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98章 合葬(4)

  挽聯曆史悠久,以時代劃分可分為傳統挽聯和現代挽聯兩種。傳統挽聯中又分為喪家自挽聯和他人的哀挽聯兩大類。自挽聯是喪家在辦理自家親人喪事時使用,包括門聯和靈前聯,一般貼於大門兩側和門楣以及靈堂之內,用白紙黑字或藍紙白字書寫而成。不寫頭銜,不署名。哀挽聯是除了自家親人以外的一切人哀挽死者的挽聯。傳統挽聯格外講究聯上用語,一般用文言詞語,重辭藻,多典故,這是傳統挽聯的顯著特點。而現代挽聯在用語方麵則是通俗易懂,口語化是其顯著特點。現代挽聯是現代人在現代語言的基礎上結合傳統挽聯的屬性發展起來的楹聯文化,一般便於人們理解和使用。現今哀挽的特點是,傳統與現代並用,所以,錄幾幅傳統哀挽聯供參考。

  喪家自用挽聯

  手澤歎空存枕塊孤兒悲失祜 上聯

  萊衣難再著依門王母望難歸 下聯

  橫批:無父何祜

  傳統挽聯講究不能一行書盡,所以用兩行而成一副之內容。

  挽嶽父聯

  大德望×公××老大人千古

  獲選昔乘龍猶憶東床漸坦腹(上聯)

  遊仙今駕鶴那堪北堂仰遺容

  承命下愚婿×××哀挽(下聯)

  挽親家之父聯

  ××府××姻翁老大人千古

  親聯姻眷聲氣相投誼重情深難盡述(上聯)

  病入膏肓幽冥永隔生離死別不勝悲(下聯)

