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18章 媒神月老(1)

  媒神月老

  “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這是浙江杭州西湖畔邊孤山腳下白雲庵中月老殿的一副楹聯,它揭示了婚姻關係是前生所定。

  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簡稱。月老是我國神話傳說中專管婚姻的神,他的來曆十分有趣。

  相傳,在我國唐朝時期,有一位叫韋固的人,是一個孤兒。長大以後外出遊曆,路過宋城(今河南商丘縣)時住在城裏的一家客店,到了晚上,他遇到一位奇異的老人,正靠著一個布口袋坐著,借著月光在翻書。韋固問他所檢何書?老人答道:“天下之婚牘耳。”韋固又問袋中為何物?老人說:“赤繩子,以係夫婦之足,雖仇敵之家,貧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係,終不可逭。”這就是流傳千古的俗語“千裏姻緣一線牽”的出處。韋固聽後問老人說:“我的妻子是誰?”老人翻書給他查了一下,說是店北頭賣菜的瞎老太太的小女兒,她剛剛三歲。韋固一聽大怒,對老人有所不恭,老人倏爾不見。韋固心中對這樁姻緣很是不滿,便暗中派仆人去刺殺這一女孩。仆人做賊心虛,沒能將女孩刺死,隻傷了她的眉心。韋固與仆人連夜逃離了客店。

  過了十多年後,因韋固在當兵期間,作戰勇敢,立了功勞,被刺史王泰看上了,就把女兒嫁給了韋固。姑娘的模樣不錯,就是眉心間老是貼著一朵花。韋固怪而問之,才知此女正是當年所刺之女,瞎眼老太太死後,王刺史憐憫此女,所以收為女兒,視若親生。韋固這才知道“天意”不可違。便與姑娘結成夫妻。二人婚後相親相愛,所生男女皆為顯貴。宋城縣令得知此事後,便下令將韋固住過的客店改名為“訂婚店”,還親筆題寫了匾額。

  在舊時的男女情人心目中,月下老人是寄托自己美好愛情理想的“幸福之神”,人們認為,月下老人既可為人牽紅線,結成夫妻,而且,老人又是有著深厚閱曆,豐富經驗的,所以也就是可靠的信仰對象。

  婚儀中的掛紅線之俗在我國唐代已經有了,到了宋代,拴紅線之俗逐漸被演化為“牽紅巾”。到了清代,又將其演變成了扯紅帛或扯紅布,即由新郎新娘各持一端,相牽入洞房。

  婚禮上的“拴紅線”之俗不僅是漢民族的習俗,其他少數民族中也有此俗。如,傣族、白族、蒙古族、高山族等。此俗有著“同心相結,白首偕老”的美好寓意。所以,直到今天,婚禮上的這一習俗仍然可以看到。

  喜神

  喜神是由舊時的妓女們創造出來的,先由她們信仰,後來逐漸融入民俗中。

  舊時的妓女社會地位十分低下,沒有人身自由,大都是文化層次很低的人群,所以她們也十分迷信,於是,她們人為地創造了許多迷信和製定了許多禁忌。

  舊時,大年初一天剛亮時,人們便互相拜年,祝賀新春愉快。像這類的民俗活動妓女們是沒有參加的分,她們隻好拉上相好的去走“喜神方”。認為,向喜神方走去會“得遇喜神”,這樣就能夠一年康寧。如果能遇到白無常時,興許還會“討得寸物”、“歸必財源大辟”。

  喜神方是怎麽確定呢?最簡單的確定方法就是公雞打鳴的地方。《宣城縣誌》卷十五《禮俗》中雲:“正月元日雞初鳴時,禮喜神於其方,曰出天行。”順著雞叫的方向去碰喜神,希望求得一年的康寧和發大財的機會,是妓女們祈安求財的心理活動,也是一種精神寄托的辦法。因為喜神並無偶像,它是一位“抽象神”,或雲“精神神仙”,“碰到”與否是由感覺來感受的。

  所謂喜神,就是吉神。是人們在趨吉避凶,追求喜樂,厭棄煩惱的心理思維下創造出來的。最初的喜神是沒有具體形象的,但常被運用在婚俗中,即花轎落轎要朝著喜神所處的方向,新人坐立都要朝著喜神方向等等,認為隻有這樣,才會在一生中有許多喜事相伴。早在北宋時期,就有《四喜詩》,對婚姻大事做了描述:

