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章 一瓢冷水

  1

  林嘉豪在公司觀察了一段時間,走訪了一些部門,又訪談了部分員工。他發現林氏集團在管理方麵還比較粗放,還存在不少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因為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導致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強,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並不高,甚至在很多部門都存在出工不出力、得過且過的現象。

  那些突出問題具體而言他認為至少有幾個方麵:

  沒有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公正透明的用人製度。集團雖然也有人力資源部,但人力資源部真正發揮的作用並不大,除了做做人才招聘、存放員工檔案這類簡單的事情之外,並沒有真正起到人力資源的作用。既沒有任何的人力資源配置,也沒有科學完整的績效管理體係,更沒有合理的用人製度和晉升製度,在提拔幹部方麵更是完全說不上話,基本上還是由幾個集團高層領導說了算。最重要的是,整個企業管理體係中家族式管理的成分太重,高管當中的幾個重要崗位全都被家族成員把控。他的叔叔林耀宗是集團副總裁;另一個副總裁則是母親的親弟弟、他的舅舅黃德坤;財務總監又是他的堂姐林嘉英;父親的表弟陳思科又是集團下屬藥業公司的總經理;集團下屬房地產公司總經理梁亞軍又是林耀宗的小舅子……整個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當中,家族成員的麵孔無處不在。由於這些家族成員都在企業中身居要職,他們又吸納各自的親屬或親信進入相關部門,擔任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形成各自的勢力範圍,比如陳思科的很多親戚都是藥業公司的部門經理。因為這樣一個盤根錯節、近親繁殖的家族管理體係,導致很多普通員工感覺在企業中看不到任何前景,覺得自己再怎麽努力也進不了核心階層,永遠隻能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因此很多員工都缺乏工作幹勁和闖勁,領一天工資幹一天活的想法在員工中普遍存在。

  薪酬製度不合理,部門經理以上管理幹部與普通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太大。這也是很多底層員工普遍反映的一個熱點問題和焦點問題。部門經理一年收入十幾萬、二十萬,高管一年幾十萬、上百萬,普通員工的月薪才一兩千,很多才1500元左右,製藥廠車間工人的月薪甚至還不到1000元,隻能維持基本生活、剛好夠吃飯。這一點也是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如此規模的一家大企業、集團公司,車間工人的收入卻連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說出去可能都沒人相信。

  沒有建立完善的企業培訓體係。林氏集團雖然是一家年產值達10億元的企業,在五通市和全省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令人驚訝的是:竟然沒有建立任何的企業培訓體係,員工培訓方麵幾乎還是一片空白。所謂的培訓也僅僅停留在部門會議、集團全體員工大會這些方麵。如此一來,員工無法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也無法灌輸到全體員工身上。在其它企業越來越重視員工培訓的今天,這麽一家大企業竟然沒有企業培訓體係,也是讓人不可思議的。

  企業文化建設還有待加強。林氏集團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麵還僅僅停留在公司名稱、標識、招牌、統一服裝、建立網站等簡單的物質文化方麵。在公司願景、精神理念、價值觀等精神文化方麵沒有完善,很多方麵幾乎還是一片空白。而精神文化才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員工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企業發展進步的強大力量。就是物質文化方麵也做得很粗糙,比如企業網站這一塊,還存在有網站無內容的問題。很多行業新聞、企業內部新聞和信息都還是3年前的老黃曆,沒有任何更新,網站的流量很小,幾乎就是形同虛設。

  因此他想對這幾方麵重點進行改革和改造。比如在人力資源管理、用人製度方麵,他希望是以製度為準繩,建立健全一套科學合理、完整完善、公正透明的用力製度和晉升製度。隻能任人唯賢,不能任人唯親。隻認能力和品德,不分親疏,有能力的人一定要重用。不能讓太多的家族成員和他們的親屬、親信在團隊中把控重要職位,重要崗位應該實行競聘上崗、綜合考核,堅持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原則。同時還要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薪酬製度和員工獎勵製度,改變部門經理以上管理人員與普通員工工資差距過大的局麵,提升底層員工的工資。另外再建立健全科學完善的企業培訓體係和培訓製度,加強企業內部培訓的同時,多給員工提供和創造外出深造的機會,提高員工的文化、業務水平,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完善企業文化建設,更重要的是加強精神文化建設,使員工形成統一的價值觀念,增強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並最終形成企業強大的精神力量。

  林嘉豪發現,員工對薪酬和用人這兩方麵的意見比較集中,反應也最強烈,是普遍反映的焦點問題。別說是普通員工,就連一些部門經理對此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說現行製度就已經很好,有的卻說存在諸多不公平,無法調動工作積極性。

  比如集團的廣告宣傳部經理張林成作為部門經理,對薪酬待遇的意見也很大。林嘉豪找他談話的時候,他開口便說:“林總我知道您是留學回來的人,見過大世麵,通情達理,所以我不怕跟您說。我覺得我們公司的工資待遇確實不合理,存在很多不公平。就說我自己吧,我作為集團的廣告部經理,在所有部門經理裏麵的待遇是最低的。”

  林嘉豪問:“你的工資是多少?”