  挽長者

  音容宛在 流芳千古

  浩氣長存 光啟後人

  壽高德望 壽終德望在

  子孝孫賢 身去音容存

  高風傳鄉裏

  亮節昭後人

  三更月冷鵑猶泣

  萬裏雲空鶴自來

  美德常與天地在

  英靈永垂人世間

  天高地厚思何盡

  目慘心傷淚難收

  容杳音沉身歸靜府應無憾

  男悲女痛淚灑冰天哀有餘

  寒風蕭蕭淚灑千行靈堂濕

  落日曛曛哭聲一片暮雲沉

  白鶴失聲一片赤心凝鐵石

  寒鬆有節千秋碧色凜冰霜

  挽父母

  難言寸草心

  報恩三春暉

  美德好稱典範

  遺訓遵昭子孫

  傷心怕讀陳情表 群山披素玉梅含孝意

  念父難聞蓼莪詩 諸水悲鳴楊柳動傷情

  親顏杳矣不知魂魄歸何處

  子心哀哉宛若音容在眼前

  挽祖父母外祖父母

  室中遺杖徒相憶

  堂上餘年競壽終

  祖慈遽爾辭塵去

  兒孫空懷反哺情

  一夜秋風狂摧祖竹

  三更寒露淚灑蓀蘭

  視外孫如孫慈恩未報

  隨老母哭母悲淚難幹

  慈竹風摧鶴淚一時悲屬纊

  西山日落鳩杖隻影恨含飴

  挽配偶

  戶聽淒風冷

  樓空苦兩寒

  祇合暗自彈淚

  愈教終古傷心

  念此生何以酬君

  論全福當應共苦

  炊白夢成空悼歎

  斷弦情切自悲傷

  人去幃空難見影

  琴失弦斷不知音

  稚子淒涼悲切切

  拙夫寂寞痛哀哀

  碧水青山誰做主

  落花啼鳥總傷情

  煙徑雲迷風淒翠竹

  石壇露寒雨泣黃花

  哭望天涯鯤鵬音斷雲千裏

  恨如春水誄詞悲作未亡人

  跟我半生,可憐薄命糟糠竟歸天上

  囑卿來世,不是齊眉夫妻莫到人間

  最憐兒女無知猶自枕畔嬌啼問阿母重歸何日

  但願蒼穹有眼補此人間缺憾許良緣再結來生

  挽聯橫批

  德及梓裏 鶴歸華表 母儀千古 淑德可見 駕返瑤池 長歌當哭

  神赴香山 南極光沉 攜杖雲遊 悲作古人 典範尚在 雲暗喬鬆

  東嶽雲封 淚灑冰天 南極光沉 香山社冷 壽老歸真 古道照人

  家訓如聞 竹林忽寂 悲同雁折 早赴玉樓 隕星輝去 仙笛接引

  風啼雨泣 音容宛在 清白悠傳 名留後世 教子有方 音容若昔

  蓼莪抱痛 風落長空

  祭幛

  祭幛亦稱“挽幛”、“禮幛”。祭幛通常是用整幅綢布做成,亦有用素色布料的,是長方形的,一般長四尺,寬三尺。還有用紙立軸的,被稱做“禮軸”。因為祭幛是豎幅的,所以,上麵的字也應是直寫,但也有橫寫的。豎幅是為了便於懸掛。

  祭幛的題詞不拘形式,字數亦不限。有的隻寫一個“奠”字,但通常以四字具多。祭幛用語可用古今已經形成的固定詞語,也可自撰合適的詞句,但要注意“祭幛”的特殊用意,它是為哀悼死者所送的禮品,因此在用詞方麵一定要具有褒揚吊唁的主題。

  祭幛如果采用豎寫的方式,必須從右向左書寫,如果采用橫寫的方式,則應從上往下寫,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安排出三部分來。

  以豎寫為例:

  第一部分,在幛子右邊頂頭往下寫,主要寫死者姓名加頌詞稱號。

  第二部分,在正中寫祭幛語。

  第三部分,在幛子頂尾寫送幛人姓名,加身份稱呼和悼詞。如送幛人與死者係親屬同姓,可隻署名,不寫姓。

  祭幛通常是在出殯的前一日裏張掛在靈堂中或靈堂兩側,於出殯前收藏。

  如挽男女前輩 挽平輩男女

  大德望王公先哲大人

  淑德林母秀娥孺人

  泰山期頹

  愚婿常安夫婦敬挽

  沉痛哀悼根芳大人(先生)

  秀英孺人(女士)

  鞠躬盡瘁

  延安世榮哀

  挽良師 挽男女晚輩

  ×××恩師千古

  失我良師

  學生×××敬

  亡侄忠義

  音容宛在

  叔敬德哀挽

  挽嶽母 挽友人

  大懿德尊嶽母×門×氏老安人千古

  坤儀宛在

  愚婿×××泣血拜奠

  大碩德故仁兄×公諱×先生辭塵

  安得鍾期

  愚摯友×××泣挽

  通用祭幛用語

  競作古人 急奔南海 澤被後世 悲淚如泉 悲失喬鬆 春風化雨

  失我宗師 光明磊落 恩重如山 頓赴仙域 月冷空床 教誨難忘

  先憂後樂 肝膽欲裂 含笑九泉 德範常在 至德流徽 德儀永昭

  唁帖

  唁帖是向喪家發送的簡單柬帖,用於對死者表示哀悼和對死者親屬的慰問。

  吊喪帖 慰問帖

  恭吊

  ××之靈

  ×××鞠躬

  恭慰

  哀思

  ×××鞠躬

  報喪條

  報喪條是喪家於死者去世的當日向親友報喪之牒。我國舊的禮製是先行報喪而後發出訃告。

  報喪條平書:

  哀啟帖

  家嚴×××不幸於×月×日×時壽終,茲擇×月×日×時大殮,特此奉聞

  棘人×××泣血稽首

  ×月×日

  報喪

  先父×××於××年×月×日×時因患×病逝於宅中,擇×月×日×時大殮,特此報聞。

  ××子哀報

  ××年×月×日

  請帖

  喪葬禮俗中發請帖相邀者是主要親戚和摯友。請帖均用白色單帖,帖子中間的“光臨”、“鴻題”、“襄題”兩字用紅色。

  請帖亦有豎寫的,亦有平寫的,現舉平寫格式如下:

  一般請帖

  謹於×月×日聊具齋筵恭請

  光臨

  棘人×××泣血稽顙

  ×堂×公老大人辭堂謹諏

  ×月×日×時××哀酌

  恭候

  大駕

  護喪堂×××拭淚代告

  請題主帖 請襄題帖

  謹詹×月×日為先嚴

  成主

  恭請

  鴻題

  棘人×××泣血稽顙

  謹詹×月×日為家嚴

  成主

  恭請

  襄題

  棘人×××泣血稽顙

  葬山請客帖

  ×月×日×時安葬先嚴

  治齋

  候駕

  棘人×××泣血稽顙

  謹詹×月×日×時安葬

  先考恭迓

  台駕抵山

  增光泉壤

  台喪人×××泣血稽顙

  禮金封包

  舊時,在喪葬禮儀中贈送禮金時都要有封包包裹,一般不直接將禮金贈與。禮金封包一般用素色紙或白色紙封套包好,封包皮上寫“奠儀”、“燭金”、“帛金”或“代香燭”之類的語詞,此語詞以黑字署名。

