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詩經(1)

  《詩經》導讀《詩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大約在公元前六世紀前後,已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不過,那時還隻稱作“詩”或“詩三百”,並未被奉為經。經的稱謂始於戰國,當時荀子在所作《勸學》篇中說,學習必始於讀經,終於讀禮,這其中就列有《詩》《書》和《春秋》。當然,這裏的“經”還隻是指“常”和“恒道”,即永恒法則的意思。真正把《詩》等奉為儒家至高無上的經典,是在漢武帝時代。《詩經》所收作品上自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紀),下至春秋中期(前六世紀),前後曆500年,保存的作品有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大部分是各地民歌,一小部分是貴族的作品。據說這些作品原是因天子為了解民情,推行采詩製度,鼓勵臣民獻詩而得到的。各國搜集的作品,除在當地保存采用外,還獻給周王室,由王室樂官保存、整理並演奏。其中,“風”是指鄭、檜、秦、曹等各國民間傳唱的歌謠,他們原先並不配樂,稱徒歌,後為采詩者上呈掌管音樂的太師,由太師按音律整理,上奏天子。“雅”就是“正樂之歌”,是周王朝王畿內的樂歌,分大雅、小雅兩類。“頌”則主要是天子、諸侯的祭祀用詩。這後兩者多歌功頌德之作,但“雅”中也有直言諷諫的,有的還留下名字,大概是公卿列士奉獻或創作的。《詩經》在當時具有多種現實功能,除個人的言情述誌外,祭祀、征伐、宴會、狩獵、送別時,都有用其來表達特定意義的,在今天還可見到的先秦古籍《左傳》《國語》以及此後記述上古曆史的有關典籍如《禮記》中,常可看到這種情形。《詩經》涉及的地域相當廣闊,東到山東,西至陝西、甘肅,南至江漢流域,北到河北、山西,涵蓋整個中原地區。與此相聯係,其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麵也同樣廣闊:有敘述部落壯大為國家的史詩,有貴族崇信天帝的祝頌之辭,有表示一部分清醒的貴族對國家利益無限關切、因而對君主有所規勸的政治諷諫詩,還有人民群眾抗擊侵略,保衛家園的愛國詩。其餘便是對日常生活的描繪,如感歎生活的疾苦,不滿剝削與奴役。當然,最為精彩的是愛情、婚姻生活的詠唱了。

  這部分作品,幾乎反映了愛情、婚姻生活的各個方麵。有男女偶遇一見傾心,有情人花前月下幽約密會,有新婚之夜的激情流溢,也有夫婦生活的恩愛甜蜜。當然,還有男子的負心,棄婦的悵淚和怨憤。其中敘述相思痛苦和愛情之堅貞的詩,不知攪亂過多少青年男女的心湖,成為他們憧憬和追求的動力。《詩經》在先秦曾得到孔子的大力推崇。他曾說:年輕人該好好學習《詩經》,因為他可以培養人的想象力、觀察力,對如何交結朋友、諷刺政治均有幫助,近者用以事父,遠者可以事君,從詩中還可以識得許多鳥獸草木之名呢。不學《詩經》便說不上像樣的話,就像麵對牆壁而立。鑒於當時《詩經》因廣為流傳而變得淆亂無序的情況,他以60多歲的高齡,急急從衛國趕回老家魯國,進行正樂工作。魯國是周公姬旦的世襲封地,對周太師搜集的樂歌保存得比較完備,孔子大概是利用了這些資料,對留存的詩歌作了修訂。以後,儒學大師孟子和荀子也都有對《詩經》的稱引。由於《詩經》是先秦儒家所崇奉的主要經典,它倡導一種重禮義、重曆史的人生哲學,在文學與政治的關係方麵又作出了詩可以興、觀、群、怨的樣板,這些都與法家提倡的重刑、重當世、君權至上的學說相違背,所以這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同時也是中國最早被禁的圖書之一。《詩經》的第一次被查禁是在秦孝公時代。時商鞅攜李悝《法經》入秦,遊說孝公,得其信任,推行變法。商鞅主張為政之要在嚴刑峻法,獎勵農戰。他認為惟前者,才能定今止亂,保國家政局穩定;惟後者,才能富國強兵,自立於強國之列。為了保證這一政策的實行,他嚴格要求上下“壹賞”、“壹刑”、“壹教”。前兩者是從政治措施上確立君主及其所製訂的法令的地位,後者則是旨在從思想上禁絕一切不符合法令的思想。在他看來,《詩》《書》與孝悌、仁義、非兵、羞戰等其他五物一樣,非但無益於國,反而被人用來批評刑法的實施和進行“私議”,即在野人士的議政,有害於國,屬於“六虱”之列,因此堅決主張“燔《詩》《書》而明法令”。這是《詩經》首遭禁止。第二次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發生的,秦始皇用李斯之言,頒布禁書令,除秦國曆史及醫藥、卜筮、農林諸書外,《詩》《書》和百家語必須通通燒毀。其目的一如商鞅,是為了禁止私學私議,統一天下人的思想。李斯也與商鞅一樣,作為法家,他對儒家的仁義學說十分反感,並以之作為攻擊的重要目標。《詩經》為從孔子到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所推崇。特別是孔子,企圖借以宣揚自己那一套思不出邪的思想,使之成為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工具,為此,不辭勞苦,自己返魯,作正樂工作。這種維護周王朝禮樂製度的舉動,顯然不能為主張法治的李斯所接受。而所謂“王道缺而詩作”,《詩經》常被當時儒家人物用來作為諷刺、規勸君主,張揚自己學說的工具(如孟子用以宣揚他的王道主張,荀子借以隱喻君臣相待之禮,等等),更是主張“以法代權”、“以吏為師”的秦始皇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幹脆禁毀了事。到了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詩經》被戴上“經”桂冠,還立了博士,成為儒家五經之一,至此苦盡甘來。此後它的命運一直是順遂的,地位日趨崇高,如此前抑而後揚,在中國古代委實很少見到。

  周南(1)

  關雎(2)關關雎鳩,在河之洲(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參差荇菜,左右流之(5)。窈窕淑女,寤寐求之(6)。求之不得,寤寐思服(7)。悠哉悠哉,輾轉反側(8)。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9)。參差荇菜,左右芼之(10)。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注釋”(1)十五國風之一,共計11篇。(2)這首詩寫一個男子思慕一個美麗的女子並渴望得到她。“關雎”為篇名,《詩經》中每首詩一般取首句裏的兩個字或幾個字作篇名。(3)關關:鳥鳴聲。雎(ju)鳩:一種水鳥。河:黃河的專稱。《詩經》中的河均指黃河。(4)窈(yao)窕(tiao):美好的樣子。淑:善,好。逑(qiu):配偶。(5)荇(xing)菜:一種可吃的水草。流:通“摎”,采摘。(6)寤(wu):睡醒。(7)思服:同義複詞。想念,思念。(8)悠:也是想念、思念的意思。(9)琴瑟:均為古代樂器,琴有五弦或七弦,瑟有二十五弦。友:親近。(10)芼(mao):采摘。鍾鼓樂之:用敲鍾擊鼓來使她快樂。

