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六節改名字的方法

  辯證地來看,取名是常例,是每一個人一生都要經曆的;改名是特例,不具普遍性。但是,改名實際上也是取名,隻不過原來的基礎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原本就有了一個名字的。改名的事例,古往今來實在不少。

  孩子剛生下來或小時候取名,自己不能參與意見,大多由父母家人以及親戚朋友來商定。如此取出的名字,可能並不為孩子所喜歡,也不一定能體現出個人的性情、抱負,因而後來才會改名。這種改名的情形是比較複雜的。有的是純粹不喜歡過去的名字,而改用新名。在前些年以至現在的鄉村,人們還有給孩子取醜名的風氣,孩子長大,尤其是讀書以後,覺得名字難聽、不雅,因而重新取名,有時候是自己取,有時候則是父母主動請人幫助改名。生活中常可見到這樣的情形:一個孩子本來叫鐵蛋、幺妹,到縣裏上中學回來的時候,卻變成了誌堅、文媛。再比如,如果老祖母給她的孫女取名招弟、引弟、望弟、愛弟、盼弟等等,孩子長大了,肯定不喜歡,也就必然要改名。魯迅先生的伯父本來叫仲升,北京話發音“仲升”與“眾生”相同,眾生又被用來指稱牲畜,含有罵人的意味,所以不願意用此名,硬改了一個該是老大叫的名字-伯升。

  有人改名,不一定是因為原名封建、鄙俗,而想要取一個更有意義的好名字,比如有的女孩子覺得萍呀、花呀的不好,便換一個新名字,或者把名字中的這類字眼去掉,留下另一意義較好的。比如原慧萍,去掉萍字,改成單名一個慧字。這類改名,動機在於對美的追求,改名者力圖使自己的名字與自己的審美追求以及社會普遍的美學理想協調。

  準確、鮮明地表現名主抱負、誌趣的改名,所占比例恐怕是最大的。父母家人給孩子取名,往往離不開自己的感情以及對孩子的期望,而這些又並不一定能與孩子的情感願望相合,所以就有改名的事情出現。如武則天、李自成的改名就是如此。又如宋代柳開,年輕時候傾慕韓愈,後來改名為開,自以為能另開門道。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原名秋閨瑾,小名玉姑。後來為了表示女子不甘落後,去掉了名中的“閨”字,又自號“競雄”“鑒湖女俠”。現代作家劉半農原來的筆名是“半儂”,後來他很認真地改作“半農”,以表示自己告別纏綿悱惻的舊文學,開始新的文學生涯的決心。一代畫師徐悲鴻原名壽康,有福壽安康的意思。為了提醒自己在悲痛貧困的環境中振翼奮進,他毅然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悲鴻,並自號“江南貧俠”。

  時代風潮往往也是改名的原因之一。時代的思想文化風潮像強勁東風吹來的時候,必然對一些人產生影響,在他們的心頭或吹起漣漪,或卷起狂濤。如清末的革命黨人,投入革命隊伍後紛紛改名,章太炎、蔡孑民、胡漢民、汪精衛都是這種思潮的產物。胡漢民原名衍鴻,改名漢民,表示堂堂大漢之民。蔡元培本來是前清進士、翰林院編修,字鶴卿,思想轉變後,改字孑民,表示為炎黃的孑遺之民。

  20世紀二三十年代,西方的各種思想都吹到了中國,於是有人應“風”改名。著名作家巴金原名李芾甘,在巴黎留學時一度崇尚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因此從二人名字中的首尾各取一字,成現名。教育家陶行知少年時很推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故名知行。留美後,受實驗主義的思想影響,認為凡事並非知而後行,而是行而後知,於是改名為行知。

  在當代,因時代的影響而改名的也不少,其中影響最大的恐怕是文化大革命。當時,為了趕潮流,許多人取名或改名衛紅、學青、學彪,女孩子取名武、斌等等。那個時代結束以後,這些名字變得很不合適,於是又有人改名。在那個年代,因為名字升遷的人有之,落地者亦有之。顯然,追求時代風潮取名,改名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把名字“綁在政治的戰車上”,否則,結局大多是可笑、可悲的。

  改名大多自覺自願,但也不是沒有被動的改名。漢語同音字較多,偶然地寫了別字,又不好糾正,這樣將錯就錯的名字就有了。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的改名就是如此。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4歲時,他赴日留學,不小心在護照姓名欄裏填上了年齡“十四”。護照不能隨意塗改,於是他就將“十”字添筆改成“李”,“四”字無法改。但“李四”這名字不太雅,抬頭見“光披四表”的橫匾,就在四字後加一個“光”字。“四光”有“四方光明”的意思,算是一個不錯的名字。這種名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圈裏總能找到一兩個的。不過,這種被動改名並不是名主始料所及。

  另外的情形則是非改不可。在封建時代,皇帝、上司的好惡關係到一個人的身家性命。皇帝老子不喜歡,名字就得改。舊時,有個叫楊林的參加科舉考試,有人說他的名字與反叛首領的名字相同,應當改名,否則怕應試不中,於是此人改名楊上林。孫中山先生也曾因避禍而改名。孫中山原名文,字載之,因鼓吹革命,流亡日本,為便於革命行動而改名中山樵。

