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25章 鐵拐李(2)

  呂洞賓第二天依約前往,隻見鍾離權正在小火爐上煮著一鍋黃粱飯。小談之後,呂洞賓覺得有點睡意了,鍾離權讓他枕在一個如意枕上睡覺。呂洞賓剛一枕上,頃刻入夢,夢見他赴京應試,中了頭名進士,狀元及第,授職翰林,又兩次娶了豪門女子,子孫滿堂。又任丞相十年,權勢顯赫一時,真是大快平生之意。他正在意氣飛揚之際,忽受黨人牽連,禍從天降,被抄家充軍,妻子流散。他孑然一身地獨立於風雪之中,正在感歎世事無常態時,忽然夢醒,漢鍾離的黃粱米飯還沒有熟呢。漢鍾離笑吟吟地說:“黃粱猶未熟,一夢到華胥。你五十年富貴,到頭來落得個什麽下場?”呂洞賓的功名之心被這一枕黃粱之夢破除的無影無蹤了,他決心棄世修道。但鍾離權唯恐其誌不堅,安排了“十試呂洞賓”的把戲。

  第一試:呂洞賓從外地回家後,忽見家人都死了。洞賓心無悔恨,隻是默默地準備葬事,一會兒,家人們又都死而複生。

  第二試:呂洞賓在市上做買賣,價錢說定之後,買主反悔,隻付了半價,但呂洞賓不與之爭論,扔下貨就走了。

  第三試:呂洞賓初一出門,遇一乞丐倚門求乞,呂洞賓馬上給了乞丐錢物,但乞丐不滿足,還出口大罵呂洞賓。洞賓並不氣惱,還帶著笑臉道歉。

  第四試:呂洞賓在山裏放羊,遇一餓虎追逐羊群,呂洞賓一麵保護羊群逃離,一麵以身體阻擋老虎,老虎這才憤然離去。

  第五試:呂洞賓在山中草舍讀書,有一位容顏絕世,芳齡僅有十七八歲的少女言稱,她回娘家迷了路,現而今夜幕降臨,身體又很疲憊,希望能在此借宿一晚。洞賓應允了,讓她去睡,自己仍在讀書。這個女子故作扭捏之態,又賣弄著萬般風情,竟要逼著洞賓與她同宿,洞賓不為所動。

  第六試:呂洞賓一日郊遊後回到家中,卻被梁上君子將其家財洗劫一空,連顆米都未剩。洞賓麵不改色,立即下地幹活,以祈有個好收成後彌補這一不足。正鋤地時,忽從地中鋤出十幾塊金子來,但洞賓不為之所動,仍鋤地不已,無視金塊。

  第七試:呂洞賓在市上買銅器,拿回家一看,銅器竟然成了金的,隨即尋訪賣主,將金器歸還給賣主。

  第八試:有一位狂癲道士在路邊賣藥說,此藥吃了就死,再生時就能成神仙。很長時間都沒人買藥。洞賓見了,有些過意不去,就買了一包。可那道士說:“你趕快準備後事吧!”呂洞賓吃了後毫無反應。

  第九試:春浪泛濫,呂洞賓與人一起過河,到了中流,惡浪滔天,別人都被嚇得驚恐不安,唯有呂洞賓端坐不動。

  第十試:呂洞賓獨自一人在屋內坐著時,忽見有無數奇形怪狀的鬼魅來到他麵前,有的要打他,有的想殺他,呂洞賓卻毫無懼色。忽然又有十餘個夜叉伴著一個死囚,血肉模糊,笑著對呂洞賓說:“你前世殺我,現在我要你償命。”呂洞賓說:“殺人償命,理所應當。”並拿起刀就要自盡。這時,忽聽空中一聲“住手”,呂洞賓抬頭一看,原來是鍾離權。

  鍾離權對呂洞賓十分滿意,說:“吾今授你黃白之術,濟世利物,使之千年功滿,八百圓行,再來度你。”黃白之術即煉丹之法。是用白汞為母,朱砂為父,黑鉛為子,用一個日月爐,一般文武火,七回九轉,煉成丹藥。

