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章 周文王與薑太公的故事(4)

  商鞅知道,秦朝廷自始以來很少講信義,老百姓還是不相信他的命令。他想了想,就把賞金提到50兩。正在大夥議論的時候,有一個人跑出來,走到商鞅麵前,說:“我來試試。”商鞅點點頭,那人說著,真的把木頭扛起來就走,直奔北門。商鞅立刻傳出話來,賞金50兩,一分也不能少。這件事,像疾風一樣,立即傳開去,轟動了整個秦國。老百姓稱讚說:“左庶長的命令真不含糊。”商鞅知道,老百姓已經相信了他,這是他的命令起了作用。於是,他就把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軍事力量強大了,農業生產發展了。?

  秦孝公見商鞅的改革措施成功了,更加重視他,信任他。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實行了第二次改革。主要內容是:廢井田,開阡陌;建立縣的組織,加強國家的權力,遷都鹹陽等。第二次大規模的改革,引起上層社會激烈的反對。

  一次,秦國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對秦孝公說:“國家的法令必須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頭的人不遵守,下麵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了法,他的師傅應當受罰。”孝公無法,隻有依從了商鞅。商鞅將太子的兩個老師,一個割掉了鼻子,一個在臉上刺了字。這樣,其他貴族、大臣都不敢反對和觸犯新法了。?

  商秋變法推行了10年,秦國越來越強盛。中原的諸侯國紛紛向秦國道賀,有的就與秦國交好,連周天子也打發使者送祭肉給秦國,封孝公為“方伯”。商鞅變法所以得以實施,與他當初立木為信有很大關係。?

  智慧寄語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故事,父母要告訴孩子誠信的重要性,“人無信而不立”,誠信是成功的首要條件。

  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成魏國大將,妒忌他的才能,把他騙到魏國,處以臏刑(挖去膝蓋骨),所以叫孫臏。

  15孫臏龐涓鬥智

  魏惠王也想學秦孝公,找一個商鞅式的人才。他花了好多金錢招攬天下豪傑。當時有個魏國人叫龐涓的來求見,向他講了些富國強兵的道理。魏惠王聽了挺高興,就拜龐涓為大將。

  龐涓真有點本領。他天天操練兵馬,先從附近幾個小國下手,一連打了幾個勝仗,後來連齊國也打敗了。打那時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龐涓。?

  龐涓自以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他知道,他有一個同學齊國人孫臏,本領比他強。據說孫臏是吳國大將孫武的後代,隻有他知道祖傳的《孫子兵法》。?

  魏惠王也聽到孫臏的名聲,有一次跟龐涓說起孫臏。龐涓派人把孫臏請來,跟他一起在魏國共事。哪知道龐涓存心不良,背後在魏惠王麵前誣陷孫臏私通齊國。魏惠王十分惱怒,把孫臏治了罪,在孫臏的臉上刺了字,還剜掉了他的兩塊膝蓋骨。?

  幸好齊國有一個使臣到魏國訪問,偷偷地把孫臏救了出來,帶回齊國。?

  齊國大將田忌聽說孫臏是個將才,把他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也正在改革圖強。他跟孫臏談論兵法後,大為賞識,隻恨沒早點見麵。?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龐涓進攻趙國,圍了趙國的國都邯鄲(今河北邯鄲西南)。第二年,趙國向齊威王求救。齊威王想拜孫臏為大將,孫臏忙推辭說:“不行。我是個受過刑的殘廢人,當了大將,會給人笑話。大王還是請拜田大夫為大將吧。”

  ?齊威王就拜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發兵去救趙國。孫臏坐在一輛有篷帳的車子裏,幫助田忌出主意。孫臏對田忌說:“現在魏國把精銳的兵力都拿去攻趙國,國內大多是些老弱殘兵,十分空虛。咱們不如去攻魏國大梁。龐涓聽到了,一定會放棄邯鄲,往回跑。我們在半道上等著,迎頭痛擊他一頓,準能把他打敗。”?

  田忌就按照這個計策去做。果不出孫臏所料,龐涓聽說齊國打大梁去了,立刻吩咐退兵。剛退到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地方,正碰上齊國兵馬。兩下裏一開仗,龐涓大敗。齊國大軍得勝而歸,邯鄲之圍也解除了。公元前341年,魏國又派兵攻打韓國。韓國也向齊國求救。那時候,齊威王已經死了。他的兒子齊宣王派田忌、孫臏帶兵救韓國。孫臏又使出他的老法子,不去救韓,卻直接去攻魏國。龐涓得到本國的告急文書,隻好退兵趕回去,齊國的兵馬已經進魏國了。

  魏國發動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領,抵抗齊軍。這時候,齊軍已經退了。龐涓察看一下齊軍紮過營的地方,發現齊軍的營盤占了很大的地方。他叫人數了數做飯的爐灶,足夠10萬人吃飯用的。龐涓嚇得說不出話來。第二天,龐涓帶領大軍趕到齊國軍隊第二回紮營的地方,數了數爐灶,隻有能夠供5萬人用的了。第三天,他們追到齊國軍隊第三回紮營的地方,仔細數了數爐灶,隻剩了2萬人用的了。龐涓這才放了心,笑著說:“我早知道齊軍都是膽小鬼。10萬大軍到了魏國,才3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軍沒日沒夜地按著齊國軍隊走過的路線追上去。?