  “久旱逢甘雨,他鄉見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見宋代洪邁《容齋隨筆四筆》卷八)古人把婚娶視做“大喜”,把洞房花燭夜視為“小登科”,因此,辦喜事也就離不開“喜神”。這首《四喜詩》據說是民間喜菜“四喜丸子”的來曆。喜神方位是變化的,這就需要陰陽先生們來推算。成書於乾隆年間的《協紀辨方書》中的《義例·喜神》就是為人們提供方位選擇的書籍。當喜神方位選定後,轎口必須對著這一方向,新娘上轎後要停一會,叫做“迎喜神”,然後才出發。

  後來,人們將喜神又人格化,對福神的模樣進行了翻版,成為喜神的形象。舊時的民間也有將和合二仙視為喜神的,所以在婚禮中常有懸掛和合像者,一者取“和合”之意,一則有喜神之意。明、清時期,南方民間還有將祖先像視為喜神者。《清嘉錄》卷一《掛喜神》中稱:“比戶懸掛祖先畫像,具香蠟果粉丸糍糕,肅衣冠,率妻孥以次拜。或三日、五日、十日,上元夜始祭而收者。至相賀,或有展拜尊親遺像者,謂之‘拜喜神’。”

  與喜神相伴的是貴神,它的出現大概是受喜神的影響而興起的,不過喜神在它最先信仰時還有一定的人群和衍化過程,而貴神則無此經曆,完全是意念神。因此,貴神與喜神一樣,都有一定的方向。但喜神與貴神又不同處一方,有喜就無貴,有貴就無喜,二者不可兼得。

  和合二仙

  舊時,有人家辦喜事時,總要在新人拜天地的正堂中央掛上一幅中堂。兩個蓬頭笑麵,身著彩衣,一個手捧一盒,一個手持一荷,有點稚嫩的頑童,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婚姻之神——和合二仙。和合二位仙童原本是唐代的兩位高僧,寒山和拾得的化身,他們被民俗化後,完全沒有了出家人的模樣和身份,成為民間信仰的和合共歡的婚姻吉祥神了。

  和合二仙童的前任是“和合神”萬回,據說他是虢州閿鄉(今屬河南)人,姓張,生於唐朝貞觀六年(632)五月初五日。張萬回“生而癡愚,至八九歲方能語,嘯傲如狂,鄉黨莫測。”(見《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

  張萬回長至二十歲時還不多說話,顯得有些呆傻。他有個哥哥在遼東當兵,久絕音信,也有人說他早已死了。父母想念兒子,日夜啼哭,張萬回勸父母說:“二老不要著急,給我準備一下,我去看個究竟。”第二天,張萬回“出門如飛,馬馳不及,及暮而還”,告父母曰“兄平安無事”。還帶回一封書信,“緘封猶濕”。打開一看,正是萬回哥哥的筆跡。張萬回往遼東往返僅一日,行有萬裏,故號為“萬回”,即萬裏可回之意。(見《酉陽雜俎·見編篇》、《太平廣記·異僧部》)

  還有一種傳說,萬回是菩薩轉世。《談賓錄》中載雲:當年玄奘法師去佛國(印度)取經,曾見一佛龕題柱曰:“菩薩萬回,謫向閿鄉地教化。”閿鄉即今河南靈寶縣,據說玄奘法師回國後還專門到閿鄉找萬回,真找到了。玄奘對他十分敬重,稱他為“菩薩”。萬回和玄奘說起印度之事來“了如所見”。後來朝廷知道此事後,高宗皇帝把萬回召進宮中,武則天還給他送過錦袍玉帶。他跟武則天談了很多事情,而且“語事多驗”。據說萬回死在長安,活了八十多歲。唐朝時期,宮廷和民間都信奉萬回,認為他是一位能預卜休咎,排解禍難的活神仙。在此之後,萬回有了“和合”的名目,並被奉為“團圓之神”,還被稱做“萬回哥哥”。

