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章 白居易與劉禹錫酬贈唱和詩考述匯輯

  第一節 白居易與劉禹錫酬贈唱和詩考述

  陳寅恪雲:“樂天一生之詩友,前半期為元微之,後半期為劉夢得。……及大和五年微之卒後,樂天年已六十。其二十年前所欲改進其詩之辭繁言激之病者,並世詩人,莫如從夢得求之。樂天之所以傾倒夢得至是者,實職是之故。蓋樂天平日之所蘄求改進其作品而未能達到者,夢得則已臻其理想之境界也。”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4月,第351-352頁。盡管如此,如果真要考校白居易與元稹、劉禹錫之間的關係,元稹、劉禹錫二人在白居易心目中的地位還是有所區別的,因此詩歌酬贈唱和的表現亦有所不同。如果說白居易與元稹除了詩歌創作上的聲同氣應、詩學理念的共同追求外,讓他們結成金蘭之交更為直接的原因則是共同的人生經曆、相近的思想信仰、相似的性格特征以及患難與共的私分交誼;而“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白集》卷三十六,《哭劉尚書夢得二首》其一)的白居易與劉禹錫,雖亦有“行年同甲子”(《劉集》外集卷四,《酬喜相遇同州與樂天替代》)、“同年同病同心事,除卻蘇州更是誰”(《白集》卷二十六,《寄劉蘇州》)這樣的感慨,但更多的則是他們之間“杯酒英雄君與操,(曹公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文章微婉我知丘。(仲尼雲:‘後世知丘者《春秋》。’又雲:‘《春秋》之旨,微而婉也。’)”(《白集》卷三十六,《哭劉尚書夢得二首》其一)、“好遣文星守躔次,亦須防有客星來”(《白集》卷三十四,《看夢得題答李侍郎詩詩中有文星之句因戲和之》)、“一從別樂天,詩思日已沉”(《劉集》外集卷二,《樂天寄洛下新詩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懷也》)、“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順科”(《劉集》外集卷二,《和樂天耳順吟兼寄敦詩》),以及“餘少為江南客而未遊秣陵,嚐有遺恨。後為曆陽守,崎而望之。適有客以金陵五題相示,逌爾生思,歘然有得。他日友人白樂天掉頭苦吟,歎賞良久,且曰石頭詩雲: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後之詩人不複措詞矣。餘四詠雖不及此,亦不孤樂天之言爾”(《劉集》卷二十四,《金陵五題》其序)這種詩歌酬贈唱和及相互理解上的知音之賞。故劉、白二人酬贈唱和的詩歌較之元、白,則情感力度稍弱,更多的是晚年悠閑容與、歎老詠病生活的抒發,這種情狀,以至劉禹錫自己亦雲:“詞人各在一涯居,聲味雖同跡自疏。”(《劉集》外集卷二,《酬鄆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懷見寄兼呈樂天》)而與“一生休戚與窮通,處處相隨事事同”(《白居易集箋校》卷二十三,《醉封詩筒寄微之》)的元、白關係存在著形質上的差別。

  至於白居易與劉禹錫酬贈唱和的詩歌,據二人所敘,均收於《劉白唱和集》,由他們共同主持編修四次,收詩五卷(已佚)而成。劉、白二人編修其唱和詩歌的大致情況如下:第一次編訂在大和三年(829)三月。白居易將大和三年春以前二人唱和詩共138首(《與劉蘇州書》作“數百首”),勒成上下兩卷,名《劉白唱和集》。並寫二本,一付白居易侄龜兒,一付劉禹錫子岑郎。參見《白居易集箋校》卷六十九《劉白唱和集解》:“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應者聲,同交爭者力敵,一往一複,欲罷不能。繇是每製一篇,先相視草。視竟則興作,興作則文成。一二年來,日尋筆硯,同和贈答,不覺滋多。至大和三年春以前,紙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其餘乘興扶醉,率然口號者,不在此數。”第二次在大和六年(832)冬。此次是將大和五年冬白居易送劉禹錫至蘇州刺史任後的唱和詩,編成一卷,名《劉白吳洛寄和卷》,附於前集(指前編《劉白唱和集》二卷),遷前集下卷為中,題此卷為下。見《白居易集箋校》卷六十八《與劉蘇州書》:“與閣下在長安時,合所著詩數百首,題為《劉白唱和集》卷上下。(事具集解中。)去年冬,夢得由禮部郎中、集賢學士遷蘇州刺史。冰雪塞路,自秦徂吳。仆方守三川,得為東道主。閣下為仆稅駕十五日,朝觴夕詠,頗極平生之歡。各賦數篇,視草而別。歲月易邁,行複周星。一往一來,忽又盈篋。……然得雋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和中得之。他人未嚐能發也。所以輒自愛重,今複編而次焉,以附前集,合前三卷,題此卷為下,遷前下為中。命曰《劉白吳洛寄和卷》,自大和五年冬送夢得之任之作始。”第三次結集在開成元年(836)。所收之詩,起於大和八年(834)劉禹錫自蘇州刺史轉汝州刺史任,終於開成元年秋劉禹錫罷同州刺史,以太子賓客分司入洛,編為一卷,題為《汝洛集》。見《劉禹錫集箋證》外集卷九《汝洛集引》:“大和八年,予自姑蘇轉臨汝,樂天罷三川守,複以賓客分司東都。未幾,有詔領馮翊,辭不拜職。授太子少傅分務,以遂其高。時予代居左馮。明年,予罷郡,以賓客入洛,日以章句交歡。因而編之,命為《汝洛集》。”第四次在劉禹錫死後三年,白居易死前一年,即會昌五年(845)夏五月。約是將開成二年後至會昌二年前之未編詩編為一卷,合前共五卷,統名之為《劉白唱和集》五卷。參見《白居易集箋校》外集卷下詩文補遺三《白氏長慶集後序》:“白氏前著《長慶集》五十卷,元微之為序。《後集》二十卷,自為序。今又《續後集》五卷,自為記。前後七十五卷,詩筆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又有《元白唱和因繼集》共十七卷,《劉白唱和集》五卷,《洛下遊賞宴集》十卷,其文盡在大集錄出,別行於時。若集內無而假名流傳者,皆謬為耳。會昌五年夏五月一日,樂天重記。”《劉白唱和集》五卷,《新唐書藝文誌》載三卷,又《汝洛集》一卷,共四卷,第五卷未錄。這就是說,五卷本宋初已不見流傳。至宋《崇文總目》,就隻錄《劉白唱和集》一卷,較《新誌》所錄,已佚去二卷,《汝洛集》也不見記載。所以,明人胡應麟《詩藪外編卷三(唐上)》感慨雲:“唐人倡和寄贈,往往類集成編,然今傳世絕少,以未經刊落,故尤難遠。……右據諸家書目備錄,《宋藝文誌》所存,僅十之四五,至《通考》則僅存《漢上題襟》《鬆陵》三數種。今惟《鬆陵》行世,餘悉不存。”

  由此可見,《劉白唱和集》五卷,卷次已不複完存,詩歌具體數目亦無可考。岑仲勉因手頭劉禹錫詩適無他本,隻取資於《全唐詩》而止,且僅就劉禹錫針對白詩原唱之和章,加以考次。即便如此,據其所考,劉禹錫酬和白居易詩仍多達70首。岑仲勉:《岑仲勉史學論文集》,中華書局,1990年7月,第149頁。熊飛《劉白唱和集編集流散考》進一步指出:“據劉、白二集,劉白唱和之詩今存二百餘首,其中有和無唱,有唱無和者共三十餘首。因此,劉白唱和詩至少逸失三十餘首。”熊飛:《劉白唱和集編集流散考》,《唐都學刊》,1997年第4期,第32頁。這些結論是否如實,待下白居易、劉禹錫相關酬贈唱和詩考述匯總後,自然明了。