  此外,封建時代的避諱製度也迫使許多人改了名字。漢代蒯徹因避漢武帝劉徹改名通,晉代王衍因避成帝諱而改名夷甫,南齊蕭道先避高帝蕭道成諱改名景先,五代後唐的楊檀因名字的右半部犯明宗諱而改名光遠……

  就改名的方法而言,常用的有如下幾種。

  1.諧音改名法

  即使改了以後的名字與原來的名同音或音近。如成功地在電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兒的著名表演藝術家田華,原名叫劉天花。她出生時,村子裏正鬧天花,父親為了不讓孩子染上病,便依迷信習俗,為女兒起了這個名字。天花參加工作後,成了一名小演員。後來,劇團領導根據她的要求,利用“天花”的諧音,給她改名為“田華”。人們還記得在新疆羅布泊地區考察中遇難殉職的科學家彭加木嗎?彭加木原名叫彭家睦,犧牲前是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科學新疆分院副院長。早在1956年,彭家睦在自願申請到新疆工作時,就在決心書中正式改名為“彭加木”,他說:“加木合起來就是‘架’字,我要在上海和新疆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從上述兩個例子中可看出,諧音改名方法十分簡單,利用諧音,稍作變化,字義與原先截然不同,令人耳目一新。這種改名方法應用得很普遍。又如張稚民改為張誌民、楊公忌改名為楊公驥、孫毓麒改名為孫越琦、趙樹禮改名為趙樹理等。

  2.增減字改名法

  這也是改名中常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原先名字加上或減去一個字,產生新的名字。如當代版畫大師古元,出生後,善良的父親擔心他有什麽三災六禍,便虔誠地把他過給關帝廟的關聖大帝,並取名叫古帝源。到延安以後,他認為原先的名字不理想,遂去掉名的前一個字,並利用後一個字的諧音,改名叫古元。編導《南征北戰》影片的著名導演成蔭,原名叫成蔭五。1938年他到延安後,由於很喜歡“綠樹成蔭”這個成語,便將成蔭五的“五”字去掉,改名成蔭。增減字改名法還有一種形式,就是增加或減少名字的偏旁部首,產生新的名字。如著名漫畫家王複羊本名王複祥,後將“祥”字的示字旁去掉,就成了“羊”字。在這類改名的方法中,一般讀音改變不大。如深受青少年喜愛的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高仕,半個多世紀以前,他對當時的社會黑暗、政治腐敗非常不滿,憤然改名為高士其。當人們問他為何改名時,他說:“去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為錢。”高老的這種優秀品質一直保持到去世,受到人民群眾的尊敬。在這類改名方法裏,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把名字改變一個字,形成新的組合。如現代詩人何其芳原名叫何永芳,是按字輩取的名,由於他上中學時,文章寫得非常漂亮,深得國文老師的喜愛,老師想到《離騷》中有“何所獨無芳草兮”之句,取“何其芬芳”之意,把永芳改為“其芳”,名字的肯定句式變為感歎句式,新穎含蓄。

  3.言誌改名法

  這種改名的方法使用得非常多,由於起名的一般是父母、親朋,改名的一般是本人,因此,改的名字往往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誌趣和抱負。如延安時期的“五老”之一、教育家徐特立,原名徐懋恂,又名徐立華,他青年時期乘船去衡山,見十餘名同舟之人一路對船工態度蠻橫,他對此極感不平,乃自誡自己若能舉及第,隻當教員,不當欺壓百姓之官,並取“特立獨行,高潔自守。不隨流俗,不入汙泥”之意,改名為徐特立。又如新中國成立出生的青年作家莫伸,原名叫孫樹淦,“文化大革命”中到陝西插隊,業餘學習寫作,發表處女作《窗口》時署名“莫伸”,取自陳毅元帥的詩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既表示對陳毅同誌的敬重和欽佩,又是對自己的警戒和激勵。

  改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要經過一定的審批手續,各國在這一點上具有共同性。如《瑞士民法典》第30條規定,如確實存在重要原因時,住所所在地的州政府允許其更改姓名。在芬蘭,根據1912年頒布的《姓名法》,公民若要改變姓名或增減自己的名字,必須向省政當局提出書麵申請,經核準後並在地方報紙上聲明(若更改姓名還須在官方報刊上聲明),然後才能向戶籍機關登記備案,方始生效。比利時新的法律規定,父母給子女改名必須交納200比利時法郎的“改名稅”。

  在我國,受理公民改名的是各地公安局的戶籍部門。在改名前,一定要慎重考慮,一般不要輕易變更。如確有正當理由需要變更時,應按照《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的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後再作變更。

  《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幹涉、盜用、假冒。”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規定:“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未滿18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2.18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公民改名必須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有的人往往忽視這一點。曾有一位青年人,搞了一項發明,他用新的名字向專利局申請了專利,之後,卻遇到了麻煩,主要是新名字和工作證、戶口簿上的名字不符。他振振有詞地對戶口登記機關說:“公民有使用和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我想用什麽名字是我的自由,我不願受別人的幹涉。”這說明,這位青年對改名的規定不清楚。實際上,起名和改名都要經過戶口登記機關登記,正是為了保護公民的姓名權,這是防止他人幹涉、盜用和假冒的重要措施。

  §§第三章五格剖象命名法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