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光緒皇帝準奏建鐵橋歐風美雨伴我舞彩虹

  地球上大的河流是貨物交流和人類遷徙的決定因素。幾千年來,黃河和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底格裏斯河,密西西比河等著名的大河一樣,與人類曆史緊密相關。

  河流和水道,為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的聯係和交流帶來了方便,但人們必須橫渡河流才能到達目的地。因此人類發明了橋梁。古人倒木為橋,最簡單的木橋自然是橫在一條小河上的已倒的樹幹。然而,要越過寬闊的河流,像黃河這樣水深流急波濤洶湧的大河,就得建造結構複雜的橋梁。

  陝甘總督左宗棠在蘭時,就想在蘭州修建黃河鐵橋,曾與洋商福克洽談。因對方索價過高,至少要白銀60萬兩,因此沒有談成。

  清光緒三十二年五月(1906年6月)德商天津實業泰來洋行經理喀佑斯遊曆來甘,適逢“實行新政”,各地開辦洋務,興建實業。陝甘總督升允即委派蘭州道兼甘肅農工商礦總局總辦彭英甲等人與喀佑斯洽談。喀佑斯表示願意包修蘭州黃河鐵橋,雙方擬訂了一個意向性合同(即第一稿)。

  喀佑斯說,自己隻是承包商,並非修橋工匠,對工程尚無十分把握,須自調工程師來甘實地測驗估計。如果工程師測估確實能修,就訂立合同,否則此事作罷。請來考察的工程師盤川工價,甘肅不管,如果能修橋,竣工後,甘肅送喀佑斯2000兩銀子,作為考察工程師的盤川。同年九月初九,喀佑斯明確表態:經工程師考究,“黃河水性,雖雲湍急,若如所議章程架修鐵橋,甘願保固八十年,其橋價仍以十六萬五千兩為準。”

  甘肅布政使豐伸泰等立即就合同事請示總督升允。升允批示:所擬包修鐵橋合同甚屬周妥,應準照此簽押,以便谘送外務部及發各衙門備查。

  九月十一日,彭英甲等與喀佑斯正式簽訂包修蘭州黃河鐵橋合同。(這是第三稿)。

  在合同書上簽押的是:

  大清國總辦甘肅洋務局蘭州道彭英甲大清國甘肅布政使司布政使豐伸泰

  大清國署甘肅按察使司按察使白遇道大德國泰來洋行喀佑斯

  合同書一式八份,除簽訂單位各存一份外,一份呈陝甘總督升允存檔備查;一份送外務部;一份谘明直隸督憲,以令津海關道轉送德國領事館存案,以便鐵橋料件到時,津海關查驗放行。

  修建鐵橋之事,本由彭英甲呈報陝甘總督升允,升允拍板簽訂合同。但這事遭到以莊浪舉人朱獻珠為代表的保守派的非議。被認為建鐵橋是勞民傷財,並例舉了很多害處,甚至上書停建。彭英甲則批示:“鐵橋業經大帥奏明,奉旨飭辦”,“當此推廣路政之世界,鐵橋之修,所在皆有。”

  修橋的事一度久議不決。甘肅布政使豐伸泰提出,建橋屬於清政府大興新政的舉措,應再次申報總督,並由總督呈奏朝廷。

  光緒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908年1月22日),在合同已正式簽訂15個月,橋料源源運蘭,即將擇日開工之際,陝甘總督升允向皇太後、皇帝呈上了關於籌建蘭州黃河鐵橋的奏折。升允陳述了他為地方造福建橋的初衷,與德商洽談簽約的經過和洋商回國運機購料等情況。並說明他已批準蘭州道彭英甲簽訂合同興建鐵橋。合同已送外務部備案。還說明所有建橋費用由統捐溢收項下開銷。應懇天恩敕部先行立案。

