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兄弟之情的破裂

  20世紀20年代初期,魯迅主持並創立了一些文學刊物和社團,而且扶植很多青年,但後來有的社團內部分裂,他細心培育過有些青年,後來卻在他困苦的時候落井下石,真是讓魯迅心痛不已!

  但是最令魯迅心痛的,這種莫測之變竟然發生在家庭之內,兄弟之間。可想而知,這給他的打擊是多麽的疼痛。

  在那之前,魯迅的悲哀和寂寞都是來自個人和社會環境的,現在卻來自最親近的人,幾十年長相守的手足,原來一直並肩戰鬥的“友侶”,這才是最令人痛惜和傷心的!

  魯迅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兩人年齡差不多,從童年的時候直至“五四”時期,都走著差不多的人生道路。他們都去上新學堂,都到日本留學,都麵對著相同的曆史任務,而且在日本時期奠定了相當一致的思想基礎。

  他們都熱愛文藝,有著共同的反封建、要求個性解放和改造社會的理想。他們在留日和“五四”時期,能夠並肩戰鬥,成為當時文壇上耀眼的“雙子星座”。

  作為哥哥的魯迅一直很關心周作人的成長,無微不至地幫助他。周作人從日本回來後,一直都在紹興教書。1917年,在魯迅和許壽棠的推薦下,由魯迅匯寄路費,周作人來到北京大學,成為特聘教授。

  在一開始幾年裏,他們兄弟間的情誼,已經從少年時的相依為命,青年時的共宿共讀,發展到在學術上相互切磋,在事業上攜手前進的階段。

  他們共同反對封建思想、文化,提倡新文化、新文學。“周氏兄弟”,同為偷青邦的重要撰稿人,是“五四”文壇上的兩顆明星。

  在魯迅居住北京期間,他和周作人信件往返頻繁,共有260多封,魯迅還經常給他郵寄書刊,可見他對二弟何等關懷。周作人初到北大任教時,總是先寫好講稿。讓魯迅修改,有時魯迅還給他謄寫。

  自從周作人帶著妻子羽太信子回到中國後,魯迅一直負擔他們全家生活的費用,還經常匯款到東京,接濟羽太家的老人,資助她弟妹讀書。

  1919年,為了全家人能定居北京,實現早年曾經許諾的三兄弟共同生活,永不分家的夙願,魯迅多方奔走,花了4000元買下並修繕了八道灣的房子。這些錢除了有賣掉紹興故宅所得,還用去了魯迅多年的積蓄,甚至向銀行貸了款。

  魯迅之所以不惜花費巨款,買了這個院子,是因為房間多,空地大,適宜兒童活動和玩耍。這時他自己並沒有子女,倒是兩個弟弟有子女,而周作人已有一子兩女。

  房子修好後,周作人便帶著妻子、兒女和妻舅一批人,從日本遊玩完畢回到了北京,這一家人就這樣獨占了後院整幢房子。

  1919年11月,魯迅搬入八道灣以後,為了全家和睦,他把自己的薪水都交給羽太信子支配。那時他們兄弟兩人的收入,每月約有600元。但羽太信子揮金如土,雇了許多的男女傭人,什麽東西都要去日本商店買,大小病都要請日本醫生。所以月月虧空,總需要魯迅到處借錢,而周作人卻不聞不問。

  有一次魯迅借到錢,連忙坐黃包車拿回家,卻看見醫生的汽車從家裏開出去,他不免感慨地說:“我用黃包車運來,怎敵得過用汽車帶走的呢?”

  魯迅對待別人很誠懇,對於不合理的事情;他要提出來,要正確處理各種問題,就不免要觸犯羽太信子,這也就招來了周作人的不滿,因此就受到許多折磨和打擊。

  魯迅很愛孩子,他買糖果給周作人的小孩吃,羽太信子不讓他們接受,而讓扔掉這些糖。魯迅還聽到她對孩子的斥責:“你們不要到大爺的房裏去,讓他冷清煞!”

  孩子們是天真的,不明白什麽叫“讓他冷清煞”,還是要偷著到大爹的房裏去。這仿佛又成了魯迅的罪過。後來魯迅對增田涉談到這些往事;說到糖果被扔掉時,十分感慨地說:“好像窮人買來的東西也是髒的。”

  這使聽講者不由想起魯迅常說的“寂寞”這個詞的深沉含義。

  在和周作人夫婦的相處中,他如牛負重,卻得到了相反的回報,這令人心寒。1923年7月24日,魯迅開始和周作人一家分開吃飯。

  又過了5天之後,周作人捧著一封寫好的信,走到前院魯迅的屋裏,要求從此跟他斷絕往來。魯迅讓他當麵作出解釋,可是他回過頭去,慌慌張張地走了,以後就始終避不見麵。

  因為周作人輕信了有些神經質的羽太信子的話,終於把長兄逼入困境。兄弟的決裂令魯迅充滿了痛苦與憤怒,他默默地犧牲了自己,而自己幫助過的兄弟竟會這樣蠻橫地對待自己,實在太出乎意料了。

  魯迅不能忍受這無端的屈辱,決定搬出這個宅院。他通過自己的學生許欽文租來了磚塔胡同61號的空房子,這棟小房子,顯得十分擁擠。

  這時周建人也已經離開八道灣,去上海商務印刷館工作了,這樣,周作人一家就獨占了魯迅用巨款買來的全部房子。

  魯迅的母親仍和周作人一起住,雖然他們雇了幾個傭人,但是老人卻仍需自己料理生活。後來老人病了,周作人夫婦也很少照顧。於是周老太太哭著來找魯迅,有時就在這裏住下看病。

  由於心情不好,又得為生活奔波,魯迅大病一場,就是在病中,也不能休息。老太太住不慣租來的房子,魯迅就帶病到處看房子,在朋友的幫助下買下了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的房子,加上翻修,花了800元。

  這個價錢僅是原來八道灣房價的四分之一,由於當時魯迅手頭拮據,還是都向朋友借的,直至去廈門任教時才還清。

  雖然魯迅和周作人決裂了,但他因為周作人對新文化事業尚起一些積極作用,還是把私事放在了次要地位,繼續與弟弟處於同一個文學團體中。而且他還始終保有手足之情。

  這一點,周作人也意識到了,後來他評價魯迅是借男女愛情的悲劇來哀悼兄弟恩情的斷絕。後來魯迅又寫小說《弟兄》,實際上是在追念自己對周作人得病的憂思,表示隻要弟弟有難,仍可以向他尋求幫助。周作人也很清楚這一點,他自己說《弟兄》所寫,“十分之九以上是‘真實’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