  到了宋朝,老百姓們一般在臘月裏祭祀萬回哥哥。民間祭祀萬回哥哥的目的是,認為隻要向萬回哥哥祈求,就可以使遠在萬裏之外的親人回家來團圓相聚。因為,我國自古就將春節視為大團圓的節日,人們祈盼著親人在春節團圓,所以在臘月祭祀萬回哥哥,以實現人們的心理願望。人們也就是根據這一美好願望才將萬回又稱做“和合”,即合家團圓,和睦相處,和氣相容,合家歡樂。又將“和合”之意上升到了喜慶,奉他為喜慶之神。這時的萬回畫像是一位“蓬頭笑麵,身著綠衣,左手擎鼓,右手執棒,雲和合之神”。(見明代人田汝成《西湖遊覽誌》)

  萬回哥哥被奉為“和合神”後,還是一位神像。後來,人們根據民俗信仰的需要將他進行了衍化,分為二神,即“和合”二聖。和合二聖也有他的雛形來源,即寒山和拾得。

  寒山又叫寒山子、貧子,是唐代的一位詩僧。寒山於唐朝貞觀年間隱居在天台山的寒岩,因此,自號“寒山子”。寒山常去國清寺,“望空噪罵”。寺僧轟他時,他則哈哈大笑而去。寒山還曾經在國清寺裏當過一段水火和尚,“後於寒岩終身石穴,縫泯無跡。”(見《集說詮真》)

  寒山在國清寺的時候與拾得和尚關係很好,他們二人經常吟詩唱偈,並有詩題於山林間。後人將寒山的詩整理成集,名《寒山子詩集》,收有三百餘首。他的詩帶有佛門規誡說教的色彩,但能針砭時弊,兼及世態炎涼。清代大學者紀昀認為他的詩“有工語、有率語,有莊語、有諧語”,“皆信手拈來……而機趣橫溢,多足以資勸誡。”(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四八《別集類二》)

  拾得也是唐貞觀時人,是個孤兒。相傳,天台山的豐幹禪師在行路時,於赤城道側拾得一小兒,遂將他帶回天台山國清寺中當了小和尚,就給他取名“拾得”。拾得在廚房幹雜役,把所剩飯菜裝在竹筒內等寒山來後送給他吃。二人可謂是“貧賤之交”了。拾得也寫了不少詩,多似佛偈,偏重於說理。他的詩附在《寒山子詩集》之後。

  民間傳說:寒山和拾得同住在北方的一個村莊裏,兩人親如兄弟,寒山略長,即為哥哥。寒山與拾得同時愛著一個女子,但寒山竟不知此情。到了臨婚時,寒山才知道了,於是,他棄家來到蘇州的楓橋,削發為僧,結庵修行。拾得聽說了寒山的事後,也舍棄了那位女子,來到江南尋找寒山。探得寒山住所後,折了一枝盛開的荷花去見寒山。寒山一見,急忙拿一盒齋飯出迎。二人樂極,相向為舞。拾得也出家了。二人便於此開山建廟,曰“寒山寺”。

  《事物原會》中說:“和合神乃天台山僧寒山與拾得也。”“和合”一詞,有和睦同心、調和、和順之意。最早見於《周禮·地官》,在“媒氏”疏中雲:“使媒求婦,和合二姓。”這應是“和合”之神的正解。故而,在民間原本是主家人和合的“和合神”,逐漸被衍化成為一持荷,一捧盒的二神了。因“荷”與“和”同音,取“和諧”之意;“盒”與“合”同音,取“合好”之意。我國著名的古寺,蘇州寒山寺的大雄寶殿後壁上,鑲嵌有清代著名畫家羅聘所繪寒山、拾得的寫意石刻畫,大殿的旁堂屋裏供奉著木刻金身的寒山與拾得的塑像,他們一人手持一荷,一人手捧一盒。通過這樣的衍化,寒山成為正式的“和神”,拾得成為正式的“合神”。清雍正十一年(1733)封天台寒山大士為“和聖”,拾得大士為“合聖”。(見《通俗編》)和合二仙圖在舊時是常掛於中堂的,取諧好吉利之意。同時也用於婚禮中,以象征夫妻相愛。民間年畫中除了《和合二仙》、《和合賜福》外,還有將和合二仙與其他神仙共繪一圖者,如《和氣致祥 一品當朝》、《和合二仙狀元及第》以及《五子奪魁》、《賜福財神》、《端陽慶喜》、《歲朝圖》等。和合二仙也從此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民間神祇之一。