  後來,呂洞賓又遇到了火龍真人,得其雌雄二劍。此劍可“一斷煩惱,二斷色欲,三斷貪嗔”。真人授其遁天劍法。洞賓受此劍後發誓說:“盡度天下眾生,方願上升仙去。”遂攜劍遊於江淮,斬蛟殺虎為民除害,自稱要“削平浮世不平事”。

  呂洞賓貪杯好喝,這是他的一大特征。他宣稱“鶴為車駕酒為糧”,常以洞庭湖水為酒,渴時豪飲,以君山為枕,醉後高眠。他能化水為酒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一天,呂洞賓雲遊至嶽陽,化為一賣油小販,買油的人要添就添,不計多少,於是,買油者無不求添。隻有一位老婦從不求添,並用酒飯招待洞賓。呂洞賓便生了度她成仙之意,來到她家後,在井中投了一把米,對她說:“你賣這井水可以得富。”老婦等他去後,發現井裏的水全成了美酒,賣了一年,成了大富豪。後來呂洞賓又來她家,那老婦不在,隻有兒子在家,呂洞賓就問他道:“你家賣酒一年,有何想法。”她兒子說:“好是好,隻是沒有酒糟喂豬。”洞賓歎息道:“人心貪得無厭,以至於此。”舉手一抓,井中之米又全數飛到手中,洞賓掉頭而去,井中之酒又成為水了。

  呂洞賓不僅有“劍仙”、“醉仙”、“詩仙”等諸多雅號,他還有一個不太雅的“色仙”稱號。呂洞賓雖然被漢鍾離的十試所通過,獲得了漢鍾離的真傳,成為全真教的“北五祖”之一,但他對“酒”、“色”這兩件事從不放過,是一位頗為“現實”的神仙。這位“花神仙”在仙班中名聲不好,連他的師父也說他是一位“飲酒戀花,二者並用,鐵拐李諸友笑汝為仙家醉色之徒,非虛語也”。據說王母娘娘生日時,各路神仙都去恭賀,王母娘娘卻指名不要呂洞賓參加宴會,因為“他貪圖酒、色、財、氣”。《呂純陽祖師全傳》後卷收有呂洞賓出入諸妓宮中之事,其中最有名的是“呂純陽三戲白牡丹”。據《東遊記》中稱:白牡丹是洛陽第一名妓,長得國色天香,風流萬種。呂洞賓一見就心神蕩漾,於是,化為一位風流秀才,登門求訪白牡丹。二人一見鍾情,就魚水相投,風流萬端。由於呂純陽有莫大法力,連宿多晚而不走泄,白牡丹雖曲盡春意,並不能使之一泄,心中好生不悅。此事被鐵拐李知道後,想破壞呂洞賓的好事,便將絕招告訴了白牡丹。第二天,呂洞賓與白牡丹再行雲雨之事,至其恣意之時,白牡丹突然撓洞賓兩肋,洞賓不曾提防,受此一驚,一泄其精。呂洞賓的好色之為與道教的“采補”修行之法有一定聯係。

  呂洞賓在民間的另一個傳說很有意思。一個窮儒叫苟杳,自幼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生活沒有保證,影響了學業進展。洞賓很看重苟杳的才學,便收留在家,以兄弟相稱,並在學業上給予指導。

  幾年後,苟杳長成一個大小夥子,已到了婚娶年齡。有朋友來洞賓家做客,見苟杳風流倜儻,才學淵博,便提起婚姻之事來,說洞賓應當給這位小兄弟張羅成家。洞賓盼苟杳在功名上爭取成就,不想讓他過早成家,便說,為兄弟成家之事並非難事,隻恐兄弟不允。此話原來是一句推脫之詞,心想,自己平時常向苟杳提起要以功名為重,不可兒女情長,耽誤了自己前程,另則,苟杳現在是寄人籬下,處境有隙,應當三思而後行。當朋友問及苟杳時,苟杳說,凡事全由哥哥做主,哥哥說可以,小弟唯命是從。這是苟杳的心腹之言,一則,洞賓哥哥待自己如同親兄弟,另則,自己家境貧寒,沒有洞賓哥哥幫襯是成不了家的。苟杳這一答複,出乎了洞賓所料,心想,自己將事情推到苟杳那裏,苟杳一定會領會自己的心意,把事情推了開來。這一來,洞賓也沒有辦法了,隻好將親事應承下來。

