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15章 托塔李天王(4)

  傳說女媧在造人之前於正月初一造出雞,初二造出狗,初三造羊,初四造豬,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到了正月初七這天,她才用水和的黃土泥仿照自己造出一個個小人來。

  用泥土造人的神話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話傳說中普遍存在。比如,在希臘神話中就有關於這樣的說法。傳說,從天上給人間帶來火種的普羅米修斯就用有生命的黏土做成了各種爬蟲、魚類、飛禽、走獸等,最後依照神的樣子做成了人。在希伯來神話傳說中說,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把生氣吹入人的鼻孔裏就成了有靈魂的活人。北美的印第安人在他們的神話傳說中說,大地開創者用暗紅色的泥土摻上水,做成了男人和女人兩個人像,再用脂木燒煉,使他們活了起來,世上就有了人。

  女媧最初造出的人是沒有男女的。她想如果沒有男女之分,就沒有了婚姻,沒有婚姻,就不能傳宗接代,她造出的人又不是神仙,是非死不可的。要是都死了,地上還是沒有人了,也就沒有了世界。於是,她就把地上的人點化為男、女兩類人,並且創立了婚姻禮製,讓人類自己繁衍後代。有傳說雲,女媧點化人時,讓人分別站在她的兩邊,將手一舉,一邊的成了男人,一邊的成了女人。女媧讓男人們到女人群裏各找一個對象,由於兩邊的人不是很相等的,男人人群多於女人人群,一些行動慢的男人沒有搶到女人,他們成了世上第一批光棍,自此以後,總有一些男人找不到妻子,隻身活在世上。因為女媧既造了人,又把人分為男女兩種人進行婚配,所以,後世之人就將女媧奉為“高媒”之神,也就有了到娘娘廟裏求婚姻,求兒女的習俗。

  另有說法是,伏羲和女媧原本是兄妹倆,因為地上沒有人,他們就兄妹成婚,繁衍了人類。所以,在唐末五代時期興起的娘娘信仰中,把他們兄妹倆人供在一起,稱做“伏羲女媧廟”。如,在陳州、房州等地就有這樣的廟宇。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留世的說法大概源於母係社會的習俗,即黃帝之前的民間習俗,在黃帝時期已廢除了兄妹成婚的習俗。那麽,唐末五代時期為什麽還要有這種信仰呢?也許是為了記錄母係社會這一文化現象。這一傳說在宋以後就沒有市場了,因此,在民間也就沒有什麽影響了,所以,在宋以後將伏羲女媧二人共祠一廟的現象在全國很少見到了。

  女媧作為創世神,始祖神的信仰還有她的另外一大功勞,那就是煉石補天。

  女媧因何要煉石補天?是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之間發生了爭奪天子地位的戰爭,以致給顓頊時期的人民帶來了天塌地陷的災難。

  人是女媧造出來的,沒有她,就沒有人類;女媧煉五彩石以補天,她拯救了人類,沒有她,就沒有人類的新生。女媧,是人類的母親,尊她為“娘娘”是理所當然的,她應當是人類的第一位母親——娘娘。

  陝北民間認為女媧是一位很偉大的娘娘。由於女媧摶黃土造人的傳說流傳很廣,人們便對人有不同的分類。女媧最初造人是用水和黃土為泥,照著自己的樣子做人,後來因這樣做法太慢,就用繩子蘸泥往出甩人。這樣,人就有了兩種之分,即,用泥多與用泥少的兩種人。宿命學認為,那些大富豪屬土命土相,也就是女媧捏出來的人。一般人則是女媧用繩子甩出來的人,那些窮人則是蘸泥最少的。女媧煉石補天時,用蘆草灰擋住了淫水,這一傳說被陝北民俗所借用,人們在驅鬼邪時常將灰向四方拋撒用來阻擋邪魔,若有貓頭鷹一類的不祥鳥出現,人們便會不動聲響,悄悄從爐灶裏挖取一碗灶灰後向它打去,可以消災祛邪。根據這些傳統習俗來看,陝北民間在娘娘信仰方麵,無論娘娘的形象是誰,但信仰娘娘的主體內容應是女媧,因為女媧信仰與人們日常習俗太密切了,諸如婚姻、兒女、驅邪等,女媧都可以滿足人們的祈求。