  灶神

  灶神被俗稱為“灶君”、“灶王”、“灶界”、“灶王爺”、“灶界老爺”、“東廚司命”等。在民俗信仰中,灶神的地位遠遠高於門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神靈。

  茹毛飲血的時代結束後,人們開始用灶燒煮食物。灶在人類邁入文明時代的曆史進程中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人們感謝灶將人類帶入另一個社會,所以人們對灶產生了敬仰之情,逐漸將灶的自然屬性人格化,成為原始宗教的神靈之一。

  應劭在《風俗通義·禮曲》中雲:“《周禮》說: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引許慎的《五經異》雲:“顓頊有子曰黎,為祝融,火神也,祀以為灶神。”《淮南子》中高誘注雲:“吳回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神,托祀於灶。”《淮南子·汜論篇》中卻說:“炎帝作火,死而為灶。”從這些典籍所載來看,人們將火神與灶神混同起來,都被視為灶神。

  火神之所以被稱做灶神,自有其說法。在遠古時代,火正負責守護火種,各主持灶事的人前來取火時必須征得火正的同意。火正對灶有著支配權。因此,黎、吳回等火正是以火神的名義成為灶神的。還有說法是,祭灶神並不是單純地祭火神或灶神,而是祭祀“先炊”。在《儀禮·特牲饋食禮》中雲:“屍卒食而祭□簟,雍簟。”鄭玄對此的注釋是:“簟者,老婦之祭。”孔穎達注疏雲:“老婦,先炊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先炊就是最先主持炊事的人。從這些典籍的注疏來看,最早的祭灶活動實際是對主持炊事工作的人的祭祀。因為,用火來烹煮食物,不僅是人們在食用方麵的一種享受,更是人類進入一個全新時代的大事件,因而,從事這一職業的人也應當受到人們的尊重,他們死了以後,對他們進行祭祀是理所當然的。

  先炊和灶的自然屬性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因此,人們才將“司灶之神”的“先炊”混同於“灶神”,這也並不是簡單的合二而一,而是將其同一屬性的組合。先炊是由老婦主持,她掌握著食品的分配大權。從這一社會現象來看,祭祀“先炊”應當是母係社會的產物。因此,灶神的形象應是女性形象。《莊子·達生》中雲:“灶有髻。”司馬彪注雲:“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段成式在《酉陽雜俎》前集卷上《諾皋記》中雲:“灶神名隗,狀如美女。”由此可知,灶神最初的形象是一位女性,是與它的始創宗旨是相吻合的。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由母係社會進入到父係社會後,灶神的形象也發生了根本變化。《荊楚歲時記》中引許慎的《五經異義》雲:灶神“姓蘇,名吉列,其婦姓王,名摶頰”。《後漢書·陰識傳》注引《雜五行書》雲:“灶神名祥,字子郭,衣黃衣。”段成式另有觀點,他在《酉陽雜俎》中說: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祭洽(一作察洽)……一曰,灶神名壤子也”。這裏的“單”字與“蟬”通,蟬就是蟑螂。至於名“隗”之說,大概是由“吳回”之“回”的讀音與“隗”相近所致。說灶神有六女之多的一個灶神家庭,是因一灶之上的蟑螂不止一隻的緣故,故而編造出這一說法來自圓其說,遂爾有了灶神夫人,灶神兒女的說法。說灶神夫人字“卿忌”,“卿”在古代是夫妻之間的愛稱,“忌”是“蟛”的通假音,也就是蟑螂。在這種愛稱和通假字音上的運用,便有了字“卿忌”的說法。灶神之女皆名祭洽之意是,因祭洽與“蟛”的發音相近似,也指蟑螂,所以名祭洽。所謂察洽者,是察人之善惡的意思,因為在民俗信仰中有灶神察人善惡的神職功能,故名。《酉陽雜俎》在說到灶神之屬神時雲:“其屬神有天帝嬌孫,天帝大夫,天地都尉,天地長兄,硎(音形)上童子,突上紫宮君、太和君、玉池夫人等。”這些神仙都是天帝家族成員,而天帝姓張名堅殆,所以說灶神姓張名單,他也就成了張堅殆這一父係家族的成員之一了。《灶王經》中又說:灶神乃“種火老母”或雲“種火老元君”。種火老母是源於“先炊”之說,種火老元君大概就是源於張單之說。