  ×××鞠躬奠儀代香燭

  ×××鞠躬

  傳統的喪葬祭奠中,封包用詞因各儀的不同,其用詞也有所區別:

  一、用詞

  祭奠吊喪通用:奠儀、香儀、賻儀、幽儀、吊儀、燭儀、奠敬、哀敬、楮敬、賻敬

  入殮用:祝儀

  出殯用:紼敬

  代替筵席用:代筵

  代替挽幛用:代幛

  葬山用:牛眠之敬 葬吉之敬 百福駢臻

  奉神入祀用:祔儀

  除服用:吉分

  二、帖式

  祭奠禮品及帖式

  在喪葬禮儀中,香燭紙錢、鞭炮、“三牲”、果品之類的祭祀用品是必不可少的贈品,在送這些贈品的同時還要附上送禮單帖。長輩之喪用白紙做禮單帖,幼輩之喪用青色紙。

  禮單上物品的名稱不用一般的俗名,而用雅稱。據《禮記·曲禮下》中所雲:祭而用雅稱。祭祀宗廟的禮品都有特定稱號,其中規定,牛被稱做“一元大武”;豖(豬)稱“剛鬣”。鬣本指馬、獅等項上的長毛,在祭祀禮儀中是指豬項上的長毛,因其堅硬如“剛鬣”,故稱;羊被稱做“柔毛”,因其毛柔軟而名之;雞稱“翰音”,翰在古代指的是野雞,也叫錦雞,在《爾雅·釋鳥》中也指長而硬的羽毛,音是以鳴,故名翰音;犬(狗)稱“羹獻”,羹在古代指的是用肉調和五味做的濃汁的食物,由此可以看出,狗肉在古代是調和五味的食品;雉被稱做“疏趾”,疏即分開,趾是腳趾,雉是野雞,野雞的腳趾是分開的,故名;兔被稱為“明視”;豚稱“腵肥”,豚是小豬,也泛指豬,這裏豚指的就是小豬,因豬小而肥壯,又沒有剛鬣之毛,所以稱做“肥”,是區別與豬的稱謂;脯(幹肉)稱做“尹祭”,尹是指治理,《左傳·定公四年》中雲:“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幹肉是經過治理的,所以名“尹祭”,槁魚(幹魚)稱做“商祭”;鮮魚稱“祭”;水稱“清滌”;酒稱“清酌”;黍稱“薌合”(香合);粱稱“薌萁”(香萁);稷稱“粢”(明);稻稱“嘉蔬”;韮稱“豐本”;鹽稱“鹹鹺”;玉稱“嘉玉”;幣稱“量幣”。

  古代禮製規定:喪家對送來的祭祀物品要全部收下,不得退回,以免失禮和犯了不吉之諱。凡有送禮單帖的,應發回接受禮品的謝帖,以表謝意。

  送禮單帖

  領謝帖

  此領謝帖也可書寫在大張紙上,張貼於喪家大門口的牆體上,以公開致謝。以此致謝後不再一一分送各戶。

  此帖可用水玫紅色紙書寫。

  祭禮

  在喪葬禮儀中的“送禮”稱做“祭禮”。所謂“祭禮”,就是祭奠禮品。喪葬禮儀中除少數親戚和摯友是應邀前往外,大都是“聞訊”前往喪家表示心意的,在向喪家表示心意的同時,還要送上禮品和附上禮單帖,接受禮品後要出具謝帖。

  祭禮也指各種祭祀禮儀活動,包括所有的禮儀規製和儀程,還有一些特別規定。如《禮記·檀弓上》中說:曾子雲:“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就是說,朋友的墓上有了隔年草,即便是感情特別深厚,在祭奠的時候也不需行哭奠之禮。又如《禮記·王製》中說“八十齊衰之事弗及也”。其義是人到了八十歲時凡有喪祭之事就不需參與,隻要披戴孝服就可以。另如:《禮記·檀弓下》中雲:招魂是表示其愛慕不舍的方式,祈禱時懷著虔誠的心情望著幽暗中的鬼神作出祈求,又說“易墓非古也”,就是說整修墳墓之舉不是古來就有的習俗,而是隨著禮製的不斷完善,才出現的新的祭祀禮儀。