  九天玄女

  在我國娘娘神係中,九天玄女是一位很重要的神明。九天玄女又叫玄女娘娘、九天娘娘、玄女、元女等。

  九天玄女是源於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傳說中,九天玄女是一個鳥身上長著人頭的怪物。《詩經·商頌·玄鳥》中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這是殷商的後代們在祭祀自己祖先時所唱的詩歌。說的是天帝命玄鳥生下了契,並建立了強大的商朝。玄鳥也因此成了商人的始祖,《史記·殷本紀》中也記載了這一傳說: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這一傳說中言商人與玄鳥有著血緣關係,其實是商人崇拜的圖騰與玄鳥有關。這一傳說是後來的,之前的傳說是這一玄鳥曾經化身為玄女,成為黃帝的老師。傳說,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一天來了一位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萬勝,萬隱萬匿,首當從何起?遂得戰法焉。”(見《太平禦覽》卷十五,《雲笈七簽》卷一百十四《九天玄女傳》)

  這一時期的玄女是一位半人半禽的女神,還是一位救助危難,傳授兵法的女神,當王母成了諸女仙之王以後,玄女就成了王母身邊的一位仙女,她再不是“人首鳥身”的半人半禽的玄女了。已經“進化”成人了。

  商人將玄鳥說成是他們的始祖,大概就是因為玄女與黃帝的傳說影響很大,他們借此以說明殷商天下是秉承天帝意誌的。

  九天玄女的名字中為何有一“玄”字?“玄”即天地。《易·神》雲:“天玄而地黃。”孔穎達疏雲:“天色玄,地色黃。”後因以“玄”指天。“玄女”即“天女”,天上神女。“九天”乃天之最高處,言其所處之高,而且地位極尊。九天玄女也因授兵書與黃帝而成為華夏始祖黃帝的老師,故而,她也就成了一位僅次於女媧、王母的神明。

  宋代張君房所撰之《雲笈七簽》中將玄女命名為九天玄女,並且徹底人神化,使她成了一位地道的上界女神。玄女成為上界女神後,她的生育神的神職成了正統。這一依據就是來自《詩經》所雲“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我國上古先民對女性神的崇拜多與生殖崇拜有關。古代聖哲曾說:“食,色,性也。”(見《孟子·告子上》)《禮記·禮運》中又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說的是吃飯和男女情欲是人的本能,是人生的最大欲望。玄女的來曆正與生育有關,人們將她奉為生育之神,向她祈求兒女一事就有了信仰依據。

  《山海經·大荒北經》中雲:“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師雨伯,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魃,雨止,遂殺蚩尤。”這位天女魃就是玄女。隋代著作《黃帝問玄女兵法》一書中也講了黃帝戰蚩尤的這段故事。宋代張君房在《雲笈七簽》也有同樣的記載,其中雲:“九天玄女者,黃帝之師,聖母元君弟子也。”又雲,黃帝“戰蚩尤於涿鹿,帝師不勝……居數日,大霧冥冥,晝晦,玄女降焉。乘丹鳳,禦景雲,服九色彩翠之衣,集於帝前。帝再拜受命,玄女曰:‘吾以太上之教,有疑可問也。’……玄女即授帝六甲兵信之符,靈寶五符策,使鬼神之書。”又雲:“帝遂率諸侯再戰……遂滅蚩尤於絕轡之野。”

  從這些典籍中可以看出,玄女在黃帝時,或是更早些時候就已是人了,至於“玄鳥生商”之說,可能是對商人信仰圖騰為鳥的一種誤認或訛傳。但也有說法是玄女給黃帝送天書是受王母之命,這僅是道家之說。大概是張君房依據《集仙傳》中有玄女為王母駕下仙女之說,將自己的主觀願望表達於世,才使玄女由半人半禽進化為人的。