  於茲有必要對淄博職業學院牛明哲的論文《烈士在暮年,壯心猶未已--淺析劉禹錫晚年的和白詩》中的觀點特加指出,以饗閱者。其文大意為:與劉禹錫同時的文人兼政治家如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等皆不遺餘力地投身到政治革新鬥爭中,顯示出積極的入世精神。但是殘酷的現實給了他們無情的打擊,他們麵對大地主階級保守派的攻擊和迫害,有的妥協退讓,有的悟道參禪,鈍化了戰鬥的鋒芒。然而劉禹錫從未動搖過自己的政治理想,“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詠史二首》),他像一個頑強的鬥士,屢遭貶謫卻仍矢誌如一,至死也沒有向大地主階級保守派屈服。劉禹錫的這種戰鬥精神在與白居易的唱和詩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特別是劉白晚年的唱和之作。劉、白生於同年,但晚年的白居易思想已轉消極,“中隱”於市。故劉白的唱和之作表現出相反的精神麵貌:白詩低沉悲觀,劉詩則剛健昂揚,充滿了樂觀向上、豪邁曠達的氣概,在藝術上也比白詩略勝一籌。因此,中唐以後劉之酬和之作流布甚廣,而白之贈詩卻大多不為人所知。現舉數例,以窺其一斑。而所舉數例,乃劉禹錫酬和白居易贈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酬和白居易《微之敦詩晦叔相次長逝,巋然自傷因成二絕》之《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以及酬和白居易《詠老贈夢得》之《酬樂天詠老見示》這三組詩歌牛明哲:《烈士在暮年,壯心猶未已--淺析劉禹錫晚年的和白詩》,《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21期,第84-86頁。如此偏激之言、怪駭之論,本可不置一喙。據我們觀察,即便這三組詩歌的詩藝巧拙、思想高下,就難以軒輊。尤應指出的是,僅以此幾篇定奪劉、白酬贈唱和詩,無疑是一葉障目,難見森林;亦隻能說明其並未細讀二人全集,即以偏概全,妄下結論。這種研究的方法及態度均是不可取的。比較嚴謹的看法如賀秀明指出:劉禹錫與白居易詩交34年,是“同年同病同心事”的“洛下老伴”。他們晚年老病、奉佛詩既有相同相似之處:具體描摹自身的老年特征,表現了詩人的老年心理,好佛都以儒為本、佛為用,用佛教解脫煩惱;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劉禹錫晚年不甘老暮,對生活、老病的態度比白居易積極達觀,白居易奉佛的程度比劉深,劉好佛重在佛學的方法論,白則重視佛教的修行實踐。從中反映出兩人晚年對現實的態度相似,而處世態度、生死觀念有差異。賀秀明:《劉禹錫白居易晚年老病、奉佛詩之同異》,《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第93頁。

  此外,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指出:“竹枝》本出於巴渝。唐貞元中,劉禹錫在沅湘,以裏歌鄙陋,乃依騷人《九歌》作《竹枝》新辭九章,教裏中兒歌之,由是盛於貞元、元和之間。禹錫曰:‘竹枝,巴歈也。巴兒聯歌,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其音協黃鍾羽。末如吳聲,含思宛轉,有淇濮之豔焉。’”郭茂倩編:《樂府詩集》第八十一卷,中華書局,1979年11月,第1140頁。按,劉禹錫與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但劉、白詞俱無和聲,故後世以皇甫鬆、孫光憲詞作譜以為和聲之始,考劉、白二集,劉禹錫《竹枝詞》共兩組,一組九首,續作兩首,共十一首,白居易深賞此曲,故亦作了四首,並且其《憶夢得》詩雲:“幾時紅燭下,聞唱《竹枝》歌?”並附注雲:“夢得能唱《竹枝》,聽者愁絕。”(《白集》卷二十六)與之相近的還有《楊柳枝詞》關於《楊柳枝詞》,當是白居易首作,劉禹錫亦有同題之作。故劉禹錫《酬樂天醉後狂吟十韻(來章有移家惟醉和之句)》詩雲:“好吹楊柳曲,為我舞金鈿。”(《劉禹錫集箋證》外集卷四),據白居易《楊柳枝二十韻》題下自注:“楊柳枝》,洛下新聲也。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詞章音韻,聽可動人,故賦之。”(《白集》卷三十二)《白集》卷三十一有《楊柳枝詞》八首,卷三十七有《楊柳枝詞》一首,卷三十一有《浪淘沙詞六首》;《劉集》卷二十七有《楊柳枝詞》九首、外集卷二有《楊柳枝》一首,《劉集》卷二十七有《浪淘沙詞九首》。這些詩歌的創作,明顯是劉、白二人晚年相互學習、切磋詩技的結果,但因二人並不直接指涉酬贈,亦未加絲毫說明,誠如郭茂倩《樂府詩集》所指出,“劉白詞俱無和聲”,故本章對此類很具有文學史意義的詩歌未加輯錄,特此說明。

  附帶提及一下,在《白居易與元稹酬贈唱和詩考述匯輯》一文中,我們主要探討了元、白二人次韻酬唱的情況,這部分內容對劉、白唱和亦有相應的參考價值。唯是元稹去世較早,無緣預會白居易與劉禹錫等人晚年在洛陽的聯句酬唱,故把聯句酬唱放置本文稍加提及。何謂聯句詩?清王兆芳《文體通釋》說:“聯句者,作詩不一人,共以句相屬也,主於眾才合韻,屬詞接聲。”至於聯句作詩始自何時,曆代文論家看法不盡相同。清王元啟認為聯句詩肇自《詩經》,他在《讀韓記疑》中說:“唐韓愈)《遠遊聯句》,舊注:聯句,古無此法,自退之始。按:……《三百篇》中已備此體,《邶風式微》詩每章首二句黎侯問辭,末二句黎臣答辭,此皆後人聯句之祖。舊注非是。”這個論斷並不恰當。趙翼在《陔餘叢考》中駁斥說:“式微》之詩,蓋二人所作,以為聯句之始,此未免附會。”遊國恩亦雲:“昔人有謂《式微》一詩為聯句詩者,恐不可信。”遊國恩:《遊國恩學術論文集》下篇《柏梁台詩考證》,中華書局,1989年1月,第369頁。明吳訥《文章辯體序說》認為聯句詩始自陶淵明:“按聯句始著於《陶靖節集》,而盛於退之東野。”“人各四句”的聯句形式陶集所載固為最早,但聯句作詩尤其是早期的聯句並不限於“人各四句”。所以此說也不恰當。一般認為,見於《東方朔別傳》的《柏梁台詩》,才是最早的一首“聯句詩”。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孝武愛文,《柏梁》列韻,……聯句共韻,則《柏梁》餘製。”即將《柏梁》詩視作聯句之祖。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也說:“連句(即聯句),漢武帝柏梁宴作。人為一句,連以成文。”宋沈括、明徐師曾也持這樣的看法,沈括《夢溪筆談》:“漢武《柏梁》,已肇其端。晉賈充與妻李氏遂有連句,其後陶謝諸公,亦偶一為之,何遜集中最多。”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按聯句詩起自《柏梁》,人各一句,集以成篇。”當然,對《柏梁》詩是否為漢武帝時作,亦有持異論者,如遊國恩即力證《柏梁詩》不能早於魏、晉之世。遊國恩:《遊國恩學術論文集》下篇《柏梁台詩考證》,中華書局,1989年1月,第352-379頁。關於聯句詩曆史演變的基本情況,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二十三“聯句”條言簡意賅地考論說:雪浪齋日記》雲:退之聯句,古無此法,自退之斬新開辟。範景文亦雲:昌黎聯句有跨句者,謂連作第二三句,如《城南》等作是也;有一人一聯者,如《會合遣興》等作是也;又一人四句者,如《有所思》等作是也。《漁隱叢話》則謂謝宣城有聯句七篇,陶淵明有聯句一篇,是六朝已有之。然聯句究當以漢武《柏梁》為始,《文心雕龍》曰:聯句共韻,柏梁餘製是也。今按六朝聯句亦不止陶、謝二公,《南史》謝晦將被戮,與兄子世基聯句,世基詩曰:……晦詩曰:……梁元帝與武陵王紀交兵,帝為詩曰:……紀之子圓正被收在獄,乃連句曰:……隱士雷次宗還廬江,何尚之設祖餞,文士畢集,為連句詩,懷文所作尤美。《北史》薛孝通等在孝文帝前以忠為韻,……此皆六朝人連句也。