  喪葬活動中給喪家辦理喪事所送的財物是一種饋贈行為,這種饋贈在禮俗中被稱做“贈賻”。贈是以奠品來吊祭死者的,“賻”是以財物來幫助生者的。《儀禮·既夕禮》中雲:“知死者贈,知生者賻。”賈公彥對此的注疏是:“以其贈是玩好,施於死者,故知死者行之。賻是補主人不足,施於生者,故知生者行之。”喪葬禮俗中的饋贈禮物有四種,即賵、賻、唅、襚。賵是車馬,賻是布帛,唅是珠玉,襚是衣被。凡饋贈這些物品統稱為“贈”。《禮記·文王世子》雲:“至於賵、賻、承、含,皆有正焉。”鄭玄注雲:“賵賻唅襚皆贈喪之物也。車馬曰賵,珠玉曰唅,衣服曰襚,總謂之贈;贈,猶送也。”《公羊傳·隱公元年》雲:“賵者何?喪事有賵,賵者蓋以馬,以乘馬束帛,車馬曰賵。貨財曰賻,衣物曰襚。”後以贈賻連稱,泛指吊者助喪家治喪之物,也作賻贈。《北史·盧光傳》雲:“周武帝少嚐受業於光,故贈賻有加恒典。”《晉書·王戎傳》雲:“及渾(王渾)卒於涼州,故吏賻贈數百萬,戎辭而不受。”明、清時期賻贈之禮又稱“奠儀”。《紅樓夢》第十七回中雲:“賈母幫了幾十兩銀子,外又另備奠儀,寶玉去吊祭。”至近代,贈賻之俗形式繁多。《中華全國風俗誌》載內蒙古喪俗“親友吊唁,亦有財禭,富者或贈牛、馬、羊及布匹,較婚禮略減。至尋常交際,則遞一哈達。無論貧富均須延請喇嘛誦經,富者酬以牲畜、金帛,即貧者亦答以一羊”。

  古人對接受賻贈有一定的禮儀規矩。《禮記·少儀》中雲:贈送賻幣之人在致辭之後要跪著把賻幣放在地上,然後由接待賓客的人接受收藏,主人是不親自接受的。如果受賻贈的人是站立的,贈送賻禮的人也站立不跪。如果贈送賻禮的人身材高大,而接受賻禮的人身材較小時,也有跪下將賻禮放在地上的。

  從以上這些史籍可以看出,在喪事中的送禮是一種贈送行為,是用來吊奠死者或幫助生者為死者辦理喪事的行為,不存在“禮尚往來”的,是有別於婚事中的送禮,所以,被稱做“祭禮”。陝北民間往往將喪事活動的祭禮亦稱做“尚禮”是不對的,尚禮與祭禮二者之間有本質不同。或有人稱“上禮”,即在禮簿上將自己的祭禮上冊,這是對“尚禮”一詞的訛傳。或有人言“記禮”是將禮金記錄在冊,此說是對“祭禮”的音訛之傳。

  立墓碑

  墓碑起源於古代下葬時用來牽引放下棺槨的豐碑,後來有人在上麵刻了文字,就成為墓碑的最早形式。墓碑文則是始於秦漢時期,碑刻的出現則始於東漢,後來相習成風,沿襲至今。

  立墓碑就是將墓碑豎立在墳墓前後以表彰死者。豎在墓道上的稱為神道碑或神道表,豎在墳前的稱墓碑。

  墓碑是長方形的,它由碑身、碑首、碑趺組成,這些都有一定的尺寸規定,而且首趺的形狀和花紋以及題字都有嚴格的規定。曆代規定有所不同,現在已無此製。以明代喪製為例,墓碑一般是:公侯螭首,龜趺,碑身高九尺,寬三尺六寸,碑首高三尺二寸,碑趺三尺八寸。一品官也是螭首龜趺,碑高八尺五寸,寬三尺四寸,碑首高三尺,碑趺高三尺六寸。四品至七品,圓首龜趺,碑高七尺,寬二尺八寸,碑首高二尺六寸,碑趺高一尺。士為圓首方趺。庶人原則上不許用墓碑。