  灶神在民間宗教觀念中的名目繁多。《灶王經》中說:有“東方青帝灶君,南方赤帝灶君,西方白帝灶君,北方黑帝灶君,中央黃帝灶君。五方五帝灶君夫人。天廚靈灶神君,地廚神灶神君。曾灶神君,祖灶神君,灶公灶母神君,灶夫灶婦神君,灶子灶孫神君,灶家姊妹媳婦眷屬神君。五方遊奕灶君,灶下灶濤神女。運火左右將軍,進火神母,遊火童子,天帝嬌男,地帝嬌女,囪中童子,童男童女”等。從這些繁雜的名目來看,這些灶神都是上古時期部落的灶神,都是母係社會的產物。這裏麵的五方五帝大灶君大概才是專門的灶君,而五方遊奕灶君有點像遊方僧人一樣,屬閑散灶君,飄遊不定,也可能是舟船上灶君。曾灶、祖灶、灶子、灶孫,它們是灶君的家族成員,灶濤神女,運火將軍,進火神母,像政府組織機構一樣,各守其職,發揮作用。

  後世民間信仰中,給灶神增加了許多與灶無關的社會職能。《禮記·祭法》中雲:“(王)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國門,曰國行,曰泰厲,曰戶,曰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鄭玄注雲:“小神居人之間,司察小過,作遣告者爾。”葛洪在《抱樸子·微旨》中雲:“月晦之夜,灶神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正因為灶有了司察小過的職能,人們對灶神的敬重和禁忌也多了起來。在民間宗教的竭力渲染下,灶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灶王經》中說:灶神種火老母有“主人壽命長短,富貴貧賤,掌人‘職祿’之功能”。灶神在十二個時辰裏能普知人間之事,在每月的朔旦日裏開始記錄人的造作和善惡以及功德之事,並將其所記功過於夜半奏於天尊,定其簿書。又說,五帝灶君掌管著人的住宅。灶君神係有如此多的功能,而又時刻司察著人間之事,凡人之家,誰能無灶,有灶就有灶神在,灶神在家就得敬奉,所以就有了許多禁忌。如若不加忌諱,得罪了種火老母,就能致人禍殃,不可免也。所以,在《敬灶全書·真君勸善文》中說:“灶君乃東廚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逢庚甲日,上奏玉帝,善惡簿呈電,終月則算。功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災殃。”

  在民俗信仰中,一般認為灶神有兩種社會神職功能。一種是充當著家庭保護神,即《真君勸善文》中所雲:“保一家康泰。”也就是說,灶神能為家族驅趕或糾察鬼魅,使之不能為害。北宋劉斧所著之《青瑣高義》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彬州刺史彭介,某夜如廁,見廚房中有一烏衣朱冠者正在斥責一鬼。彭推門入問,乃知烏衣朱冠者是灶神,責訓餓鬼入廚竊食。灶神還向彭介說自己是彭的屬隸,“吾主內外事,酉刻則出巡。遇魑魅魍魎皆逐之,此吾職也。”又雲“吾職雖微,權實頗重”。當家庭成員有難時,灶神又負有救助的責任。《夷堅丁誌》卷二十《楊氏灶神》中雲:楊氏之子不肖,為父所逐,在別人家貯草破屋中棲身。某夜一虎入屋,危及楊氏子。值此時,灶君率兵前來將虎趕走,楊氏子安然無恙。

  灶君被附會給這麽多的功能,民俗中就產生了一種“鏡聽”之俗,或雲“聽響卜”或雲“灶卜”。就是在若有所眩時,於除夕夜(或雲正月十五日夜,八月十五日夜,或不拘何日夜)焚香禮灶,告明所卜何事後,即懷鏡而出行。途中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所卜之事的答案,由卜者仔細揣摩,即可知曉後事的結果。還有一種反映在婚俗上的功能。舊時,在訂婚禮成以後,女子的生辰八字要交於男方,男方將它放入“灶陘”(即安放灶君神像的地方),這樣,男方家的灶神就會給予這位未來的家庭成員一定的保護,並且保護這樁婚姻成功。