  光緒三十四年正月十八(1908年2月19日),清廷光緒皇帝準奏,朱批:該部知道。欽此。欽遵抄出列部,相應恭錄朱批,移谘陝甘總督遵照。

  光緒皇帝恩準修橋折子,籌備工作加緊進行。同年四月初十(1908年5月9日)鐵橋工程正式開工。

  施工技術負責人是美國工程師滿寶本;一個叫德羅的德國工程師負責收管材料,統計施工進度等;工地具體操作負責人是天津人劉永起。鐵橋設計精細規範,工程圖紙分為平麵圖和側視圖兩種。

  建橋員工,由德商招雇來蘭的洋工華匠共69人,其中有從天津、上海等地招來的技工10餘人。又在蘭州就地招雇了一批鐵匠木匠泥水匠以及小工百餘人。洋工程師寓居於由中方租用的秦州試館內。華人工匠住在鐵橋附近的土地祠和白雲觀內租房。中方為租用的這些房子用方麻紙裱頂棚糊窗戶,還專門做了一些木床。

  造橋所用的桁架鋼材構件、水泥及各種器材設備等,均由泰來洋行從德國購置。按合同規定,鐵橋料件必須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全部運到蘭州。

  橋料的運輸極其艱難,從德國裝上輪船飄洋過海運抵中國天津,經京奉鐵路運至豐台再轉京漢鐵路運至河南鄭州。由鄭州至蘭州,都是馬車運輸。甘肅洋務局在天津、鄭州、西安派駐材料接運員。在蘭州設置收料委員會。

  第一批來華的大宗水泥1980桶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六月中旬抵達天津。甘肅駐津委員即按照泰來洋行提供的到貨明細數目單,在口岸碼頭點收,並租存在附近。在辦妥火車貨運手續後,又把橋料運到10華裏外的天津火車站。然後憑京奉鐵路英國火車貨運票據裝車西行。

  駐天津轉運委員親自帶護勇把橋料押送到北京豐台火車站卸貨倒車。在待運期間,怕貨物受損,買了數百頁葦席和一些墊木把桶裝水泥苫上。在京漢鐵路裝車時,憑法國貨票。運到鄭州車站當麵點交給接運委員。

  駐鄭州接運委員下榻在天寶客棧。先期在錢塘裏和馬池橋租賃了儲料場,買了護灰蘆席和墊木,還用黃色洋布製作了280麵旗子作標識。

  鐵路運輸問題不大。最難的是從鄭州經西安到蘭州這一段。當時隻有一條窄而不平的大車道。鄭州至西安,由河南、河北、山東、陝西的大車夥運。西安至蘭州,主要是陝甘大車運輸。每一輛馬車裝載1500斤。1100餘裏的路程,各由王大幫、周大幫、公大幫等車頭領隊,數百輛運料車分批列隊行進。車上插著黃旗標識,護勇身穿標誌服。沒想到,途中陰雨綿綿,道路泥濘,尤其是洛陽以西多處崎嶇羊腸小道在雨雪中比蜀道還難行。

  如此走走停停,迫使車夫將水泥桶卸下一半,寄放旅店,將另一半先輕裝緩行運到西安。有的車夫無奈把橋料全部卸下,坐等路麵幹了再走。一路艱難困苦,發車兩個月之久,隻有一半車馬到陝西。後來又下起雨雪,晝夜不停,把洛陽一帶的路麵化為泥塘。重車寸步難行,車家叫苦連天。無奈護勇由8人增加到45人。在風雪交加的險途中,護勇平長興病故,車夫楊麻子受傷身亡。有腳夫把料卸堆半路偷跑的。

  笨重大件,更是難壞了轉運委員和車頭。本來按合同第十一條規定,超過1200斤的重大料件由泰來洋行自行運甘。而鐵鍋爐、天汽帽、機器櫃等大件,一過秤,每件重二三千斤,這些又大又重的料件,一般馬車車箱太窄小,根本裝不下,必須自製四輪車,用三輛車的騾馬去拉運。

