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可恥的一生

  1883年6月28日,賴伐爾出生於法國多姆山省的夏特爾東。賴伐爾靠自學成為中學的輔導教師,繼而攻讀法學課程,獲學士學位。從1907年起,賴伐爾在巴黎開業當律師。

  賴伐爾開始從政就表現出強烈的機會主義傾向。20世紀初法國工人運動高漲,社會黨領導工人進行經濟和政治鬥爭,在工人中和社會上贏得了聲譽。賴伐爾便在1903年加入法國社會黨。並因曾為工會和左派人士辯護獲勝而一舉成名。1914~1919年擔任眾議員。1920 年因選舉失敗而退出社會黨。1924年以獨立社會黨人的身份再度當選為眾議員。1927年成為參議員。1934年以後在杜梅格和費朗丹兩屆內閣中任外交部長。1935年再次出任總理兼外交部長。1936年,在人民陣線獲勝前不久,賴伐爾內閣倒台。此後4年,賴伐爾都沒有在政府任職。

  1940年5~6月,法國潰敗。雷諾政府起先遷到都蘭,以後又一個城堡一個城堡地轉移,最後停留在波爾多,再也無法前進了。政府必須進行討論並作出決定,是繼續戰鬥還是停戰求和。

  意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戰後卻沒有分配到應有的“勝利果實”。墨索裏尼以此蠱惑人心,並於20年代初出任意大利首相。在貝當元帥成為主和派的領袖時,既不是政府成員而在此之前又從未參加過雷諾政府工作的賴伐爾,卻坐鎮波爾多市,對議員們施加影響,在議會裏給那批追隨貝當元帥的部長們以支持。在雷諾辭職而貝當組閣時,賴伐爾便進入貝當政府任國務部長。賴伐爾勸說政府留在法國本土,接受停戰。

  6月21日,賴伐爾在波爾多粗暴野蠻地阻止了勒布倫總統的出走。

  22日,法德停戰協定正式簽字。從此,賴伐爾在維希政府中開始堅定地推行親德賣國政策。

  賴伐爾親德親法西斯的政治傾向由來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法國存在著一股主張對法西斯的崛起采取不抵抗政策和不借任何代價尋求同德國協調一致的傾向,賴伐爾就是這個新傾向的化身。事實上,從一開始。賴伐爾就是法德“忠實合作”的鼓吹者。

  作為維希政府的一名要員,賴伐爾勸說國民議會自行解散,從而使第三共和國於1940年7月10日壽終正寢。同時,由於他的堅決支持,古怪而反動的製憲法令得以通過,確立了維希政權的某種“合法”地位。

  1940年10月,賴伐爾和希特勒私下會晤,使希特勒相信一個願意“合作”的法國對德國大有好處。

  幾天以後,他又安排貝當與希特勒會晤,以便使他親德賣國的新政策得到認可。賴伐爾擅權專斷,不顧廉恥,引起內閣中其他部長們的猜疑,也為仍想保持某種中立和自治的貝當所不容,因而在1940年12月被貝當解職。

  不久,德國占領當局的阿貝茲親臨維希,指令解放賴伐爾並把他帶到巴黎。賴伐爾參加了德國在法國組建的法西斯組織“巴黎中心”。

  1941年8月27日,賴伐爾參加“法國誌願軍團”典禮時遇刺受傷,遂進一步得到納粹德國的信任和垂青。

  1942年4月,由於德國人出麵幹涉,貝當被迫重新召回賴伐爾任政府總理,因為他比達爾朗之流更能讓德國法西斯稱心如意。一項新的製憲法令把內外政策的實際領導權全部給了賴伐爾,貝當終於成為“傀儡元首”,這本是賴伐爾早在1940年6月就已經想做到的事。賴伐爾改組政府,那些由貝當元帥早先任命的部長們不是被迫自動辭職,就是被撤職。

  賴伐爾任命了兩個堅定地同德國“合作”的人,博納爾和比歇隆,他們一個“控製”法國青年,另一個則用最能使德國人滿意的方式來管理法國經濟。而賴伐爾自己則大權獨攬、兼任外交部長、內政部長和情報部長。

  1942年6月22日,賴伐爾發表臭名昭著的聲明:“我衷心祝願德軍勝利,因為如果沒有這個勝利,明天布爾什維主義就會到處泛濫。”

  貝當元帥的“合作主義”已經很難被接受了,賴伐爾關於德軍勝利的祝詞更不會為正義的法國人民所饒恕。而賴伐爾卻一意孤行,開始收獲他那罪惡的果實了。

  首先,賴伐爾進一步縱容了納粹德國當局對法國人民的淩辱,許多法國人被作為人質遭到肆意屠殺,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則不分男女老幼,統統塞進毫無衛生設備的車廂裏,送交德國人。僅1942年4月20日至5月24日,德國人槍斃的法國人質即達210名。1942年7月之後的兩個月中,維希當局把10410名猶太人(大多數是來自德國的難民)送到納粹手中。

  其次,賴伐爾充分利用維希的情報和宣傳部門,引誘法國人誌願到德國去,替德國人補充因戰爭造成的勞動力不足。賴伐爾還想出這樣一個主意,即由青年工人去“更替”上了年紀的犯人。正當誌願者的來源開始枯竭時,維希政府於1943年頒布“強製勞動製”法令,規定凡20歲至22歲的青年均應去德國服勞役,並設立了強製勞動局。

  同時,賴伐爾把“法國誌願軍團”改為“三色旗軍團”,使它有了正式地位。到1944年7月,共有65萬法國勞動力遣送到德國。

  再次,賴伐爾動用法國的經濟力量支持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戰爭。法國生產的工業產品中12%的飛機、10%的蒸汽機車、20%的卡車等都交給德國使用。他還破壞和鎮壓法蘭西民族抵抗運動。賴伐爾命令警察跟蹤法國南部的抵抗運動者,特別是跟蹤那些以為不會遭到德國人襲擊的向英國秘密發出電報的人。

  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1944年8月,法西斯德國的失敗已成定局,賴伐爾仍企圖以各種方式改變維希政府的性質,打算召開早已解散的議會,成立一個能為英美所接受的臨時過渡政府,使戴高樂在他的政府還未得到法律上的承認之前,就麵臨著在首都已有一個掌握實權的政府這一既成事實。但是這一企圖未能實現。

  1944年8月下旬。德國占領當局命令貝當、賴伐爾等人動身前往貝爾福,1945年5月,賴伐爾逃往西斑牙,在那裏準備為自己辯護。西班牙政府把賴伐爾交給了盟軍。1945年8月1日,賴伐爾被引渡給法國政府。同年10月9日,巴黎高等法院以叛國罪判處賴伐爾死刑。賴伐爾在法庭上極力狡辯,為自己開脫,但仍然無濟於事。賴伐爾服毒自殺未遂,於10月15日被處決於弗雷內監獄的圍牆邊,結束了他可恥的一生。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