  “譯文”雎鳩應和關關唱,歌唱在那沙洲上。美麗善良好姑娘,正是我的好對象。短短長長水荇菜,向左向右把它采。美麗善良的姑娘,夜裏夢裏使人想。空想總是難實現,夢寐之中想更切。想她念她真難忘,翻來覆去難成眠。水荇菜來短又長,左采右采在河旁。美麗善良的姑娘,彈奏琴瑟供她賞。水荇長短不整齊,左邊右邊來摘取。美麗善良的姑娘,敲打鍾鼓供歡娛。葛覃(1)葛之覃兮,施於中穀,維葉萋萋(2)。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3)。葛之覃兮,施於中穀,維葉莫莫(4)。是刈是濩,為為綌,服之無斁(5)。言告師氏,言告言歸(6)。薄我私,薄我衣(7)。害害否?歸寧父母(8)。

  “注釋”(1)這首詩寫一個出嫁了的女子準備回娘家省親。(2)葛:多年生藤本植物。覃:延長。施(yi):蔓延。中穀:穀中。維:語氣助詞。萋(qi)萋:茂盛的樣子。(3)黃鳥:黃鶯,一說為黃雀。喈(jie)喈:黃鳥和鳴聲。(4)莫莫:茂密的樣子。(5)刈(yi):收割。濩(huo):通“鑊”,名詞用作動詞,用鑊煮。(chi):細葛布。綌(xi):粗葛布。斁(yi):厭,厭棄。(6)言:詞頭,放在動詞前,無義。師氏:指女師,古代教育貴族女子的女教師。(7)薄:詞頭,用在動詞前,無義。搓揉。私:指內衣。(huan):同“浣”,用水洗。(8)害:通“曷”,何。否:不洗。歸寧:古代指已婚女子回娘家探親。

  “譯文”葛草長長壯蔓藤,一直蔓延山穀中,葉子碧綠又茂盛。黃鳥翩翩在飛翔,落在灌木樹叢上,鳴叫聲聲像歌唱。葛草長長壯蔓藤,一直蔓延山穀中,葉子濃密又茂盛。收割回來煮一煮,剝成細線織葛布,穿上葛衣真舒服。回去告訴我師母,我要告假看父母。先洗我的貼身衣,再把我的外衣洗。洗與不洗理清楚,回家問候我父母。卷耳(1)采采卷耳,不盈頃筐(2)。嗟我懷人,彼周行(3)。陟彼崔嵬,我馬虺(4)。我姑酌彼金,維以不永懷(5)。陟彼高岡,我馬玄黃(6)。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7)。陟彼矣,我馬矣(8)。我仆矣,雲何籲矣(9)!

  “注釋”(1)這首詩寫一個女子思念她遠行不歸的丈夫。(2)采采:茂盛的樣子。卷耳:又名蒼耳,一種菊科草本植物。頃筐:斜筐。後高前低,形似畚箕,盛物易滿。(3)嗟:歎詞。(zhi):同“置”,放。周行(hang):大道。(4)陟(zhi):登,登上。崔嵬(wei):高而不平的土山。虺(hui)(tui):聯綿詞,形容病的狀態。(5)姑:姑且,暫且。金(lei):商周時期一種青銅製的酒器。(6)玄黃:聯綿詞,形容病的狀態。(7)兕(si)觥(gong):用犀牛角製的大酒杯。傷:同,思念。(8)(qu):有土的石山。(tu):病。(9)(pu):勞倦。籲(xu):的假借字。魯詩作“盱”,憂,擔憂。

  “譯文”采了又采卷耳菜,老裝不滿淺竹筐。歎我想著遠行人,筐兒放在大路旁。正在走上那高山,我的馬兒腿發軟。我且斟滿那酒杯,讓我不想心暫安。正在走上那高岡,我的馬兒毛發黃。我且斟滿牛角杯,讓我心兒少憂傷。正在上那石山喲,我馬腿兒難站喲。我仆快要病倒喲,這份憂愁怎完喲。桃夭(1)桃之夭夭,灼灼其華(2)。之子於歸,宜其室家(3)。桃之夭夭,有其實(4)。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5)。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注釋”(1)這是祝賀新婚的詩。(2)夭夭:樹木茂盛的樣子。灼灼:花朵繁盛的樣子。(3)之子:這個人,這裏指新嫁娘。歸:古代稱女子出嫁。(4)有:詞頭,用在形容詞前。(fen):肥大。(5)蓁(zhen)蓁:茂盛的樣子。

  “譯文”桃樹枝葉繁茂,花朵嬌豔欲滴。這位姑娘出嫁,歡歡喜喜成家。桃樹枝葉繁茂,花兒結果肥大。這位姑娘出嫁,歡歡喜喜成家。桃樹枝葉繁茂,葉兒濃綠成蔭。這位姑娘出嫁,歡歡喜喜成家。芣苢(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2)。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3)。采采芣苢,薄言捋之(4)。采采芣苢,薄言之(5)。采采芣苢,薄言之(6)。

  “注釋”(1)這首詩描寫一群婦女采集車前子(一說薏仁米)。(2)芣(fu)苢(yi):即車前子,亦名車輪菜。采集芣苢,含有希望多子的意思。薄言:語助詞連用。(3)掇(duo):拾取。(4)捋(luo):抹取,脫取。(5)(jie):用衣襟兜著。(6)(xie):用衣襟兜起來並且用帶子紮緊。

  “譯文”采呀采呀車前子,采呀快些來采它。采呀采呀車前子,收呀快些收起它。采呀采呀車前子,一根一根揀起來。采呀采呀車前子,一把一把捋下來。采呀采呀車前子,提起衣襟裝起它。采呀采呀車前子,翻過衣襟兜滿它。漢廣(1)南有喬木,不可休思(2)。漢有遊女,不可求思(3)。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4)。翹翹錯薪,言刈其楚(5)。之子於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蔞(6)。之子於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釋”(1)這首詩寫一位男子熱戀一個姑娘,希望和她結為夫妻,但因不能如願以償而苦惱失望。(2)休思:“思”為語助詞,與下文“求思”、“泳思”、“方思”之“思”同。(3)漢:指漢水。遊女:漢水女神,這裏比喻所思的戀人。(4)江:長江。《詩經》中的江均指長江。方:通,用竹木編成筏子。這裏作動詞用,用筏子渡水。(5)翹翹:眾多的樣子。言:詞頭,用在動詞前。楚:荊條,可作柴火。(6)蔞(lou):蔞葉,一種莖蔓生的木本植物。