  在陝北民間信仰中,有一位“掃天晴娘娘”。每有久雨不晴的時日,人們便會用紙剪一個女子形象的紙人,給她穿上五彩衣裳,手中持一株笤帚苗,讓她掃去烏雲,放出晴天。這位娘娘就是九天玄女娘娘。她的“掃天晴”功能就是來源於上麵所說的“天女魃”,即“旱魃”,在“旱魃”一文講述。玄女信仰早已有之,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一部名叫《素女經》或《玉女經》的書,書中的素女或玉女指的就是玄女,她與黃帝一問一答來討論男女的事情,成為我國最早的傳授性知識的專家女神。

  舊時,各地都建有玄女娘娘廟,婦女們到廟中燒香求子或向娘娘祈求,保佑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無病無災。

  九天玄女娘娘的誕辰傳說在正月初六日,或說在二月十五日,或又說在九月初九日。

  碧霞元君

  在我國娘娘廟中供奉著許多娘娘,但主要的娘娘有王母娘娘,九天玄女娘娘,泰山娘娘和天妃娘娘(媽祖)等。

  泰山娘娘又被稱做“碧霞元君”,她的全稱是“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元君”是道家對她的尊稱。碧霞元君在我國北方最受崇拜,因為泰山是她的老家。

  碧霞元君信仰可謂是源遠流長,她的源頭是原始社會中的女神崇拜。《太平禦覽》卷十五中引《黃帝玄女戰法》中說:太(泰)山神女——玄女助黃帝戰蚩尤。

  碧霞元君的來曆有不同說法。

  有說她的前身是玉女的。這一說法出自清代張爾岐的《蒿庵閑話》和《山東通誌·玉女祠》,其中說:據傳,漢朝時期,宮中一座殿內供有金童玉女雕像。到了五代時期,大殿塌毀,金童像被風化掉了,玉女像也掉進了池中。到了宋朝,真宗皇帝來到泰山封禪,回來以後到池中洗手,忽然,從池中冒出一個石人來。真宗讓人撈出洗淨一看,原來是一尊玉女雕像。於是,真宗下令在泰山建祠供祀,以其為聖帝之女,因而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到了明朝時期,將碧霞元君祠擴建升格為“碧霞靈佑宮”。清朝又改為碧霞元君祠。

  第二種說法是,碧霞元君原是黃帝手下的一個仙女。說黃帝建岱嶽觀時,曾經派了七位仙女,雲冠羽衣,迎接西昆侖真人,並將她們給了真人,供其使喚。其中一位仙女隨真人刻苦修煉,終於得道成正仙,便是碧霞元君。(見《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十一)

  第三種說法是從《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十引明代王之綱的《玉女傳》中而來。說漢明帝時,有個大善人叫石守道,他的妻子金氏生了個女神童,慧穎無比,三歲知人倫,七歲通曉諸法。日夜禮拜王母,十四歲得曹仙長的指點後入泰山黃花洞修煉,道成而升飛,做了碧霞元君。

  第四種說法是道教之言,說碧霞元君乃是應九□以生,受玉帝之命,證位天仙,統攝嶽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見《續道藏·隸五·碧霞元君護國庇民普濟保生妙經》)

  據《搜神記》和《泰山寶卷》所雲,碧霞元君是東嶽大帝的女兒。張華的《博物誌》中又有一段故事說:當初薑太公做灌壇令時,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起過大風,很是和順。有一天,周文王夢見一位婦人在路邊哭泣,走上前去詢問原因後,才知婦人是東嶽泰山的女兒,嫁到西海為婦。她要回娘家探親,因薑太公在任上,很有德政,所以不能乘風馭暴經過,壞了他的名聲。但她又思親心切,一時沒了主意,才在此哭泣。文王醒後,夢境曆曆在目。為了讓元君探親,於第二天將太公從任上召回。隨即,灌壇起了一場暴風雨。就是碧霞元君所乘駕的風雨。