  墓碑文一般刻死者姓名和事跡,以及籍貫家世、經曆、功德、行事或文章著作,逝世時間等,然後是葬於某地,最後是銘。對於墓碑正文中所言葬地的題字,曆代也有規定。如《清通禮》中雲:“品官墓碑書某官某公之墓,婦人則書某封某氏。八九品以下及庶人碑文曰某官某之墓,無官則書庶某之墓,婦人稱某封氏,無封則稱某氏。”

  舊式墓碑有兩種,一種是標名碑,墓碑正麵標明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時間等,碑的背麵不刻碑文。另一種是背麵刻碑文的墓碑。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曆、著作、逝世年月、葬時、葬地,最後是銘文,多為韻文,大多是死者後人托別人撰寫的。

  墓碑文的書寫格式一般是從右向左行文,分為四段。第一段寫逝者的生歿年月日時;第二段是碑題,寫逝者的姓名;第三段寫立碑人;第四段寫立碑時間。碑文直行刻寫。

  墓碑字體的大小亦有分別。四段文字中以碑題文字最大,一般為5厘米×3厘米,其他三段文字的字體大小相當,一般為2厘米×2.5厘米。

  碑文在具體用詞方麵有許多變化,第一段寫逝者生歿年月日,如果忘記了出生年月日時,可以分別用一個“吉”字來代替。如有的碑是為合葬墓合刻的,因此,在碑文上就應將二人的生卒年月都刻上。一般在行文順序上是父親在前,母親在後,其書寫方法是:

  墓碑文的第二段的頭一個字一般用“故”,以下的用詞與逝者的身份有很大的關係。對已故父母以及老人的碑文用詞常用“稀壽”、“耋壽”、“滿壽”、“耆壽”、“艾壽”等一類頌詞。此外,如果是故父的話,還有用“顯考”、“公”、“太公”、“大人”、“府君”等詞的。是故母時,用“顯妣”、“母”“氏”、“太夫人”、“老太”、“老太孺人”等詞。如:故父的常用書寫是:

  如果是單麵碑,將以上所述兩段文字加上立碑人和立碑時間共四段文字分別安排好比例刻上即可,如果是雙麵碑,正麵刻以上四段文字,背麵刻銘文,將姓名、籍貫、家世、經曆、著作等撰文刻於其上。

  落道公式

  墓碑與神龕都要依落道公式來寫,其公式如下:

  道遠幾時通達,路遙何日還鄉。

  生、老、病、死、苦。

  兩例可任選一例使用,均以最後一字落在“道”字或“生”字上為最好,其次是“達”字和“還”字。“生”為第二例所用,餘為第一例用之。無論使用哪一例,均以“標名碑”碑題為用,如“故父×公諱××父之寢地”,餘則不用。陝北民間有將全部文字計入為數的,並用生、旺、死、絕的公式,這是不對的。生、旺、死、絕為生、旺、墓、絕的變異,生、旺、墓、絕是幹支的入局之說,非落道公式,所以不可用,若用很容易與第二式相混,往往會落在“死”上,為公式所不相符。

  葬器與祭 器

  《禮記·檀弓上》中雲:孔子說:“把禮物送給死者,認為死者沒有知覺,僅是一種‘儀’而已,這是沒有愛親之心的,是不可這樣做的。把禮物送給死者,認為死者仍有知覺,可以使用這些禮物,這是缺乏理智的,也是不可以這樣做的。所以,陪葬的竹器沒有藤緣是不好使用的,瓦器沒有燒過是不能盛放湯水的,木器沒有好好雕斫亦不好使用,琴瑟雖張了弦,卻未調理是不能彈奏的,竽笙雖已俱備,也未調整,是不能吹奏的。有鍾磬而無懸掛的木架,是不能擊奏的。這些隨葬品叫做‘明器’,是把死者當做神明侍奉的。”從孔子的這段論述中可以看出,既不可把死者當做沒有知覺的死人,也不能把死者當做有知覺的活人,隻能當做一種“神明”來看待,所以,葬器與祭器應當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物。