  “譯文”南方高樹路旁生,樹下少蔭沒行人。漢江之上有遊女,要想追求不可能。茫茫漢水寬又寬,要想遊過難上難。滔滔江水長又長,過渡難靠小木船。叢叢雜樹多枝杈,砍那荊條趁閑暇。如果姑娘肯嫁我,喂飽馬兒去接她。茫茫漢水寬又寬,要想遊過難上難。滔滔江水長又長,過渡難靠小木船。叢叢野樹雜又雜,打柴選取蘆蒿打。如果姑娘肯嫁我,喂飽馬駒把馬駕。茫茫漢水寬又寬,要想遊過難上難。滔滔江水長又長,過渡難靠小木船。摽 有 梅(1)摽有梅,其實七兮(2)。求我庶士,迨其吉兮(3)。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之(4)。求我庶士,迨其謂之(5)。

  “注釋”(1)這首詩寫一女子盼望求婚者趁早而來,不要錯過了大好時光。(2)摽(biao):落,掉。有:詞頭,用在名詞前。七:十分之七。(3)士:這裏指未婚男子。迨:及,趁著。(4)(ji):取。(5)謂:通“會”。謂之:指不用舉行儀式而自行結合。

  “譯文”梅子熟了落紛紛,枝頭還留有七成。追求我的小夥子,趕快趁著好時辰。梅子熟了落紛紛,枝頭隻留有三成。追求我的小夥子,今兒就是好時辰。梅子熟了落紛紛,提著筐兒走來盛。追求我的小夥子,說句話兒就得成。小星(1)彼小星,三五在東(2)。肅肅宵征,夙夜在公(3)。命不同(4)。彼小星,維參與昴(5)。肅肅宵征,抱衾與(6)。命不猶。

  “注釋”(1)這首詩寫一個小官吏早晚為公事奔忙,因而歎息命運與別人不同。(2)(hui):光亮微弱的樣子。三:三星。指下文的“參”星。五:五星,指下文的“昴”星。(3)肅肅:匆匆忙忙的樣子。(4):同“實”。(5)參、昴:都是西方星宿名。(6)(chou):三家詩作“幬”,帳,床帳。

  “譯文”小小星兒閃微光,三三五五在東方。急急匆匆連夜走,為了官家早晚忙,隻因命運不一樣!小小星兒閃微光,參星昴星掛天上。急急匆匆連夜走,隻好拋棄裯和衾,隻因命運不如人!野有死麕(1)野有死麕,白茅包之(2)。有女懷春,吉士誘之(3)。林有樸,野有死鹿(4)。白茅純束,有女如玉(5)。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兮,無使也吠(6)。

  “注釋”(1)這首詩描寫青年男女戀愛。(2)麕(jun):獐子,似鹿而小。(3)吉士:美男子。(4)樸(su):叢生的灌木。(5)純(tun)束:同義複詞,捆紮,包裹。(6)脫脫:慢慢地。無感:不要動,別碰。(shui):佩巾,佩在女子胸腹之前。(mang):多毛的狗。

  “譯文”打死小鹿在荒郊,清潔白茅把它包。年輕姑娘心兒動,青年獵人把她撩。大樹林裏小樹梢,打死小鹿在荒郊。白茅包著當好禮,年輕姑娘美如玉。慢慢來呀悄悄行,不要動著我佩巾,不要惹那狗亂吠。邶風(1)柏舟(2)彼柏舟,亦其流(3)。耿耿不寐,如有隱憂(4)。微我無酒,以敖以遊(5)。我心匪鑒,不可以茹(6)。亦有兄弟,不可以據(7)。薄言往,逢彼之怒(8)。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9)。憂心悄悄,慍於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注釋”(1)十五國風之一,計19篇。邶(bei):古國名。其地在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帶。邶風即產生於這一帶的詩歌。(2)這是一首女子因家庭糾紛無法排遣因而自訴其苦的詩。(3):同“泛”,漂浮在水上。(4)如:猶“而”。隱憂:痛心的憂愁。隱:通“殷”,痛。(5)微:不是。敖:同“遨”,遊。(6)匪:同“非”。茹(ru):度,指測度他人。(7)據:依靠。(8)薄言:語助詞連用。往:前往。同“訴”,訴說。(9)棣棣:悠閑從容的樣子。選:通“算”,數。悄悄:憂愁的樣子。覯(gou):通,遇到。閔:憂傷。靜:審,仔細。言:語助詞。辟:通“擗”,用手拍胸。有:形容詞詞頭。(huan):洗。

  “譯文”河中蕩漾柏木舟,隨波上下泛中流。長夜不安難入睡,因有煩惱萬般愁。不是家裏沒有酒,也非沒處可遨遊。我心不是那明鏡,豈能美醜都能容。也有同胞親兄弟,要靠兄弟也不行。也曾向他去傾訴,他反向我大發怒。我心不是那磐石,更比磐石難轉移。我心不是那草席,更比草席難卷起。人人各自有威儀,哪能隨便讓人欺。憂愁纏繞心煩悶,小人視我如仇人。受到痛苦既已多,遭到侮辱也不少。痛定思痛靜靜想,雙手捶胸氣難消。請問月亮和太陽,有時為啥不放光。煩惱在心洗不掉,好比沒洗髒衣裳。痛定思痛靜靜想,恨不奮起高飛翔!綠衣(1)綠兮衣兮,綠衣黃裏(2)。心之憂矣,曷維其已(3)!綠兮衣兮,綠衣黃裳(4)。心之憂矣,曷維其亡(5)!綠兮絲兮,女所治兮(6)。我思古人,俾無兮(7)。兮綌兮,淒其以風(8)。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注釋”(1)這首詩寫男子睹物懷人,思念亡妻。(2)裏:這裏指下衣,即下文的“裳”。(3)維其:助詞連用。已:止,結束。(4)裳:下衣。(5)亡:通“忘”,忘記。(6)治:理,紡織。(7)古人:故人,指亡妻。俾:使。(you):過錯。(8)(chi):細葛布。(xi):粗葛布。淒:涼爽。

