《紐約時報》,接近紐約發行量最大的《先驅報》。這距普利策接管該報僅18個月。

  《世界報》的成功不是靠運氣,也不是靠激烈的政治攻勢,而應歸功於普利策對於社會狀況的精確估計,歸功於他善於運用具有競爭力的新聞技巧,以及他利用這種技巧所製定的政策。他始終努力把三性——趣味性、刺激性、教育性——灌輸到他的報紙裏,因而贏得了大量讀者。

  《世界報》的偉大理想之一,就是要把窮人當作人看待,而其他報紙把貧民窟裏的悲劇看成是令人討厭、無足輕重的瑣事,所以,《世界報》走入先前各家報紙從未關注過的各個角落。

  後來在短短的幾年內,《世界報》成了全美國新聞界的泰鬥,它所帶來的震撼,使人不得不對它另眼相看。

  普利策的突然闖入,打破了紐約報界維持多年的平衡。《紐約時報》《先驅報》《論壇報》等大報紛紛降價銷售,企圖擠垮《世界報》。但這絲毫無損於《世界報》,因為該報並不在讀者群上與它們競爭,它吸引的是另一個階層的讀者。

  再立奇功

  普利策熱心於政治,1885年,他在國會代表選舉中,以高票當選為紐約市的眾議員。可是,妻了凱蒂並不快樂,丈夫越忙,在家陪她和孩子的時間就越少。

  一天凱蒂跟普利策開玩笑說:“約瑟夫,你整日不歸家,是在外麵有別的女人了吧?”

  普利策卻點了點頭說:“是呀,比你漂亮多了,我也非常喜愛她……”

  原來,普利策說的是“自由女神”。他在國會就聽說了法國人募集了一筆巨款,要塑造一座自由女神像,準備獻給美國人民當禮物。這座女神像已塑造好了,正等著裝運到美國來。

  有關人士建議將她安置在羅德島地勢較高的地方,以便讓每一個進入紐約港口的人都能看得到,可是國會卻遲遲不通過撥款預算。

  聽到這個消息後,普利策決定為“自由女神”籌集10萬美元,使法國人的禮物可以早日運抵紐約。他於是通過《世界報》,呼籲大家捐款。

  《世界報》的大聲疾呼立刻有了反應。最後《世界報》共募集了101091美元,為拯救“自由女神”做出了貢獻。1886年10月,當自由女神像在紐約港口矗立時,普利策與各地名流顯要,站立於主持儀式的行列中。

  1887年,普利策為紐約市的一次選舉奔忙著,他日夜不停地演說,寫文章,策劃選舉事宜。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有天晚上,主編柯克裏走進普利策的辦公室,看見他直直地望著自己,兩行淚水掛在臉上。

  原來,普利策什麽也看不見了,他的雙眼已經瞎了。為了調養身體,普利策和凱蒂開始了一次長期、悠閑的環球旅遊,經過了印度、中國及日本。

  回到美國之後,普利策便籌劃蓋一座《世界報》新的大廈。他買下的那塊地皮,就是當年退伍時身穿舊軍服被有錢人看不順眼,連擦皮鞋的都攆他走開的那座法國旅館所在地。

  1890年12月10日,紐約最高的一座大樓——新普利策大廈完工了。這是座20層樓的建築物,地下室用來做印刷廠,一樓為營業部,二樓至十樓為出租的高檔寫字樓,十樓以上為《世界報》樞紐中心。鍍金的圓形頂樓是普利策的辦公室。第十一樓是漂亮的臥室套房,專供加班不能回家的編輯使用。

  建這座大廈,普利策沒有分文債務,這座價值200萬美元的大廈完全屬於他個人所有。

  普利策知人善任,他手下有一批像柯克裏這樣的精兵強將幫他主持業務。他雖雙目失明了,但耳朵能聽見,他每天都要聽下屬匯報工作,然後他作出指示。

  沒事時,普利策就讓秘書讀書、讀報給他聽。有時由他口授,讓秘書代寫重要社論。他還造了一艘豪華遊輪,乘坐它到處旅遊。

  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在他的遊船上與世長辭,享年64歲。

  為了培養新一代的新聞人才,普利策在遺囑中,將兩百萬美元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用以建立一所新聞學院。其中50萬設立今天聞名世界的普利策新聞獎。

  1917年,普利策新聞獎第一次頒發。普利策的遺囑中規定普利策獎包括4項新聞獎、4項文學藝術獎、1項教育獎和4項學術獎。但普利策獎的影響越來越大,目前,普利策獎中包括14項新聞獎和7項文學藝術獎。

  幾十年來,普利策獎象征了美國最負責任的寫作和最優美的文字。特別是新聞獎,更是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每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美國記者無不以獲得普利策新聞獎作為奮鬥的目標。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