  “說出來都沒人信。年薪還不到6萬。”張林成攤開手說,“其他的部門經理都是10多萬、20萬,我連他們的一半都不到。你說我幹活怎麽會有積極性?我說我沒有想法那是假的。”

  林嘉豪說:“你的情況你向上麵反映過嗎?”

  “反映過。”張林成說,“我以前找過黃副總裁,也找過總裁,他們都說我這個部門是不產生效益的部門,甚至還是個花錢的部門,所以當然就不能夠和其它部門相比。說實話,他們這個觀點我是不能夠接受的。什麽叫產生效益的部門?產生效益的標準是什麽?是不是要直接給公司賺錢回來才能算是產生效益?”張林成說著說著就顯得有些激動,手指間夾著的煙抖動不止,煙灰全掉到地上,“我們廣告部花錢那也是為了擴大公司的影響力,又不是為了我自己花的錢……廣告部宣傳企業和產品、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等等這些算不算產生效益?如果不算,那沒有廣告宣傳行不行?我覺得公司既然把我放在部門經理的位置上,就應該一視同仁。我不苛求和別的部門經理平起平坐,但懸殊也不能太大了吧?我連人家一個零頭都不到,我就有些鬱悶,幹活就沒多少積極性。不瞞您說,除了幹完我分內的活,我根本沒什麽積極性去考慮其它的事情。”

  林嘉豪遞給張林成一支煙,微笑著說:“好的。你反映的情況我找時間會和總裁說一下的。”

  張林成快言快語道:“我希望公司能夠重視並解決這個問題,要不過完年我就撤了。其實像我這樣的人,隨便出去找一碗飯吃還是不難的。要不是對公司有感情,我早就撤退了。”

  張林成的問題答案其實已經很明確了。顯然在父親他們眼裏,廣告部不但不能給公司賺回真金白銀,而且還是個花錢的部門,所以待遇自然就要比其他部門經理低。林嘉豪不知道父親他們是怎麽考慮的,一家這麽大的集團公司,廣告宣傳部其實是至關重要的。企業文化的建設、品牌的建設、廣告宣傳等多方麵其實都與廣告部息息相關。林氏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做得不到位,可能就和張林成對公司的薪酬製度有看法、消極怠工有著很大關係。一個人一旦帶著某種情緒工作,又怎麽能夠把工作做好呢?

  普通員工這方麵,集團辦公室有個叫黃娟的文員對工資待遇的意見特別大,她的意見基本上也代表了大多數普通員工的聲音。林嘉豪約見她的時候,她一進辦公室就直截了當地說:“林總,我覺得我們的薪酬製度確實是太不公平了。我們累死累活一個月下來還拿不到兩千,那些部門經理動不動一年就拿十幾、二十萬。我們才這點工資,現在物價這麽高,叫我們怎麽生活?剛好夠夥食費。要到哪個牛年馬月才能買得起房子?讓我們怎麽能夠看得到希望?滴水不成海,獨木不成林,如果沒有我們普通員工的努力付出,他們當什麽經理?企業怎麽能夠運轉?我們不求能發財,最起碼也要維持基本生活吧?幹個十幾年下來至少也能夠按揭一套房子吧?我都幹了五六年了,一分錢都存不下來,是典型的‘月光族’。”

  林嘉豪說:“除了跟我反映,其實你還可以跟你們劉主任反映一下呢。”

  “劉主任?哼,他才懶得理我們呢。”黃娟有些輕蔑地說,“我們跟他說過好多次了,他每次都是打哈哈……他呀,自己吃飽了,才懶得管下麵的人死活呢。”

  林嘉豪說:“那好。你反映的情況我一定會向總裁匯報的,或者在會議上提出來的。”

  “林總,我向您反映的情況不僅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底層的很多員工都這麽認為。隻是有些人怕丟飯碗,不敢說而已。”黃娟說,“我這個人就不一樣,我有什麽就說什麽,不怕丟飯碗。林總您不要怪罪我就行。”

  “你說吧。沒事的。”林嘉豪微笑著補充道,“你放心,我們絕不會讓敢說真話的人丟飯碗的。”

  黃娟想了想說:“您看看藥業公司那些車間工人,才多少錢一個月?除了那些班組長的工資稍微高一點之外,底層工人還不到一千塊!在這個城市裏麵,一千塊錢能幹什麽?連吃飯都不夠!你讓人家怎麽活?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這些人千萬不能生病,一生病就隻能等死咯!”

