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自身之維:大學生道德主體能力有限

  “道德主體能力,指參與道德實踐活動的主體,依據一定的道德準則和道德規範,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主動來調節自己的言行,從而將道德規範內化為自己的內心信念,並在實踐中履行規範的能力。”與自身關係處理上,大學生人文精神缺失主要表現在道德主體能力有限,體現為三個方麵:主體意識模糊、主體信仰迷失和主體知行背離。

  第一,大學生主體意識模糊。主體意識即是主體的自我意識,“是人對自我的一種認識,人隻有能夠明確地認識自身的價值,並在此基礎上,實現‘本我’與‘超我’的統一,這樣才是一種和諧”。主體意識意蘊著自己是自己命運的主人,主體有獨立自主的人格。同時,主體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的是要克服主客體的對立,實現主體的自由。主體意識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觀能動性、創造力、責任心的重要根據。反觀今天的大學生,他們對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體認沒有養成一種自覺的意識,對自身的需求、目標、權利及獨立人格的認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他們專注於專業的修養和知識的學習,停留於外在感官的體驗和物質生活帶來的刺激,缺乏內心的深刻、係統的思考和反省。他們常常陷入心靈的乞討和枷鎖的困境中卻渾然不知,在認識、協調“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表現得更是無能為力。他們一方麵在知識的海洋裏越遊越遠,另一方麵主體的自我意識越發模糊。

  第二,大學生主體信仰迷失。信仰,是指人們對某種理論、學說、主義的信服和尊崇,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是一個人做什麽和不做什麽的根本準則和態度。信仰給人的生命以意義。現在的學生努力讀書獲取知識似乎就是為了找份好的工作,找份好的工作後就是為了能賺取生存和生活之本。繼而,生命輪回,周而複始。很多大學生覺得勤奮努力,卻又迷茫不知所措。他們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生命沒有價值。輕者大學四年生活渾渾噩噩且平庸,更有甚者精神分裂、輕薄生命。大學生主體信仰迷失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當中。狄爾泰曾經指出:“我們對事物的本源,對我們生存的價值,我們行為的終極價值茫然不知……我們被科學的突飛猛進所淹沒,我們甚至無力回答這些問題,這比任何時代都嚴重……科學思想趾高氣揚,至高無上,而人的精神在領會自身、領會普遍意義方麵卻無能為力。”大學生不斷被培育成“科技理性人”、“經濟人”,一方麵對學校傳統道德教育灌輸的信仰、理念排斥,另一方麵在生活上卻經常陷入隻知道“何以為生”而不知道“為何而生”的尷尬境地。

  第三,大學生主體知行背離。知行合一是現代教育所追求的終極目標。“知,即道德認識,是指人們對一定社會道德關係及其理論、規範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們通過認識形成的各種道德觀。行,即道德行為,是指人們在一定道德認識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動。”大學生的知行合一即是大學生將道德認知付諸實踐的一種行為。但是,現代的大學生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道德實踐活動中經常出現“知而不願行”“知而不能行”“高知低行”的知行背離現象。大學生往往明知應該遵守公共秩序,卻經常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明知應該誠實守信,卻經常考試作弊或論文作假;明知應該勤儉節約,卻經常奢侈浪費。大學生重智輕德。一方麵,智育的功利性遮蔽了德育實效性,大學生基本的道德觀念和道德理想在實踐中被專業性很強的理性思維方式所取代。另一方麵,道德被當成知識性教育,導致大學生並不看重道德的行為價值,道德的內涵被窄化,道德知識和道德生活、道德實踐的關係被顛倒。由此,大學生的道德活動成了一種專門領域的認識活動,與學生生活實踐、親身體驗相分離。

  綜合上述,一個現代完整的人不僅要具備探索自然、社會和自身未知的科學能力,還要有處理自然、社會與自身關係的人文素養。早在幾百年前,馬克思提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的思想揭示了人的能動性、創造性的來源是社會。可見,包括社會關係在內的各種“關係”的處理是人的科學能力的源泉,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根據。然而,科技時代的大學生在單一的專業化教育占主導的教育模式下往往被培養成單向度的“科技人”和“經濟人”,對自然、社會和自身關係的處理上缺乏真、善、美的人文情懷,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大學生超越式的發展。更令人憂慮的是,作為人文精神最直接最自覺的價值守護者--道德教育被科技時代的專業教育、知識教育和實證主義教育所淹沒。因此,推進德育的範式轉型和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對培育大學生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第十三章 香港高等教育對創新人才培養的經驗及啟示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