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國際貨幣製度的變遷

  正確認識和分析黃金市場,首先需要了解黃金在人類曆史中的社會屬性、商品屬性、貨幣與金融屬性。在幾千年的人類曆史文明中,黃金一直充當著永恒的“世界貨幣”的角色。近代美元的崛起,漸漸替代了黃金作為貨幣的職能。但我們認為黃金在人類文明曆史中幾千年的貨幣屬性不會輕易被美元完全取代,特別是麵對美元日漸泛濫,美元經濟泡沫日漸高漲的今天,黃金的金融貨幣屬性將進一步加強。

  馬克思說過:“貨幣天然不是金銀,金銀天然是貨幣。”正如在金本位製之前,黃金就發揮著貨幣職能一樣,在製度層麵上的黃金非貨幣化並不等於黃金已完全失去了貨幣職能。

  黃金仍是可以被國際接受的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後的第5大國際結算貨幣。經濟學家凱恩斯曾揭示了貨幣黃金的秘密,他指出:“黃金在我們的製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為最後的衛兵和緊急需要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可以取代它。”現在黃金可視為一種準貨幣。

  1.皇權壟斷時期(19世紀以前)

  在19世紀之前,因黃金極其稀有,黃金基本為帝王獨占的財富和權勢的象征,或為神靈擁有,成為供奉器具和修飾保護神靈形象的材料。雖然公元前6世紀就出現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幣,而一般平民很難擁有黃金。黃金礦山也屬皇家所有,當時黃金是由奴隸、犯人在極其艱苦惡劣的條件下開采出來的。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黃金培植起了古埃及及古羅馬的文明。16世紀,殖民者為了掠奪黃金而殺戮當地民族,毀滅文化遺產,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頁。搶掠與賞賜成為黃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場交換方式難以發展,即使存在,也因黃金的專有性而限製了黃金的自由交易規模。

  根據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記載,公元前700年位於小亞細亞西部一個富庶的古王國——呂底亞的呂底亞人“是第一個鑄造、使用金幣和銀幣的民族”。

  在《聖經·舊約》中記載了雅各用黃金到埃及換糧食的故事。也就是說,兩千萬年以前黃金就開始被當做貨幣使用了。

  古希臘文明在2500年前,開始運用黃金作為貨幣,並產生了鑄幣,鑄幣對幣材的重量、形狀、規格和含金量都有嚴格規定。

  羅馬帝國,每年黃金產量至少5噸以上,但奢侈、愛炫耀的羅馬人仍麵臨黃金的嚴重短缺。

  公元306年,著名的君士坦丁大帝繼位後,開始發行拜占庭金幣。拜占庭金幣以不變的重量和純度持續發行了700年,是曆史上發行期最長的金幣。1453年,奧斯曼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金幣隨之消失。

  在中國,華夏文明殷商後期已使用黃金。在甲骨文字中,已經有“金”字的文字構造。戰國時期楚國發行金幣“郢爰”,是我國最早的金幣實物。

  2.金本位時期(19世紀初至20世紀30年代)

  19世紀初,先後在俄國、美國、澳大利亞和南非以及加拿大發現了豐富的金礦資源,使黃金生產力迅速發展。僅19世紀後半葉,人類生產的黃金就超過了過去5000年產量的總和。由於黃金產量的增加,人類增加黃金需求才有了現實的物質條件,以黃金生產力的發展為前提,人類進入了一個金本位時期。貨幣金本位的建立意味著黃金從帝王專有,走向了廣闊的社會;從狹窄的宮廷範疇進入了平常的經濟生活;從特權華貴的象征演變為資產富有的象征。金本位製即黃金就是貨幣,在國際上是硬通貨,可自由進出口,當國際貿易出現赤字時,可以用黃金支付;在國內,黃金可以作貨幣流通。金本位製具有自由鑄造、自由兌換、自由輸出三大特點。金本位製始於1816年的英國。到19世紀末,世界上主要的國家基本上都實行了“金本位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全世界已有59個國家實行金本位製。“金本位製”雖時有間斷,但大致延續到20世紀20年代。由於各國的具體情況不同,有的國家實行“金本位製”長達一百多年,有的國家僅有幾十年的“金本位製”曆史。

  隨著金本位製的形成,黃金承擔了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成為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媒介,黃金的社會流動性增加,使黃金市場的發展有了客觀的社會條件和經濟需求。在“金本位”時期,各國中央銀行雖都可以按各國貨幣平價規定的金價無限製地買賣黃金,但實際上仍是通過市場吞吐黃金,黃金市場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必須指出,這是一個受到嚴格控製的官方市場,黃金市場不能得到自由發展。因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上隻有唯一的英國倫敦黃金市場是國際性市場。

