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服飾禮儀概述

  服飾是一種文化,它可以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素養、精神麵貌和物質文明的發展程度;服飾又是一種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愛好、個性、文化素養和審美品位,是一種特殊的“身份證”。

  服飾禮儀的原則

  鑒於服飾是一種文化,是一個人素養與精神麵貌以及審美品位的反映,因此,從這一意義上說,人們的服飾一直被視作傳遞人的思想、情感等文化心理的“非語言信息”。所以,服飾必然在他人心中產生影響並進一步影響到相互關係,從而,服飾也就有了禮儀的性質和功能。一般來說,服飾禮儀的原則有如下方麵:

  (1)TPO原則

  TPO是英文中Time、Place、Occasion三個單詞的英語字母縮寫。“T”指時間,泛指早晚、季節、時代等;“P”代表地方、場所、位置;“O”代表目的、氛圍。TPO原則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衣著標準。遵循這一著裝原則,就是合乎禮儀的。

  (2)整體性原則

  正確的著裝,能起到修飾形體、容貌等作用,形成和諧的整體美。服飾的整體美構成,包括人的形體、內在氣質和服飾的款式、色彩、質地、工藝及著裝環境等。服飾美就是從這多種因素的和諧統一中顯現出來。

  (3)個性化原則

  著裝的個性化原則,主要指依個人的性格、年齡、身材、愛好、職業等要素著裝,力求反映一個人的個性特征。選擇服裝因人而異,著重點在於展示所長,遮掩所短,顯現獨特的個性魅力和最佳風貌。現代人的服飾呈現出越來越強的表現個性的趨勢。

  (4)整潔原則

  在任何情況下,服飾都應該是整潔的。衣服不能沾有汙漬,不能有綻線的地方,更不能有破洞,扣子等配件應齊全。衣領和袖口處尤其要注意整潔。

  服飾協調的方法

  服飾協調是服裝禮儀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展現美感和高雅所必須考慮的重要環節。它要求能彰顯人的氣質,符合審美要求,因而其自身蘊含著一定的藝術特征。

  現將服飾協調的幾種方法介紹如下:

  (1)體現個性,適應交際環境

  人置身於不同的社交場合,不同的群體環境就應該有不同的服飾打扮。在交際活動中,要考慮環境因素,除職業上需要的統一正式的職業裝外,服飾穿戴要具有個性特點。在選擇服裝的款式、顏色、材料上,要根據主觀愛好、氣質、修養、審美特點等,選擇充分體現自身個性的服飾,使服飾與個性“相映生輝”,給他人以強烈的美感,從而穿出你獨特的一麵,在交際過程中產生積極、良好的影響。

  體現個性風格,並非隨心所欲,這裏還有著裝的交際環境、氣氛的限製,服飾要與整體的交際環境、氣氛相協調。隻有這樣才有個性著裝可言。比如說,在辦公室上班要穿典雅莊重的職業裝,女士以職業裙裝為最佳;出席婚禮,服飾的色彩可略微鮮豔明亮一些,但不可過度,否則有壓倒新娘之勢,這是不禮貌的;而參加葬禮吊唁活動,則應著深色凝重的衣服,身居家中,可穿舒適的休閑服裝甚至是睡衣,但若突然有客人拜訪,則應立即到臥室中換裝與客人見麵;在運動場上,則要穿著適合運動的服裝。除與交際環境相協調外,還要注意與交際對象協調,以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創造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使整個場合的氣氛更加熱烈,這樣服飾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2)服飾選擇應與自身的社會角色相協調

  人們的社會生活是多方麵、多層次的,著裝應滿足擔當不同社會角色的需要。

  因此就服飾選擇而言,也有著不同的社會規範,我們應盡量做到服飾與角色相吻合。如果你現在置身家中,身份是太太或先生,你可以隨心所欲,自由著裝;如果你現在的角色是辦公室職員,需要與同事或上司交往,你的著裝則需要符合辦公室禮儀,男士著西服,女士著套裙;假如你現在的身份是路上行人或公共場所的一員,則你的著裝需要符合社會道德規範,要不傷風化和大雅。總之服飾美的創造必須與個人的角色特征密切吻合,這才能顯示出服飾美的魅力。

  (3)服飾穿戴應注重自身條件

  社交活動中的人們,都希望自身的服飾美麗,給他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千方百計地追求服飾美。為了達到美化的目的,著裝應和自身的膚色、形體、年齡相協

  調。比如,較胖的人不宜穿橫格的衣服,頸短的人可選擇無領或低領款式的上衣等。

  總之,服飾的穿戴應注重自己的身體條件,做到揚長避短。如此,才會增加魅力、煥發光彩。

  (4)服飾穿戴要注意季節因素

  除了以上幾點著裝時需要注意外,服飾穿戴還要與四季氣候條件相協調。除非有特殊的表演等需要,否則,違背自然規律著裝,不是熱著了,就是冷著了,影響個人健康不說,與他人、與社會格格不入的著裝不僅無美感可言,還有損個人形象。

  一般說來,春、秋季氣候不冷不熱,適宜穿著淺色調的薄厚適中的衣服;而冬、夏季就偏冷或偏熱了,與之相適應的著裝則應該相應地偏厚或偏薄。如同樣是裙裝,夏天應著薄麵料的,而冬天則應該穿厚麵料的裙子。夏季服裝顏色以淺色、淡雅為主,冬季以偏深色為主,如深藍、藏青、咖啡等色。