  黃娟的話說得林嘉豪臉上竟有幾分發熱。堂堂的林氏集團,普通工人的月薪連1000元都不到,這確實是不合理的,也是他根本就沒想到的。心想這件事情一定要跟父親好好提提才行。

  在員工給用人製度提建議方麵,藥業公司研發部有個名叫文成書的小夥子說的話更尖銳:“我原以為在民營企業工作是不用搞關係的,誰知道也是一個鳥樣!像我們這種人,光有能力、努力有什麽用?我是中國藥科大學的研究生,又有什麽用?幹活就想到我們,好事從來不會想到我們。”

  林嘉豪說:“你能不能說得具體點?”

  文成書想了想才說:“林總,我不是背地裏說人壞話,有些話本來不想說的,但我實在是忍不住。”

  林嘉豪說:“你說吧。我們隨便聊聊,你不要有顧忌。”

  文成書說:“我覺得我們公司在用人方麵完全沒有章法,整個就是任人唯親。我們部門的經理為什麽能當經理?他有什麽能力?一個中專生,又不是學藥的,而且還隻是個衛校畢業生。但人家是老總的親戚,就憑這一點,人家就能當研發部經理。唉,我還是不說了……”

  林嘉豪說:“你說吧。沒事的,我隻是向你了解一下情況而已,你不要有什麽顧忌。”

  “我倒是什麽都不怕。大不了就走人。其實也不關我的事,我隻是看不慣而已,既然林總叫我們反映情況,我就向林總反映一下。”文成書點上一支煙,吸幾口,話也開始顯得有些激動,“我們原來的趙經理是藥業公司的元老,公司有目共睹的科技能人。就是因為不擅長拍馬屁、投機鑽營,最後竟然搞得在公司混不下去,被陳思科給擠走了。現在的經理陳思弟就是陳思科的堂弟,狗屁都不懂,隻會搞關係、拍馬屁,當什麽研發部經理?要不是靠吃以前的老本,公司的研發這一塊恐怕早就停滯不前了!”

  文成書的話讓林嘉豪感到震驚。如果事實確實如他所言,這就不是一個小問題了。技術創新才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實力,特別是對藥業公司而言,研發部門無疑是技術創新的核心部門,顯得舉足輕重。如果連研發部這種專業性極強的部門都讓外行人掌管,導致研發停滯不前的話,企業的技術創新也就會停滯不前,總有一天會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想到這裏,林嘉豪說:“謝謝你的建議。如果公司確實存在你反映的情況,我想我們會努力改變這種局麵的。”

  文成書說:“他們都說林總您是海歸,思想比較開明,也務實,我才敢跟您說這些。要是別的領導,借我一百個膽我也不敢說,我也沒必要說。我一個普通打工仔,關我什麽事?”

  林嘉豪說:“謝謝你的建議。以後有什麽好的想法和建議你就盡管跟我提吧。在網上說也行。”說完就把自己的MSN寫給文成書。

  文成書卻說:“我不用MSN的,我告訴你QQ號吧。”說著就寫了個QQ號碼給林嘉豪。

  林嘉豪在心裏想,真沒想到企業管理中存在這麽多的問題,而且越深入了解問題就越多,看來得好好跟父親反映反映才行。這些問題不解決,就會成為製約企業發展的絆腳石,甚至是隱藏在企業管理中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威脅。

  2

  但是林嘉豪還沒來得及找父親,他的叔叔和堂姐先找他了。幾天後的一個下午,他剛進到辦公室,林耀宗和林嘉英就拉著臉走進他辦公室。林耀宗一坐下來就開門見山地說:“嘉豪你想讓公司發展得更好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你的一些想法可能過於簡單、過於理想化。我們希望你不要聽下麵那些人的一麵之詞。”

  林嘉英也說:“是啊是啊。他們嫌工資低了,可以不在我們這幹嘛!現在哪裏還找不到人幹活啊?”

  林嘉豪搞不懂叔叔和堂姐怎麽這麽快就得知了自己走訪員工、想對公司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的消息?就敷衍著說:“我也隻是先隨便走訪一下而已,具體情況還要跟大家討論的嘛。”

  “我也隻是先提醒一下你。做事要考慮周到、全麵,不可意氣用事。”林耀宗噴著煙霧,慢條斯理地說,“比如說用人製度這一塊,你說不合理、不公正,其實是很難說的。我們畢竟是民營企業,又不是國企,怎麽樣做才算合理?才算公正?不用我們的家族成員、用外人,難道就能完全做到合理和公正了嗎?照樣做不到。”林耀宗抖抖煙灰,語重心長地說,“嘉豪啊,你長期在國外,對我們的企業還缺乏了解。作為民營企業,不用自己家的人是不現實的。國企還任人唯親呢。一些重要的崗位,如果拿出來競聘,會亂套的。”