  但其時曰‘連句’,不曰‘聯句’耳。方勺《泊宅編》又引劉中壘謂泥中、中露,衛二人名,《式微》之詩,蓋二人所作,以為聯句所起,此未免附會。至古人聯句,大概先分韻而後成詩,梁武帝華光殿聯句,曹景宗後至,詩韻已盡,沈約以所餘‘競’‘病’二字與之,曰所餘二韻,則分韻後之所餘也。《陳後主集》有序宣猷堂宴集五言曰:披鉤賦詠,逐韻多少,次第而用。在座有江總、陸瑜、孔範等三人,……諸人詩用韻與所得韻次,前後正同,曾不攙亂。可見古人聯句先探鉤韻字,各據所得,循序賦之,正如後世韻格也。(附注雲:杜集中有《夏夜李尚書筵送宇文石首赴縣聯句》,又有與李之芳、宇文彧三人聯句,則唐人聯句亦不自昌黎始。)“但毫無疑問,韓、孟詩人群的聯句創作,是這一文體的典範之作,然亦有貶抑之詞如趙翼《甌北詩話》卷三雲:聯句詩,王伯大以為古無此體,實創自昌黎。沈括則謂‘虞廷《賡歌》,漢武《柏梁》,已肇其端。晉賈充與妻李氏遂有連句。(六朝以前謂之’連句,見《梁書》及《南史》。)其後陶、謝諸公,亦偶一為之。何遜集中最多,然皆寥寥短篇,且文義不相連屬,仍是各人之製而已。’是古來原有此體,特長篇則始自昌黎耳。今觀韓集中《會合聯句》,則昌黎及孟郊、張籍、張徹四人所作;《石鼎聯句》,則軒轅彌明、侯喜、劉師命所作,獨無昌黎名,或謂彌明即昌黎托名也;《郾城夜會聯句》,則昌黎與李正封所作;其他如《同宿》一首,《納涼》一首,《秋雨》一首,《雨中寄孟幾道》一首,《征蜀》一首,《城南》一首,《遠遊》一首,《鬥雞》一首,皆韓、孟二人所作。大概韓、孟俱好奇,故兩人如出一手;其他則險易不同。然即二人聯句中,亦自有利鈍。唯《鬥雞》一首,通篇警策。《遠遊》一首,亦尚不至散漫。《征蜀》一首,至一千餘字,已覺太冗,而段落尚覺分明。至《城南》一首,則一千五六百字,自古聯句,未有如此之冗者。以”城南為題,景物繁富,本易填寫,則必逐段勾勒清楚,方醒眉目。乃遊覽郊墟,憑吊園宅,侈都會之壯麗,寫人物之殷阜,入林麓而思遊獵之娛,過郊壇而述禋祀之肅。層疊鋪敘,段落不分,則雖更增千百字,亦非難事,何必以多為貴哉!近時朱竹垞、查初白有《水碓》及《觀造竹紙》聯句,層次清澈,而體物之工,抒詞之雅,絲絲入扣,幾無一字虛設。恐韓、孟複生,亦歎以為不及也。

  總而言之,在聯句一體的創作上,晚年與白居易為詩友的劉禹錫等人的聯句唱和,亦很有自己的特色,為豐富這一文體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如趙翼《甌北詩話》卷四雲:“韓孟多用古體,惟香山與裴度、李絳、李紳、楊嗣複、劉禹錫、王起、張籍皆用五言排體律,此亦創體。”緣此之故,故把白居易、劉禹錫晚年相關的聯句唱和一並輯出,以方便閱者。

  第二節 白居易酬贈唱和劉禹錫詩匯輯(以朱金城《白居易集箋校》為準)

  1.《除日答夢得同發楚州》:

  共作千裏伴,俱為一郡回。歲陰中路盡,鄉思先春來。山雪晚猶在,淮冰晴欲開。歸歟吟可作,休戀主人杯。(卷二十一)

  2.《耳順吟寄敦詩夢得》:

  三十四十五欲牽,七十八十百病纏。五十六十卻不惡,恬淡清淨心安然。已過愛貪聲利後,猶在病羸昏耄前。未無筋力尋山水,尚有心情聽管弦。閑開新酒嚐數盞,醉憶舊詩吟一篇。敦詩夢得且相勸,不用嫌他耳順年。(卷二十一)

  3.《憶舊遊(寄劉蘇州)》:

  憶舊遊,舊遊安在哉?舊遊之人半白首,舊遊之地多蒼苔。江南舊遊凡幾處,就中最憶吳江隈。長洲苑綠柳萬樹,齊雲樓春酒一杯。閶門曉嚴旗鼓出,皋橋夕鬧船舫回。修蛾慢臉燈下醉,急管繁弦頭上催。六七年前狂爛熳,三千裏外思徘徊。李娟張態一春夢,周五殷三歸夜台。虎丘月色為誰好?娃宮花枝應自開。賴得劉郎解吟詠,江山氣色合歸來。(娟、態,蘇州妓名;周、殷,蘇州從事。)(卷二十一)

  4.《和寄問劉白(時夢得與樂天方舟西上)》:

  正與劉夢得,醉笑大開口。適值此詩來,歡喜君知否?遂令高卷幕,兼遣重添酒。起望會稽雲,東南一回首。愛君金玉句,舉世誰人有?功用隨日新,資材本天授。吟哦不能散,自午將及酉。遂留夢得眠,匡床宿東牖。(為和微之作。)(卷二十二)

  5.《酬集賢劉郎中對月見寄兼懷元浙東》:

  月在洛陽天,天高淨如水。下有白頭人,擥衣中夜起。思遠鏡亭上,光深書殿裏。眇然三處心,相去各千裏。(卷二十二)

  6.《答劉和州禹錫》:

  換印雖頻命未通,曆陽湖上又秋風。不教才展休明代,為罰詩爭造化功。我亦思歸田舍下,君應厭臥郡齋中。好相收拾為閑伴,年齒官班約略同。(卷二十四)

  7.《酬劉和州戲贈》:

  錢塘山水接蘇台,兩地褰帷愧不才。政事素無爭學得,風情舊有且將來。雙蛾解佩啼相送,五馬鳴珂笑卻回。不似劉郎無景行,長拋春恨在天台。(卷二十四)

  8.《重答劉和州(來篇雲:“蘇州刺史例能詩,西掖吟來替左司。”又雲:“若共吳王鬥百草,不如唯是欠西施。”)》:

  分無佳麗敵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隨分笙歌聊自樂,等閑篇詠被人知。花邊妓引尋香徑,月下僧留宿劍池。可惜當時好風景,吳王應不解吟詩。(采香徑在館娃宮。)(卷二十四)

  9.《與夢得同登棲靈塔》:

  半月悠悠在廣陵,何樓何塔不同登。共憐筋力猶堪在,上到棲靈第九層。(卷二十四)

  10.《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筯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卷二十五)

  11.《和劉郎中傷鄂姬》:

  不獨君嗟我亦嗟,西風北雪殺南花。不知月夜魂歸處,鸚鵡洲頭第幾家。(姬,鄂人也。)(卷二十五)

  12.《早春同劉郎中寄宣武令狐相公》:

  梁園不到一年強,遙想清吟對綠觴。更有何人能飲酌?新添幾卷好篇章?馬頭拂柳時回轡,豹尾穿花暫亞槍。誰引相公開口笑?不逢白監與劉郎!(卷二十五)

  13-14.《有雙鶴留在洛中忽見劉郎中依然鳴顧劉因為鶴歎二篇寄予予以二絕句答之》:

  其一、辭鄉遠隔華亭水,逐我來棲緱嶺雲。慚愧稻粱長不飽,未曾回眼向雞群。

  其二、荒草院中池水畔,銜恩不去又經春。見君驚喜雙回顧,應為吟聲似主人。(卷二十五)

  15.《雪中寄令狐相公兼呈夢得》:

  兔園春雪梁王會,想對金罍詠玉塵。今日相如身在此,不知客右坐何人?(卷二十五)

  16-17.《臨都驛答夢得六言二首》:

  其一、揚子津頭月下,臨都驛裏燈前。昨日老於前日,去年春似今年。

  其二、謝守歸為秘監,馮公老作郎官。前事不須問著,新詩且更吟看。(卷二十五)

  18.《代迎春花招劉郎中》:

  幸與鬆筠相近栽,不隨桃李一時開。杏園豈敢妨君去,未有花時且看來。(卷二十五)

  19.《杏園花下贈劉郎中》:

  怪君把酒偏惆悵,曾是貞元花下人。自別花來多少事?東風二十四回春。(卷二十五)

  20.《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劉郎中》:

  落花如雪鬢如霜,醉把花看益自傷。少日為名多撿束,長年無興可顛狂。四時輪轉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長。何事同生壬子歲?老於崔相及劉郎?(餘與崔、劉年同,獨早衰白。)(卷二十五)

  21.《代夢得吟》:

  後來變化三分貴,同輩凋零大半無。世上爭先從盡汝,人間鬥在不如吾。竿頭已到應難久,局勢雖遲未必輸。不見山苖與林葉,迎春先綠亦先枯。(卷二十五)

  22.《和集賢劉學士早朝作》:

  吟君昨日早朝詩,金禦爐前喚仗時。煙吐白龍頭宛轉,扇開青雉尾參差。暫留春殿多稱屈,合入綸闈即可知。從此摩霄去非晚,鬢間未有一莖絲。(卷二十六)

  23.《和劉郎中望終南山秋雪》:

  遍覽古今集,都無秋雪詩。《陽春》先唱後,陰嶺未消時。草訝霜凝重,鬆疑鶴散遲。清光莫獨占,亦對白雲司。(卷二十六)

  24.《令狐相公拜尚書後有喜從鎮歸朝之作劉郎中先和因以繼之》:

  車騎新從梁苑回,履聲佩響入中台。鳳池望在終重去,龍節功成且納來。金勒最宜乘雪出,玉觴何必待花開?尚書首唱郎中和,不計官資隻計才。(卷二十六)

  25.《聞新蟬贈劉二十八》:

  蟬發一聲時,槐花帶兩枝。隻應催我老,兼遣報君知。白發生頭速,青雲入手遲。無過一杯酒,相勸數開眉。(卷二十六)

  26.《和劉郎中學士題集賢閣》:

  朱閣青山高卑齊,與君才子作詩題。傍聞大內笙歌近,下視諸司屋舍低。萬卷圖書天祿上,一條風景月華西。欲知丞相優賢意,百步新廊不蹋泥。(卷二十六)

  27.《和劉郎中曲江春望見示》:

  芳景多遊客,衰翁獨在家。肺傷妨飲酒,眼痛忌看花。寺路隨江曲,宮牆夾樹斜。羨君猶壯健,不枉度年華。(卷二十六)

  28.《寄劉蘇州》:

  去年八月哭微之,今年八月哭敦詩。何堪老淚交流日,多是秋風揺落時。泣罷幾回深自念,情來一倍苦相思。同年同病同心事,除卻蘇州更是誰?(卷二十六)

  29.《酬夢得秋夕不寐見寄》:

  碧簟縫紗帳,夜涼風景清。病聞和藥氣,渇聽碾茶聲。露竹偷燈影,煙鬆護月明。何言千裏隔,秋思一時生。(卷二十六)

  30.《憶夢得(夢得能唱《竹枝》,聽者愁絕)》:

  齒發各蹉跎,疏慵與病和。愛花心在否?見酒興如何?年長風情少,官高俗慮多。幾時紅燭下,聞唱《竹枝歌》?(卷二十六)

  31.《贈夢得》:

  心中萬事不思量,坐倚屏風臥向陽。漸覺詠詩猶老醜,豈宜憑酒更粗狂?頭垂白發我思退,腳蹋青雲君欲忙。隻有今春相伴在,花前醉兩三場。(卷二十七)

  32.《答夢得聞蟬見寄》:

  開緘思浩然,獨詠晚風前。人貎非前日,蟬聲似去年。槐花新雨後,柳影欲秋天。聽罷無他計,相思又一篇。(卷二十七)

  33.《和令狐相公寄劉郎中兼見示長句》:

  日月天衢仰麵看,尚淹池鳳滯台鸞。碧幢千裏空移鎮,赤筆三年未轉官。別後縱吟終少興,病來雖飲不多歡。酒軍詩敵如相遇,臨老猶能一據鞍。(卷二十七)

  34.《醉中重留夢得》:

  劉郎劉郎莫先起,蘇台蘇台隔雲水。酒盞來從一百分,馬頭去便三千裏。(卷二十七)

  35.《府齋感懷酬夢得(時初喪崔兒,夢得以詩相安雲:“從此期君比瓊樹,一枝吹折一枝生。”故有此落句以報之。)》:

  府伶呼喚爭先到,家醞提攜動輒隨。合是人生開眼日,自當年老斂眉時。丹砂煉作三銖土,玄發看成一把絲。勞寄新詩遠安慰,不聞枯樹更生枝。(卷二十八)

  36.《和夢得冬日晨興》:

  漏傳初五點,雞報第三聲。帳下從容起,窗間曨聰明。照書燈未滅,暖酒火重生。理曲弦歌動,先聞唱渭城。(卷二十八)

  37.《贈晦叔憶夢得》:

  自別崔公四五秋,因何臨老轉風流。歸來不說秦中事,歇定唯謀洛下遊。酒麵浮花應是喜,歌眉斂黛不關愁。得君更有無厭意,猶恨樽前欠老劉。(卷二十八)

  38.《立秋夕有懷夢得》:

  露簟荻竹青,風扇蒲葵輕。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是夕涼飆起,閑境入幽情。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所思渺千裏,雲水長洲城。(卷二十九)

  39-40.《懶放二首呈劉夢得吳方之》:

  其一:青衣報平旦,呼我起盥櫛。今早天氣寒,郎君應不出。又無賓客至,何以銷閑日?已向微陽前,暖酒開詩帙。

  其二:朝憐一床日,暮愛一爐火。床暖日高眠,爐溫夜深坐。雀羅門懶出,鶴發頭慵裹。除卻劉與吳,何人來問我?(卷二十九)

  41.《洛陽春贈劉李二賓客(齊梁格)》:

  水南冠蓋地,城東桃李園。雪消洛陽堰,春入永通門。淑景方靄靄,遊人稍喧喧。年豐酒漿賤,日晏歌吹繁。中有老朝客,華發映朱軒。從容三兩人,藉草開一樽。樽前春可惜,身外事勿論。明日期何處,杏花遊趙村。(洛城東有趙村,杏花千餘樹。)(卷二十九)

  42.《夢劉二十八因詩問之》:

  昨夜夢夢得,初覺思踟躕。忽忘來汝郡,猶疑在吳都。吳都三千裏,汝郡二百餘。非夢亦不見,近與遠何殊?尚能齊近遠,焉用論榮枯?但問寢與食,近日兩何如?病後能吟否?春來曾醉無?樓台與風景,汝又何如蘇?相思一相報,勿複慵為書。(卷三十)

  43.《酬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示兼呈夢得(時夢得有疾。)》:

  七月中氣後,金與火交爭。一聞白雪唱,暑退清風生。碧樹未搖落,寒蟬始悲鳴。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疏受老慵出,劉楨疾未平。何人伴公醉?新月上宮城。(卷三十)

  44.《小台晚坐憶夢得》:

  汲泉灑小台,台上無纖埃。解帶麵西坐,輕襟隨風開。晚涼閑興動,憶同傾一杯。月明候柴戶,藜杖何時來?(卷三十)

  45.《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蘇州劉郎中》:

  雪夜閑遊多秉燭,花時暫出亦提壺。別來少遇新詩敵,老去難逢舊飲徒。大振威名降北虜,勤行惠化活東吳。不知歌酒騰騰興,得似河南醉尹無?(卷三十一)

  46.《七年元日對酒五首》其四:

  今朝吳與洛,相憶一欣然。夢得君知否?俱過本命年。(餘與蘇州劉郎中同壬子歲,今年六十二。)(卷三十一)