  舊時,如果家人有病,就會被認為病人的魂靈丟失了,就需要用叫魂的辦法把魂靈召回來,尤其是小孩,更是要叫魂。叫魂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求灶君招魂。方法很簡單,先是焚香禮拜灶君,然後告知灶君,家中何人患病,恐怕是丟失了魂魄,故而煩灶君老爺出去找找。接著,便連聲呼喚病人的名字,每叫一聲,將淨水向蒙碗的黃紙上滴一滴,滴水形成了圓象,就表明魂靈已被灶君找回來了,病人喝下黃紙上圓形之象上的淨水後,靈魂就回到病人身上了,病也就好了。

  舊時的民俗中,凡幼兒外出時要到灶上取些煙灰塗到小兒鼻梁上,俗信以為,這樣一來,灶君就會保佑這個小兒一路平安,路上即便遇到了邪魔,也因為有灶神的保護,那些邪魔也不敢靠近小孩,更不敢傷害於小孩。一旦到了親戚家,就要把煙灰洗掉,並要說:“灶界老爺,回去吧。”灶神就回去了,繼續保護著這個家庭。接著,要把幼兒抱在親戚家的灶後坐一會兒。親戚家的灶神就對幼兒在做客期間擔負起保護任務來,以防止妖邪鬼魅或寒暑毒蟲之類的侵害。

  灶神的另一大職能就是監察這家人的善惡行為,定期上報給天帝。上報日期,有說每月廿三日者,有說每月初一者,或說臘月廿三日者,或說臘月廿四者,更有說每逢庚申日就是上報日,眾說紛紜,沒有定日。現在統一認為是在臘月廿三日,時辰都在半夜,大概是要把當日的情況也要上報的緣故,可謂精確情報。天帝要根據灶神所報這家人的善惡情況來決定獎懲,降祥降災,壓紀壓算。壓紀壓算與人的壽命相關,故而,灶神又被稱做“司命”或“東廚司命”。灶神雖然不直接管人的壽命,但他的“上報材料”卻是直接關係到人的壽命的長短,故而有“司命”之稱。

  灶神的社會神職功能是由人們的信仰派生出來的,它的思想基礎是人們對灶的崇拜和感謝。因為有了“灶”才將人類與其他動物完全區分開來,走向人類時代。因此,人們產生了崇拜灶,感謝灶的理念,並將其奉為家庭保護神。奉灶為家庭監察神是來源於“勸人為善”的思想理念,也就是說,讓人們多做好事,就會增紀,長壽,做了壞事就會被壓紀壓算,就會短命,用這樣的觀念來勸人為善。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社會觀念,並使之成為傳統思想與觀念,便有了祭灶之俗。

  祀灶之俗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流傳至後世,祀灶之俗的名目繁多起來,儀規也多了,祀日也無定則,但民間常於初一,十五日在禮拜各種神靈,如觀音、彌勒、關帝諸神時,也有禮拜灶神的。在禮拜時,要具香楮肅拜,行三跪、三叩禮。灶神為一男一女,即灶公灶母,他的神位設在廚房灶旁的牆壁上,於朔、望日,年節都要焚香致祭。有的地方也有於六月祭灶的習俗。《禮記·月令》中雲:“夏禮灶。”孔穎達《正義》中雲:“正神常祀在夏。”顧祿在《清嘉錄》卷六雲:“六月初四,十四,廿四日,比戶祀司灶,謂之謝灶。諺雲‘三番謝灶,勝做一番清醮’。祀時,以米粉作團,素饈四簋,俗稱‘謝灶素菜’。”

  臘月祀灶據說起源於西漢陰子方。《後漢書·陰識傳》中雲:“宣帝時,陰子方香,至孝有仁思。臘月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以祀之。自是以後,暴於巨富,田有七百餘頃,輿馬仆隸,比於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孫必將強大,至識三世而後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周處在《風土記》中雲:“臘月廿四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之事,故先一日祀之。”後世人以臘月廿三或廿四日祀灶之俗,就是由這兩種說法而來的。

  臘月祭灶所用供品,有葷者,亦有素者。子方於臘日祀灶用黃羊,或雲黃犬,是用葷者。顧思張在《風土錄》卷一中雲:“《白虎通》祭灶以雞,東坡《縱筆》雲:‘明日東家應祭灶,隻雞鬥酒應燔吾’。範石湖《祭灶》詩雲:‘豬頭爛熟雙魚鮮。’今相沿用素,是以佛待神耶,明嘉定王槐《祭灶詞》雲:‘陘邊爛肉黃毛鮮,一碟膠牙膩更圓。’亦是以魚牲祭之。”吳自牧的《夢粱錄》和周密的《武林舊事》中均載臘月廿四日祀灶之俗所用俱是素品,是受佛教影響的說法。