  以上眾多的說法中,以碧霞元君是東嶽大帝的女兒的說法最為流行,故而將其稱為“泰山娘娘”。

  將碧霞元君稱為“泰山娘娘”不僅因其住在泰山,更主要是從《易經·泰卦》所表示的事物變化而來的。卦象雲:“天地交而萬物通”,人們便將這一卦辭附會給婦女生子女之意。又說:“岱居木位,其色惟碧,東方主生,一本乎坤元之資生萬物”,就是說,泰山娘娘是“滋生萬物”之神,是主生的。所以,民間把她視為送子娘娘。在後來的信仰中,人們又給這位娘娘衍化了護兒、療疾,乃至保佑婚配、農耕、經商、行旅等多種神職功能,並將其尊為“泰山老娘娘”。

  碧霞娘娘在人們心目中是一位救苦救難的大救星,她的功德是無量的,所以,信仰的人很多,大半個中國都在信她。

  子孫娘娘

  子孫娘娘信仰在我國很普遍,但子孫娘娘的名目則各不相同。在北京的東嶽廟裏的“娘娘殿”中供奉著三組九位娘娘。她們分別是:

  左側:引蒙娘娘,癍疹娘娘,乳母娘娘。

  中間:子孫娘娘,天仙娘娘,眼光娘娘。

  右側:催生娘娘,培姑娘娘,送生娘娘。

  北京藥王廟的娘娘殿中也供九位娘娘,她們是:

  天仙聖母永佑碧霞元君,

  眼光聖母惠照明目元君,

  子孫聖母育德廣嗣元君,

  痘疹聖母立毓隱形元君,

  癍疹聖母保佑和慈元君,

  送生聖母錫慶保產元君,

  催生聖母順度保幼元君,

  乳母聖母哺嬰養幼元君,

  引蒙聖母通穎導幼元君。

  福建民間將子孫娘娘稱做“注生娘娘”。“注生”,就是掌管生育之事。當地又將娘娘稱做“婆姐”,這些婆姐多達三十六位之多。但一般在娘娘廟中僅供十二位:

  注生婆姐陳四娘,注胎婆姐葛四娘,

  監生婆姐阮三娘,抱送婆姐曾生娘,

  守胎婆姐林九娘,轉生婆姐李大娘,

  護產婆姐許大娘,注男女婆姐劉七娘,

  送子婆姐馬五娘,安胎婆姐林一娘,

  養生婆姐高四娘,抱子婆姐卓五娘。

  這裏有一位轉生娘娘。她的出現是為了滿足婦女願望的,轉生是佛教說法。據說: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曾經立下四十八個誓願,其中有三十五願是“女身往生願”,也就是“轉女成男願”。說女人經過修行以後,來世可轉個男身。

  天津天後宮中的子孫娘娘還有一定的標誌。

  眼光娘娘,她手中托著一隻大眼,以象征祛除眼病,達到光明之意,她的稱號是眼光明目元君。

  子孫娘娘又叫子孫保生元君,手裏抱著小兒,身後口袋裏又裝滿了許多小孩。

  耳光娘娘,雙手捧著一片人的耳形,稱為“耳光元君”。

  癍疹娘娘左手握著一件形似蓮蓬的東西,上有許多斑點。她的雅稱是“癍疹回生元君”。

  千子娘娘,身上爬著許多小孩,稱“千子元君”。

  引母娘娘,手牽小孩,小孩作半爬伏狀,尊稱為“引母元君”。

  乳母娘娘,懷抱小兒,作哺乳狀。稱為“乳母元君”。

  崇信子孫娘娘與“拴娃娃”習俗有關。拴娃娃是北方習俗。清代學者紀昀回憶他幼兒時的趣事雲:“餘二三歲時,嚐見四五小兒彩衣金釧,隨餘嬉戲。皆呼餘為弟,意似甚相愛,稍長時乃皆不見,後以告先姚安公,公沉思久之,爽然曰:‘汝前母無子,每令尼媼以彩絲係神廟泥孩歸,置於臥內,各命以乳名,日飼果餌,與哺子無異。歿後,吾命人瘞樓後空院中,必是物也。’恐後來為妖,以掘出之,然歲久已迷其處矣。”