  一直追到馬陵(今河北大名縣東南),正是天快黑的時候。馬陵道十分狹窄,路旁邊都是障礙物。龐涓恨不得一步趕上齊國的軍隊,就吩咐大軍摸黑往前趕去。忽然前麵的兵士回來報告說:“前麵的路給木頭堵住啦!”龐涓上前一看,果然見道旁的樹全砍倒了,隻留下一棵最大的沒砍,細細瞧去,那棵樹的一麵還刮去了樹皮,露出一條樹瓤來,上麵影影綽綽還寫著幾個大字,因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

  龐涓叫兵士拿火來照。有幾個兵士點起火把來。趁著火光一瞧,那樹瓤上麵寫的是:“龐涓死於此樹下。”龐涓大吃一驚,連忙吩咐將士撤退,已經晚了。四周不知道有多少箭,像飛蝗似的衝魏軍射來,一時間,馬陵道兩旁殺聲震天,到處是齊國的兵士。?

  原來這是孫臏設下的計策,他故意天天減少爐灶的數目,引誘龐涓追上來。他算準魏兵在這時辰到達馬陵,預先埋伏著一批弓箭手,吩咐他們隻等樹下有火光,就一齊放箭。龐涓走投無路,隻得拔劍自殺。?

  齊軍乘勝大破魏軍,把魏國的太子申也俘虜了。打這以後,孫臏的名氣傳遍了各諸侯國。他寫的《孫臏兵法》一直流傳到現在。?

  智慧寄語

  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能人背後有能人”,遇見比自己強的人,不要嫉妒而要取長補短,卑劣的手段得來的暫時性勝利最終會害人害己。父母要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成敗觀、競爭觀,不可走歪門邪道,偏離正途。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苦口的藥雖然難喝,但有利於病情的好轉,不好聽的話雖然傷人,卻有助於我們的言行。

  16鄒忌和齊王的故事?

  齊國,作為春秋五霸之首,國力強盛。不過,到了齊威王時,他倚仗勢力強大,一天到晚隻是吃喝玩樂,不問國事。這時其他幾國,如楚、魯、晉等見齊王如此腐敗、荒唐,接連向齊國進兵。齊國連吃敗仗,齊王仍不聞不問,照吃、照玩不誤。國大業大的齊國,就這樣越來越衰弱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齊人鄒忌擅長彈琴,他心懷治國強兵之道,聽說齊威王喜歡音樂,一天從家鄉趕來求見齊王。齊王聽說要見的人擅長彈琴,心裏非常高興,立即將鄒忌請進宮。鄒忌剛進宮,威王立刻叫他彈奏,可鄒忌卻把琴往旁邊一推,並且口裏還說著:“我一向重視研究彈琴的道理,至於彈不彈曲子,那就沒什麽了。”

  ?齊威王不解地問:“這彈琴,還有什麽道理可講嗎?那你就說說看。”鄒忌心想,齊威王真沒生氣啊,正好與他多交談交談。於是,鄒忌就先講了一大通彈琴的道理。威王聽得津津有味。鄒忌講得越是頭頭是道,威王越想聽他彈一曲,於是打斷鄒忌的話,說:“先生,您說得太好了,也說得太多了,您快給我彈一段聽聽吧!”?

  齊威王怎麽也沒有想到,鄒忌不但沒有立刻彈琴,反倒板起麵孔,質問起威王來了:“大王,我是琴師,以彈琴為業,因此整天琢磨彈琴的道理;可大王您,是一國之君,身居王位,掌握著整個國家的命運,卻不管國家大事,這跟我按著琴不彈有何不同?我有琴按著不彈,大王您很不高興。同樣道理,您掌大權卻不治理國家,全國老百姓就高興嗎?難道您不怕全國老百姓反對嗎?”鄒忌的話句句入理,說得威王手足無措。這番鏗鏘有力的話,與其說是規勸,不如說是警告吧!齊王身上已冒出冷汗,他連說:“對!對!我一定聽先生的話。”當即將鄒忌留下來,待如貴賓,並恭恭敬敬地向他請教治國安邦大事。在鄒忌的勸說下,放棄酒色歌舞而廣招人才,考察官吏,操練兵馬,發展生產,獎勵耕織。這樣,齊國又漸漸強盛起來了。

  國家又漸漸強盛起來,百姓安居,說奉承話的人也多了,齊王聽了也樂滋滋的,整日飄飄然,對不同意見就有點聽不進去了。鄒忌認為驕傲的人必定會失敗,要提醒大王必須把這毛病改掉。可怎麽和大王說呢,他苦苦思索著。?