  “是啊是啊。”林嘉英點頭不止,“管理模式的東西,其實說不上哪個才是最好的,我覺得隻要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不管什麽模式,一定要符合我們企業的實際情況才行。有些東西看上去很先進,真正用在我們企業未必可行,說不定還水土不服,帶來負麵作用呢。我知道很多人早就說我這個財務總監不夠專業,盯上了我的位子,說要找個有注冊會計師資格的人來幹。其實那些個本本都是假的,關鍵要能做事。總裁不是經常說‘學曆不代表能力’嗎?”林嘉英沉思了一下,最後補充道,“要是公司將來確實要搞競聘的話,我會第一個辭職的,我才不想和別人爭來爭去呢。不就是一個財務總監嗎?他們誰愛幹誰幹,我無所謂。”

  林嘉豪沒想到改革還未真正開始,隻是在調查摸底階段,連討論階段都還沒到,就遭到了反對。反對者不是別人,而是他最親近的人,一個是親叔叔、一個是親堂姐。他們的目的很明顯,態度也很堅決,就是讓他不要推行所謂的企業管理模式改革,就此打住。

  看來,事情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簡單。要想在林氏集團推行改革,改變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引進新鮮空氣,恐怕很難。想到這裏,他微微一笑說:“叔叔、嘉英姐,其實我所說的競聘也不是說一定要從我們自己開始競聘,我隻是對用人製度這一塊有這麽個總體設想而已,具體情況大家還要討論。我覺得我們集團的人力資源管理這一塊確實是做得比較薄弱的。我隻是想改變這種局麵。”

  “嘉豪你的心情我理解。年輕人意氣風發,想幹一番事業。是好事。”林耀宗笑了笑說,“但我還是那句話,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要切合實際。有些東西真正實施起來,不是你想象的那麽簡單的。我覺得你還是先跟你爸通個氣,大事最好由他來定奪。你不要聽那些員工發太多的牢騷,這樣容易影響團隊的軍心。”

  林嘉豪說:“好的。我會向我爸匯報的。”

  送走林耀宗和林嘉英,林嘉豪點上一支煙,煙霧繚繞間,他陷入了沉思。老實說,林氏集團存在的問題確實是很多的,特別是企業管理這方麵,很多東西都還是很粗放式的。基本上還停留在“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初級階段。這種家族式的企業管理模式,與封建帝王管理國家的模式是一脈相承的。

  想到這裏,林嘉豪轉念又一想:但是為何林氏集團能夠做得這麽大呢?特別是製藥這一塊,在全國範圍內的知名度都是很高的。林氏集團發展壯大的動力源泉是什麽呢?是靠什麽取得成功並維持下來的呢?難道正是家族式管理嗎?難道真的是存在就是真理嗎?真是搞不懂。

  但是林嘉豪內心裏還是想改變企業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對他調查了解到的那幾方麵進行改革。民營企業在創業初期,采取家族式管理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但是企業要想發展得更強大,實現永續經營,必須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由家族式管理過渡為現代化管理。世界上任何一家成功的企業都必須經曆這麽一個蛻變的過程。林氏集團也應該如此。

  想到這裏,林嘉豪打算把他的想法和父親進行溝通。在征得父親的認可和許可的前提下,在企業中推行改革。

  3

  林嘉豪把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地分析,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加上自己的設想,做了一個方案呈給父親。林耀祖看了幾眼就說:“好吧,晚上回去我再認真看看吧。你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很多東西還不夠成熟。耀宗和嘉英都已經找過我了。我覺得他們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用人製度這一塊,要完全做到科學合理、公正透明,那是很難的,也是不實際的。國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都做不到,別說是我們這種民營企業。”林耀祖隨意翻了翻方案說,“建立健全企業培訓體係、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這些想法還是不錯的,我們這些方麵做得確實還不夠。你可以督促相關部門先把這些方麵抓一抓。”

  林嘉豪聽得出來,父親的話是在避重就輕地敷衍他,就心急火燎地說:“爸爸,我覺得我們企業的管理模式這方麵也應該好好地改革一下,改變一下用人製度。因為我們集團家族式管理的成分確實太重了。家族成員在公司擔任重要職務的人太多,高管當中幾乎都是家族成員的麵孔。”

  林耀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點上一支煙,深深地吸一口,才說:“你說的這方麵其實我也知道。但是有些位置你是不能不用自己人的。不管白貓還是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隻要企業能賺錢、發展,什麽模式不模式都無所謂的。”

