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有道德的動物

  ◎ 王德華

  《靈長類和哲學家》

  F.德法爾著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人是什麽?長久以來哲學家和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設法回答這個問題,想找出能夠確切地把人和其他動物區別開來的特征。但是這個似乎很明白的問題真還很不好回答,有人說是工具的製造和使用,但是動物學家們早就發現,有許多動物,例如猩猩,鷲和海狸都會使用工具;有人說是語言,但是有實驗表明,大猩猩能夠掌握簡單的語言;有人說是意識,但是猩猩,海豚和大象的一些行為讓人相信它們顯然應該是有意識的。那麽什麽是唯有人才具有的能力或品質呢?

  近來不少學者認為道德是唯有人才具有的品質,隻有人才會不以功利為動機而以道德為動力來行事。初聽上去這似乎是個符合常識的不言而喻的結論,但也有科學家對此有懷疑。本書作者是位有哲學頭腦的科學家,他就認為動物也是有道德意識的。

  道德是個涵義廣泛的概念,互惠,懲治,守規矩,同情移情等都是道德意識的表現。作者是一位觀察敏銳的動物學家,他著重研究了動物到底有沒有同情心的問題。當然,再聰明的動物也不會說一通安慰同伴的話,同情心隻能從它們的行動中推斷出。而作者收集了許多非常有趣的動物行為例證,表明動物會感受到別的動物的痛苦。有次一頭名叫庫尼的猩猩看到一隻昏倒在地的椋鳥,它把小鳥捧起來,爬到樹頂,小心地把小鳥的翅膀展開,然後一手托一個翅膀,用力把小鳥扔向圍欄的外邊。庫尼的這個行為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它想幫助這隻小鳥,而幫助的動機隻能是來自於同情心。在這個事例中,最令人驚異的是庫尼的同情心是對另一個物種而發的。而猩猩們互相之間表現同情心的例子就更多了。作者注意到,當猩猩之間發生了毆鬥後,總會有沒參加毆鬥的猩猩來到被打敗的猩猩旁,輕輕地摟它一下,顯然是一種表示安慰的姿態。

  如果作者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麽人類和其他動物之間的界限就更難劃清了,我們的靈長類表兄弟們看來和我們更相似了。剩下的問題是:道德意識來自於哪裏?有沒有“道德”基因?或許道德完全是群居社會環境所養成的?當代的道德哲學家們和行為科學家們恐怕還要為此辯論上很長時間。

  據說每顆鑽石背後都有一個故事,由鑽石霍普而產生的故事像是一部奇異的小說。

  這顆鑽石產自印度,未經雕鑿時淨重一百十二又四分之一克拉,已屬曠世罕見,更令人驚異的是它呈現的色彩,那是一種深邃神秘的天鵝絨式的藍色。正是這個美不可言的藍色,使它在印度得不到王公們的青睞,因為在印度的種姓製度中藍色屬於下賤的種姓,屬於高貴的婆羅門的是白色。這樣,有個名叫塔凡尼的珠寶商乘機把它買了下來又轉手賣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這顆鑽石也因此被叫做塔凡尼鑽石而被珍藏在凡爾賽宮的珍寶室裏。路易十四請來了一位佛拉芒鑽石匠來加工這塊稀世珍寶,結果把它切割成了一顆重六十七克拉的晶瑩璀璨的鑽石,成了法國王室的重寶,被鑲嵌到了法王佩帶的金羊毛勳章上。

  法國大革命爆發了,這顆大鑽石和法王的其他珍寶一起被革命者們沒收了,旋即被偷。一直有流言,說是革命者自己動的手,丹東把塔凡尼鑽石從它的底座上撬下來,用它來賄賂普奧聯軍的總司令不倫瑞克公爵,讓他退兵。普奧聯軍本來是擺好了陣勢攻打伐爾米以救援法國國王的,勢單力薄的革命軍顯然抵擋不了。不料不倫瑞克公爵驟然撤軍,法國國王馬上失去了賴以支持的外援,第二天革命的國民公會就宣布廢除王製。由此算來,法國國王是倒在了他珍愛的這顆大鑽石的藍色幽光下的。