  47.《和夢得(夢得來詩雲:“謾讀圖書四十車,年年為郡老天涯。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為飽暖家。”)》:

  綸閣沉沉無寵命,蘇台籍籍有能聲。豈唯不得清文力,但恐空傳冗吏名。郎署回翔何水部,江湖留滯謝宣城。所嗟非獨君如此,自古才難共命爭。(卷三十一)

  48.《答夢得秋日書懷見寄》:

  幸免非常病,甘當本分衰。眼昏燈最覺,腰瘦帶先知。樹葉霜紅日,髭須雪白時。悲愁緣欲老,老過卻無悲。(卷三十一)

  49.《答夢得八月十五夜玩月見寄》:

  南國碧雲客,東京白首翁。鬆江初有月,伊水正無風。遠思兩鄉斷,清光千裏同。不知娃館上,何侶石樓中。(其夜餘在龍門石樓上望月。)(卷三十一)

  50.《初冬早起寄夢得》:

  起戴烏紗帽,行披白布裘。壚溫先暖酒,手冷未梳頭。早起煙霜白,初寒鳥雀愁。詩成遣誰和,還是寄蘇州。(卷三十一)

  51.《喜劉蘇州恩賜金紫遙想賀宴以詩慶之》:

  海內姑蘇太守賢,恩加章綬豈徒然?賀賓喜色欺杯酒,醉妓歡聲遏管弦。魚佩葺鱗光照地,鶻銜瑞帶勢衝天。莫嫌鬢上些些白,金紫由來稱長年。(卷三十一)

  52.《劉蘇州以華亭一鶴遠寄以詩謝之》:

  老鶴風姿異,衰翁詩思深。素毛如我鬢,丹頂侶君心。鬆際雪相映,雞群塵不侵。殷勤遠來意,一隻重千金。(卷三十一)

  53.《早春憶蘇州寄夢得》:

  吳苑四時風景好,就中偏好是春天。霞光曙後殷於火,水色晴來嫩半侶煙。士女笙歌宜月下,使君金紫稱花前。誠知歡樂堪留戀,其奈離鄉已四年。(卷三十一)

  54.《和劉汝州酬侍中見寄長句因書集賢坊勝事戲而問之》:

  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賢來往頻。一複時程雖不遠,百餘步地更相親。(汝去洛程一宿,履道集賢兩宅相去一百三十步。)朱門陪宴多投轄,青眼留歡任吐茵。聞道郡齋還有酒,風前月下對何人?(卷三十二)

  55.《閑園獨賞(因夢得所寄蜂鶴之詠,因成此篇以和之。)》:

  午後郊園靜,晴來景物新。雨添山氣色,風借水精神。永日若為度,獨遊何所親?仙禽狎君子,芳樹倚佳人。蟻鬥王爭肉,蝸移舍逐身。蝶雙知伉儷,蜂分見君臣。蠢蠕形雖小,逍遙性即均。不知鵬與,相去幾微塵?(卷三十二)

  56.《劉蘇州寄釀酒糯米李浙東寄楊柳枝舞衫偶因嚐酒試衫輒成長句寄謝之》:

  柳枝謾蹋試雙袖,桑落初香嚐一杯。金屑醅濃吳米釀,銀泥衫穩越娃裁。舞時已覺愁眉展,醉後仍教笑口開。慚愧故人憐寂寞,三千裏外寄歡來。(卷三十二)

  57.《詠老贈夢得》:

  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餘。(卷三十二)

  58.《閑臥寄劉同州》:

  軟褥短屏風,昏昏醉臥翁。鼻香茶熟後,腰暖日陽中。伴老琴長在,迎春酒不空。可憐閑氣味,唯欠與君同。(卷三十三)

  59.《喜見劉同州夢得》:

  紫綬白髭須,同年二老夫。論心共牢落,見麵且歡娛。酒好攜來否?詩多記得無?應須為春草,五馬少踟躕。(卷三十三)

  60.《裴令公席上贈別夢得》:

  年老官高多別離,轉難相見轉相思。雪銷酒盡梁王起,便是鄒枚分散時。(卷三十三)

  61.《喜夢得自馮翊歸洛兼呈令公》:

  上客新從左輔回,高陽興助洛陽才。巳將四海聲名去,又占三春風景來。甲子等頭憐共老,文章敵手莫相猜。鄒枚未用爭詩酒,且飲梁王賀喜杯。(卷三十三)

  62.《齋戒滿夜戲招夢得》:

  紗籠燈下道場前,白日持齋夜坐禪。無複更思身外事,未能全盡世間緣。明朝又擬親杯酒,今夕先聞理管弦。方丈若能來問疾,不妨兼有散花天。(卷三十三)

  63.《酬夢得窮秋夜坐即事見寄》:

  焰細燈將盡,聲遙漏正長。老人秋向火,小女夜縫裳。菊悴籬經雨,萍銷水得霜。今冬暖寒酒,先擬共君嚐。(卷三十三)

  64.《答夢得秋庭獨坐見贈》:

  林梢隱映夕陽殘,庭際蕭疏夜氣寒。霜草欲枯蟲思急,風枝未定鳥棲難。容衰見鏡同惆悵,身健逢杯且喜歡。應是天教相暖熱,一時垂老與閑官。(卷三十三)

  65.《長齋月滿攜酒先與夢得對酌醉中同赴令公之宴戲贈夢得》:

  齋宮前日滿三旬,酒榼今朝一拂塵。乘興還同訪戴客,解醒仍對姓劉人。病心湯沃寒灰活,老麵花生朽木春。若怕平原怪先醉,知君未慣吐車茵。(卷三十三)

  66.《吳秘監每有美酒獨酌獨醉但蒙詩報不以飲招輒此戲酬兼呈夢得》:

  蓬山仙客下煙霄,對酒唯吟《獨酌謠》。不怕道狂揮玉爵,(記雲:“飲玉爵者弗揮。”)亦曾乘興換金貂。(吳監前任散騎常侍。)君稱名士誇能飲,(王孝伯雲:但常無事讀《離騷》痛飲,即可稱名士。)我是愚夫可見招。(《獨酌謠》雲:愚夫子不招。)賴有伯倫為醉伴,何愁不解傲鬆喬。(卷三十三)

  67.《酬夢得霜夜對月見懷》:

  淒清冬夜景,搖落長年情。月帶親霜色,碪和遠雁聲。暖憐壚火近,寒覺被衣輕。枕上酬佳句,詩成夢不成。(卷三十三)

  68.《酬令公雪中見贈訝不與夢得同相訪》:

  雪似鵝毛飛散亂,人披鶴氅立徘徊。鄒生枚叟非無興,唯待梁王召即來。(卷三十三)

  69.《題酒甕呈夢得》:

  若無清酒兩三甕,爭向白須千萬莖。曲麹消愁真得力,光陰催老苦無情。淩煙閣上功無分,伏火壚中藥未成。更擬共君何處去?且來同作醉先生。(卷三十三)

  70.《與夢得偶同到敦詩宅感而題壁》:

  山東才副蒼生願,(《漢書》雲:“山東出相。”)川上俄驚逝水波。履道淒涼新宅第,(敦詩宅在履道,修造初成。)宣城零落舊笙歌。(崔家妓樂,多歸宣州也。)園荒唯有薪堪采,門冷兼無雀可羅。今日相逢偶同到,傷心不是故經過。(卷三十三)

  71.《池上早春即事招夢得》:

  老更驚年改,閑先覺日長。晴薰榆莢黑,春染柳梢黃。雲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低平穩舩舫,輕暖好衣裳。白角三升榼,紅茵六尺床。偶遊難得伴,獨醉不成狂。我有中心樂,君無外事忙。經過莫慵懶,相去兩三坊。(卷三十三)

  72.《因夢得題公垂所寄蠟燭因寄公垂》:

  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蓮豔不如。卻寄兩條君領取,明年雙引入中書。(宰相入朝舉雙燭,餘官各一。)(卷三十三)

  73.《贈夢得》:

  年顏老少與君同,眼未全昏耳未聾。放醉臥為春日伴,趁歡行入少年叢。尋花借馬煩川守,弄水偷船惱令公。聞道洛城人盡怪,呼為劉白二狂翁。(卷三十三)