  服飾協調是展現美感的一門藝術,是合乎服飾禮儀規範的必定要素。掌握其一定要求與方法,才能與審美要求相符合。

  著裝體現儀表美

  著裝,指服裝的穿著。但從禮儀的角度看,著裝有一定的要求,它不能簡單地等同於穿衣。它是著裝人基於自身的閱曆修養、審美情趣、身材特點,根據不同的時

  間、場合、目的,力所能及地對所穿的服裝進行精心地選擇、搭配和組合。根據不同場合,注重個人著裝的人能體現儀表美,增加交際魅力,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願意與其深入交往。同時,注意著裝也是每個事業成功者的基本素養。著裝整齊、整潔、合身完好,是體現儀表美的必然要求。除此之外,還應兼顧下列-些原則。

  (1)文明大方

  要求著裝要符合本國的道德傳統和常規做法。在正式場合,忌穿著過露、過透、過短和過緊的服裝。身體部位的過分暴露,不但有失自己身份,而且也失敬於人,使他人感到別扭或多有不便。

  (2)搭配得體

  要求著裝的各個部分相互映襯,自然協調特別是要恪守服裝本身及與鞋帽之間約定俗成的搭配,在整體上盡可能做到完美、和諧,展現著裝的整體之美。

  (3)個性特征

  個性特征原則要求著裝適應自身形體、年齡、職業的特點,揚長避短,並在此

  基礎上創造和保持自己獨有的風格,即在不違反禮儀規範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麵可體現與眾不同的個性,切勿盲目追逐時髦。

  西服穿著的規範

  西服是一種國際性服裝。一套合體的西服,可以使著裝者顯得瀟灑、精神、風度翩翩。那麽,怎樣穿西服才算得體呢?

  (1)講究規格

  西服有二件套、三件套之分,正式場合應穿同質、同色的深色毛料套裝。二件套西服在正式場合不能脫下外衣。按習俗,西服裏麵不能加毛背心或毛衣;在我國,至多也隻能加-件“v”字領羊毛衣,否則顯得十分臃腫,以致破壞西服的線條美。

  (2)穿好襯衫

  與西裝配套的襯衫領子要硬紮、挺括,不要翻在西裝外,不能有汙垢、油漬。

  襯衫下擺要放在褲腰裏,係好領扣和袖扣。襯衫衣袖要稍長於西裝衣袖,通常要長出0.5~1厘米,領子要高出西裝領子1~1.5厘米,以顯示衣著的層次。

  (3)係好領帶

  西裝脖領間的“v”字區最為顯眼,領帶應處在這個部位的中心,領帶的領結要飽滿,與襯衫的領口吻合要緊湊,領帶的長度以係好後下端正好觸及腰上皮帶扣上端處為最標準。領帶夾一般夾在襯衫第三粒與第四粒扣子間為宜。西裝係好紐扣後,不能使領帶夾外露。

  (4)用好衣袋

  西服上衣兩側的口袋隻作裝飾用,一般不放物品,否則會使西服上衣變形。西服上衣左胸部的衣袋隻可放裝飾手帕。有些物品,如票夾、名片盒可放在上衣內側衣袋裏,褲袋亦不可裝物品,以求臀位合適,褲形美觀。

  (5)係好紐扣

  西裝的紐扣有單排和雙排之分。雙排扣的西服要把紐扣全部係上,以示莊重。

  單排兩粒扣,隻扣上麵一粒紐扣,三粒扣則扣中間一粒,坐下時可解開。單排扣的西服也可以全部不扣。西方人士認為衣服上紐扣的數目必保持單數。

  (6)穿好皮鞋

  穿西服一定要穿皮鞋,而且褲子應蓋住皮鞋鞋麵。不能穿旅遊鞋、輕便鞋、布鞋或露腳趾的涼鞋,而且皮鞋應配上合適的襪子,男士宜著深色線織巾筒襪,切忌穿半透明的尼龍或滌綸絲襪。

  職業裝的穿著規範

  穿著職業服裝不僅是對服務對象的尊重,同時也使著裝者有一種職業的自豪感、責任感,是敬業、樂業在服飾上的具體表現。規範穿著職業服裝的要求是整齊、清潔、挺括、大方。

  (1)整齊。服裝必須合身,袖長至手腕,褲長至腳麵,裙長過膝蓋,尤其是內衣不能外露;襯衫的領圍以插入一指大小為宜,褲裙的腰圍以插入五指為宜。不挽袖,不卷褲,不漏扣,不掉扣;領帶、領結、飄帶與襯衫領口的吻合要緊湊且不係歪;如有了號牌或標誌牌,要佩戴在左胸正上方,有的崗位還要戴好帽子與手套。

  (2)清潔。衣褲無汙垢、無油漬、無異味,領口與袖口處尤其要保持幹淨。

  (3)挺括。衣褲不起皺,穿前要燙平,穿後要掛好,做到上衣平整、褲線筆挺。

  (4)大方。款式簡練、高雅,線條自然流暢,便於崗位接待服務。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