  “譯文”綠色衣啊綠色衣,外麵綠色黃夾裏。見到此衣心憂傷,不知何時才能已!綠色衣啊綠色衣,上穿綠衣下黃裳。穿上衣裳心憂傷,舊情深深怎能忘!綠色絲啊綠色絲,絲絲是你親手織。想起我的亡妻啊,遇事勸我無差失。夏布粗啊夏布細,穿上風涼又爽氣。想起我的亡妻啊,樣樣都合我心意。燕燕(1)燕燕於飛,差池其羽(2)。之子於歸,遠送於野(3)。瞻望弗及,泣涕如雨(4)。燕燕於飛,頡之頏之(5)。之子於歸,遠於將之(6)瞻望弗及,佇立以泣(7)。燕燕於飛,下上其音。之子於歸,遠送於南(8)。瞻望弗及,實勞我心(9)。仲氏任隻,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注釋”(1)這首詩寫衛國君主送其二妹遠嫁。(2)燕燕:一對燕子。差池(cichi):猶“參差”,不齊的樣子。(3)之子:這個女子。於歸:指出嫁。(4)瞻望:同義複詞,往遠處看。涕:眼淚。(5)頡(xie):上飛,向上飛。頏(hang):下飛,向下飛。(6)遠於將之:遠送她。(7)以:而。(8)南:指衛國的南邊。(9)實:是。勞我心:使我心勞,使我內心憂傷。仲氏:指老二,這裏指二妹。任:可信任、可靠的意思。隻:語助詞。終:猶“既”。惠:和順。淑:善。慎:謹慎。勖(xu):勉勵。

  “譯文”雙雙燕子展翅飛,翅兒參差不整齊。這位姑娘要出嫁,遠出相送到郊區。遙望背影漸消失,淚珠滾滾如落雨!雙雙燕子展翅飛,翩翩上下好如意。這位姑娘要出嫁,遠去送行道別離。遙望背影漸消失,久立原地掩麵泣!雙雙燕子展翅飛,上下呢喃細語聲。這位姑娘要出嫁,遠去送行到南門。遙望背影漸消失,千愁萬感傷我心。仲氏你有好德行,誠實深遠是其心。性情柔和又溫順,一生行事極謹慎。臨行追念及先君,就將好話勸寡人。擊鼓(1)擊鼓其鏜,踴躍用兵(2)。土國城漕,我獨南行(3)。從孫子仲,平陳與宋(4)。不我以歸,憂心有忡(5)。爰居爰處?爰喪其馬(6)?於以求之?於林之下(7)。死生契闊,與子成說(8)。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於嗟闊兮,不我活兮(9)。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釋”(1)這是衛國久戍於外的士卒懷念家鄉親人的詩。(2)鏜(tang):擊鼓時發出的聲音。踴躍:練武或戰鬥中的跳躍擊刺之狀。(3)土國:在國內服役修築土城。土:這裏作動詞。城漕:在漕邑築城。城:這裏作動詞。(4)孫子仲:當時帶兵南征的衛國首領。平陳與宋:指調解陳國與宋國之間的矛盾,使它們講和。(5)不我以歸:“不以我歸”的倒文,不讓我回家。以:通“與”。(6)爰:“於何”的合音,在哪裏。(7)於以:也是“於何”的意思。(8)契闊:聚散、離合的意思。契:聚合。闊:離散。子:指其妻。成說:訂立誓約。(9)於嗟:籲嗟,歎詞。闊:指遠別。不我活:不和我相聚。活:通,聚會。洵:遠,遙遠。

  “譯文”戰鼓擂得鏜鏜響,士兵踴躍練刀槍。國人運土建漕城,獨獨派我去南方。跟從統兵孫子仲,陳宋糾紛得平定。戰事結束仍難歸,滿腹憂愁心傷痛。何處是我安身地?何處我丟了馬匹?叫我哪裏去尋找?隻好找到樹林裏。苦生苦死在一道,曾經和你約過了。緊緊握著你的手,願意白頭同偕老。可歎如今相別離,要想生還不能去。可歎如今遠離別,使我誓約成空語。凱風(1)凱風自南,吹彼棘心(2)。棘心夭夭,母氏劬勞(3)。凱風自南,吹彼棘薪(4)。母氏聖善,我無令人(5)。爰有寒泉,在浚之下(6)。有子七人,母氏勞苦。黃鳥,載好其音(7)。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釋”(1)這是一首子女歌頌辛勞的母親並且自責的詩。(2)凱風:指南風。棘心:指棘樹的初生的嫩芽。這裏以凱風喻母,棘心喻子女。(3)劬(qu)勞:同義複詞,勞苦。劬:勞苦。(4)棘薪:棘樹長大可當柴燒,比喻子女已長大。(5)聖善:指通於事理而且善良。我無令人:意思是我們子女中沒一個是成材的。令:善,美。(6)爰:發語詞。浚:衛國邑名,在今河南濮陽南。(7)(xian)(huan):疊韻聯綿詞,指清和婉轉的鳥鳴聲。載:句首助詞。

  “譯文”和風吹來自南方,吹得棗樹漸漸長。棗樹芽心嫩又壯,母親養兒辛苦忙。和風吹來自南方,棗樹成柴長又長。親娘慈祥又良善,子不成材難報娘。哪口井水寒透骨,井水就在浚城處。枉有兒子七個人,母親勞累多辛苦。美麗黃雀咭咭鳴,黃雀叫得好歌聲。枉有兒子七個人,不能安慰娘的心。穀風(1)習習穀風,以陰以雨(2)。黽勉同心,不宜有怒(3)。采葑采菲,無以下體(4)。德音莫違,及爾同死(5)。行道遲遲,中心有違(6)。不遠伊邇,薄送我畿(7)。誰謂荼苦?其甘如薺(8)。宴爾新昏,如兄如弟(9)。涇以渭濁,其。宴爾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發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後。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遊之。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不我能,反以我為讎。既阻我德,賈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既生既育,比予於毒。我有旨蓄,亦以禦冬。宴爾新昏,以我禦窮。有有潰,即詒我肄。不念昔者,伊餘來。