  74.《同夢得暮春寄賀東西川二楊尚書》:

  龍節對持真可愛,雁行相接更堪誇。兩川風景同三月,千裏江山屬一家。魯衛定知連氣色,潘楊亦覺有光華。(予與二公皆忝姻眷。)應憐洛下分司伴,冷宴閑遊老看花。(卷三十三)

  75.《三月三日祓禊洛濱(並序)》:

  開成二年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價以人和歲稔,將禊於洛濱。前一日,啟留守裴令公。令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賓客蕭籍李仍叔劉禹錫、前中書舍人鄭居中、國子司業裴惲、河南少尹李道樞、倉部郎中崔晉、司封員外郎張可續、駕部員外郎盧言、虞部員外郎苗愔、和州刺史裴儔、淄州刺史裴洽、檢校禮部員外郎楊魯士、四門博士談弘謩等一十五人,合宴於舟中。由鬥亭,曆魏堤,抵津橋,登臨泝沿,自晨及暮,簪組交映,歌笑間發,前水嬉而後妓樂,左筆硯而右壺觴,望之若仙,觀者如堵。盡風光之賞,極遊泛之娛。美景良辰,賞心樂事,盡得於今日矣。若不記錄,謂洛無人,晉公首賦一章,鏗然玉振,顧謂四座,繼而和之,白居易舉酒抽毫,奉十二韻以獻。(座上作。)

  三月草萋萋,黃鶯歇又啼。柳橋晴有絮,沙路潤無泥。禊事修初畢,遊人到欲齊。金鈿耀桃李,絲管駭鳧鷖。轉岸回船尾,臨流簇馬蹄。鬧翻揚子渡,蹋破魏王堤。妓接謝公宴,詩陪荀令題。舟同李膺泛,醴為穆生攜。水引春心蕩,花牽醉眼迷。塵街從鼔動,煙樹任鴉棲。舞急紅腰凝,歌遲翠黛低。夜歸何用燭,新月鳳樓西。(卷三十三)

  76.《晚春酒醒尋夢得》:

  料合同惆悵,花殘酒亦殘。醉心忘老易,醒眼別春難。獨出雖慵懶,相逢定喜歡。還攜小蠻去,試覓老劉看。(小蠻,酒榼名也。)(卷三十三)

  77.《同夢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飲見贈(時牛相公辭罷揚州節度,就拜東都留守。)》:

  淮南揮手拋紅斾,洛下回頭向白雲。政事堂中老丞相,製科場裏舊將軍。宮城煙月饒全占,關塞風光請半分。詩酒放狂猶得在,莫欺白叟與劉君。(卷三十三)

  78.《分司洛中多暇數與諸客宴遊醉後狂吟偶成十韻因招夢得賓客兼呈思黯奇章公》:

  性與時相遠,身將世兩忘。寄名朝士籍,寓興少年場。老豈無談笑,貧猶有酒漿。隨時求伴侶,逐日用風光。數數遊何爽,些些病未妨。天教榮啟樂,人恕接輿狂。改業為逋客,移家住醉鄉。不論招夢得,兼擬誘奇章。要路風波險,權門市井忙。世間無可戀,不是不思量。(卷三十四)

  79.《夢得臥病攜酒相尋先以此寄》:

  病來知少客,誰可以為娛?日晏開門未?秋寒有酒無?自宜相慰問,何必待招呼。小疾無妨飲,還須挈一壺。(卷三十四)

  80.《令狐相公與夢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淺一聞薨逝相顧泫然旋有使來得前月未歿之前數日書及詩寄贈夢得哀吟悲歎寄情於詩詩成示予感而繼和》:

  緘題重迭語殷勤,存歿交親自此分。前月使來猶理命,今朝詩到是遺文。銀鉤見晚書無報,玉樹埋深哭不聞。最感一行絕筆字,尚言千萬樂天君。(令狐與夢得手劄後雲:“見樂天君,為伸千萬之誠也。”)(卷三十四)

  81.《洛下雪中頻與劉李二賓客宴集因寄汴州李尚書》:

  水南水北雪紛紛,雪裏歡遊莫厭頻。日日暗來唯老病,年年少去是交親。碧氈帳暖梅花濕,紅燎壚香竹葉春。今日鄒枚俱在洛,梁園置酒召何人?

  82.《看夢得題答李侍郎詩詩中有文星之句因戲和之》:

  看題錦繡報瓊環,俱是人天第一才。好遣文星守躔次,亦須防有客星來。(卷三十四)

  83.《新歲贈夢得》:

  暮齒忽將及,同心私自憐。漸衰宜減食,已喜更加年。紫綬行聯袂,藍輿出比肩。與君同甲子,歲酒合誰先?(卷三十四)

  84.《戲贈夢得兼呈思黯》:

  霜鬢莫欺今老矣,(《傳》曰:“今老矣,無能為也。”)一杯莫笑便陶然。陳郎中處為高戶,裴使君前作少年。(陳商郎中酒戶涓滴,裴洽使君年九十餘。)顧我獨狂多自哂,與君同病最相憐。月終齋滿誰開素,須擬奇章置一筵。(卷三十四)

  85.《奉和思黯自題南莊見示兼呈夢得》:

  謝家別墅最新奇,山展屏風花夾籬。曉月漸沉橋腳底,晨光初照屋梁時。台頭有酒鶯呼客,水麵無塵風洗池。除卻吟詩兩閑客,此中情狀更誰知?(卷三十四)

  86.《酬夢得以予五月長齋延僧徒絕賓友見戲十韻》:

  賓客懶逢迎,翛然池館清。簷閑空燕語,林靜未蟬鳴。葷血還休食,杯觴亦罷傾。三春多放逸,五月暫修行。香印朝煙細,紗燈夕焰明。交遊諸長老,師事古先生。(竺乾,古先生也。)禪後心彌寂,齋來體更輕。不唯忘肉味,兼擬滅風情。蒙以聲聞待,難將戲論爭。虛空若有佛,靈運恐先成。(卷三十四)

  87.《早夏曉興贈夢得》:

  窗明簾薄透朝光,臥整巾簪起下床。背壁燈殘經宿焰,開箱衣帶來年香。無情亦任他春去,不醉爭消得晝長。一部清商一壺酒,與君明日暖新堂。(卷三十四)

  88.《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因題二十韻見示兼呈夢得》:

  錯落複崔嵬,蒼然玉一堆。峰駢仙掌出,坼劍門開。峭頂高危矣,盤根下壯哉。精神欺竹樹,氣色壓亭台。隱起磷磷狀,凝成瑟瑟胚。廉棱露鋒刃,清越扣瓊瑰。岌嶪形將動,巍峨勢欲摧。奇應潛鬼怪,靈合蓄雲雷。黛潤沾新雨,斑明點古苔。未曾棲鳥雀,不肯染塵埃。尖削琅玕筍,窪剜瑪瑙罍。海神移碣石,畫障簇天台。在世為尤物,如人負逸才。渡江一葦載,入洛五丁推。出處雖無意,升沉亦有媒。(媒為李蘇州。)拔從水府底,置向相庭隈。對稱吟詩句,看宜把酒杯。終隨金礪用,不學玉山頹。疏傅心偏愛,園公眼屢回。共嗟無此分,虛管太湖來。(居易與夢得俱典姑蘇,而不獲此石。)(卷三十四)

  89.《晚夏閑居絕無賓客欲尋夢得先寄此詩》:

  魚筍朝餐飽,蕉紗暑服輕。欲為窗下寢,先傍水邊行。晴引鶴雙舞,秋生蟬一聲。無人解相訪,有酒共誰傾。老更諳時事,閑多見物情。隻因劉與白,二叟自相迎。(卷三十四)

  90.《酬夢得早秋夜對月見寄》:

  吾衰寡情趣,君病懶經過。其奈西樓上,新秋明月何?庭蕪淒白露,池色澹金波。況是初長夜,東城砧杵多!(卷三十四)

  91.《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

  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共把十千沽一鬥,相看七十欠三年。閑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卷三十四)