  《禮記》中又說:仲憲對曾子說:“夏後氏對死者用不能使用的明器,是讓人知道死者是沒有知覺的;殷人用可以使用的祭器,是讓人知道死者是有知覺的,周人兼用明器和祭器,是讓人知道他們是疑惑不覺的。”曾子說:“恐怕不是這些吧,明器是鬼魂的器皿,祭器是人自己用的器皿。上古的人為什麽認為死者是毫無知覺呢?”根據曾子的這一說法“明器”和“祭器”是有區別的,明器大都入葬,祭器有入葬的,也有祭祀用的。

  殉葬

  《禮記·檀弓下》雲:孔子認為,用明器殉葬的人懂得辦喪事的道理,備辦了種種物件卻又不能實際使用。死人如果用活著的人使用的器皿來殉葬,這樣就是近於用活人殉葬了。把殉葬物品叫做“明器”,是一種尊奉死者為神明的意思。用泥土做的車,用草紮的人馬,這些都是自古就有了的習俗,所以,這就是使用“明器”的原則。孔子認為:用草紮的人馬來殉葬,是心地仁厚的表現,他同時還認為:刻木偶人來殉葬,未免太殘忍了,雕刻的越逼真,就越近於用活人來殉葬。所以,陝北民間自古至今都是用“紙火”這類殉葬品為死者殉葬,這是體現孔子仁厚思想的習俗。

  孝飯

  孝飯是喪家婦女從豎靈之日起至除靈之日止,每天早晚兩次在靈前哭泣時給亡靈供以飯菜的祭奠禮俗所用的食品。在這一時日的哭泣被俗稱為“叫起叫困”,也就是說,以哭來借以亡人起床與睡覺。靈前所供之膳稱為“孝飯”。孝飯之儀是喪家對亡人哀思的表示。孝飯也有一些說法,每逢七日,即初七、十七、二十七這三日因屬鬼日,所以要有放置孝飯之儀。另外,因至除靈日時間太長,不便於人們長期哭下去,一般在五旬以後就改為“寄飯”了,不再行孝飯之哭俗。孝飯一般每天用新米做成後供於靈桌之上,以代替每日三餐來供孝飯的繁瑣。

  麻燈

  喪家所用之燈統稱為“麻燈”,因舊時一般以清油,即麻油為燃料,故名麻燈。

  麻燈在喪事中有以下幾種:

  大門燈。大門燈因燈上書有“大門”二字,又是懸掛在大門門簷下的正中,故名大門燈,大門燈是一種圓形燈籠,白底藍字,字跡一般以宋體字為主。

  柑燈。因其形似柑橘,故名柑燈。柑燈也是白底藍字,一般是男書“鄉飲大賓”,女寫“孺人”。懸掛在大門兩側,出殯時,持此燈行於出殯隊列之前麵。

  孝燈。孝燈是一種圓錐形燈籠,白底藍字,燈的前麵寫“×代大父(母)”,後麵寫姓名以及死者代數。用白紅藍布及麻布折其層數,將死者算在裏麵,應多加一代。由此就可以推算出從死者到持燈人共為幾代人。無子孫者書以“三代”字樣,有子孫者書四代。此燈懸掛於柑燈之次,在出殯時隨行於魂轎兩側。

  紅燈。是小而無字的紅燈籠,也有將此燈稱為“小孝紅燈”的。出殯時,死者遺族各執其一。

  富貴燈。是一種小型燈籠,燈上有紅色條帶,中間書有“富貴春”三字,故名“富貴燈”。出殯時列於葬列後麵,是用於陪墓的。

  麻燈。是用竹片托著的燈,所以也稱做“托燈”。麻燈有兩種顏色,即紅燈和藍燈。紅燈是用來祈求吉祥的,藍燈是用來引路的。在出殯隊伍的行進中,藍燈在前,紅燈在後,取逢凶化吉之意。

  另外,有喪家在大門懸掛“二十四孝山”的習俗。

  桃木橛

  桃木橛是喪葬中經常用到的鎮物,用於那些死於非命之人的安葬中,但在一般安葬中亦有用者。

  桃木橛作為鎮物來使用的習俗說法有兩種。一是出自鬼都度朔山的說法。神話傳說中說,在度朔山上有一棵綿延數千萬裏的桃樹,所有的鬼都服服帖帖地在桃樹下麵呆著,不敢作祟,所以,鬼怕桃樹,桃樹亦可鎮鬼。其二是出自《桃花女鬥法》一書,書中說,周公企圖將桃花女置於死地,安插了許多鬼邪伺機對桃花女下毒手。但桃花女用柳木弓、桃木箭一一將鬼邪破解了,所以,桃木就成了破解鬼邪的鎮物。