  據《晉祠誌》所載,三月二十日為子孫娘娘誕辰,當地人又稱做苗裔神的誕辰。

  陝北民間的娘娘廟中一般為五位娘娘,即王母娘娘、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和奶母娘娘。也有供九天玄女娘娘者,有九天玄女娘娘的廟中一般不供王母娘娘。供王母娘娘者,農曆三月初三有廟會為王母祝壽,沒有王母者,有些廟會在三月十八日舉行。

  陝北民間還有一種娘娘廟是專供雲霄娘娘、瓊霄娘娘、碧霞娘娘的。她們的成仙經過在“九曲”中述。

  雲霄娘娘、瓊霄娘娘、碧霄娘娘。正是坑三娘娘之神。她們所掌之混元金鬥即人間淨桶,凡人之生育,皆從此化生也。

  由此可以看出,三霄娘娘是人之生育,化生的主管神,因此,陝北民間也將她們奉為主管生育的神明,向她們祈求兒女。

  陝北民間廟宇中亦有供“康神娘娘”者,此娘娘的出現與疾病有關,即天花,陝北民間俗稱為“當康差”,供這位娘娘的目的就是讓人們平安渡過“康差”關。

  送子觀音

  送子觀音是指佛教的觀世音菩薩。觀音是佛教名詞,本不應列入中國神祇“娘娘”係列中,但觀世音信仰傳入我國以後,便在華夏大地上安家落戶,深入人心。在經曆了曆史的衍化後,觀世音的身世被徹底中國化,並成了漢家的一位“公主”——妙莊王的三女兒。同時也由“男”變成了“女”,最後成為一位雍容端莊的中國貴婦。因此,她在我國世俗中的影響很大,名聲絕不低於佛祖釋迦牟尼,尤其在婦女心目中的地位是絕對超過了佛祖的地位。

  在佛教中,有六觀音,七觀音,三十三應現身,三十三觀音等諸多說法,就是沒有“送子觀音”這一說法。此說完全是我國民間的創造。民間創造“送子觀音”的依據是,觀世音是以慈悲為懷的,她的職能是救助眾生,人們為她加上“送子”功能就是為了求得她的救助,從她那裏求來子女,讓她保佑子女健壯成長。

  佛教教義也認為,隻要人多做善事,就會有善報。做善事也就是做功德,這些功德之事有念佛、布施、誦經、建塔、印經、印繪佛像等。人做了善事以後,若遇痛苦之事,求告無援時,隻要喊出觀世音的名諱來,觀世音就可以前來解救遇苦遇難的人。《注維摩詰經》中說:“世有危難,稱名自歸,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也。”就是說,觀世音在眾生受苦時,口念她的大名,就會“觀”(而不是“聽”)到這個聲音,立即前往解救。

  另外,在世俗觀念中認為觀音所送之子是不同一般之子的,人們就是在這種思想理念下,衍化了觀音送子的習俗,並堅信不疑地傳承著。所以,送子觀音尤其被那些沒有兒女的婦女們所看重,到寺廟裏去“竊取”佛台上所供的蓮燈,因為“燈”與“丁”諧音,偷來觀音“神燈”家中自然會“添丁”。還有些人家怕兒女們長大後不好成活,便到觀音廟裏去“寄名”。也就是說,把孩子交給觀音菩薩“照看”是萬無一失的。

  送子張仙

  張仙又被民間稱做“張仙爺”,對他的信仰很廣,民間常把張仙的畫像掛在家中煙囪左邊。

  張仙的畫像是一位華麗的貴族打扮,他長得麵如敷粉,唇若塗朱,五綹長髯飄灑在胸前,左手張弓,右手執彈,作仰麵直射狀,右上角還畫一隻天狗。他真是一位美男子,又是一位好獵手。張仙的雕像或塑像很少,大多為畫像。

  張仙的原形是五代時期的孟昶,他的父親在四川建立了後蜀政權,但沒有幾個月就死了。當時孟昶隻有十六歲,年紀雖小,卻是一名精明幹練的君主,他收拾了幾個威脅自己的權臣後,局勢穩定下來。可是,他又是一個有名的荒淫奢侈的皇帝,就連尿壺也是用七寶珍珠裝飾的。後來,宋太祖趙匡胤發兵攻打後蜀,孟昶兵敗,投降了宋朝。