  甘肅洋務局即致電泰來洋行,讓他們按合同自行速運。

  泰來洋行卻致電彭英甲,說是張鍾駿等委員答應為他們代運超重料件。彭英甲問他們有何憑據?各委員也都說沒有允許代運之說。其實,為了不誤工程,駐鄭州委員自行製作了運大件的四輪車6輛,除天汽帽以外,其餘大件已經發運。

  十二月初七日,彭英甲致電駐鄭州轉運委員,指示他們已運者照舊運。以後遇有1200斤以上的料,必須按合同辦事。

  重大橋料,裝騾馬車走河南路非常艱難。轉運委員與泰來洋行麵商將一些笨長重件拆卸減輕。對方說,拆卸可以,但不能擔鐵橋保險八十年的責任。

  轉運委員在鄭州招雇車輛,來了100多輛,隻有一半能裝這種料件。何況酷熱天氣,騾馬被熱死,車家害怕不肯裝運。

  橋料轉運如此困難,而泰來洋行駐甘工程師克爾曼抱怨轉運速度太慢。他讓德國駐天津領事克華致電催運天汽帽,說是如果延遲,要控告轉運委員。

  甘肅洋務局立即致電理論,說合同規定,料件不準超過1200斤,天汽帽重二三千斤,泰來洋行元旦派人來鄭州,12日拆完,18日起運,有何遲誤?何況鍋爐已代泰來洋行轉運到甘,工程師感謝都來不及。“這一怨一謝,深可笑也。”至於所說控告一節,誰違背合同,誰都可以告誰。

  彭英甲態度強硬是有道理有根據的。本來黃河鐵橋是喀佑斯承包修建的,在合同上簽押的也是喀佑斯。但喀佑斯簽了合同以後再沒有來過。彭英甲兩次致電德國駐津領事,催請喀佑斯速來蘭監修鐵橋,勿違合同。然而,喀佑斯一直未來。大工程師德克到黑龍江修鐵路去了。

  這樣一來,德商還有什麽可說呢?

  問題是從西安轉運蘭州,馬車、駝騾的運價比由豫至陝的要價高。每車裝料一般都超過2000斤。每批上路的車輛均由駐陝委員刻印和填發運單,寫明材料名稱、數量。沿途各州、縣、營派出兵丁和幹役,“按照該管驛站輪接,小心照料護送。”

  本來要求每批運料車輛應聯絡而進,魚貫偕行,不準或前或後。但進入甘肅境內時,車隊“茫無秩序,或小幫牲口,力弱落後。”還發現頭兩批發運蘭州的料車均另搭有客人私貨。為此,甘肅洋務總局、布政司、按察司聯合發出500裏傳牌,自皋蘭縣起至陝西接料回蘭止。嚴諭蘭州東路各州縣:“遇有料車搭客帶貨者,即由該局照章充罰,以維催運而利轉運。”並要求料車不得首尾紊亂。

  麵對落後的交通通訊條件,轉運委員們苦於水遠山遙,鞭長莫及,隻能是焦灼萬狀。

  往蘭州轉運期間,適逢過年,甘肅的大幫車尚未出省,陝西的大車又不能“任載長大料件”。直到正月十五以後,才派專人赴涇原一帶尋雇大車。正月下旬,最後一批橋料起行西上。

  正月二十日,泰來洋行經理德羅要去陝西接運大天汽帽6件等物,請求洋務總局提供健壯號馬兩匹,並給予沿途保護。洋務總局與有關部門聯辦,給德國人德羅配備了坐騎,並發給400裏傳牌,責令蘭州以東官路途經州縣營負責給洋人換乘驛馬並保護物料安全通過關卡。

  就這樣,由西安分批轉運蘭州的橋料,自光緒三十三年九月初一(1907年10月7日)啟運,至宣統元年正月底(1909年2月19日)止,曆時17個月,花費銀子4萬多兩。且不說從德國到中國的路程。由天津運到蘭州,前後曆時21個月,其間開支的關稅、運費、棧租、搬運以及各委員和護勇的薪水等費用共計白銀2萬多兩。