  林嘉豪說:“在企業創業初期,采用家族式管理是正常的、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我們就應該逐步由家族式管理過渡到現代化管理。我們集團都發展到這麽大了,卻還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這是不正常的。”林嘉豪也點上一支煙,接著說,“家族式管理模式的企業普遍存在的任人唯親現象、圈子文化,在我們林氏集團也普遍存在。因為一些重要職位都是由家族成員把控,這些家族成員又任用他們的親屬或者親信把控相關部門的職位,形成自己的小圈子。這樣就導致企業員工中親疏有別,使其他不是企業家族成員嫡係或者親信的員工看不到前景,心灰意懶甚至離心離德。我專門了解過,我們集團很多員工都存在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心態,跟我們的家族式管理有很大關係。”他吸幾口煙,想了想又說,“讓平庸的家族成員在企業中身居要職,讓外行指揮內行、能力弱的人領導能力強的人,導致精英人才進不了企業的核心管理團隊,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最終就會使員工隊伍對高層管理人員甚至整個企業失去尊敬。員工心裏就會產生給人打工、替人賣命的消極思想,有能力的員工就不會安心在企業長久地幹下去,最終造成人才的頻繁流失。比如藥業公司那邊就是這樣,讓一些不懂行的人擔任重要部門的經理,真正有能力的人卻遭到排擠,最後隻能離開公司,我覺得這是不正常的……”說到這裏,他似乎忘記了他是在跟父親談話,而是在發表一通演說,越說越激動,“企業不是分派係、搞政治鬥爭的地方,用人的第一原則應該就是看能力,而不是靠拍馬屁、搞關係。讓有能力的人混不下去,會拍馬屁、搞關係的人得勢,對企業的傷害是很大的……”

  林耀祖不斷地抽著煙,點著頭,並不答話。

  林嘉豪想了想,接著說:“更重要的是,家族式管理由於沒有民主的決策製度和氛圍,管理不規範,隨意性太大,容易形成獨斷的決策,容易導致決策失誤,往往因為老板或某一個人的失誤而給整個企業的發展帶來危險。另外,由於家族成員掌控的圈子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管理是以人際關係為導向、而非以工作能力為導向,因此跟上司的個人關係往往大於工作能力,人情大於規章製度……這些都是我最近了解到並思考過的問題。”林嘉豪把煙頭摁滅在煙灰缸裏,最後說,“因此我覺得我們集團應該打破家族式管理的局麵,盡快改革用人製度,甚至引進職業經理人,建立一支職業經理人管理團隊。”

  林耀祖抖抖煙灰,清清嗓子說:“嘉豪你說的這些問題我相信都存在,其實我以前也考慮過這些問題。也想過要進行一些改變。”林耀祖把半截煙擺在煙灰缸邊上,兩隻手扶在沙發上說,“其實,家族式管理也並不是一無是處,也有它的很多優點。比如決策效率比較高,做決策不需要討論來、討論去,甚至一個人都能拍板,能夠搶占先機。它還有成本上的優勢,因為擔任高管的一些家族成員本身就是股東,在薪酬方麵遠遠低於外聘的高管,卻比外聘高管更富有責任心、更能盡心盡力。另外就是親情文化濃厚,管理人員更懂得知恩圖報,不像有些外聘人員那樣拿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純粹就是有奶就是娘。”林耀祖拿起半截煙,半眯著眼睛吸幾口又說,“更重要的是,家族式管理能夠讓企業的管理權和決策權高度集中,使企業的控製權不落入外人之手。我說的這一點你可能現在還無法理解,以後你就會慢慢理解的。我不是不相信外人和職業經理人,聘請職業經理人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德才兼備的職業經理人確實能夠給企業帶來新鮮空氣和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如果碰上一些有才無德的職業經理人,那對企業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甚至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我們五通市有個例子你可能不知道。有家食品企業的老板就是聽信專家的話,大刀闊斧地改革企業的管理模式,由家族式管理過渡到現代化管理,讓自己的家族成員全部撤離管理團隊,完全啟用外聘的職業經理人團隊。結果那幫心術不正的職業經理人把他的企業搞得一塌糊塗,他還蒙在鼓裏。那幫職業經理人表麵上是為公司在工作,背地裏卻做一些損害公司利益的事情,甚至還大搞私撈、合夥侵吞公司的錢財。搞得老板最後隻能和職業經理人對簿公堂。此事當時在全市的企業界鬧得沸沸揚揚,是盡人皆知的事情。”

  林嘉豪說:“那個老板應該建立相關製度,對職業經理人的權限範圍和責、權、利做出明確的規定。監督他們。不能全不放權,也不能全部放權……”

  “你先聽我說完。”林耀祖擺擺手,把煙頭摁滅在煙灰缸裏說,“那個老板本身就沒多少文化,怎麽監督?那幫職業經理人都精明得很、鬼得很,要忽悠老板還不容易?”林耀祖停頓下來,清清嗓子,接著說,“家族式企業管理問題是比較多一些,但隻要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為企業創造利潤和價值,它就是合理的。另外,我們也必須首先給家族成員機會,因為你得依靠他們去給你打江山、保江山。在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你還得依靠自己人和你共度難關。像你叔叔、你舅舅他們這些人都是當年跟著我一起打江山的人,也都是公司的小股東。他們對公司的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也知道他們有些觀念跟不上時代,個人能力方麵也比較有限。但就算他們再沒能力,我們也不能讓他們下課吧?”