  桃木橛的使用是由陰陽先生在木橛上畫以符咒,安放在墓中的不同方位,將屍骸及鬼魂鎮在墓中,使其永遠不能出墓作祟。

  祭食桌

  在陝北的喪葬習俗中,人們要將一個僅有三條腿的半圓形桌子擺在棺木之前,上麵擺上各種“冥器”和祭品,將此桌稱做“祭食桌”或“祭飯桌”。為什麽要用三條腿的半圓形桌子而不用四條腿的圓形或方形桌子呢?這是人們俗信認為:鬼不能用“全”的物品,所以少了一條腿和半個麵。如果用方形的桌子,雖然少一半,但還是一個長方形整麵,故用圓形。另外,喪葬禮俗中受道教文化的影響較大。道教認為:道是萬物之源,道教所推崇的道“一”是萬物之本源,認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就是說“三是一個無窮的數字,可以衍生出世間萬物來”。民間用三條腿的桌子,就是根據道教這一理論借以讓死者可以輪回轉世,不死不滅,也是靈魂不滅理念的反映。另有說法是上古時期共工頭觸不周山,將不周山這根撐天大柱撞折後,天傾西北,地陷東南,隻有三根柱子撐著搖搖欲墜的蒼天。人們借這一傳說,寓意父母之喪猶如天塌,子孫盡孝有所“不周”,故用三根。用半圓形桌子是人們借用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傳說,在混沌宇宙時期,盤古氏用斧劈開混沌圓球,才有了天地,有了人和萬物。人在胎中猶如處在混沌圓球之中,出世後,來到“陽”的半麵世界,死去後,又回到陰的半麵世界。由陰陽兩半組成的道教信奉的圖案太極圖,正是民俗中用半圓桌的由來。隨著曆史的演進,人們將桌的用意已忘卻,但其習俗仍然被沿襲下來。

  墓門

  墓門是供後人們在祭掃上墳時將紙錢在墓門中燒化,以便亡人從此口帶入地下。另外,上墳所用的祭品也是放在墓門之上的。正因為有放祭品的功能,陝北民間又將墓門稱做“飯床”或“飯桌”。此稱謂是因人們用磚石壘成的墓門有點像“床”,亦像“桌”,所以民間以其形呼之為“飯床”或“飯桌”。

  呼之為“飯床”實為“墦窗”之訛傳。墦指的是墳墓,窗即窗戶,墦窗也就指的是墳墓上的窗戶。陝北民間為什麽要將墓門稱做墦窗呢?這是因為民間認為門是人的通道,鬼不走門而從窗上進來出去,所以有“人門鬼窗”的說法。又加上將祭品這種“飯”放置其上,稱之為“飯桌”,是一個推演出來的稱謂。

  圍庫

  “圍庫”是在買棺木時所舉行的禮儀。買棺木也稱做“買壽板”,此稱是取其吉祥之義,亦稱做“買大厝”,此稱是為了避免言說棺木。厝本指放置之義,賈誼在《陳政事疏》中雲:“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其義是抱火安置在薪柴之下,其為無異於放火。但“買大厝”的“厝”在這裏則作“廈”來解,大厝則是大廈,義為死人之寢室。

  在運送棺木時亦有一定的禮俗,凡遇過橋或十字路口時,均需留置一些銀紙及紅布條,稱之為“放紙”,棺木運回後要燒金錢,稱為“接棺”,接棺後行“圍庫錢”之儀。所謂“庫錢”,也叫做“隨身庫錢”,就是冥幣,是由死者的遺族來焚燒庫錢和紙製的庫官庫吏給死者的。圍庫錢要多燒,因為這是死者的遺族托付給死者將此“錢幣”轉交給較早亡故的其他本族成員,讓他們在冥界花費。如果已經亡故的人員較多,燒少了,他們是分不過來的,所以要多燒。“圍庫錢”因不是給死者的,所以也叫做“寄庫”。