  92.《夢得相過援琴命酒因彈秋思偶詠所懷兼寄繼之待價二相府》:

  閑居靜侶偶相招,小飲初酣琴欲調。我正風前弄《秋思》,君應天上聽《雲韶》。(《雲韶》,雅曲,上多與宰相同聽之。)時和始見陶鈞力,物遂方知盛聖朝。雙鳳棲梧魚在藻,飛沉隨分各逍遙。(卷三十四)

  93.《酬夢得暮秋晴夜對月相憶》:

  霽月光如練,盈庭複滿池。秋深無熱後,夜淺未寒時。露葉團荒菊,風枝落病棃。相思懶相訪,應是各年衰。(卷三十四)

  94.《同夢得和思黯見贈來詩中先敘三人同燕之歡次有歎鬢發漸衰嫌孫子催老之意因酬妍唱兼吟鄙懷》:

  醉伴騰騰白與劉,何朝何夕不同遊?留連燈下明猶飲,斷送樽前倒即休。催老莫嫌孫稚長,加年須喜鬢毛秋。教他伯道爭存活,無子無孫亦白頭。(卷三十四)

  95.《初冬即事呈夢得》:

  青氈帳暖喜微雪,紅地壚深宜早寒。走筆小詩能和否?潑醅新酒試嚐看。僧來乞食因留宿,客到開樽便共歡。臨老交親零落盡,希君恕我取人寬。(卷三十四)

  96.《酬夢得比萱草見贈(來篇雲:“唯君比萱草,相見可忘憂。”)》:

  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借問萱逢杜,何如白見劉?老衰勝少夭,閑樂笑忙愁。試問同年內,何人得白頭?(卷三十四)

  97.《歲暮呈思黯相公皇甫朗之及夢得尚書》:

  歲暮皤然一老夫,十分流輩九分無,莫嫌身病人扶侍,猶勝無身可遣扶。(卷三十五)

  98.《歲暮病懷贈夢得(時與夢得同患足疾)》:

  十年四海故交親,零落唯殘兩病身。共遣數奇從是命,同教步蹇有何因?眼隨老減嫌長夜,體待陽舒望早春。新樂堂前舊池上,相過亦不要他人。(卷三十五)

  99.《酬夢得貧居詠懷見贈》:

  歲陰生計兩蹉跎,相顧悠悠醉且歌。廚冷難留烏止屋,(《詩》雲:“瞻烏爰止,於誰之屋?”言烏多止富家之屋也。)門閑可與雀張羅。病添莊舄吟聲苦,貧欠韓康藥債多。日望揮金賀新命,(來篇雲:“若有金揮勝二疏。”)俸錢依舊又如何?(時夢得罷賓客除秘監,祿俸略同,故雲。)(卷三十五)

  100.《酬夢得見喜疾瘳》:

  暖臥摩綿褥,晨傾藥酒螺。昏昏布裘底,病醉睡相和。末疾徒雲爾,(《傳》雲:“風淫末疾。”末謂四肢。)餘年有幾何?須知差與否,相去校無多。(卷三十五)

  101.《夢得前所酬篇有煉盡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兼詠今懷重以長句答之》:

  煉盡少年成白首,憶初相識到今朝。昔饒春桂長先折,今伴寒鬆取後凋。(昔登科第,夢得多居先。今同暮年,洛下為老伴。)生事縱貧猶可過,風情雖老未全銷。聲華寵命人皆得,若個如君曆七朝?(夢得貞元中及今,凡仕七朝也。)(卷三十五)

  102.《前有別楊柳枝絕句夢得繼和雲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又複戲答》: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飛向別人家。誰能更學孩童戲,尋逐春風捉柳花!(卷三十五)

  103.《談氏外孫生三日喜是男偶吟詩篇兼戲呈夢得》:

  玉芽珠顆小男兒,羅薦蘭湯浴罷時。芣苢春來盈女手,梧桐老去長孫枝。慶傳媒氏燕先賀,喜報談家烏預知。明日貧翁具雞黍,應須酬賽引雛詩。(前年談氏外孫女初生,夢得有賀詩雲:“從此引鴛雛。”今幸是男,前言似有征。故雲。)(卷三十五)

  104.《會昌元年春五絕句》其一《病後喜過劉家》:

  忽憶前年初病後,此生甘分不銜杯。誰能料得今春事,又向劉家飲酒來?(卷三十五)

  105.《盧尹賀夢得會中作》:

  病聞川守賀筵開,起伴尚書飲一杯。任意少年長笑我,老人自覓老人來。(卷三十五)

  106.《勸夢得酒》:

  誰人功畫麒麟閣?何客新投魑魅鄉?兩處榮枯君莫問,殘春更醉兩三場。(卷三十五)

  107.《偶吟自慰兼呈夢得(予與夢得甲子同,今俱七十。)》:

  且喜同年滿七旬,莫嫌衰病莫嫌貧。已為海內有名客,又占世間長命人。耳裏聲聞新將相,眼前失盡故交親。尊榮富壽難兼得,閑坐思量最要身。(卷三十五)

  108.《雪暮偶與夢得同致仕裴賓客王尚書飲》:

  黃昏慘慘雪霏霏,白首相歡醉不歸。四個老人三百歲,(裴年九十餘,王年八十餘,予與夢得俱七十,合三百餘歲,可謂希有之會也。)人間此會亦應稀。

  109.《開成二年夏聞新蟬贈夢得(十年來,常與夢得索居,同在洛下,每聞蟬多有寄答,今喜以此篇唱之。)》:

  十載與君別,常感新蟬鳴。今年共君聽,同在洛陽城。噪處知林靜,聞時覺景清。涼風忽嫋嫋,秋思先秋生。殘槿花邊立,老槐陰下行。雖無索居恨,還動長年情。且喜未聾耳,年年聞此聲。(卷三十六)

  110.《和思黯居守獨飲偶醉見示六韻時夢得和篇先成頗為麗絕因添兩韻繼而美之》:

  宮漏滴漸闌,城烏啼複歇。此時若不醉,爭奈千門月。主人中夜起,妓燭前羅列。歌袂默收聲,舞鬟低赴節。弦吟玉柱品,酒透金杯熱。朱顏忽已酡,清奏猶未闋。妍詞黯先唱,逸韻劉繼發。鏗然雙雅音,金石相磨戞。(卷三十六)

  111.《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

  眾皆賞春色,君獨憐春意。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燭餘減夜漏,衾暖添朝睡。恬和台上風,虛潤池邊地。開遲花養豔,語懶鶯含思。似訝來年齋,如勸迎春醉。何日同宴遊?心期二月二。(此日出齋,故雲。)(卷三十六)

  112.《贈夢得》:

  前日君家飲,昨日王家宴。今日過我廬,三日三會麵。當歌聊自放,對酒交相勸。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願。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卷三十六)

  113.《感舊(並序)》(卷三十六),見《白居易與元稹酬贈唱和詩考述匯輯》。

  114.《雪夜小飲贈夢得》:

  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久將時背成遺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應有以,曾看東海變桑田。(卷三十六)

  115-116.《哭劉尚書夢得二首》:

  其一、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同貧同病退閑日,一死一生臨老頭。杯酒英雄君與操,(曹公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文章微婉我知丘。(仲尼雲:“後世知丘者《春秋》。”又雲:“春秋》之旨,微而婉也。”)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遊。

  其二、今日哭君吾道孤,寢門淚滿白髭須。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齒亦枯。堯堯窮泉埋寶玉,駸駸落景掛桑榆。夜台暮齒期非遠,但問前頭相見無?(卷三十六)

  117-128.《禽蟲十二章(並序)》(卷三十七),見《白居易與元稹酬贈唱和詩考述匯輯》。

  129.《送劉郎中赴任蘇州》:

  仁風膏雨去隨輪,勝境歡遊到逐身。水驛路穿兒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語兒店、女墳湖皆勝地也。)宣城獨詠窗中岫,柳惲單題汀上。何似姑蘇詩太守,吟詩相繼有三人。(領吳郡日,劉嚐贈予詩雲:“蘇州刺史例能詩,西掖今來替左司。”故有三人之戲耳。)(外集卷上詩文補遺一)

