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製造巨炮,磨刀霍霍

  鑒於“巴黎大炮”的傑出表現,德國在一戰後又開始研究新的巨型火炮。

  德國當時想製造巨炮,在戰術上是有針對性的。從1928年開始,法德邊境築起了馬其諾防線,全長390公裏,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厚達3.5米,裝甲炮塔厚達300毫米,可抗擊兩發直接命中的420毫米迫擊炮彈。希特勒上台後,對馬其諾防線心存芥蒂,於是命令德國軍事部門重新設計巨炮,以待將來德法開戰時攻擊這條堅固的防線。

  承當建造巨炮任務的廠商,仍然是“巴黎大炮”的締造者克虜伯兵工廠。從1935年開始,經過7年的努力,又一種超級巨炮誕生了。它有著800毫米的口徑,足以讓一名士兵毫不費力地蹲在炮管裏。為了紀念克虜伯兵工廠的創始人古斯塔夫·克虜伯,希特勒給這種炮命名為“古斯塔夫”。而設計師穆拉為紀念自己的妻子,將巨炮命名為“多拉”。德國士兵們則喜歡叫它“大多拉”炮。

  1942年春天,多拉大炮要進行試射。希特勒和幾位高級將領,乘坐著火車專列興致勃勃地趕到戒備森嚴的魯根沃爾德靶場。中午的時候,發射了第一發混凝土破壞彈,彈頭3000多公斤,射程達26公裏。下午,又發射了一枚4000多公斤的榴彈,射程達47公裏。希特勒對此龐然大物十分滿意,恨不得跨上炮彈飛往他向往已久的莫斯科。

  驗收以後,巨炮以700萬馬克的高價被軍方購買。雖然價格高昂,但絕對是物有所值。這家夥的炮管長達32米,在戰鬥狀態下火炮全長達53米,高12米,全重1488噸。炮彈也大得驚人,其中標準榴彈丸重4.81噸,用於破壞混凝土掩蔽部的彈丸則重達7.1噸,內裝200公斤炸藥,它的威力足以擊穿3公裏以外厚度為850毫米的混凝土牆。

  這樣的龐然大物在裝配、運輸和射擊試驗時遇到極大困難。僅就運輸而言,需要首先把各部件卸下來分別裝車,運炮車與兩層樓的樓房相當。整座大炮及所需的彈藥需動用60節車皮。而且,由於炮身過寬,標準寬度的鐵路無法運輸,需要專門鋪設特製的軌道。在試驗彈道性能時,裝彈機還不太完善,隻好用一台起重機把4噸重的炮彈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輛輕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裏。為了把火炮運送到試驗場,特地設計了3輛構造特別的巨型運輸列車。沿途的橋梁無法承受這樣大的重量,列車隻好繞過很長的彎路而行駛。到達陣地後,先用兩台巨型起重機吊裝底座,然後安裝炮架、炮管和裝彈機構,全部工作由一名少將指揮1400餘人奮戰3個星期才完成。為了預防蘇軍飛機轟炸,陣地四周部署了高炮部隊和警戒飛機,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圍10公裏內日夜巡邏。一旦發現敵機轟炸,立即由化學兵施放煙幕掩護。參加指揮、操作、警衛的總人數達到4000人以上。

  二戰中德國的超級大炮,除了“多拉”之外,還有著名的卡爾臼炮。該炮口徑為600毫米,也可換裝11.5倍口徑的540毫米炮管。大炮由重達124噸的車體承載,為了運輸方便,德軍有時將“卡爾”掛上兩個特製火車頭做鐵路行進,最高時速隻有10公裏。因為它發射時震天動地的威力,卡爾臼炮也被稱為“雷神之錘”。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