  孟昶有個心愛的妃子,叫花蕊夫人,也一起隨孟昶來到汴京,並被趙匡胤召入皇宮之中。趙匡胤見花蕊夫人很美,想占有她,不久,便將孟昶害死了。

  花蕊夫人進到宋室後宮後仍不忘故主,時時懷念著孟昶,因此,畫了一張孟昶的畫像。畫中的孟昶挾著彈弓在射獵,花蕊夫人將畫像供祀在室內,日日凝視。有一天,趙匡胤入室來,看見畫像後問她,這是誰?花蕊夫人詭稱道:“此是我蜀中之張仙神,祀之可令人有子。”以後“傳入民間,遂為祈子之祀雲”。(見《通俗編》《陔餘叢考》卷三十五,明陸深《金台紀聞》)孟昶兵敗降宋後被封為秦國公,到了汴京以後,趙匡胤見過他,按理趙匡胤應當認識畫像上的這位“張仙”。大概是因他搶了人家的妻子又害了人,故意佯裝不知,才讓花蕊夫人編出了這樣一則“神話”,使孟昶成了神仙“張仙”,受到後世的奉祀。就這樣,從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起,張仙便受到宋朝皇家的奉祀。嘉祐年間,宋仁宗皇帝趙禎,年已五旬,尚未有子。有一天夜裏得一夢,一位美男子,粉麵五髯,挾彈前來曰:“陛下因有天狗守垣,故不得嗣。陛下多仁政,今天我特為您彈而逐之。”仁宗打聽他的來曆時,他說:“我是桂宮張仙,天狗在天上掩日月,到世間專吃小兒,隻要一見到我就會逃跑。”仁宗聽後大喜,一跺腳時,忽然醒來,才知是一場夢。他馬上命人畫了張仙像,掛在寢宮之中。(見《曆代神仙通鑒》卷九)

  由於皇家的提倡,張仙信仰很快流入民間,民間又給張仙所持之弓、彈附會了新的說法,衍化為新的民俗,即在古時候,人們生了男孩要懸弧掛矢(弓箭),張仙所挾之“彈”因其音與“誕”同,因此暗中含有“誕生”之意。張仙也因此成為民間信仰中專管給人間送子的“誕生之神”。

  這一說法竟然被當時的大文豪蘇老泉蘇洵接受,他說自己曾夢見張仙手裏捏著兩個彈丸,便以為是吉兆,將張仙奉祀起來。後來果然得了蘇軾、蘇轍二子。(見《七修類稿》)為此,蘇洵還寫了《張仙讚》記述此事。不過,蘇洵在讚裏所說張仙叫張遠霄,是個四川道士。《蜀故》中說這位四川道士得了“四目老翁”之彈弓,他隻要看到誰家有災難,瞄準了,就是一鐵丸,就會將“災”擊散。他還常將鐵丸向空中打擊。有人問他所為何故,他說:“打天上孤辰寡宿耳。”人們在鋤地的時候,常常會發現這類彈丸,彈丸上有紅點,異常堅硬。民間傳說,女子若將這種彈丸揣在身上就能生兒子。

  到了明清時期,一些道士們根據孟昶與花蕊夫人是夫妻關係的事實,便把張仙的男像改為以花蕊夫人為形象的送子娘娘塑像了,所以,一些張仙祠也就變成了送子娘娘廟。

  每逢過年時,人們把張仙請到家中,貼在煙囪旁。張仙到了清代時的打扮是身穿黃馬褂、綠大袍,手拿彈弓,做向天空打天狗的姿勢。畫像兩旁貼一副對聯是:“打出天狗去;保護膝下兒。”

  橫批是“子孫繩繩”。

  為什麽要將張仙貼在煙囪側呢?民間有一種說法是:煙囪衝著天,會有天狗順著煙囪鑽進屋裏來嚇唬小孩,傳染疾病,禍害兒女。若有張仙守在煙囪口,天狗就不敢進屋來了。

  張仙一般沒有自己單獨的廟觀,多與其他神祇雜處在一起。

  送子彌勒

  彌勒佛是佛教的“未來佛”,在中國佛教中已被中國化了,成為大肚彌勒佛。這位大肚彌勒佛的原型是一位中國和尚,也就是布袋和尚契此。元代人袁桷在《延祐四明誌》卷十六《釋道考》中雲:

  布袋和尚者,唐末有僧,形裁猥瑣,戚□皤腹,杖荷布囊,隨處偃臥,張長汀子。雪中體不濡,示人禍福輒應。將雨則著草履,亢陽則曳木履。後梁貞明二年(916),於(浙江)奉化嶽林寺東廊坐逝。偈曰:“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葬寺西二裏,曰彌勒庵。

  在中國眾多的送子神中,除了娘娘外,還有一些男性送子神,彌勒就是其中的一個,另外還有送子羅漢,善財童子,送子張仙等。那麽,這位彌勒又是怎麽有了送子這一功能的?在佛教理論中,未來佛彌勒是兜率天的教主。兜率在梵文裏的意思是“妙足天堂”、“知足天堂”。按佛教的說法是,凡信仰彌勒者,在他死後可以到彌勒淨土,即知足天堂盡情享樂。這一信仰對世俗的影響不大,中國老百姓向來很看重今世的實惠,這才是人們所追求的。於是,人們便覺得由中國人塑造的這位“大度彌勒”比肅穆莊嚴的外來彌勒更親切、更可愛,就給他附會了許多世俗“靈驗”。比如,在民間傳說中,人要是頭疼,隻要摸一下中國彌勒的頭,病痛就會完全消除。頭疼摸頭,腳疼摸腳,靈驗異常。要是摸一下彌勒的肚皮,不僅能夠消災祛病,還能保佑平安。在這些信念下,後來出現了“五子鬧彌勒”的說法。就是在大肚彌勒的塑像上或畫像上,塑上或畫上五個活潑可愛的大胖小子,與彌勒嬉戲,中國彌勒的送子功能就這樣被民間信徒們創造出來了。民間認為,供奉禮拜這一“五子鬧彌勒”,就會求得兒子。這種塑像大都供在家裏,寺廟中是見不到的。

  九子母

  九子母在民間信仰中是一位“送子娘娘”,這一信仰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楚辭·天問》中雲:“女岐無合,夫焉取九子?”就是說,女岐如果沒有與男子交合,怎麽會得到九個兒子呢?女岐就是九子母,漢人王逸曾注道:“女岐,神女,無夫而生九子也。”清人丁晏箋曰:“女岐,或稱九子母。”

  古人對九子母的信仰源於星宿崇拜。女岐原本指二十八宿中的女宿。女宿為北方玄武七宿中之第三宿。九子是指九子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尾宿。尾宿是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六宿,有九顆星。早在先秦時期,尾宿的九顆星就被人格化為九子。《史記·天官書》稱:“尾為九子。”司馬貞索隱引宋均的說法稱:“屬居宮場,故兼九子,子必九者,取尾有九星也。”古人就是將這一星宿現象聯係在一起,形成了九子母的信仰。尾宿九星又被視為多子多孫的象征。《晉書·天文誌上》中雲:“尾亦為九子,星色欲明均明,大小相承,則後宮有敘,多子孫。”

  袁珂認為:女岐(九子母)或是神話傳說中的姑獲鳥。古獲鳥是傳說中能夠變化為女人,也能變化為飛鳥的神禽。《古小說鉤沉》輯《玄中記》雲:

  姑獲鳥夜飛晝藏,蓋鬼神類。衣毛為飛鳥,脫毛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遊女……鳥無子,喜取人子養之,以為子。今時小兒之衣不欲夜露者,為此物爰以血點其衣為誌,即取小兒也。故世人名為鬼鳥,荊州為多。

  從先秦至宋代這一曆史時期中,曆代都有祀奉九子母者。《漢書·成帝紀》中載:“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顏師古注引應劭的話說:“畫堂畫九子母。”

  舊時,向九子母乞子的風俗很盛行。南北朝時梁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載:

  (四月八日)荊楚人相承,以是日迎八字之佛(即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八字偈語。出自《涅槃經·聖行品》釋迦牟尼前世在雪山修行)於金城。又曰:長沙寺閣下有九子母神,是日,市肆之人無子者,供薄餅以乞子,往往有驗者。

  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碧霞元君,送子觀音,送子張仙等眾多送子娘娘、送子郎君的盛行,九子母被取代。

  催生娘娘的傳說

  很久以前,一個叫桂花的年輕媳婦在生頭胎孩子的時候因難產而死去,成了一個產婦鬼。

  桂花因留戀人間生活,總想找個能夠投胎轉世的機會,回到人間生兒育女,做一次母親,享受天倫之樂。她向閻王訴說了自己的心願,閻王也知道她生前沒有什麽罪孽,同意她轉世,但要找一個替身後才能“轉世投胎”。於是,桂花開始了她尋找替身的旅程。

  桂花是因難產而死的,所以,根據轉世輪回法則,她必須找一個產婦才能作為替身。她每找到一個替身時,一看到產婦那痛苦的情景,就想起自己當年痛苦而死的事情來,她不僅沒有將替身害死,反而幫助產婦生產。

  有一次,桂花遇到一個倒胎產婦,接生婆根本無法將孩子接生出來,大人、小孩的性命很難保住了。接生婆在這時問家人,大人、孩子要哪個?站在門外的男人淒慘地哭著說:“大人、孩子我都要。”產婦聞聽此言後,既憐憫丈夫,又可憐孩子,她微睜著眼睛說:“不要管我,一定要保住孩子。”產婦的婆婆聽後,哇的一聲大哭起來,一時沒有了主意。桂花見此慘狀後,竟忘了自己是來找替身的,便站在床邊幫助接生。胎兒產下了,產婦也沒有死。接生婆和一家人都為這件事感到驚奇,又都覺得好像是有神靈在幫助他們,否則,大人、小孩是不可能都活下來的。於是,他們就燒了三炷香,焚化了兩串錢,潑了一碗水飯。桂花收了這份酬禮。但她再也進不了鬼門關了,因為雞叫了,她成了遊魂鬼,到處遊蕩,沒有定處,還在尋找著替身。她每找到一個替身,總是不忍心下手,還幫助產婦生產。久而久之,桂花自己也覺得這樣一副軟心腸是永遠不可能找到替身的,所以,她也不打算超生了,索性幹起了接生婆的營生。

  有一次,桂花正在一戶人家的窗戶上察看產婦的動靜,突然,夜遊神搖著蒲扇向她走來,並說:“你這幾年做的好事,陰天子都知道了,讓我找你回去,有話要對你說。”桂花跟著夜遊神來見陰天子,生怕陰天子降罪於自己。但陰天子並沒有怪罪桂花,反而說:“你在陽間做了不少善事,救了很多人,就封你為催生娘娘,建廟立祀,永享人間香火。”自此,人間有了催生娘娘的廟宇,一般叫做“催生殿”,凡有孕者總要去祭祀她,以祈求平安生產。

  有了桂花催生的傳說,便有了產婦在難產時給催生娘娘燒香化錢、潑水飯的習俗,以此來求得桂花的保佑。

  無論送子娘娘還是催生娘娘,她們都是道教神仙譜中玉皇大帝神係裏的品極不高的社會神,但她們的神職功能是與人們的生活很接近的,她們能夠直接滿足民眾的種種理想和願望,因此受到民眾長期的敬奉。比如,催生的問題,陝北民間有俗語說“人生人,怕死人”,此意是指女人生孩子是命懸在鬼門關上的事情,催生是人們的理想與願望,催生娘娘信仰的出現是不言而喻的。又如,月老可以為青年男女牽紅搭橋,讓他(她)們結為夫妻。和合二仙可以促使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子孫娘娘不僅可以給那些沒有子女的家庭送去子嗣,還能保佑孩子無病無災,健康成長。民眾的不同心態可以萌發出不同的崇拜偶像和信仰對象來。其中最重要的心理思維活動就是生命的延續,這種心理活動的集中表現就是子息。送子娘娘、催生娘娘就是在這種心態下產生的社會神靈。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