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91節 如果有人說自己成了佛,聲稱要拯救蒼生,那他多半就是魔

  菜根原文

  縱欲之病可醫,而勢理之病難醫;事物之障可除,而義理之障難除。

  日月譯解

  放縱欲望的毛病還可以醫治,而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的毛病卻難以糾正;

  事物造成的障礙還能夠移除,但因觀念認知所形成的障礙卻難以消除。

  日月評譚

  佛教認為,人心充滿愚癡和邪見,沉淪生死苦海。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悲憫眾生,破癡化愚,度人到彼岸,永離生死苦海,所以被人尊稱為“大醫王”。愚癡邪見,應該是義理之障吧,如果碰到特別頑固的人,連佛祖也點撥不了,這種人被稱為“一闡提人”,也就是斷除一切善根,無法成佛的人。可見,一個人若被一種觀念認知所武裝,將極大地影響他的人生和命運,而一個頑固的人和一套迷人的理論結合在一起,那可能真的要成為“一闡提人”了。

  曆代牛人鬧事打天下,一般要用兩套絕招:一是武功,一是文治。文治說穿了就是“洗腦”,洗腦的目的有二:一是給人植入一套東西,二是給人換掉一套東西。隻有思想觀念統一了,才能形成合力。給人植東西不難,而給人換東西難。曆來改朝換代,新朝都要給舊民洗腦,以免得他們造反鬧事。大清滅明,曆經幾代皇帝之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軟硬兼施讓百姓承認滿人不是“夷狄”,而是奉天承運,華夷一家。雍正皇帝還弄了一本《大義覺迷錄》,嘵嘵自辯,以期消弭漢人的夷夏之防。

  觀念決定行為,人一旦被某種觀念所武裝,力量便大得嚇人,人說“妖言惑眾”,恐怕就是這個意思。白蓮教起事,借助一套似是而非的佛教教義,發動百姓鬧事,把乾隆和嘉慶折騰得半死,重創了清王朝的統治,使之由盛世走向衰落。據清籍記載,朝廷和白蓮教的相互屠殺減損了一億多人口。清朝晚期的太平天國,借助一套類似天主教的似是而非的理論,鼓動民眾造反,結果一下子便占斷清廷東南半壁江山,盡管後來由曾國藩等挽住了狂瀾,但這個邪教對東南地區民生造成毀滅性打擊,並由此收走了一億多黎民生靈。美國人瓊斯稱自己是神的化身,幾千年前化身為釋迦牟尼,後來又化身耶穌基督,接著又化身列寧,他一手創立人民聖殿教,後來帶領全體教徒集體服毒自殺。923名教徒中,隻有兩人反抗,其餘全部如癡如醉,服服帖帖受死。由此可見,義理之障的危險和頑固一至如斯。

  佛教是一個義理很深奧的宗教,特別強調正知正見。釋迦牟尼佛滅度前曾屢次預言,將來毀掉佛教的不是外道,而是佛教內部的邪知邪見。《佛藏經》雲:“當來之世惡魔變身,作沙門形入於僧中種種邪說,令多眾生入於邪見為說邪法。”《法滅盡經》雲:“佛告阿難,吾涅盤後,法欲滅時,五逆濁世,魔道興盛,魔做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佛教徒在修煉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境界,這些境界既是必由之路,又不能執著,必須放下,一步步通向終極的徹悟。這些途中的境界,《楞嚴經》稱之為“五十陰魔”,有的境界美妙無極令人誤以為是佛法境界,但又不是。一位高僧說,如果有一個人說自己悟了道,成了佛,聲稱要拯救蒼生,那麽,他多半就是魔,他的見地多半是邪知邪見。曆史上一些借佛法而生事的老祖、救星,就是憑著半吊子不徹底的修煉境界,蠱惑人心,兜售私欲,禍亂蒼生。

  從心靈安頓角度來講,很多人不快樂,焦慮,抑鬱,憂愁,甚至輕生就死,並不是他(她)的現實境況有多麽淒慘,而是他們對人生、事業、愛情以及對人際環境不正確的認知將心靈抹成漆黑一團,從而找不到出路。心理學家艾利斯認為,人的情緒來自人對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評價、解釋或哲學觀點,而非來自事情本身。艾利斯將人類常見的非理性信念歸納為以下幾種:強迫思維;過於易受暗示影響;過度概括化以偏概全;過分強求盡善盡美;對他人過分要求;追求絕對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確定性;過於誇大負事件的危害性;自暴自棄,自我貶低;過分關注自身機體的變化。艾利斯認為,情緒和行為受製於認知,認知是人心理活動的“牛鼻子”,把認知這個“牛鼻子”拉正了,情緒和行為的困擾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由此也可見,義理之障也是人生不快樂的根源。

  總之,觀念認知,對人一生的意義非常重大。正確合理的觀念認知可讓一個人一生幸福安樂,歪曲錯誤的觀念認知會使人墮入心理疾病的魔障;正確合理的觀念認知促使一個人走向正途,歪曲錯誤的觀念認知可促使一個人走向邪道。特別是偉人,正確的觀念認知會引導他造福蒼生,錯誤的或者不切實際的觀念認知會導致他禍亂天下。其中最最可怕的就是偉人出現觀念認知錯誤,同時又特別固執己見自以為是,這就是億萬蒼生共業所感的報應發生了,也就是魔王出世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