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節寄學識淵博之望起名法

  世人中才高八鬥者雖然為數極少,但為父母者及長輩絕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目不識丁。中國人深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思想的影響,於是乎世人中就有“養兒不讀書,莫如養頭豬”的諺語流傳。在古代,由於科舉製的規定,人們要走仕途道路,就得讀四書五經等。父母望子成龍,直接表現為希望兒孫十年寒窗苦讀,以求將來金榜題名。雖然科舉製毒害了不少青年,禁錮了不少人的思想,但實際上也促進了不少人去學習,去苦讀,這一點還是應該肯定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到了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科學是生產力的思想,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人們要適應現代社會,文化知識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因素。為父母者為了子女今後有更好的發展,當然就希望子女學識淵博,雖然並不是都能做到這一點,但父母還是對子女抱有極大的希望。取名時,這種希望自然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如文彥博,宋代介休人,字寬夫,佑宗時第進士,著有《潞公隨》一書。“彥”與“淵”諧音,文彥博即文淵博。

  文林,明代人,字宗儒,成化進士。聯係名與字,可見父輩希望他通讀儒家經書。

  文行遠,清代江西德化人,字樵稿。字雖然為樵稿,但文卻能行遠,名字化用典故“文質行文不遠”,甚妙。

  孔希學,明代人,一生好讀書,善書法,文辭爾雅,每賓客燕集,談笑揮灑,油然成章。“希學”果能學,為學之意呼之欲出。

  孔學思,唐代人,以博學聞名。欲博學,不思不可。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學思一名便是孔子這句名言的濃縮。

  仇博,宋代新安人,字彥文,質敏博學。仇博善屬文,13歲時便能詩善文,蘇軾見而奇之,拍著他的後背說:“後生可畏。”博乃博學之義,父為之取名極好,仇博也沒有辜負父望。

  程端學,元代人,字時叔,通《春秋》。人名端學,好好學習義。

  程駿,後魏人,字麟駒,敏而好學。駿、麟駒,都是千裏馬的意思。

  方元修,宋代桐廬人,字時敏,少有詩名。元修,意思就是說開始就好好修身,要修身就要博學。

  王文淵,明代安喜人,字巨卿。名取“文淵”,意即學問很深,此人經過發奮,終成大學者。

  司馬才章,唐代人,隋末為郡博士,曾與孔穎達、顏師古等一同撰寫五經義訓,確實是才學廣博。章即彰,是顯著的意思,才章即文才顯著。

  再舉幾個現代人名例:林博,中國科大畢業的少年大學生,從小就聰穎。其父取名為博,就是希望他有廣博的知識。

  童冠賢,冠賢,賢才之冠,再聯係童姓意更妙,少年就成賢才之冠。

  車文博,原吉林大學學者。文博,知識淵博。知識淵博以至於車載鬥量,真乃博學者。王英才,英才乃傑出之才。

  朱良才,良才義同英才。

  張希才,希才,希望成才,希與稀諧音,又是稀有之才之義。

  以名字寄學識淵博之厚望,這種現象在人名中隨處可見,所占比例大致為8%。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