  客人走後,洞賓對苟杳說:“有一事你若不允,我說什麽也不能為你辦這門親事。”苟杳問:“什麽事?”洞賓說:“新婚的前三夜必須是我的。”苟杳一聽很是氣憤,朋友之妻,何能如此?但又一想,自己寄留在洞賓家中,生活、功名都得依靠他,離了洞賓是不行的,隻好強壓怒火答應此事。洞賓本想以此逼苟杳退掉婚姻,沒想到他竟然應允了,隻好給苟杳張羅婚事。

  新婚之夜,新娘入了洞房,苟杳既然承諾了洞賓的要求,於天黑之前離開了洞房。不一時,洞賓走進洞房,於書桌旁秉燭夜讀,直至天曉離去。如此三夜期滿,第四日天還沒黑,苟杳急切切入得洞房,與新娘親熱非常。新娘甚感怪異,心想前三夜他呆若木雞,隻在燈下讀書,今夜如同變了一個人似的,很是不解,將苟杳推至一旁。苟杳疑惑不解地問新娘這是為什麽?新娘將前三夜之實情說了,苟杳這才明白洞賓兄的用心良苦,夫妻二人亦更加感激洞賓。苟杳也愈發用功讀書。不久,朝廷開科,苟杳考取進士,放任外地為官。洞賓送行之時,一再叮囑苟杳當官要為民辦事等。

  不久,洞賓家遭橫禍,田產家財被大火焚燒,一貧如洗,生活極其艱難。洞賓妻對洞賓說,苟杳當年受咱家恩遇才娶了妻室,有了功名,現如今咱們處境困難,求苟杳幫幫也未嚐不可。洞賓聽了,認為言之有理,便一路南下到荊州尋苟杳去了。

  苟杳在荊州做了知府,將荊州治理得清平盛世,受到百姓的稱頌。洞賓來到苟杳府衙,將家中不幸向苟杳說了一遍。苟杳聽後不說什麽,隻以好酒好飯款待洞賓,一連數日,並不提起借錢的事來。

  洞賓心中惦記著家中的妻室兒女,萬般無奈之下,隻好向苟杳提出借錢的事,苟杳隻在嘴上說盡量想辦法,就是不拿出錢給呂洞賓。洞賓很惱怒,幾次要走,又都被苟杳熱情地挽留住了,並說他正在籌劃著銀兩。

  半年過去了,洞賓實在住不下去了,堅決要走。這回苟杳也沒怎麽挽留,拿出一些散碎銀兩交給呂洞賓說,小弟無能,隻有這點銀兩,拿回家去胡亂花去吧。洞賓一看這少得可憐的銀兩,哪夠家用,本不想要,但路途上還要花銷,隻好拿起銀兩,憤憤地離了苟杳府上。

  洞賓回到家後,眼前是一處深宅大院,感到很茫然。問鄉鄰此是誰家府第。鄉人說就是你家新宅,前些日子剛剛完工。洞賓聽後趕忙進得院來,見正廳裏設一處靈堂,妻子正在靈前燒紙焚香。洞賓近前問妻子是誰死了。妻子一見洞賓站在眼前,不知是人是鬼,被嚇得昏了過去。洞賓忙掐人中,妻子漸漸蘇醒了。洞賓又問時,妻子這才說:“你走後一月餘,來了一班人馬,押著這口棺材,說你到荊州第二日便暴病身亡了,他們是奉了苟知府之命護棺回家安厝的,並說等府第建造起來後再行安厝靈柩之儀,於是,他們日夜建造,才完工不久。現在你回來了,究竟是怎麽回事?”洞賓說:“我根本沒有害病,哪裏會死,苟杳這小子不借給我錢,還來這麽一套。”但他又想苟杳的葫蘆裏不知賣的什麽藥,走到棺材旁將棺蓋掀開,隻見棺材裏裝滿了金銀,上麵還放著一封信,洞賓拆開一看,上寫道:

  “你叫我妻守空房,我叫你妻哭斷腸。”

  洞賓頓時明白了苟杳的用心,覺得自己錯怪了苟杳。自此,便有了“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歇後語,是說,苟杳和呂洞賓都是好心,可是在當時他們都沒有認識到。這句歇後語後來被人們訛傳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是因苟杳與“狗咬”音近而訛傳的,殊不知,呂洞賓是神仙,狗怎麽敢咬他,又怎麽能咬得上他?