  數以百萬斤計的鋼材零部件、設備、機具等,分36批,輾轉數千裏,安全完整地運到了蘭州。其中包括鋼梁架、板條、小鐵軌等估計重50多萬斤,水泥2231桶。此舉被譽為當時運輸業的一個奇跡。

  鐵橋建設場景十分壯觀。鎮遠浮橋為施工現場操作和運料提供了方便,兩座高出水麵的三角形工程架就立在浮橋兩側,工程架的頂端係了一條橫空穿越南北兩岸的鋼絲繩,牽引著浮遊於河麵的工程船往來運作。

  開工之時,黃河水深約2.6米,距水麵約6米就挖到了基岩,北麵是紅砂岩,南麵是青砂岩。挖去基岩風化層後下鐵船(沉箱)。澆鑄橋墩時,先將開口式沉箱下到距河麵6米深的河底砂質基岩上,中間豎鐵管,鋼筋,由起重機吊運混凝土進行澆鑄。四個橋墩,先做河南一側的,繼為河北一側的,再做河心的兩個橋墩。然後把5孔鋼桁架安裝在橋墩上。1909年3月下旬,在施工最後衝刺階段,不料作為施工船而借用的6隻浮橋木船在作業中被河冰衝淌。隻好由承包商認賠3781兩銀子,由洋務局責成皋蘭縣雇工匠加班10個晝夜,趕製出6隻新木船用於施工急需。

  鐵橋結構分為上下兩部。上部構造是穿式鋼桁架,5孔,每孔跨徑45.9米,全長243米。行車道寬6米,兩側各有1米寬的人行道。總寬8.36米。穿式桁架高5.1米,橋架橫梁為鋼梁,欄杆由角鐵及鋼管焊接而成。下部是墩台構造。南北兩岸橋台是水泥砂漿砌條石,中間四個橋墩是高強快凝水泥砌料石重力式橋墩。

  修橋得到多方協作配合。施工急用的400多根木杆和桁條鬆木來自本省部分府縣。爐齒、鐵輪、配件等,由甘肅官鐵廠鑄造。做麻繩用的一萬多斤大麻,是從河州、華亭、永登及蘭州等地買來的。工地所需卯釘斷貨,從天津購運,最快也得一個多月。泰來洋行的德羅即向省城軍械局告急求援。該局很快從庫存物資中如數予以調濟解決。甘肅軍裝局給進山打石條的工匠借給夾帳棚4頂。

  建橋員工經過一年零四個月的苦幹,克服艱難險阻,黃河鐵橋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8月19日(一說為8月30日)全麵竣工,驗收通車。

  按合同規定,鐵橋自完工之日起計算,保固期八十年(1908—1988年)。

  當時由於沒有水文資料,無法計算百年一遇大洪峰,不能與鐵橋設計過水能力核對,對保固沒有把握。合同中對保固期隻好作了這樣的規定:在保固期內,無論冬夏,倘因“起蛟”,河水暴漲,水勢過大,漫溢進城,將橋衝毀時,與泰來洋行無關;除此而外,若有損壞,泰來洋行一定賠修。

  按設計,橋麵應為木縱梁上麵橫鋪鐵板,但竣工時改為碎石和沙土鋪壓鬆木板之上。當時陝甘總督代表毛慶蕃向德商提出,不予驗收。經交涉,認為碎石傷木,恐難持久,不如去石加漆板,以便隨時更換。同年9月,德商除去石子橋麵,鋪上了木板橋麵。

  鐵橋竣工後,南北兩岸鋪砌了石條。在橋的兩端各建了一座中國古典式牌廈,每座牌廈三開間,貓頭滴水,油飾彩畫。兩麵懸掛匾額“第一橋”。還有“九曲安瀾”、“三邊利濟”匾各一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