  林嘉豪說:“我覺得我們的企業要想長遠發展、永續經營,肯定得用製度管人,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公正透明的用人製度,引進更得力的經營管理人才。任人唯賢,使管理民主化、透明化。”

  “引進人才是可以的。事實上我們也一直在這麽做。我們采取的是民主集中製,既要民主,又要集中,在集中的前提下民主。該民主的地方我們就民主,該集中的時候就得高度集中。這不是獨裁和專製的問題,而是為了企業利益的需要,為了企業長治久安的需要。”林耀祖喝了一大口茶,掃了林嘉豪一眼說,“嘉豪啊,對用人製度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是可以考慮的,但是要徹底做到競聘上崗、唯才是用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實際的。我們用一個人,不光要看他的能力和水平,還要看他的品德、看他對企業的忠誠度。另外,普通員工我們隨便可以在外麵招聘,但是高管這一塊是不容易招聘的,也是不能隨意更換的。比如薪酬這一塊也是,要徹底做到一碗水端平是很難的,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做到。”林耀祖又點上一支煙,語重心長地說,“嘉豪啊,你要記住,作為一名領導者、一個老板,用人永遠都是丟車保帥的藝術。哪些人你該重視、哪些人你該輕視;哪些人你該重用、哪些人你該輕用、哪些人你該不用,你心裏要有杆秤。對於普通員工,他們愛發牢騷你就隨他們發去吧,不必太在意他們。完全遷就他們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

  林嘉豪說:“關於薪酬問題,有些員工反映部門經理以上管理幹部與普通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太大,我覺得他們說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普通員工才一兩千,車間工人連1000塊都不到,生活都難以保障。高管卻動不動就幾十萬、上百萬。這種差距實在太大了,我覺得是不合理的。滴水不成海,獨木難成林,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普通員工的努力,又怎麽會有企業的發展呢?我覺得應該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薪酬體係來保障普通員工的薪酬待遇,適當增加普通員工和底層一線工人的工資和福利待遇,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林耀祖把剛吸了幾口的煙就摁滅在煙灰缸裏,擺擺手,顯得有些不耐煩了:“嘉豪,員工的話你是不能偏聽偏信的。要是完全聽他們的,我們就不用辦企業咯。你要記住:我們是辦企業的,不是開慈善機構的。我們是商人,不是慈善家,更不是佛菩薩。商人做生意、辦企業的目的就是追逐利潤、多賺錢,商業的本質就是讓利益最大化。哪個不想工資高?1000塊的想2000塊、2000的想3000,3000的還想更高。人心不足蛇吞象,對於他們的要求,你是永遠都滿足不了的……企業和員工之間是雙向選擇的,企業可以選擇員工,員工也可以選擇企業,他們的去留是自由的。別說是月薪不到1000塊,隻要他們自己願意幹,就算是不到100塊,我也不會體惜他們,因為是你情我願的。我們可憐員工,誰來可憐我們?如果他們覺得自己確實幹不了,就走人嘛。現在招個人還不容易?人才市場整天都人擠人,隨便收一次材料就是一車。”

  聽到從父親口中說出這樣的話,林嘉豪突然間覺得父親身上有著一種可怕的陌生。這就是被自己從小當成榜樣去仰視、去崇拜的父親嗎?父親口口聲聲都是賺錢、利潤、利益,難道他眼裏就隻有金錢和利益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沒有底層工人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又怎麽會有企業今天的輝煌?難道父親對底層工人就沒有一點憐憫之心嗎?

  很顯然,在這個話題上,林嘉豪和父親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了。再談下去也沒有任何意義。回到自己辦公室,背靠在皮椅上,他陷入了沉思。心想看來自己想在林氏集團實行改革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父親根本就不認可他的想法,更不會支持他的做法。他花費了那麽多精力和心血去做的那個方案,在父親看來,也許就是一堆廢紙而已。從他和父親的談話中,他感受到了父親某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比如父親對家族式管理模式的認可、不願意給普通員工漲工資的理由,等等這些,他要想改變父親的觀念,可能性幾乎為零。在父親麵前,他感覺自己更像是一個小學生,連助理都不是。父親油鹽不進,他所有的建議都沒有用。

  想到這裏,林嘉豪突然覺得自己很失敗、很悲哀,心裏更是鬱悶至極。心想自己堂堂一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高材生,既然在自己家的企業中推行一點小小的改革都無法實現。隻能按照父親既定的程序每天上班下班,做一些在他看來意義不大的瑣碎事情。這樣下去,又有何意義?

  4

  這樣維持了一段時間,林嘉豪覺得自己的理念與父親的理念是兩條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兩個價值觀完全相反的人。父親永遠不會接受他的觀念,更不會按照他說的去管理企業、進行改革;他也難以接受父親的觀念,更不想按照父親既定的程序去工作和生活。他甚至覺得在父親的企業中呆下去簡直就是浪費時間、折磨自己。他想到了自主創業。但是當他剛把這個想法告訴父親時,父親就說:“我覺得你這個想法是多此一舉。你是我的兒子,林氏集團這麽大的企業將來都是你的,你還去創什麽業?”