  “注釋”(1)這是一首棄婦斥責丈夫的無情並申訴自己的怨憤的詩。(2)習(sa)習:同“颯颯”,大風聲。(3)黽(min)勉:勉力。(4)葑(feng):蔓菁。菲:蘿卜。無以下體:意思是難道不采用它的根?(5)德音:指好聽的話。(6)遲遲:緩慢的樣子。中心:即心中。違:通,怨恨。(7)伊:語助詞。畿(ji):檻,門內。(8)這兩句是說苦菜本是苦的,但它和我心中的苦比起來,這種苦簡直像薺一樣甜了。也就是說內心痛苦無比。(9)宴爾:歡樂的樣子。昏:同“婚”。如兄如弟:意思是新婚夫婦像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一樣親密。這兩句意思是:涇水本是清的,因入渭水而變濁,但涇水的本體仍是清的。(shi):水清的樣子。通“止”,底,這裏指涇水的本體。不我屑以:“不屑以我”的倒文。以:與,友好。梁:魚梁,用土石築成、中留缺口的攔魚壩。發:通“撥”,搬動,搞亂。笱(gou):捕魚的竹簍。躬:自身。不閱:不容,不為……所容。遑恤:哪有工夫照顧。遑:閑暇。方、舟都作動詞,用筏或船渡河的意思。泳:原指潛水而遊。亡:同“無”。民:人,指鄰人。匍匐:這裏是盡力的意思。不我能:“不能我”的倒文。(xu):愛。讎:同“仇”,仇敵。這兩句意思是既然你拒絕了我的好心,那麽我對於你來說就像商人賣不出去的貨一樣。育:長。鞫(ju):窮困。及爾:與你。顛覆:指窮困的生活環境。這兩句話是說,度過了艱難時期,日子順心了,你就看待我像毒物似的。旨:甘美。有(guang)有潰:猶“潰潰”,本義都是形容水激流的樣子,這裏形容人暴怒的樣子。詒:同“遺”,留給。肄(yi):指勞苦之事。伊:語助詞。通,愛。

  “譯文”颯颯山穀刮大風,天陰雨暴來半空。夫妻勉力結同心,不該怒罵不相容。蔓菁蘿卜收進門,難道要葉不要根?甜言蜜語別忘記:“和你到死永不分。”走出家門慢吞吞,腳兒向前心不忍。不求遠送望近送,誰知隻送到房門。誰說荼菜苦無比?在我吃來甜似薺。你們新婚多快樂,兩口親熱像兄弟。渭水入涇涇水渾,涇水雖渾底下清。你們新婚多快樂,誣我不潔傷我心。別到我的魚壩來,別把魚簍再弄亂。既然對我不見容,誰還顧到我後代。好比河水深悠悠,那就撐筏劃小舟。好比河水淺清清,那就遊泳把水泅。家裏有這沒有那,盡心盡力為你求。鄰居出了災難事,就是爬著也去救。你不愛我倒也罷,不該把我當冤仇。一片好意遭拒絕,好像貨物難脫手。從前生活怕困窮,共渡難關苦重重。如今生計有好轉,嫌我比我像毒蟲。好比我醃幹鹹菜,貯藏起來好過冬。你們新婚多快樂,拿我舊人來擋窮。粗聲惡氣打又罵,還要逼我做苦工。當初情意全不念,你恩我愛一場空。式微(1)式微式微,胡不歸(2)?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3)?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4)?

  “注釋”(1)這首詩傾吐了服役之人有家不得歸的怨憤。(2)式:發語詞,無實義。(3)微:非,不是。故:事,事情。乎:於,在。中露:即露中。(4)躬:身體。

  “譯文”天要黑,天要黑,為何有家不得歸?不為官家去服役,為啥夜行身帶露?天要黑,天要黑,為何有家不得歸?不為養活你官家,為啥渾身滾泥巴?北門(1)出自北門,憂心殷殷(2)。終窶且貧,莫知我艱(3)。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4)?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5)。我入自外,室人交我(6)。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7)。我入自外,室人交摧我(8)。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注釋”(1)這是一首小官吏自歎命苦的詩。(2)殷殷:憂愁的樣子。(3)窶(ju):窮苦得沒法講究禮數。(4)已焉哉:算了吧。謂之何哉:拿它怎麽辦呢。(5)適我:扔給我。適:通,投擲。一:皆,都。埤(pi)益:同義複詞,增加。(6)室人:家人。同“謫”,指責。(7)遺(wei):給予。(8)摧:通,譏刺。

  “譯文”匆匆走出城北門,憂心忡忡苦悶深。生活艱窘又貧困,無人知道我艱辛。長籲短歎算了吧!老天讓我受此罪,還有什麽可訴申!王朝差事扔給我,政事勞苦又增多。我從外麵剛回家,親人輪流指責我。長籲短歎算了吧!老天讓我受此罪,還有什麽可以說!王朝差事逼迫我,政事勞苦又增多。我從外麵剛回家,親人輪流指責我。長籲短歎算了吧!老天讓我受此罪,還有什麽可以說!北風(1)北風其涼,雨雪其(2)。惠而好我,攜手同行(3)。其虛其邪?既亟隻且(4)。北風其喈,雨雪其霏(5)。惠而好我,攜手同歸。其虛其邪?既亟隻且。莫赤匪狐,莫黑匪烏(6)。惠而好我,攜手同車。其虛其邪?既亟隻且。

  “注釋”(1)這是衛國人不堪統治者的暴虐,呼喚朋友共同離去的詩。(2)雨:落,下。(pang):雪盛大的樣子。(3)惠而:惠然,和順的樣子。(4)虛、邪:舒徐、緩慢的樣子。虛:通“舒”。邪:通“徐”。隻且(ju):語尾助詞。(5)其喈:猶,寒冷的樣子。喈:通。其霏:雪花紛紛揚揚的樣子。(6)這兩句話是說:沒有不紅的狐狸,沒有不黑的烏鴉。

  “譯文”北風吹來冷颼颼,大雪紛紛滿天飄。承你把我當好友,拉著手兒一道走。豈可猶豫慢慢走,禍亂急迫事嚴重!北風吹得呼呼響,大雪紛紛滿天揚。承你把我當好友,拉著手兒一同回。豈可猶豫慢慢走,禍亂急迫事嚴重!狐狸毛色總是紅,烏鴉毛色黑又濃。承你把我當好友,拉著手兒上車中。豈可猶豫慢慢走,禍亂急迫事嚴重!靜女(1)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2)。愛而不見,搔首踟躕(3)。靜女其孌,貽我彤管(4)。彤管有煒,說懌女美(5)。自牧歸荑,洵美且異(6)。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7)。

  “注釋”(1)這是一首寫熱戀中的青年男女約會的詩。(2)靜:通“靖”,善,賢惠。姝(shu):美麗的樣子。(3)愛:通,隱藏。見:同“現”。(4)孌(luan):美好的樣子。彤(tong)管:一種紅色的管子。(5)有煒(wei):即“煒煒”,紅而有光的樣子。說懌:同義複詞,喜愛。懌:悅,喜愛。(6)牧:效外。歸:通“饋”,贈送。荑(ti):初生柔嫩的白茅草。(7)這兩句的意思是:並不是你(指荑草)本身美麗,而是因為美人所贈,所以才顯得美。