  一天,他要上朝,早早起來,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對著鏡子照了照。隻見他若有所思地照著鏡子,問妻子:“我跟城北徐公比,誰漂亮些?”妻子笑道說:“當然是您漂亮啦,城北徐公怎麽比得上呢?”?

  鄒忌身長8尺有餘,身材勻稱,相貌端莊,的確挺漂亮。但是,城北徐公是當時齊國有名的美男子。鄒忌聽了妻子誇讚的話,有點懷疑,又去問侍妾:“你看看,我與城北徐公比,誰漂亮?”侍妾回答說:“徐公怎能跟您比呢?您比他漂亮多了!”過了會兒,來了客人,鄒忌又問客人,回答與前二者同。正在鄒忌深深思索時,第二天,城北徐公來拜訪。這時,鄒忌把徐公仔仔細細,上上下下打量個夠,又偷偷照照鏡子,看看徐公,更覺自己比徐公差遠了!心想,可這些人為什麽都說我比徐公漂亮呢??

  晚上,他躺在床上繼續思索這兩天的事,終於恍然大悟。第二天一大早,他穿戴好,就上朝見齊王去了。見到齊王,原原本本將這件書事講給齊王聽。齊王聽了先是哈哈大笑,後又不解地問鄒忌:“他們為什麽都說你比徐公漂亮呢?鄒忌接著說:“您想,妻子說我美,是因為她偏愛我;妾說我美,是她怕我;客人說我美,是他們有求於我啊!”

  ?威王聽了,點著頭說:“對啊,對別人的好話也得多想想。”鄒忌機敏地接上話茬,稍嚴肅地說:“大王,您聽的好話最多,受的蒙蔽也多呀。”威王聽了有點不高興,沉著臉說:“你這是何意?”鄒忌卻從從容容地說:“大王,您想,說我美的人都是為了討好我才蒙蔽我。現在,齊國有廣闊的土地,方圓有上千裏,數百個城鎮,數萬百姓,直到宮中侍女、美妾、朝廷大臣,哪一個不偏愛大王、害怕大王呢?由此看來,大王受的蒙蔽不是比我深多了嗎?”威王開始聽不進,經鄒忌這麽一說,他頓時醒悟。不由地說道:“知我者先生啊!你說得太好了!”於是,他向全國下了一道命令:“不管什麽人,當麵能指出我的缺點、錯誤的,受頭等獎;用書麵給我提意見的,受中等獎;即使在背後議論我的過錯的,傳到我耳裏,也給下等獎。”這道命令傳出後,朝廷內外,提批評建議的,絡繹不絕。幾個月以後再來提意見的人就少了,一年後,人們便覺得沒的說了。

  威王采納了鄒忌的建議,又加強了調查,嚴懲了顛倒是非,貪贓枉法的汙吏。從此,齊國更強大了。?

  智慧寄語

  一個人有了過錯並不可怕,隻要能夠及時改正就可以了,可怕的是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進而由小錯發展到大錯,再到不可救藥。父母要教育孩子形成知錯就改,勇於接受別人善意批評的良好性格。隻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君子作戰,不打擊已經受傷的人,不俘虜頭發花白的人,不利用地形優勢,不攻擊沒有排好隊型的對手……宋襄公仁義的過於迂腐,所以葬送了霸主地位、丟了性命,最後還落了個愚蠢的名聲。

  17愚蠢的宋襄公

  公元前645年,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死了。齊桓公一死,他的幾個兒子爭奪君位,齊國發生了內亂,其中公子昭逃到宋國。?

  宋國的國王是宋襄公。宋襄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宋襄公雄心勃勃,一心稱霸,想繼承齊桓公的霸主事業。宋襄公見齊國內亂,就搶先通知各國諸侯,請他們派兵共同護送公子昭回國接替君位。但響應號召的諸侯並不多,隻有三個小國帶了少許兵馬前來。於是,宋襄公隻帶領四個國的兵馬打到了齊國。齊國見幾個國家的人馬打來,不知詳情,就投降了宋國,紛紛出宮迎接公子昭即位。這就是曆史上的齊孝公。

  宋國本來是小國,沒有什麽號召力和威信。如今,宋國幫助霸主國齊孝公得了君位,其地位自然提高了。這使宋襄公很得意,這時,他想借助大國的威力去壓服不響應他的號召的小國。經分析,他認為,楚國能跟他合作,那麽比楚小的幾個國自然也會歸服宋國。他將這個想法與大臣們說了,大臣們多數同意,有個公子叫目夷的不同意這麽辦。他說宋國實力弱,是小國,當盟主沒好處。但沒能說服宋襄公。?