  在舉行祭灶儀式時,婦女是不能參與的。先期,僧尼分貽檀越《灶經》,至是填寫姓氏、焚化禳災、篝燈竹馬、穿竹箸作杠為灶神之轎,舁神上天,焚送門外,火光如晝。撥灰中篝盤未盡者,還納灶中,謂之接元寶,稻草寸斷,和青豆,為神秣馬,且撒至頂,俗稱之為“馬料豆”,以其餘食之,眼亮。

  民俗中對灶神有很多禁忌,諸如“婦人灶前不哭”、“灶當戶舍,令人失火、凶”、“灶安床處,子孫不利”、“灶前浴兒,令隆殘不利”、“灶與天井並,令人燒死不利”、“井灶相當,令人數有口舌,不利”。

  民間相傳,灶神每月三十日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合家所為,將人間善惡錄奏天庭,並且毫不隱諱,故而,人們在祭灶時應向灶神多說些好話,讓他上天以後多說人間好事,不說人間不好。範成大的《祭灶詞》正是這一習俗的寫照,其詞雲:“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鬆粉耳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爭鬥君莫聞,豬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複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後世大都以灶君張單為灶君正神,並將八月初三定為他的聖誕日。

  火神

  火的發現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火將人與動物完全區分開來,人們用火嚇退野獸:火可以幫助人們進行生產活動(刀耕火種),火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熟食),火還可以幫人們取暖禦寒,使人類受益極大,因此,人們感謝火的發現者和管理者,將他們視為火神。在“灶神”所包含的內容裏也有火神的存在。

  我國的火神很多,但在眾多的火神中,祝融、炎帝、回祿(又叫吳回)三位的名氣最大,還有一位管理火種的小火神,叫閼伯。傳說,閼伯是傳說中的五帝之一的帝嚳的長子。帝嚳代高陽氏顓頊為君王後,封兒子閼伯於商丘,專門管理火種,稱為火正。閼伯死後人們於商丘築台葬之。因他管火有功,後人誤認其為火神,便在台上修建了閼伯廟,稱做“火神廟”。這一火神台的形狀如同墳墓,規模不大,高約十丈。台上除火神廟外,還有大殿、拜廳、鍾鼓樓等。這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火神廟之一。

  門神

  有傳說,門神的出現與黃帝有關。相傳,黃帝不僅管理世上的人,而且還管理陰間的鬼。不過,人是由黃帝直接管理的,鬼則是由黃帝派去的神荼、鬱壘二位神將來管理的,他們統轄著鬼蜮。這座鬼城坐落在東海的一座名叫桃都的山上,因為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樹而得名。這株桃樹的樹幹和樹枝盤曲伸展開來,竟達三千萬裏之遙。樹頂上還站立著一隻金雞(又稱天雞),每當太陽快要升起的時候,它就叫了起來,它一叫,天下的公雞也跟著叫。這隻金雞的叫聲是通知信號,讓看守鬼門關的神將把鬼門關閉,任何鬼魂便不能出入鬼門關了。如果鬼在叫聲前還沒有進入鬼門關的話,這個鬼便成了孤魂野鬼,從此無處容身,還要受到嚴懲。因此,鬼在晚上出去活動時,必須趕在金雞唱曉前趕回鬼城。

  在桃樹東北方向的樹枝間有一處門,是專供鬼出入的。神荼和鬱壘二位神將一左一右,威風凜凜地把守在這裏,監視著每個從人間遊蕩後回來的鬼。當他們發現鬼群中有在人間禍害人的惡鬼時,就立即用葦索將鬼捆了,扔到山後去喂老虎。因此有了鬼怕神荼、鬱壘二位把門神將和金雞、葦索、老虎的傳說。鬼還怕桃木,因為桃都山上的這株桃樹不僅是它們的住所,而且,鬼一到了桃樹下後,就得服服帖帖,不敢胡作非為。於是,後世人就用桃木雕成神荼、鬱壘二位神將的模樣掛在門上,以鎮鬼邪,保護全家四季平安。再後來,人們覺得雕刻桃人比較麻煩,就將桃木板釘在門上,畫上二位神將的圖像,或是寫上二位神將的名諱,或是畫一些符咒類來鎮鬼邪,門神與桃符就這樣產生了。