  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嚴重地衝擊了“金本位製”,30年代又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使“金本位製”徹底崩潰,各國紛紛加強了貿易管製,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進出口,公開的黃金市場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倫敦黃金市場關閉。1954年後,重新開張。在此期間一些國家實行“金塊本位”或“金匯兌本位製”,大大壓縮了黃金的貨幣功能,使之退出了國內流通支付領域,但在國際儲備資產中,黃金仍是最後的支付手段,充當世界貨幣的職能,黃金仍受到國家的嚴格管理。1914~1938年,西方的礦產金絕大部分被各國中央銀行吸收,黃金市場的活動有限。此後對黃金的管理雖有所鬆動,但長期人為地確定官價,而且國與國之間貿易壁壘森嚴,所以黃金的流動性很差,市場機製被嚴重抑製,黃金市場發育受到了嚴重阻礙。

  19世紀初,作為世界製造中心、金融中心的英國正式實行金本位製,即黃金就是貨幣,可以自由流動、自由鑄造、自由出口。

  1867年,經濟發達國家在巴黎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共同承認黃金是世界貨幣。金本位製從此由歐洲走向世界。

  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歐洲國家禁止黃金自由出口,金本位停止。大戰結束後,世界不再流通黃金而是紙幣,紙幣不能隨意兌換黃金。英法等歐洲強國實行“金塊本位製”,它們是當時黃金擁有量較多的國家。其他國家實行金匯兌本位製,即將本國的黃金和外匯存入實行金塊本位製的國家,如果要兌換黃金,隻能是將本國貨幣按照法定匯率兌換成金塊本位製國家的貨幣,再在該國兌換黃金。在其國內黃金不能流通,隻保留黃金作為外匯儲備和國際貿易支付的職能。20世紀20年代,英鎊是國際貨幣,各國貨幣與英鎊形成匯兌關係。

  1929年,以美國華爾街股市大崩潰為標誌的世界經濟危機爆發,英國放棄金塊本位製,英鎊貶值,很多國家的外匯儲備由於是英鎊而不是黃金,經濟陷入困境。

  3.布雷頓森林體係時期(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初)

  1944年,經過激烈的爭論,英美兩國達成了共識。美國於當年5月邀請參加籌建聯合國的44國政府的代表在美國布雷頓森林舉行會議,簽訂了“布雷頓森林協議”,建立了“金本位製”崩潰後的人類第二個國際貨幣體係。在這一體係中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承擔以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處於中心地位,起世界貨幣的作用。實際是一種新金匯兌本位製。在布雷頓貨幣體製中,黃金無論在流通還是在國際儲備方麵的作用都有所降低,而美元成為了這一體係中的主角。但因為黃金是穩定這一貨幣體係的最後屏障,所以黃金的價格及流動都仍受到較嚴格的控製,各國禁止居民自由買賣黃金,市場機製難以有效發揮作用。倫敦黃金市場在該體係建立10年後才得以恢複。

  布雷頓森林貨幣體係的運轉與美元的信譽和地位密切相關。但20世紀60年代,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財政赤字巨大,國際收入情況惡化,美元的信譽受到極大的衝擊。大量資本出逃,各國紛紛拋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搶購黃金,使美國黃金儲備急劇減少,倫敦金價暴漲。

  為了抑製金價上漲,保持美元匯率,減少黃金儲備流失,美國聯合英國、瑞士、法國、西德、意大利、荷蘭、比利時8個國家於1961年10月建立了黃金總庫,8國央行共拿出2.7億美元的黃金,由英格蘭銀行為黃金總庫的代理機關,負責維持倫敦黃金價格,並采取各種手段阻止外國政府持美元外匯向美國兌換黃金。60年代後期,美國進一步擴大了侵越戰爭,國際收支進一步惡化,美元危機再度爆發。1968年3月的半個月中,美國黃金儲備流出了14億多美元,僅3月14日一天,倫敦黃金市場的成交量達到了350~400噸的破紀錄數字。美國再也沒有維持黃金官價的能力,經與黃金總庫成員協商後,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價向市場供應黃金,市場金價自由浮動,但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仍按官價結算,從此黃金開始了雙價製階段。但雙價製也隻維持了3年的時間:一是美國國際收支仍不斷惡化,美元不穩;二是西方各國不滿美國以一己私利為原則,不顧美元危機拒不貶值,強行維持固定匯率。於是歐洲一些國家采取了“請君入甕”的策略,既然美國拒不提高黃金價格,讓美元貶值,他們就以手中的美元兌換美國的儲備黃金。當1971年8月傳出法國等西歐國家要以美元大量兌換黃金的消息後,美國於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對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1973年3月因美元貶值,再次引發了歐洲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風潮。西歐和日本外匯市場不得不關閉17天。經過磋商最後達成協議,西方國家放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至此布雷頓森林貨幣體係完全崩潰,從此也開始了黃金非貨幣化的改革進程。但從法律的角度看,國際貨幣體係的黃金非貨幣化到1978年才正式明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978年以多數票通過批準了修改後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該協定刪除了以前有關黃金的所有規定,宣布:黃金不再作為貨幣定值標準,廢除黃金官價,可在市場上自由買賣黃金;取消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必須用黃金支付的規定;出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6黃金,所得利潤用於建立幫助低收入國家優惠貸款基金;設立特別提款權代替黃金用於會員國與IMF之間的某些支付等。