  野心勃勃的宋襄公開始實施他一心想當盟主的計劃。他邀請楚成王和齊孝公先在宋國開會,商議會盟諸侯訂立盟約的事。這二人都同意了,決定這年七月在宋國盂(今河南睢縣西北一帶)地開會,通知了各諸侯國。?

  開會的日期漸漸近了,宋襄公積極準備,正欲駕車馬去開會。大臣公子目夷諫言說:“萬一楚君不懷好意,那將如何?以防萬一,主公還需多帶些兵馬去。”宋襄公反駁道:“不可,我們為了不再打仗才開大會,自己怎麽能帶著兵馬去呢?”公子目夷還想再勸,宋襄公已不耐煩地命令出發。?

  果然,不出公子目夷所料,大會期間,楚成王公開想當霸主,與宋襄公爭鬧起來。楚國勢力大,依附楚國的諸侯也多。在雙方爭論時,楚國的一班隨從官員甩掉外衣,露出亮堂堂的鎧甲,他們蜂擁上前縛住宋襄公。後經其他幾個國家調解(主要是魯國和齊國),讓楚成王做了盟主,宋襄公才被放回。?

  這事過後,宋襄公怎麽也不服氣,尤其是鄰國鄭國,依服楚國,與楚成王一起在會上侮辱他,宋襄公為出這口氣,決定出兵攻打鄭國。這事發生在公元前638年。鄭國立即向楚國求救。楚國不去救鄭國,而是派大將率人馬直接攻打宋國。這厲害的一著,使宋國防不勝防,宋得到消息趕忙把兵馬調回,準備與楚軍決一勝負。宋軍在泓水南岸駐紮下來。楚軍在北岸,準備渡河,攻打宋軍。?

  自古以來,交戰雙方,抓住戰機者勝。宋大臣公子目夷,見楚人忙著過河,正是進攻的時候,於是對宋襄公說:“楚人依仗人多兵強,不把咱們放在眼裏,竟敢大白天渡河,趁其不備,迎頭打過去,一定能勝。”可宋襄公卻說:“不可!咱們是講仁義的國家,怎能在人家渡河時攻打呢?”就在宋國商議未決時,楚軍已全部渡河上岸,又在亂哄哄地排隊擺陣勢。?

  公子目夷因失去了第一次戰機,心急如焚。這時,他見敵方未站穩腳,陣勢還沒排完,正是攻打的好時機,又對宋襄公說:“時機可不能再失去了!趁其還未擺好陣勢,咱們趕快打過去,還能取勝,再不動手,可就來不及了。”宋襄公生氣地責備他說:“你這樣太不講仁義了!

  人家隊伍還設排好,怎麽可以攻打呢。”公子目夷氣得說不出話來。他們還在說著,楚軍已排好陣勢。隻聽一陣戰鼓響,楚軍潮水般湧上來。宋軍怎能抵擋住,沒幾個回合,就紛紛敗下陣來。?

  宋襄公身上中了一箭,在宋軍的保護下逃回國都睢陽(今河南省商丘縣南)。宋國人吃了敗仗,國人議論紛紛,有的說不該與楚國打仗,有的指責說不應那麽打仗。公子目夷把國人的議論告訴了宋襄公。宋襄公卻說:“依我看,講仁義的人就應該這樣打仗。”他還說:“見到已經受了傷的人,就不要再去傷害他;對頭發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當俘虜。”聽了這話,公子目夷真的再也忍不住了,氣憤地哆嗦著說:“打仗就為了打勝敵人,如果怕傷害敵人,還不如不打;如果碰到頭發花白的人就不抓,那就幹脆讓人家抓走。”宋襄公揉著傷口不說話了。?

  這一仗,宋襄公受了重傷,幾年後就去世了。

  智慧寄語

  愚蠢的宋襄公隻講仁義,而不去尋找有利戰機,靈活打擊敵人,結果戰敗,更因此丟了性命。父母應教育孩子,在生活中要分清好人和壞人,對壞人要堅決打擊,不可以姑息寬容。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教出最棒的兒子
8學前兒童遊戲
9教子從此不累
10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

  • 家教:與孩子同行

    作者:章創生主編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向家長和我們的孩子講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錯誤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給我們小孩以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