  130.《小庭寒夜寄夢得》:

  庭小同蝸舍,門閑稱雀羅。火將燈共盡,風與雪相和。老睡隨年減,衰情向夕多。不知同病者,爭奈夜長何?(外集卷上詩文補遺一)

  131.《得夢得新詩》:

  池上今宵風月涼,閑教少樂理《霓裳》。集仙殿裏新詞到,便播笙歌作樂章。(外集卷上詩文補遺一)

  132.《初見劉二十八郎中有感》:

  欲話毗陵君反袂,欲言夏口我沾衣。誰知臨老相逢日,悲歎聲多語笑稀。(外集卷上詩文補遺一)

  133.《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糉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水國多台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予與劉、盧三人前後相次典蘇州,今同分司,老於洛下。)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外集卷上詩文補遺一)

  134.《同夢得醉後戲贈(句)》:

  唯缺與君同製令,一時封作醉鄉侯。(外集卷中詩文補遺二)

  第三節 劉禹錫酬贈唱和白居易詩匯輯(以瞿蛻園《劉禹錫集箋證》為準)

  1-5.《金陵五題並序》:

  餘少為江南客而未遊秣陵,嚐有遺恨。後為曆陽守,崎而望之。適有客以金陵五題相示,逌爾生思,歘然有得。他日友人白樂天掉頭苦吟,歎賞良久,且曰石頭詩雲: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後之詩人不複措詞矣。餘四詠雖不及此,亦不孤樂天之言爾。

  其一、《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其二、《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來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其三、《台城》: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隻緣一曲《後庭花》。

  其四、《生公講堂》:生公說法鬼神聽,身後空堂夜不扄。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其五、《江令宅》:南朝詞臣北朝客,歸來唯見秦淮碧。池台竹樹三畝餘,至今人道江家宅。(本集卷二十四)

  6.《送宗密上人歸南山草堂寺因詣河南尹白侍郎》:

  宿習修來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自從七祖傳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門。東泛滄江尋古跡,西歸紫閣出塵喧。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經相對翻。(本集卷二十九)

  7.《翰林白二十二學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

  吟君遺我百篇詩,使我獨坐形神馳。玉琴清夜人不語,琪樹春朝風正吹。郢人斤斵無痕跡,仙人衣裳棄刀尺。世人方內欲相尋,行盡四維無處覓。(外集卷一)

  8.《始至雲安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近曾遠守故有屬焉》:

  天外巴子國,山頭白帝城。波清蜀村盡,雲散荒台傾。迅瀨下哮吼,兩岸勢爭衡。陰風鬼神過,暴雨蛟龍生。硤斷見孤邑,江流照飛甍。蠻軍擊嚴鼓,筰馬引雙旌。望闕遙拜舞,分庭備將迎。銅符一以合,文墨紛來縈。暮色四山起,愁猿數處聲。重關群吏散,靜室寒燈明。故人青霞意,飛舞集蓬瀛。昔曾在池籞,應知魚鳥情。(外集卷一)

  9.《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詩有柳色春藏蘇小家之句因而戲酬兼寄浙東元相公》(《白集》原唱見於卷二十,《杭州春望》)劉禹錫酬和白居易詩能考出原唱者,我們均在該詩標題後麵附出原唱出自《白居易集》的卷數及原唱詩題,以方便閱者查閱。

  錢塘山水有奇聲,暫謫仙官領百城。女妓還聞名小小,使君誰許喚卿卿。鼇驚震海風雷起,蜃鬥噓天樓閣成。莫道騷人在三楚,文星今向鬥牛明。(外集卷一)

  10.《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

  曾向空門學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眼前名利同春夢,醉裏風情敵少年。野草芳菲紅錦地,遊絲撩亂碧羅天。心知洛下閑才子,不作詩魔即酒顛。(外集卷一)

  11.《白舍人見酬拙詩因以寄謝》(《白集》原唱見於卷二十四,《答劉和州禹錫》):

  雖陪三品散班中,資曆從來事不同。名姓也曾鐫石柱,詩篇未得上屏風。甘陵舊黨凋零盡,魏闕新知禮數崇。煙水五湖如有伴,猶應堪作釣魚翁。(外集卷一)

  12.《白舍人曹長寄新詩有遊宴之盛因以戲酬》(《白集》原唱見於卷二十四,《夜歸》):

  蘇州刺史例能詩,西掖今來替左司。二八城門開道路,五千兵馬引旌旗。水通山寺笙歌去,騎過虹橋劍戟隨。若共吳王鬥百草,不如應是欠西施。(外集卷一)

  13.《蘇州白舍人寄新詩有歎早白無兒之句因以贈之》(《白集》原唱見於卷二十四,《自詠》《吟前篇因寄微之》):

  莫嗟華發與無兒,卻是人間久遠期。雪裏高山頭白早,海中仙果子生遲。於公必有高門慶,謝守何煩曉鏡悲。幸免如新分非淺,祝君長詠夢熊詩。(高山本高,於門使之高,二義殊,古之詩流曉此。)(外集卷一)

  14.《白太守行》:

  聞有白太守,棄官歸舊溪。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太守駐行舟,閶門草萋萋。揮袂謝啼者,依然兩眉低。朱戶非不崇,我心如重狴。華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棲。誇者竊在怪,賢者默思齊。我為太守行,題在隱起珪。(外集卷一)

  15.《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白集》原唱見於卷二十五,《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外集卷一)

  16.《同樂天登棲靈寺塔》(《白集》原唱見於卷二十四,《與夢得同登棲靈塔》):

  步步相攜不覺難,九層雲外倚闌幹。忽然語笑半天上,無限遊人舉眼看。(外集卷一)

  17.《和樂天鸚鵡》(《白集》原唱見於卷二十四,《鸚鵡》):

  養來鸚鵡嘴初紅,宜在朱樓繡戶中。頻學喚人緣性慧,偏能識主為情通。斂毛睡足難銷日,嚲翅愁時願見風。誰遣聰明好顏色,事須安置入深籠。(外集卷一)

  18.《歲杪將發楚州呈樂天》:

  楚澤雪初霽,楚城春欲歸。清淮變寒色,遠樹含清暉。原野巳多思,風霜潛減威。與君同旅雁,北向刷毛衣。(外集卷一)

  19.《洛中逢白監同話遊梁之樂因寄宣武令狐相公》(卷二十五,《早春同劉郎中寄宣武令狐相公》):

  曾經謝病各遊梁,今日相逢憶孝王。少有一身兼將相,更能四麵占文章。開顏坐內催飛盞,回首庭中看舞槍。借問風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對胡床?(外集卷一)

  20.《河南王少尹宅燕張常侍白舍人兼呈盧郎中李員外二副使》:

  將星夜落使星來,三省清臣到外台。事重各銜天子詔,禮成同把故人杯。卷簾鬆竹雪初霽,滿院池塘春欲回。第一林亭迎好客,殷勤莫惜玉山頹。(外集卷一)

  21-22.《鶴歎二首(並引)》:

  友人白樂天去年罷吳郡,挈雙鶴雛以歸。餘相遇於揚子津,閑玩終日。翔舞調態,一符相書,信華亭之尤物也。今年春,樂天為秘書監,不以鶴隨,置之洛陽第。一旦,予入門,問訊其家人,鶴軒然來睨,如記相識,徘徊俛仰,似含情顧慕,填膺而不能言者。因作《鶴歎》以贈樂天。

  其一、寂寞一雙鶴,主人在西京。故巢吳苑樹,深院洛陽城。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誰憐好風月,鄰舍夜吹笙。(東鄰即王家。)

  其二、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愛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棲。一院春草長,三山歸路迷。主人朝謁早,貪養汝南雞。(外集卷一)

  23.《答樂天臨都驛見贈》(卷二十五,《臨都驛答夢得六言二首》):

  北固山邊波浪,東都城裏風塵。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外集卷一)

  24.《再贈樂天》(卷二十五,《臨都驛答夢得六言二首》):

  一政政官軋軋,一年年老駸駸,身外名何足算,別來詩且同吟。(外集卷一)

  25.《答白刑部聞新蟬》(卷二十六,《聞新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