  在這一時期黃金價格一直受到國家的嚴格控製,國家對黃金市場的介入幹預時有發生,黃金市場僅是國家進行黃金管製的一種調節工具,難以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市場的功能發揮是不充分的。

  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係建立,國際經濟體係的核心從黃金變為美元,當時的美元有世界黃金準備的75%支持。美國持有黃金200億美元以上,債務卻不到100億美元,可謂盛極一時。

  美國經濟超強的地位到了1960年已受侵蝕,當年的外國人持有的美元流動資產已從1950年的80億美元增加到200億美元,這也就是說,如果全數兌換成黃金,美國的黃金存底便會立刻見底。敏感的黃金投機客開始挑戰1盎司35美元的官價,而美、英、法、德、意等國家在1961年起成立黃金總庫,聯合平抑黃金價格。

  在1965法國總統戴高樂突然倒戈,同年呼籲大家恢複金本位製,因為美元失去了十多年前匯集巨大黃金的基礎,美國的黃金儲備占世界總量的比例已從1949年的75%下降到50%以下(到了60年代結束已是30%以下)。1967年,法國退出黃金總庫。

  美國無限製地用美元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美元泛濫成災,將國內的通貨膨脹輸出並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而美國黃金大量流失時,美元作為國際儲備物質基礎大大削弱,最後它和黃金的固定聯係被切斷,紙幣流通規律遂發生作用。美元相對黃金必然貶值,1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價已不堪一擊。

  1967年11月18日,英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二次貶值;1968年3月17日,黃金總庫解體;1969年8月8日,法郎貶值11.11%。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鬆發表電視講話,關閉黃金窗口,停止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持有美元前來兌換黃金。美元掙脫黃金的牢獄,自由浮動於外匯市場。在當時,這一招的功效還壓迫了西德和日本兩國實現貨幣升值,改善了美國國際收支狀況。接下來就是黃金價格像一匹野馬狂飆突進。

  4.黃金非貨幣化時期(20世紀70年代至今)

  國際黃金非貨幣化的結果,使黃金成為了可以自由擁有和自由買賣的商品,黃金從國家金庫走向了民間,其流動性大大增強,黃金交易規模增加,因此為黃金市場的發育、發展提供了現實的經濟環境。黃金非貨幣化的20年也正是世界黃金市場得以發展的時期。可以說黃金非貨幣化使各國逐步放鬆了黃金管製,是當今黃金市場得以發展的政策條件。

  格林斯潘關於黃金的表述:世界範圍內,黃金仍然是一種無可超越的支付形式。極端情況下,沒人會要紙幣。但是,黃金永遠有人要。

  伯特蘭·羅素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黃金更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了。”

  本傑明·狄斯賴利說:“唯一的比愛情更能使人發狂的事情是貨幣問題。”

  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說:“受戀愛愚弄的人,甚至還沒有因鑽研貨幣本質而受愚弄的人多。”

  需要指出的是,黃金製度上的非貨幣化與現實的非貨幣化進程存在著滯後現象。國際貨幣體係中黃金非貨幣化的法律過程已經完成,但是黃金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並沒有完全退出金融領域,當今黃金仍作為一種公認的金融資產活躍在投資領域,充當國家或個人的儲備資產。

  當今的黃金分為商品性黃金和金融性黃金。國家放開黃金管製不僅使商品黃金市場得以發展,同時也促使金融黃金市場迅速地發展起來。並且由於交易工具的不斷創新,幾十倍、上百倍地擴大了黃金市場的規模。現在商品實物黃金交易額不足總交易額的3%,9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黃金金融衍生物,而且世界各國央行仍保留了高達3.4萬噸的黃金儲備。在1999年9月26日歐洲15國央行的聲明中,再次確認黃金仍是公認的金融資產。因此我們不能單純地將黃金市場的發展原因歸結為黃金非貨幣化的結果,也不能把黃金市場視為單純的商品市場,客觀的評價是:在國際貨幣體製黃金非貨幣化的條件下,黃金開始由貨幣屬性主導的階段向商品屬性回歸的階段發展,國家放開了黃金管製,使市場機製在黃金流通及黃金資源配置方麵發揮出日益增強的作用。但目前黃金仍是一種具有金融屬性的特殊商品。所以不論是商品黃金市場,還是金融性黃金市場都得到了發展。商品黃金交易與金融黃金交易在不同地區、不同市場中的表現和活躍程度有所不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