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鮑叔牙:最寬廣的莫過於胸懷

鮑叔牙,齊國人,商人出身,從過軍,齊襄公時為公子小白的老師。齊桓公小白即位後,欲委之以國政,他固辭不受,竭力推薦管夷吾為相。管仲、隰朋相繼死後,他接任主持國政,不久因齊桓公拒諫親近雍巫等人,憂憤而死。

鮑叔牙是齊桓公組織領導集團時的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在齊桓公的領導集團中,他有著極為鮮明的個性。

通達助人眼界高

齊襄公執政時,曾與魯桓公的夫人私通,魯桓公被謀殺後,二人無所忌憚,來往愈加密切,鮑叔牙讓小白前去勸諫齊襄公,齊襄好,鮑叔牙分析說:“大國喜怒不常,不如適莒。莒小而近齊,小則不敢慢我,近則旦暮可歸。”(第十五回)不久,連稱殺齊襄公立無知為君,一月後無知又被大臣所殺,小白因為居處他國而免禍,又因為莒近齊國而比避居魯國的子糾先期到達,被立為齊君。

鮑叔牙早年和管夷吾合作經商,每當分紅時,夷吾總是多取一倍,隨從之人心懷不平,鮑叔牙解釋說:“夷吾非貪此區區之金,因家貧不給,我自願讓之耳。”二人後來一同隨征,管夷吾每遇戰陣總是居於後隊,而還兵時又為前驅,很多人笑其怯戰,鮑叔牙解釋說:“夷吾有老母在堂,留身奉養,豈真怯鬥耶?”鮑、管二人偶爾籌計事情時意見不合,鮑叔牙對人講:“人固有遇不遇,使夷吾遇其時,定當百不失一矣。”對於管夷吾,鮑叔牙能在平凡之事中識其不凡之才,管夷吾感歎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哉!”(第十五回)

齊桓公自莒回國即位,鮑叔牙急忙率兵打退了護送子糾回齊的魯國軍隊。鑒於子糾和他的老師管夷吾均至魯國,鮑叔牙統大軍逼至魯境,壓迫魯君殺掉子糾。鮑叔牙同時還想生還管夷吾而推薦於桓公,但有許多微妙的難處:如果對魯國告知將重用夷吾,魯對夷吾或留用或殺掉,必不肯生還齊國,因而絕不能告重用之情;但如果托言齊桓公與夷吾有仇而索要之,魯國很可能會殺人還屍。經過仔細考慮,鮑叔牙派隰朋去魯國交涉,隰朋提起管夷吾曾射桓公中鉤之事,要求魯囚禁夷吾歸齊,魯國疑心齊國會重用管夷吾,果然決定殺人歸屍,隰朋急忙去見魯君,告訴他:“夷吾射寡君中鉤,寡君恨之切骨,欲親加刃,以快其誌。若以屍還,猶不殺也。”(第十六回)魯君相信了他的話,遂囚禁夷吾歸齊。

君子識人有道

鮑叔牙是齊桓公的老師,曾隨其避居莒國,之後又全力扶植桓公為君,對桓公有著絕大的恩情和功勞,桓公一上台就向鮑叔牙表示:“寡人請舉國以聽子。”(第十五回)一再堅持要將國政交付給他,以鮑叔牙的才能和當時的情況,他完全可以當上齊國的上卿,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然而鮑叔牙認為,自己的才能趕不上管夷吾,他向桓公具體分析了自己不如管夷吾的五個方麵,力勸桓公拜其為相。桓公當時有兩方麵疑慮,一是他尚忌恨著管夷吾不久前的射鉤之仇,鮑叔牙開導說:“人臣者各為其主,射鉤之時,知有糾不知有君。君若用之,當為君射天下,豈特一人之鉤哉?”桓公的第二個顧慮是他對鮑叔牙已很了解,不想再任用其他人。鮑叔牙解釋說,自己隻不過是小心謹慎,循禮守法而已,並非治國之才,“夫治國家者,內安百姓,外撫四夷,勳加於王室,澤布於諸侯,國有泰山之安,君享無疆之福,功垂金石,名播千秋”(第十六回)。他認為實現這一高遠的目標,自己不堪其任,非管夷吾不可。經過鮑叔牙的堅決勸導,齊桓公終於同意任用管夷吾。鮑叔牙就是這樣因為國家的事業而無私地放棄了自己的地位和權力。

鮑叔牙確實與管夷吾交往很深,然而,他對管夷吾的薦舉絕不是出於朋友私情。小白和子糾從他國爭相返齊時,管夷吾率輕騎追上了正在路上停車造飯的小白一行,他剛要勸阻小白,鮑叔牙上前喊道:“夷吾且退,今各為其主,不必多言。”(第十五回)沒有一點客氣。看來,鮑叔牙是不講私情、不顧私情的,如果他惦念私情,對於相位自然會是當仁不讓的。

鮑叔牙讓掉了相位,他的權力小了,地位低了,似乎是幹了一永存!如此看來;鮑叔牙可謂千古一智。

管仲臨終時,齊桓公前去看望,並提出想讓鮑叔牙接任國政,管仲回答說:“鮑叔牙,君子也。雖然,不可以為政,其人善惡過於分明。夫好善可也,惡惡已甚,人誰堪之?鮑叔牙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是其短也。”(第二十九回)管仲不同意讓鮑叔牙執掌國政,向桓公推薦了別的人選。易牙聽到了桓公和管仲的這次談話內容,對鮑叔牙說:“仲父之相,叔所薦也。今仲病,君往問之,乃言叔不可以為政,而薦隰朋,吾意甚不平焉。”鮑叔牙笑著回答,這一點正是我所以要推薦他的原因。“仲忠於為國,不私其友。夫使牙為司寇,驅逐佞人,則有餘矣。若使當國為政,即爾等何所容身乎?”(第三十回)他對易牙沒講一點情麵,易牙慚愧得無地自容。

鮑叔牙的耿直之性還表現在他平時能對領導集團內的其他人物公開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絕不隨波逐流。桓公即位後第一次設朝,眾官員皆來稱賀,鮑叔牙反對說:“子糾在魯,有管夷吾、召忽為輔,魯又助之,心腹之疾尚在,未可賀也。”(第十五回)他提醒桓公及眾官員要居安思危。在齊國盟主地位初定時,齊桓公曾大設宴席以慰勞群臣,大家樂而痛飲,氣氛極歡,這時,鮑叔牙舉杯至桓公之前,滿斟為壽,然後對桓公說:“臣聞‘明主賢臣,雖樂不忘其憂’。臣願君毋忘出奔,管仲毋忘檻囚,寧戚毋忘飯牛車下之日。”(第二十回)他提醒領導集團的三個核心人物要樂不忘憂,防止怠惰。桓公晚年大治宮室,一切攀比王室,人們都認為這是禮儀上的僭越,而管仲亦在相府廣築樓台,鮑叔牙於是前去責問管仲:“君奢亦奢,君僭亦僭,毋乃不可乎?”(第二十四回)在管仲、隰朋死後,桓公堅持讓鮑叔牙執秉國政,鮑叔牙向桓公提出的先決條件就是讓他遠離豎刁、易牙等人,桓公罷斥了這些人後,鮑叔鮑叔牙是當時齊國領導集團中一個極其關鍵的人物,他心底無私,品質純潔,無私奉國,耿硬正直,他以自我地位的犧牲成就了齊國的霸業,從而成就了自我。
更多

編輯推薦

1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2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3正說明朝十八臣
4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5西安事變實錄
6漢武大帝
7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8大唐空華記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