  “譯文”文靜可愛好姑娘,約我相會城角上。愛她老是見不著,急得搔頭又心慌。文靜可愛好姑娘,送我彤管好式樣。彤管顏色紅鮮鮮,我真喜歡你漂亮。摘草送我郊外來,草兒真美又奇怪。並非草兒真正美,贈品因是美人帶。鄘風(1)柏舟(2)彼柏舟,在彼中河。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他(3)。母也天隻,不諒人隻(4)。彼柏舟,在彼河側。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5)。母也天隻,不諒人隻。

  “注釋”(1)十五國風之一。鄘(yong):古國名。(2)這首詩寫一位姑娘戀愛受阻,因而她向父母公開表示對愛情至死不渝的決心。(3)(dan):頭發下垂的樣子。儀:通“偶”,配偶。之死:至死。矢:發誓。(4)天:指父親。隻:語氣詞。(5)特:匹偶。慝(te):同“忒”,更改,改變。

  “譯文”柏木船兒在漂蕩。浮在那條河中央。那人劉海兩邊垂,實是我的好侶伴,愛他到死心不變。我的天呀我的娘!為何對我不體諒!柏木船兒在漂蕩,浮在那條河側邊,那人劉海兩邊垂,實是我的好侶伴,到死我心不會變。我的天呀我的娘!為何對我不體諒!牆 有 茨(1)牆有茨,不可埽也(2)。中之言,不可道也(3)。所可道也,言之醜也。牆有茨,不可襄也(4),中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牆有茨,不可束也,中之言,不可讀也(5)。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注釋”(1)這首詩是說人是有羞恥之心的。(2)茨(ci):蒺藜。埽:同“掃”,除去。(3)中冓(gou):內室。中冓之言,指有關房事的汙穢無恥的話。(4)襄:除,除掉。(5)讀:傳講。

  “譯文”牆上長了蒺藜草,生了根兒難得掃。中夜房裏說的話,不可以向外傳道。如果把它講出來,說來隻叫人害臊。牆上長了蒺藜株,生了根兒難得除。中夜房裏說的話,不可以向外詳述。如果一定要詳述,話長叫人說不出。帶刺蒺藜長牆上,沒法捆來沒處放。中夜房裏說的話,不可以向外傳講。如果一定要傳講,說來羞人難想象!桑中(1)爰采唐矣?沬之鄉矣(2)。雲誰之思?美孟薑矣(3)。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4)。爰采麥矣?沬之北矣。雲誰之思?美孟弋矣(5)。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葑矣?沬之東矣。雲誰之思?美孟庸矣(6)。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注釋”(1)這首詩寫一個男子在勞動時想象和他所思的情人幽會的情景。(2)爰:於何,在什麽地方。唐:女蘿,又叫菟絲,一種草本植物。(3)美:姓。(4)期:約會。桑中:桑林之中。上宮:城角樓。淇之上:淇河邊。(5)弋(yi):通“姒”,姓。(6)庸:姓。

  “譯文”想采女蘿走哪方?最好走向那沬鄉。你猜我是想哪個?美麗姑娘叫孟薑。和我相約在桑中,邀我會麵在上宮,還到淇上把我送。走向何方去割麥,最好走向沬鄉北。你猜我是把誰想?孟弋美麗大姑娘。和我相邀在桑中,約我會麵在上宮,還到淇水把我送。走向何方采蔓菁?最好走向沬鄉東。你猜我是想哪個?美麗姑娘叫孟庸。和我相約在桑中,邀我會麵在上宮,淇水臨別把我送。相鼠(1)相鼠有皮,人而無儀(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死(3)?

  “注釋”(1)這首詩是對無恥之徒的斥責和詛咒。(2)相:視,看。(3)(chuan):速,趕快。

  “譯文”看那老鼠還有皮,可是人卻沒威儀。既然為人沒威儀,不如早早就去死!看那老鼠還有齒,可是人卻沒行止。既然為人沒行止,還等什麽不去死!看那老鼠還有體,可是人卻不懂禮。既然為人不懂禮,何不趕快死了去!載馳(1)載馳載驅,歸唁衛侯(2)。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陟彼阿丘,言采其(3)。女子善懷,亦各有行(4)。許人尤之,眾稚且狂(5)。我行其野,其麥(6)。控於大邦,誰因誰極(7)。大夫君子,無我有尤(8)。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注釋”(1)這首詩為許穆夫人所作。(2)載:且,又。馳:跑馬。歸唁:回衛國吊唁。(3)(meng):貝母,一種藥草。(4)行:道,道理。(5)尤:指責,責難。眾:通“終”,既。(6)(peng):茂盛的樣子。(7)控:赴,赴告。大邦:大國。誰因誰極:因誰極誰。極:通“急”。(8)無我有尤:不要責怪我。

  “譯文”駕著車馬快奔走,回國慰問我衛侯,駕車經過漫長路,到了漕邑才停留。許國大夫來趕我,使我心裏發了愁。對我赴衛不讚成,要我速回萬不能。我看你們想法差,我的計劃近可求。盡管對我不讚成,也難阻止我前進。我看你們想得差,我的計劃行得通。車兒走到阿丘上,采點貝母寬寬腸。女人固然多憂慮,各人自有其主張。許國大夫埋怨我,真是幼稚又狂妄!我行祖國原野上,麥兒正在蓬勃長。呼求援助到大國,靠誰前來把衛幫?各位大夫先生們,不必指責我主張。縱然你們想百樣,我想不如我親往。衛風(1)淇奧(2)瞻彼淇奧,綠竹猗猗(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瑟兮兮,赫兮兮(5)。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6)。瞻彼淇奧,綠竹青青(7)。有匪君子,充耳瑩,會弁如星(8)。瑟兮兮,赫兮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瞻彼淇奧,綠竹如簀(9)。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注釋”(1)十五國風之一。(2)這首詩讚美一個有才華有品德的君子。(3)淇奧:淇水深曲處。猗猗:美盛的樣子。(4)匪:通“斐”,斐然,有文采的樣子。切、磋、琢、磨:指修養好,有文采,有品德。(5)瑟:莊重的樣子。(xian):威武的樣子。(xuan):心胸寬廣的樣子。(6)諼(xuan):忘記。(7)青青:茂盛的樣子。(8)會弁(bian)如星:弁,鹿皮帽。會,鹿皮縫合處,綴上飾玉。這句說鹿皮帽的玉閃閃發光,如同星星。(9)簀:通“積”,積聚,形容綠竹茂密的樣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比喻君子的品德經過陶冶鍛煉,像金和錫那樣精純,像圭和璧那樣完美。寬兮綽兮:指君子心胸寬闊。不為虐:有節製,不過分。