  陝北民間大都是由孝子們為老人準備棺木,購棺木者甚少。在棺木做好以後,有“掃材”之儀。此儀是主家準備好花紅與喜錢,“掃材”時,由木匠將棺木中的木屑用紅布清掃出來,主家給一定數量的“喜錢”,然後由老人穿著壽衣,坐在棺材邊,孝子們依次行跪拜禮。此儀尤“大廈”落成,所以對木匠表示感謝,要給喜錢。若有人暴死,來不及準備棺木時,亦有購棺木者,在運送棺木時要用紅布將棺木苫住,途中多鳴放鞭炮,撒紙錢,以驅趕邪祟和向他們買路通過。同樣也要給運送棺木者一定數量的“喜錢”。

  所謂“庫錢”,陝北民間一般是在搭起靈棚以後,於棺材前放一醮盆,死者遺族將冥錢燒入醮盆之中,在出殯時帶到墓地,埋在墳墓側旁,讓死者帶入冥界,分發給先祖們。

  棺木在民俗中一般不直接呼之,但當今的一些港澳人士則無此忌諱,反而認為是一種吉祥。如,廣西柳州有一種小的楠木棺材,成為高檔禮品而互相贈送,是取其“升官(棺)發財(材)之義”。

  擱棺

  擱棺是因選擇吉日吉地的原因而擱置棺木待葬。“擱棺”也叫做“停棺”。古代一般是停放七日,但也有停放十多日,甚至累月經年的。這些一般都是世族大家所為,平民百姓則無此財力人力可以做到的。擱棺本與我國古代喪葬禮俗所推崇的“入土為安”的俗信是相悖的,但一些世族大家為了顯耀自己的財力,停棺日久,讓人加以仰慕。這是不可取的。擱棺期間還要在棺木上刷油,以防止濕漏,此俗又稱為“打桶”。

  擱棺在古時是非常興盛的習俗,尤為那些大家所推崇,窮人則是因無力埋葬而擱棺,這是受那些大家的影響所致,其目的是不致使喪葬過於寒酸,現在已無此習俗。

  埋喪

  埋喪是在人死以後,未殮之前,就有一些至親好友前往憑吊時的禮儀活動,也就是在死者靈位前焚香憑吊。

  埋喪禮儀有一定的講究,焚香時隻能焚燃兩炷。這一規矩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神三鬼四人兩炷”。因為這個時間段裏,人剛剛死去,還處在非人非鬼的時候,所以隻能享受兩炷香火。

  行埋喪之禮的親朋們要贈送禮品,這種禮品一般被稱作“送禮敬”,大都是一些挽聯、挽幛、大銀燭、糕仔封之類的物品。所謂糕仔封就是用白紙包著的白蠟燭、銀紙、香條和糕仔等。

  封釘吉句

  封釘是蓋棺後,在棺木四端各打入一支長釘以封棺。封釘時道士要念吉句,沒有道士者,可由一人念白亦可,其吉句為:

  一點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居福祿。

  二點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家業。

  三點西方庚辛金,子孫代代發萬金。

  四點北方壬癸水,子孫代代大富貴。

  五點中央戊己土,子孫壽元如彭祖。

  銘旗

  銘旗又稱為“銘”、“旗銘”、“明旗”。銘旗一般用絳帛粉書,題字為“××(有官爵者加官銜)之靈柩”。銘旗一般用於官宦和士,平民之喪不用。銘旗一般於大殮之後用竿挑起,懸豎在靈前右方,葬時則去掉竿及題者姓名,將銘旗放在靈柩上。對銘旗的使用古代有嚴格的規定。如《朱子家禮·喪禮·立旗旌》中載曰:“以絳帛為銘旗,廣終幅,三品以上九尺,五品以上八尺,六品以下七尺。”《開元禮》中規定:“公以下杠為龍首,四品、五品幅長八尺,龍首、韜杠;六品以下幅長六尺,韜杠。”銘旗上的題字也有貴賤之分。如《開元禮》中規定:“書曰某官封之柩……婦人其夫有官封,雲某官封夫人姓之柩;子有官封者,雲太夫人之柩。郡縣君隨其稱,若無封者,雲某姓官之柩。六品以下亦如之。”

  銘旗的目的是什麽?《禮記·檀弓下》中雲:銘是神明的旌旗。因為死者的形貌已經不可能見到,所以用旗幟來做標誌。因為愛他,所以要記下他的姓名,作為象征來敬他,所以用事生之道待他。重和神主牌位的意義相同,使靈魂有所憑依。殷人做了神主將“重”連在一起,周人做了神主就將“重”撤掉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