  呂洞賓成仙以後,封建帝王封他為“純陽帝君”,民間百姓又奉他為“純陽祖師”。舊時的金銀業、墨業、理發業、醫藥業、教育業、雜技業、魔術業,甚至娼妓業等,都在本行神廟中供奉呂祖神像。

  山西芮城的永樂宮原名“大純陽萬壽宮”,相傳,此宮原來是呂洞賓的故居,他就誕生在這裏。洞賓死後,鄉人將其故居改為“呂公祠”,後擴為道觀。元朝時期,全真教首領丘處機很受元帝的寵幸,那時期,純陽祖師也正走紅運,元朝朝廷便敕令此觀升為道宮,並開始擴建,前後營建長達一百一十年之久,幾乎與元朝政權相始終。

  藍采和

  藍采和的身世在八仙中是最模糊的一位,也不曾傳說他是由哪位高人點化的。他給人們留下的隻是破衣爛衫,沿途高歌的形象。

  藍采和的仙績主要記載在南唐時期由沈汾所撰的《續仙傳》中和成書於宋朝初期的《太平廣記》中。《續仙傳》中說:藍采和,不知何許人,常常衣衫襤褸,係著一木製腰帶,闊三寸有餘,一腳著靴,一腳光足。他常是時空倒錯,夏天穿著棉祅,冬天則擁冰臥雪,還滿嘴冒著熱氣。他每天在市井上手拿三尺多長的大拍板,醉釅釅地邊走邊拍邊唱邊伸手要錢,街中男女老少都跟在他身邊看熱鬧。藍采和也很機捷諧謔,人們每問一問題時,他都應聲回答,回答得非常巧妙。人們也都笑他經常趴在地上。藍采和似狂非狂,嘴邊常唱一首“踏歌”曰:

  踏哥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在嵯峨。

  這是一首對人生短促的惆悵和對神仙樂趣的讚詞。

  藍采和是一位很有才氣的歌手,歌詞很多,而且大都為即興創作,並且帶有神仙意味。人們對他的底細是莫測其深的。有人給他錢,他就用一根大麻繩串起來在地上拖著走,即便是有錢散落下來,他也不回頭看看。當他見到貧困之人時,就把錢送給那個人,或者是來到酒肆狂飲。

  藍采和周遊天下,有的人在孩童時見過他,後來鬢發斑白再見到藍采和時,他還是那個樣子,容顏絲毫未改。傳說藍采和後來在濠梁的酒樓上狂飲爛醉後,有天上仙鶴在陣陣仙樂的伴奏下,將藍采和接上雲端,而藍采和看來也好像是厭倦了那種“踏歌”的生涯,他將那幾件“寶貝”:靴衫、腰帶、拍板一齊擲了下來,冉冉而去了。

  元代雜劇《鍾離權度脫藍采和》中說“藍采和”是藝名,真名叫許堅,他是勾欄裏唱雜劇的,在他做五十歲生日壽誕時,因失誤官身,被官府打了四十大棒。後被鍾離權度脫成仙。

  藍采和因為他的名字聽起來有點像女人名字,被後人認做是一位女仙。清代更有人將他的名字寫成“藍彩荷”。《陔餘叢考》卷三,卷四《八仙》條中說:“世俗相傳有所謂八仙者,曰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又女仙二人,藍采和、何仙姑。”實屬錯誤。

  韓湘子

  韓湘子,本名叫韓湘,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大文豪韓愈的侄孫。據《唐書·宰相進世表》所載:韓湘乃韓愈侄老成之子,為韓愈侄孫,唐長慶三年(823)進士,官大理丞。但史書上並無韓湘學仙成道的故事。而在道教徒的筆下,韓湘子則是一位不求功名,小技頗多,尤善養花,整天吹笛的仙人。元明以後,關於韓湘子的故事很多,因傳說他曾從師呂洞賓學道,所以被列入八位之列。

  綜合《太平廣記》和《列仙全傳》等書,韓湘子的仙績大致是:

  韓愈有一個侄孫名叫韓湘,字清夫。在他小的時候就落拓不羈,不讀詩書,隻喜歡飲酒。到了二十來歲時,到洛下去探親,因傾慕山川之樂趣而一去不歸。在二十多年中,音訊全無。到了唐元和年間忽然回到長安,衣衫破舊,行為怪異。韓愈因是久別重逢也就不計較這些了,過後又讓他在學院中與各位學員學習討論。可是韓湘肚裏沒貨,和廟裏的泥菩薩一樣,一言不發。隻是與下人賭博,或是喝醉酒後在馬廄裏一睡就是三五天,或者幹脆在街頭露宿。韓愈怕他長此以往,陷於泥濘,難以自拔,便向他忠告說:“市井中小販也各有所長,他們可以憑一技之長養家糊口,你如此胡鬧,不務正業,將來能做什麽?”韓湘說:“我也有一門技藝,隻是你不知道罷了。”韓愈問:“你能幹什麽?”韓湘說:“我能染花。紅的可以染成綠的,黃的可以變成藍的。”韓愈將信將疑,但還是想讓他試一下。於是,韓湘把庭前的牡丹用箔紙圍住不讓人看,隻在花的四周挖坑,直挖到花根那兒,然後把紫礦、輕粉、朱紅等放進坑裏,日夜護理著花根,到第七天時,把坑填滿了。當時正是初冬天氣,韓湘把箔紙拿掉一看,原來的紫色牡丹,現在變成了紅白相間的牡丹,而且每朵上有一首詩。一首“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詩出現在韓愈眼前,韓愈大為驚異。韓湘向韓愈露了這一手後,又去江淮歸隱了。後來,韓愈因寫著名的《諫迎佛骨表》,反對皇上親迎佛骨,而被貶謫去了潮州。在前往潮州路過商山時,雪深泥滑,寸步難行,忽然發現韓湘站在馬前,向叔爺慰問,並對韓愈說:“還記得花上的詩句嗎?就是說今天的事啊!”韓愈問:“此地叫什麽名字?”韓湘說:“這就是‘藍關’。”韓愈嗟歎不已說:“我為你湊成一首詩吧。”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葬吾骨瘴江邊。

  韓湘的“雪擁藍關馬不前”的詩讖顯然是後人根據韓愈的這首詩編造出來的,元人又據此編寫了《韓湘子引度升仙令》、《韓退之雪擁藍關記》等雜劇,來對韓湘子進行渲染。

  明末楊爾曾撰《韓湘子全傳》,凡三十回,二十萬言。書中敘說:漢丞相安撫之女靈靈,才貌雙全,漢帝欲將其賜婚皇侄,安撫堅辭不允,漢帝大怒,將其罷職發配,靈靈因此抑鬱而亡,投生為白鶴。白鶴受鍾離權、呂洞賓的點化,投生到昌黎縣韓會家為子,乳名湘子。幼喪父母,由叔父韓愈撫養。韓湘長大後追慕仙道,韓愈怒而斥之,因而遁跡來到終南山修道,得成正果。

  韓湘子屢次化形度其叔,但韓愈始終不悟。韓愈官至禮部侍郎,因上《諫迎佛骨表》貶謫潮州,雪擁藍關,湘子出麵點化,護送至任。潮州有鱷魚為患,韓愈做《祭鱷魚文》驅之,湘子施法相助,鱷魚遁去。