  “譯文”河灣頭淇水流過,看綠竹多麽婀娜。這個文雅的君子,似美玉經過琢磨,如象牙經過切磋。態度莊嚴胸寬大,既有威儀又文雅。這個文雅的君子,教人始終難忘他!河灣頭淇水流過,看綠竹多麽婀娜。這個文雅的君子,耳瑱美玉光閃閃,帽縫寶石如星燦。態度莊嚴胸寬大,既有威儀又文雅。這個文雅的君子,教人始終難忘他!河灣頭淇水流過,看綠竹多麽婀娜。這個文雅的君子,好比金錫精又堅,好比圭璧潤而圓。寬宏曠達又得體,心胸開闊如車耳。笑談幽默有風趣,可是話不傷害你!氓(1)氓之蚩蚩,抱布貿絲(2)。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3)。乘彼垣,以望複關(4)。不見複關,泣涕漣漣。既見複關,載笑載言(5)。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6)。桑之未落,其葉沃若(7)。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8)。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9)。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釋”(1)這是一首棄婦詩,詩中訴述了她的不幸遭遇和對負心的丈夫的怨恨。(2)蚩蚩:嬉笑的樣子。(3)秋以為期:以秋為婚期。(4)複關:當指男子所居之地。(5)載笑載言:又笑又談。(6)賄:財物,指嫁妝。(7)沃若:潤澤肥盛的樣子。(8)說(tuo):通“脫”,解脫。(9)徂(cu):往,到。三歲:多年。爽:差錯。貳:字之訛。貳通“忒”,差錯,錯失,與“爽”同義。罔極:沒準兒。二三其德:三心二意,行為前後不一。靡室勞矣:意思是不以家務為勞苦。言既遂矣:意思是日子長了。(xi):嘲笑的樣子。靜言思之:靜靜地想。躬:身。悼:哀傷。隰(xi):低濕的地方。泮(pan):通“畔”,涯岸。總角:結發,古時男女未成年時束結頭發,聚為兩角。不思其反:沒想到他會變心。是:這。已焉哉:算了吧。

  “譯文”那人走來嘻嘻笑,拿著布匹來換絲。哪裏真是要買絲,是來找我談婚事。談完送你過淇水,直到頓丘不忍回。不是我故意推遲,是你不曾請好媒。請你不必多生氣,清秋時節是佳期。登上那堵壞城牆,目的在把複關望。沒有看到那複關,兩眼不住淚汪汪。一經看到那複關,又是笑來又是講。你已求神問過卦,卦上沒說不祥話。那就駕上你車來,連我嫁妝運走吧。當那桑樹葉未落,葉兒黃綠嫩得多。小斑鳩啊小斑鳩,切莫嘴饞吃桑葚。好姑娘啊好姑娘,切莫迷他長得俊。他若把你愛上了,想丟你時也得行;你若把他愛上了,要想甩開不可能!等到桑樹葉兒落,顏色枯黃往下脫。自從我到你家來,三年過的苦生活。當初淇水滿泱泱,打濕我的車帷裳。如今我沒變心腸,你的行為卻兩樣!男人每每心叵測,三心二意壞思想!我做媳婦三年整,全家家務我擔任。起早睡晚埋頭幹,沒有一天不困頓。家業逐漸得遂心,你卻越來越專橫。兄弟不知這情況,總是把我笑一場。靜下來後細思量,獨自個兒把心傷。原想和你同偕老,誰知越老越是糟。寬寬淇水有個岸,長長漯水也有畔。我倆小時一道玩,說說笑笑那麽歡。山盟海誓許了願,誰知你不想從前。從前快樂你不想,算了算了莫再講!竹竿(1)竹竿,以釣於淇(2)。豈不爾思,遠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3)。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佩玉之儺(4)。淇水,檜楫鬆舟(5)。駕言出遊,以寫我憂(6)。

  “注釋”(1)這首詩寫出嫁女子思歸不得。(2)(di):細長的樣子。(3)女子有行:指女子出嫁。(4)(cuo):玉色鮮潤潔白的樣子,這裏指牙齒。儺(nuo):通“娜”,形容女子走路時腰身柔軟多姿。(5)檜楫鬆舟:用檜木做槳,用鬆木做船。(6)寫:同“瀉”,宣泄。

  “譯文”釣魚竹竿長又長,兒時垂釣淇水旁。豈有不是這樣想,路遠無法歸故鄉!想起泉源流左邊,淇水又流在右麵。姑娘長成出嫁後,遠離父母兄弟邊。想起淇水流在右,泉源又在左麵流。巧妙笑時齒雪白,佩玉行動極輕柔。淇水長長流複流,檜木為楫鬆為舟。乘著輕舟出遊去,暫時卸除我心憂!河廣(1)誰謂河廣?一葦杭之(2)。誰謂宋遠?予望之(3)。誰謂河廣?曾不容刀(4)。誰謂宋遠?曾不崇朝(5)。

  “注釋”(1)這首詩寫住在衛國的宋人思歸不得。(2)杭:通“航”,渡。(3)予望之:予望之。(4)曾:竟,竟然。刀:通,一種小船。(5)崇朝:終朝,整個早上。

  “譯文”誰說黃河太寬廣,蘆葦編筏可行航。誰說宋國太遙遠,踮起腳來可相望。誰說黃河太寬廣,劃隻小船也不行。誰說宋國太遙遠,走到不要一早晨!伯兮(1)伯兮兮,邦之桀兮(2)。伯也執殳,為王前驅(3)。自伯之東,首如飛蓬(4)。豈無膏沐?誰適為容(5)。其雨其雨,杲杲出日(6)。願言思伯,甘心首疾(7)。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8)。

  “注釋”(1)這首詩寫女子思念遠征的丈夫。(2)伯:這裏是女子稱她的丈夫。(qie):威武的樣子。桀:通“傑”,俊傑。(3)殳(shu):竹製的一種兵器。(4)之:往。首如飛蓬:比喻不常梳洗,頭發很亂。(5)膏沐:頭發油。偏義複詞,“沐”在這裏無實義。誰適為容:修飾容貌取悅誰呢。適:取悅。(6)杲(gao)杲:明亮的樣子。(7)願言:眷眷的樣子。甘心首疾:意思是思念得頭痛也甘心。(8)(mei):病。心:心痛而病。

  “譯文”我的夫君真英武,全國上下屈指數。丈二長杖拿在手,為王出征走前頭!自從出征他往東,頭發不梳亂蓬蓬。不是沒有脂和粉,為誰梳洗為誰容!盼落雨啊盼落雨,天上偏偏出太陽。每次想起你出征,痛在頭來苦在心!哪裏找到忘憂草,栽在北堂要趁早。每次想到你出征,心中鬱結多煩惱!木瓜(1)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2)。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3)。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注釋”(1)這首詩寫男女互相贈送定情之物。(2)投:贈送。瓊、琚:都是美玉名。(3)木李:也叫木梨。玖:黑色的玉石。