  門神信仰來源於“五祀”。《禮記·祭法》中所雲“五祀”就是祭祀門、戶、井、灶、中霤(土地)等五位神明。在周代,“五祀”是周天子及各諸侯的祭祀大典,其儀十分隆重。“五祀”中的“祀門”是在九月舉行的祭祀活動,此時正是收獲季節,百官不論貴賤都得參加這一活動,“以會天地之藏”。

  門神的產生與古人的鬼魂崇拜有關,遠古時期的鬼魂觀念是十分盛行的,殷人、周人都崇尚鬼魂,他們所看到的風、雨、雷、電這些自然現象,便以為是鬼神所為。有蟲蛇猛獸闖入家宅,也被認為是鬼神所遣。所以古人認為,要是有一個能降妖伏魔的神明為自己守護家門不就安全了嗎,於是,門神應運而生。

  在周朝時期,門神是無名無姓的,《禮記》中雖有祭祀門神的說法,但並無具體物象可指,隻是一種信仰而已。

  用桃木驅邪、鎮邪是古人對桃樹的信仰所產生的。在原始部落時期,人們將桃作為主要食品,這便引起了人們對桃樹的美好聯想並產生了尊崇的心情。如《詩經·桃夭》中曰:“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之夭夭,有□其實”、“桃之夭夭,其葉蓁蓁”。由對桃的讚美,逐漸將桃視為靈物,成為多子多福的象征,如壽桃。又將桃崇拜為可以除災避邪,製伏鬼怪的靈物,稱其為“神樹”、“仙木”。《典術》中雲:“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所以將掛在門上的“桃人”視做神將。這二位神將一曰神荼,一曰鬱壘。用老虎驅鬼之俗,一則因其為百獸之王,“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一則,在戰國時就有了此俗。周王宮中有座“路寢”宮,是周王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路寢門上就畫有猛虎,故而,又將此門稱做“虎門”。古人認為“(路寢)門外畫虎焉,以明猛於守,宜也”。

  真正的貼門神之俗應當是始於漢代。漢蔡邕在《獨斷》中說:“海中有度朔之山,上有桃木,蟠屈三千裏,卑枝東北有鬼門,萬鬼之出入也。神荼與鬱壘二神居其門,主閱領諸鬼,其惡害之鬼,執以葦索食虎。故十二月歲終,畫荼、壘並懸葦索於門以禦凶也。”從這段敘述來看,桃都這座鬼城又被稱做“度朔山”,貼門神之俗也產生了。

  門神應當具體指誰,說法很多。當然,神荼、鬱壘應當是最初的兩位門神。繼他倆之後,又出現了一個叫赤黃父的,他以鬼為飯,每天要吃掉三千三百個鬼,人們將他奉為門神也是理所當然的了,鬼也很害怕他把自己吃掉,所以,鬼一聽說有赤黃父的名諱躲都來不及,哪有敢近前者。

  到了漢朝時期,又有一些曆史人物被奉為門神,比如,人們把成慶就當做過門神。據《漢書·景十三王傳》記載:廣川王“其殿門有成慶畫,短衣大袴長劍。”晉灼曰:“成慶,荊軻也,衛人謂之慶卿,燕人謂之荊卿。”這大概是人被尊為門神的最早文字記載。荊軻之所以被人們尊為門神,是由於他敢於冒死去刺殺秦王。這種無所畏懼的壯舉,自然也是可以鎮鬼邪的,陝北俗語所說“鬼怕惡人”大概與此有一些聯係。

  將人奉為門神,大概是因為神荼、鬱壘的麵目不如人好看一些。最初的神荼、鬱壘圖像究竟怎樣,已見不到了,現在所見到的漢畫磚及明代所著《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所繪二神圖像均是十分凶惡可怕的,這是由他們必須具備鎮伏眾鬼的威懾力所決定的,所以他們的麵目是無比凶惡猙獰的一副鬼模樣。這是人們想象出來的足以鎮鬼怪的神姿。這種麵目很恐懼,所以人們將人奉為門神是審美觀的提高。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