  林嘉豪說:“林氏集團畢竟不是我打拚出來的,我想親手打拚出一份事業來。很多富豪的兒子其實都有自己獨立的事業,包括李澤楷這樣的人在內。”

  林耀祖搖頭不止,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說:“你不是李澤楷,我也不是李嘉誠。嘉豪,我覺得你不要整天去想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你還是先跟著我好好幹吧。多學一些東西,積累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曆。等你有能力單飛了,我會把整個企業都交給你的。等我退休之後,整個林氏集團都是你的。你還擔心什麽?”

  林嘉豪說:“爸爸,你可能還不明白我的意思。其實我需要的不是林氏集團的財產,或者是執掌整個企業的權力。我隻是想要一份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我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施、去控製的一份事業。”他借助著手勢,努力地表達著自己心中的意思,“哪怕隻是一個小小的公司,隻要是完全屬於我自己的就行。你能不能支持我一些資金,或者我跟你借錢都行。”

  “嘉豪,你的意思我明白。隻是你的想法還很幼稚。”林耀祖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你想實施什麽?你要控製什麽?你現在已經是林氏集團的總裁助理。跟我個一年半載之後,我就會讓你做副總裁,你完全可以控製整個林氏集團。你還想控製什麽?”

  林嘉豪感覺父親還是不明白自己的意思,甚至誤解了他的意思,就顯得有些激動:“爸爸,我覺得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完全是兩回事。理念不統一是很難相處共事的。當然你那一套對於你而言,也許是正確的,因為它畢竟使你取得了成功。但是對於我而言,我是不可接受的。爸爸,希望你能夠理解我的心情。”

  林耀祖也顯得非常激動,手舞足蹈地大聲說:“你考慮過我為什麽不接受你的想法嗎?那是因為你的想法太理想化、太主觀、太幼稚!你看看中國的民營企業,有哪家不是家族式管理的?我的這一套東西如果不行的話,又怎麽能夠把企業做得這麽大?年產值10個億?”

  林嘉豪不想再和父親辯論關於企業管理的問題,隻說:“既然你認為你的東西是很先進的,也不需要別人的建議。你幹嗎還要送我出國留學?”

  林耀祖點上一支煙,吸了幾大口才甕聲甕氣地說:“為什麽要送你出國留學?趕潮流。有錢人都送子女出國留學,大家都這麽做,我也隻能這麽做。我送你出國留學的目的並不是要你回來改變企業的命運,我的期望值沒有那麽高。我隻是想讓你在國外長長見識、學習一些國外的東西,能夠對企業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而不是讓你把書本上的東西生搬硬套到企業中來!把企業的管理模式改變個底朝天!嘉豪,不光是我們這個企業你改變不了,以後你就會慢慢知道,我們這個社會的很多規則都不是你想改變就能改變的。我們這個環境你是改變不了的,你隻能去適應它。你考慮問題不要太理想化……”林耀祖說著竟猛烈地咳嗽起來,他拍拍胸脯,喉嚨裏一陣咕嚕作響,吐了幾口濃痰後才說,“你知道嗎?我重用你叔叔、你舅舅、你堂姐他們這些人,吸納他們作為小股東,都是為了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為林氏集團服務,為了讓他們今後更好地協助到你。你要知道,親人畢竟是親人,外人畢竟是外人。”林耀祖又吸了幾口煙,接著說,“你長期在國外生活,對中國的情況還不太了解。中國是個講究親疏關係和裙帶關係的社會,很多大老板連小學都沒畢業,甚至是文盲,照樣能做大生意。靠什麽?關係。企業管理這一套的知識我相信你是學得紮實的,但具體到中國式的企業怎麽管理?怎麽經營?很多東西是書本上學不到的,更是美國學不到的。在中國做生意、辦企業,最重要的是什麽?你要記住,是關係。要維護好方方麵麵、裏裏外外的關係。就連很多外國人來中國辦企業都要搞關係,那些不搞關係的外國人之所以也能辦成事,那是因為他們是外資企業,人家不敢怠慢他們。”

  回到辦公室,林嘉豪心中感到很鬱悶、很迷茫。他像是突然間陷入了一片荒漠,找不到出口和方向。他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該怎麽走?難道就一直要按照父親給他設計好的道路走下去嗎?按照這個格局,隻有父親改變他,他根本改變不了父親的觀念,更改變不了林氏集團的管理模式。在如此強勢的父親麵前,人微言輕的他要想改造企業的管理模式,無異於螳螂擋車、以卵擊石。如此說來,他去美國留學、讀那麽多書又有何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文憑還不等於是廢紙一張?