  “譯文”他送我的是木瓜,我拿美玉報答他。不是僅僅為報答,是求永久相好呀!他送我的是紅桃,我報他的是瓊瑤。不是僅僅為報答,是求彼此永相好!他送我的是木李,我報他的是瓊玖。不是僅僅為報答,是求彼此好到底!王風(1)黍離(2)彼黍離離,彼稷之苗(3)。行邁靡靡,中心搖搖(4)。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注釋”(1)十五國風之一。(2)這首詩寫遠行者經過西周鎬京,見宗廟宮室遺址,黍稷離離,抒發他內心的憂傷。(3)離離:茂盛的樣子。(4)行邁:同義複詞,邁也是行的意思。靡靡:緩慢的樣子。搖搖:愁悶無告的樣子。

  “譯文”地裏黍禾長成行,高粱苗兒也在長。行過舊地步子慢,心中隻有憂和傷!了解的說我心憂愁,不了解我的說我有要求。蒼天蒼天你在上,誰顛覆它成這樣?地裏黍禾長成隊,高粱也正在抽穗。走過舊地步子慢,心中昏亂像酒醉!了解的說我在發愁,不了解我的說我有要求。蒼天蒼天你在上,誰顛覆它成這樣?地裏黍禾長成行,快結米的是高粱。走過舊地步子慢,心中好像噎得慌。了解我的說我在發愁,不了解的說我有要求。蒼天蒼天你在上,誰顛覆它成這樣?君子於役(1)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2)?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3)。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4)。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5)。君子於役,苟無饑渴。

  “注釋”(1)這首詩寫妻子思念久役在外的丈夫。(2)於:往。曷至哉:何時回家來。(3)塒(shi):在牆下挖洞作成的雞窩。(4)(huo):相聚。(5)桀:通,小木樁。括:這裏是來、到的意思。

  “譯文”丈夫服役在遠方,何時歸來真渺茫。究竟哪年才回來?雞兒已經飛進窩,太陽也往西方落,牛羊回轉下山坡。丈夫服役在遠方,叫我如何不想他!丈夫服役無歸期,盼月盼日哪時回,不知何時能相會?雞兒已經飛上架,眼看太陽要西下,牛羊回轉下山坡。丈夫服役在遠方,願他不受饑與渴!兔爰(1)有兔爰爰,雉離於羅(2)。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尚寐無(3)。有兔爰爰,雉離於(4)。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尚寐無覺。有兔爰爰,雉離於(5)。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後,逢此百凶。尚寐無聰。

  “注釋”(1)這首詩的作者遭遇不幸,自歎命苦。(2)爰爰:自由自在的樣子。(3)(e):動。無:不要動。(4)(fu):覆車網,一種捕鳥獸的網。(5)(chong):一種捕鳥的網,張在車上。

  “譯文”野兔自由自在,野雞落進網來。我初出生那些時,太平無事少折磨。自從打我出生後,遭逢各種災和禍。最好睡覺啥不說!野兔自由自在,野雞落進網來。我初出生那些時,太平無事少禍殃。自從打我出生後,遭逢百憂結愁腸。最好睡覺眼閉上!野兔自由自在,野雞落進網來。我初出生那些時,太平少勞天下同。自從打我出生後,遭受禍害逢百凶。最好睡覺裝耳聾!采葛(1)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2)。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3)。

  “注釋”(1)這首詩抒寫別後相思。(2)蕭:蒿類植物。(3)艾:菊科植物。

  “譯文”那個人啊去采葛,一天不相見,好比隔了三月啊!那個人啊采香蒿,一天不相見,好比過了三秋啊!那個人啊采香艾,一天不相見,好比挨過三年啊!鄭風將 仲 子(1)將仲子兮,無我裏,無折我樹杞(2)。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將仲子兮,無我牆,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將仲子兮,無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注釋”(1)這首詩寫初戀的少女既愛自己的情人,又怕遭到人家非議的矛盾心理。(2)將:願,請。仲子:指情人。同“逾”,翻越。

  “譯文”仲子哥啊說與你,切莫跨進裏外牆,切莫攀折那柳杞。不是我太愛惜它,唯恐爹娘來責罵。無時不把你牽掛,又恐爹娘來責罵,這事真叫我害怕。仲子我和你商量,切莫爬進我家牆,切莫折斷那些桑。不是我太愛惜它,哥哥要說諷刺話。無時不把哥牽掛,又怕爹娘來責罵,這事真叫我害怕。仲子請你聽我言,切莫跳進我家園,切莫爬斷那樹檀。不是我太愛惜它,唯恐別人說閑話。無時不把你牽掛,又怕別人說閑話,這事叫我真害怕!女曰雞鳴(1)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2)。”“弋言加之,與子宜之(3)。宜言飲酒,與子偕老(4)。琴瑟在禦,莫不靜好。”“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5)。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注釋”(1)這首詩是早晨夫妻枕邊對話。(2)弋(yi):射,指用絲繩係在箭上射鳥。鳧(fu):野鴨。(3)加:中,射中。宜:菜肴,這裏作動詞用,作成佳肴。(4)宜言飲酒:拿這佳肴來做下酒的菜。言:助詞。(5)問:贈送。

  “譯文”妻子說:“雄雞在歌唱。”丈夫說:“天剛蒙蒙亮。”“你快起身看夜空,啟明星兒光閃閃。”“快快跑來快快走,射點野鴨和飛雁。”“射來大雁和野鴨,為你做菜嚐一嚐。將這佳肴來下酒,白頭偕老美無涯。又彈琴來又鼓瑟,生活安靜幸福家!”“知你愛我對我好,送你佩玉莫嫌少。知你對我很體貼,送你佩玉請收好。知你對我恩愛深,送你佩玉以為報!”狡童(1)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2)。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釋”(1)這首詩寫女子因和情人鬧別扭而苦惱不安。(2)維:表示原因的連詞。

  “譯文”那個狡猾小夥子,不再和我來說話。就是為你的緣故,使我不能吃好飯!那個狡猾小夥子,不再和我同吃飯。就是為你的緣故,使我睡覺也難安。褰裳(1)子惠思我,褰裳涉溱(2)。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3)。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注釋”(1)這是一首寫女子和情人調笑的詩。(2)惠:愛。褰裳:提起下衣。溱(zhen):河名。(3)洧:河名。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