  韓湘子的故事在民間傳說很多,四川瀘州方山上有一塊巨石,石上刻有“登天石”三字,相傳韓湘子就是在這塊石上羽化成仙的。韓湘子在方山頂上修了座太極洞,於洞中苦修,玉帝見他心誠誌堅,便派了漢鍾離和藍采和來度化韓湘子。一日,兩位大仙為了試韓湘子,變成母女在路上等湘子回太極洞來。湘子下山為百姓治病歸來時天色已晚,走著走著,天下起了大雨,湘子在雨中迷失了方向,此時又聽得遠處傳來虎豹之聲,心裏很害怕。忽然,前麵出現了一星火光,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座茅屋,他便敲門借宿。開門的是一位四五十歲的老婦,身後是一個十六七歲的青衣女子,她把湘子上下打量了一番後,又在老婦耳邊說了一陣悄悄話,便嬌滴滴地向湘子說:“客人請進。”湘子一進門,那女子就把門鎖上了,轉身把湘子看了個仔細,湘子卻不敢正視,小聲說:“老人家,外麵風雨很大,我下山迷了路,請容我暫躲一時,等雨一停,我便上路。”那老婦人笑著說:“客人,這深山隻居住著我們母女二人,無依無靠,又少見人,今有貴人投宿,真是天作之合,老婦願將小女許配與你為妻,不知意下如何?”湘子一聽大驚,忙說:“老人家,我本是修行之人,早已超脫凡俗,今晚隻是暫避風雨,給個方便足已,夫妻之事,萬萬不可。”那小女子一聽湘子所言,竟走上前來說:“客人莫非嫌奴家長得醜麽?”說罷對湘子一笑。湘子這才看清了小女模樣,一雙大眼似明珠一般,一張小嘴如櫻桃一樣,真是如花似玉,勝似天仙。但湘子並不動心,婉言說:“修行人隻來借宿,並非投親。”話音一落,那老婦發怒道:“我母女本是番好意,你卻是鐵石之心,木頭之人,如今深山老林,豺狼虎豹出沒無常,不完婚,此處沒有你的住處。”韓湘子實在無法了,要出去,外麵雨又很大,門外幾隻餓虎正等著他,從後門走,門上又上了杠,後門外也有一群豺狼在轉悠著。湘子見前後門都不能出去,就從東牆缺口處跳了出去,哪知這一跳,下麵卻是萬丈深淵。

  這時,鍾離老祖和藍采和現出真身,在半空中接住了韓湘子,向他說出真情,三人便從登天石上一道飛升而去。

  韓湘子手中除了一隻花籃外,還有一支玉笛,所以,後世吹鼓手奉韓湘子為祖師。

  何仙姑

  有人認為,八仙中的何仙姑很可能是從一位姓何的女巫衍化而來的。民間一般將那些裝神弄鬼,自稱能夠預卜吉凶,消災祛病的女巫稱做“仙姑”。

  有說何仙姑是福建永州人。據《鑄鼎餘聞》卷四記宋代魏泰《東軒筆錄》中的傳聞說:永州有一位姓何的女子,小的時候遇到了呂洞賓,給她送桃子吃,幾枚桃子落肚後,她從此再也不饑不餓不泄了,並能預知世間的禍福吉祥。鄉人感到十分奇怪,並為她建一幢房子,讓她居住。她也從此自稱“何仙姑”。當地士大夫中也有好奇之人,時常前來問個吉凶。有一位湖北轉運使,叫王達,前來永州巡察時,聽說何仙姑的占卜很靈驗,就把她召到船上,留住了幾天。不料卻引起了一段緋聞。當時的潭州知府魏綰與王達不和,於是,向皇帝報告說,王達與一個無夫婦人何某在船上私宿數日雲雲。引出了不少麻煩。

  到了明代,何仙姑的聲名越來越顯赫,仙氣也越來越足了。並且將她的祖籍由福建永州改為神仙窩,即現在廣東增城。《續通考》中說:“何仙姑,廣州增城人,何泰之女也。”增城當地的傳說更是具體。說她是增城縣小樓區新桂鄉人,原名何秀姑,生於唐武後某年農曆三月初七日,中宗時八月初八升仙。父親何泰是做豆腐的,何仙姑是位“豆腐西施”,幫助父親賣過豆腐。今天的新桂鄉還有何泰的墳墓,但不知其真假。

  還有人認為,何仙姑是湖南永州人,這一觀點主要是宋代人曾慥的《集仙傳》、劉貢父的《中山詩話》和魏泰的《東軒筆錄》等書籍中的說法。

  《曆代神仙通鑒》別卷十四中稱:“何女生而紫雲繞室,頂有六毫。”有人認為“頂有六毫”一說令人費解,是頭發中有六根特別的長發還是在光禿禿的頭上僅有六根毛發?也有人說,這“六毫”之毫不應被理解為毫發或長發,應當指的是毫光。“據說,明永樂年間,欽頒佛經至大報恩寺,是夜,本寺塔現舍利光如寶珠,次現五色毫光,慶雲捧日,千佛觀音菩薩羅漢妙相又現。”所以,何仙姑在出生時,不但有“紫雲繞室”,而且還在頭頂之上出現六道毫光。

  何仙姑得道的經曆很簡單,據《續通考》雲: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