  想到這些,林嘉豪真想找個地方好好地發泄一通。此時此刻,他真是滿肚子的悶氣。

  晚上,苦悶至極的林嘉豪在MSN上向導師柯林斯求教,柯林斯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說:“薑,慢慢來吧,什麽都會有個過程的。”

  林嘉豪痛苦地說:“關鍵是我父親他非常固執,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絲毫不願意接受我的觀念。比如家族式管理,在他看來,這是中國特色,是不可能改變的。”

  柯林斯說:“社會在進步,請相信中國也在進步,中國的企業同時也在進步。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正逐步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中國的企業也在逐步成長成熟起來。薑,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夠改變的。”

  林嘉豪說:“我現在甚至有些後悔當初沒聽你的話。我可能更應該留在美國。”

  柯林斯說:“可事實上現在你已經回到了中國。那你就麵對現實吧。我相信你一定行的。”

  蘇菲剛好也在線,她又問:“薑,你安排好了嗎?我什麽時候可以去中國了?”

  林嘉豪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蘇菲的問題。特別是現在,他腦子裏一團糟,更不想和父親提起這件事情,避免一旦父親不接受蘇菲,父子倆又引發一陣沒必要的爭論。想到這裏,他撒謊說:“你還是過一段時間再來吧。我現在很忙。真的。集團現在上馬一個新項目,由我在負責,整天都在外地出差。”

  “好吧。”蘇菲在那邊的表情顯得有些失望。

  手機響起,是錢圖的號碼,錢圖說:“嘉豪明天有空嗎?咱們自駕車去郊區玩玩怎麽樣?”

  林嘉豪這才想起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自己正好心煩,出去逛逛、散散心也好,就說:“好啊。”

  錢圖說:“我打聽到郊區有個農家樂不錯,菜很土、很地道。還可以釣魚。”

  林嘉豪說:“好啊。但是我不想開車去,也不想帶司機。幹脆我坐你的車去吧。”

  “也行。那明天早上我去你家接你吧。先這樣。”錢圖說完就掛了電話。

  5

  次日,林嘉豪和錢圖來到了郊區那家名為“農家田園”的農家樂,感覺還真不錯,雖然外表其貌不揚,裏麵的裝修卻非常講究。最重要的是,這裏空氣清新,視野開闊,有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

  席間,錢圖笑著問:“嘉豪你幹嗎不把你的美國女朋友帶回來啊?”

  林嘉豪說:“我怕過不了我爸那一關。”

  錢圖笑道:“不會吧?你爸連這種事也管嗎?”

  “他以前曾經說過不希望我找洋媳婦。我擔心他反對。”林嘉豪說,“你呢?什麽時候帶你女朋友出來給我們看看啊?”

  錢圖喝一口酒說:“女人倒是有幾個,固定的女朋友嘛,跟何祖期一樣,還沒有。不想找。幹嗎這麽快就找個女人來管製自己啊?我傻呀?”

  林嘉豪和錢圖說起了想對公司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卻遭到父親反對的事情,錢圖說:“你爸說的也有道理。其實我覺得你沒必要把你在美國讀書的那套東西用在你們家公司呢。”

  林嘉豪說:“你也這麽認為呀?”

  “你爸的想法有他的道理的。像我們這種民營企業,不搞家族式管理怎麽行?外人畢竟是外人,關鍵時候還是靠不住的。這樣的例子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不少。”錢圖說,“我家的企業也是家族式管理呢,高管幾乎都是我們家的親戚,清一色的三姑六婆。我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好啊?可能是你出過國,見的世麵多。其實中國的很多民營企業都是這樣的。”錢圖舉杯說,“嘉豪我覺得你還是慢慢適應吧。你爸說得沒錯,可能你的想法是有些理想化了。其實你們家的企業都那麽強大了,你還操這份空心幹嗎呀?你就按照你爸說的,好好跟著他學習就得了。你就等著將來接班做你的林氏集團大老板吧。”錢圖說完還在林嘉豪的肩膀上用力地拍了幾板。

  錢圖的話和父親的話竟異曲同工,讓林嘉豪更茫然了。難道自己的想法確實是太理想化、太幼稚了嗎?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嗎?

  他找不到答案。

  晚上躺在床上,林嘉豪竟然失眠了,翻來覆去都睡不著。他把玩著手中的手機,一遍遍毫無目的地翻看著存在手機中的電話號碼。翻到“小童”這個名字時,他愣了一下:這是誰呀?想了想才知道是上次和錢圖他們出去唱歌在夜總會認識的那個女孩兒。百無聊賴的他忍不住給她發了條短信:

  小童,你還記得我嗎?

  那邊沒有任何反應,林嘉豪搖頭苦笑,心裏罵自己:真可笑,一個逢場作戲的三陪女,每天接待過的男人如過江之鯽,誰還會記得你是誰啊?

  過了一陣,小童竟然回複了:

  怎麽不記得啊。陳老板啊,幹嗎不見你來玩了呀?嗬嗬。

  他突然又覺得自己真是自作多情,自討沒趣。一個三陪女,就算記得你,又能怎樣?無非也是記得你的錢包、希望你再次去消費而已。莫非你還對她動了感情不成?

  林嘉豪心亂如麻。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