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葛蘭西文化領導權理論對我國文化建設的啟示

  葛蘭西的文化領導權理論不僅為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社會主義國家維護政權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逐步建立並日趨完善、社會各種深層次問題逐漸顯現的背景下,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要求,因此,學習和借鑒葛蘭西的文化領導權理論對我國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文化建設與政黨建設

  政黨是政治活動的主體,也是文化活動的領導者。政黨的指導思想、領導文化建設的能力都對文化領導權的實現產生重要影響。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要加強我國文化建設首先要加強政黨建設。

  首先,要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原則。政黨的指導思想即葛蘭西所說的政黨的“集體意誌”,是政黨的靈魂。要使馬克思主義始終成為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不僅要靠政治上的推動和維護,關鍵是要結合實際進行理論創新,賦予其時代精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行動指南,是根據不同曆史時期人民的願望和要求,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進行理論創新的成果。隻有通過廣泛宣傳和具體實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施政綱領,才能促進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心理認同,形成萬眾一心的強有力的集體意誌,為確立社會主義文化領導權地位奠定堅固的社會心理基礎。

  其次,要提高黨領導文化建設的能力。其能力體現在:豐富政黨文化,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能力;適應形勢要求改革現有文化體製,最大限度地激發群眾的文化創造力、生產力的能力;準確把握文化的特點,認識文化發展規律的能力;掌握輿論陣地的主動權,牢牢把握輿論導向的能力;發展教育和科技,營造良好輿論環境的能力。隻有黨員及其黨組織具備了領導文化建設的能力,政黨才能真正實現文化領導權。

  最後,要發揚黨密切聯係群眾的優良傳統。“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群眾路線,因此,在製定和執行政策時,要考慮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同時,應深入群眾,挖掘民族、大眾文化中的精華,利用執政黨的政治優勢使其得以發展和傳播;建立科學機製,充分調動群眾開展先進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此外,還應依法治權,保障人民權益,規範執政者行為。

  (二)文化建設與知識分子作用的發揮

  首先,要樹立知識分子的主體意識。一方麵,黨和國家要按照“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原則,製定更加寬鬆的知識分子政策,為知識分子的發明、創造、探索、研究提供物質保障和政策支持;保護知識產權,建立良好的人才流通環境,創造條件使知識分子的主體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另一方麵,要加強對知識分子的教育和引導,培養知識分子的主體意識,造就更多的“有機知識分子”,使他們能夠主動堅持、傳播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其次,要創造良好人文環境。一方麵,要處理好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的關係,扭轉重科技輕人文的觀念,協調人文和科技同步發展,共同推動社會進步。另一方麵,國家應該支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開展重大基礎理論、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性與前瞻性問題及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

  最後,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先進文化建設需要全民參與,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擴大知識分子階層,對實現文化領導權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必須把科技、教育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第二,要在普及義務教育提高全民文化水平的基礎上,加強職業教育,提高體力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第三,要實現教育公平,使所有人都有提高文化素質的機會和可能。

  (三)文化建設與教育

  葛蘭西認為,教育是實現文化領導權的重要手段。通過教育,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在思想上與行動上步調一致”,“通過習慣、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道德等方麵的演變,施加一種集體的壓力而獲得客觀上的效果”--從本質上變成“新人”。因此,在開展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注重學校教育。學校是知識傳承最重要的場所,是培養知識分子的搖籃。學校教育應該把人格培養放在第一位,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為目標,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從小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鬥的精神,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應該從基礎教育抓起,鼓勵青少年參加社會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還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更新教育觀念,增強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等。

  其次,要關注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主要是對公民知識、公民技能、公民品德的培養;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適合國家與時代需要的公民,強化主體意識、國民意識、自覺自願主張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意識,使每個公民關心、參與國家事務,關注社會問題;公民教育的對象不限於學生,而是一個全民的教育;公民教育的內容應該和我國傳統文化密切結合,挖掘傳統文化的精華,形成中國特色的公民教育體係。

  最後,要重視大眾傳媒對公眾教育的作用。葛蘭西認為,市民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報紙、雜誌、電台等大眾傳媒對人民群眾革命意識的培養教育方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今世界,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大眾傳媒的形式更加豐富,傳播速度更加迅速,傳播範圍更加廣闊。對待大眾傳媒也應切合新形勢的要求,創新技術手段和工作方法,實現有效管理、有效監督、有效引導,特別應該重視對網絡文化的研究,趨利避害,使網絡成為先進文化傳播的平台,而不是惡搞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低級趣味文化的場所。

  §§第十六章 略論我國家庭倫理新變化及其啟示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