  不倫瑞克公爵是否受賄,這是個無頭案了,但是在他死時的遺產清單裏確實列著“一個非常大的藍鑽石”這麽一款。公爵的女兒卡羅琳公主繼承了這顆鑽石,帶著它嫁給了英國的攝政王。但是這場婚姻很快觸礁,卡羅琳公主也陷入了醜聞而身敗名裂。鑽石隨後轉輾落到了一位名叫霍普的銀行家手裏,因此而得到了它現在的名稱。霍普這個名字正是英語“希望”一詞,我們這裏有人望文生義,把這顆聲名遐邇的鑽石的名字譯為“希望之星”,其實那是誤會。

  霍普不是一個普通的商人,美國從拿破侖那裏購買路易斯安那州那麽一大塊土地,就是他提供的資金。霍普非常喜愛他的藍鑽石,立下家規永不出賣,可是他的後代還是說服了法庭讓他們把霍普鑽石賣給了珠寶商。奇怪的是,在以後的十年裏這顆無與倫比的鑽石就是賣不出去,土耳其的蘇丹阿卜杜拉·哈比伯打算買入,但是還沒有成交,他就被一場軍事政變趕下了台。幾經周折,霍普鑽石被轉手到了精明過人的大珠寶商卡地亞那裏。那時候世上正流傳著關於帶詛咒的珍寶的種種奇談,科林斯的小說《月亮寶石》風行一時,而霍普鑽石正是和小說中的月亮寶石一樣來自印度。這種傳說似乎是非常不利於霍普鑽石的推銷,誰會花天價去買一顆會帶來惡運的鑽石?可卡地亞不這麽想,他深知他的那些古怪的巨富顧客,有意渲染了這顆藍色鑽石的魔力。果然,《華盛頓郵報》的老板麥克裏恩非但沒有被有關霍普鑽石的可怕故事嚇跑,反倒對它大感興趣,在聽了卡地亞胡謅的所謂霍普鑽石的詛咒的故事後,立刻決定買下這顆大鑽石,並把它送給了自己的妻子。她愛不釋手,霍普鑽石陪伴著她走完她多災多難的一生。

  風風雨雨以後,現在,深藍色的霍普鑽石靜靜地躺在華盛頓的自然曆史博物館裏,這個大自然的奇跡再也不會在人間掀起波瀾了。

  提起法國大文豪紀德,讀者們馬上會想起他的許多傑作,如《大地的糧食》,《偽幣製造者》等等,但即便是愛好紀德的讀者也未必知道他有部叫《高力敦》的作品,更想象不到的是紀德自己把這部作品稱為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紀德的這部作品的題目取自於古羅馬作家維吉爾的一首牧歌,牧歌描繪了牧童高力敦對另一個男子的愛。從這個題目我們就知道,紀德為他的作品選擇了個最敏感題材:同性戀。不僅如此,《高力敦》的故事還直接影射了紀德本人的經曆。紀德小說中的高力敦是個醫生,他在寫一本書,為同性戀辯護,但是同時他心裏又明白,這本書是不可能出版的。紀德在創作他的《高力敦》時也知道得很清楚,他寫的這樣一部公然為同性戀伸張的作品是難以為人接受的,那時是十九世紀末,人人都得恪守上流社會嚴謹的道德標準,同性戀是匪夷所思的罪惡,簡直不是正派人所能想象的。

  然後,事實上同性戀卻是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在西方的上流社會裏大家都知道同性戀的存在,但是沒人敢於公開地承認或接受同性戀。不要說那些右翼的保守人士,就連那些以激進或開明的立場著稱的進步人士也不願在這個問題上向傳統挑戰。左拉把同性戀者指為是敗壞家庭、國家和民族的罪人;蒲魯東聲稱謀殺同性戀者是可以原諒的;高爾基則把同性戀定性為小資產階級的罪惡。他們從來沒想到同性戀者也是普通人,也應有自己的權利。

  更可悲的是那些自己是同性戀者的文化名人,他們沒有一個敢於公開表露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在文學創作上能夠大膽創新的普魯斯特在維護自己的社會形象方麵卻小心謹慎,他警告紀德,“你什麽都能寫,就是不能把自己寫出來。”好以驚世駭俗的言行聳動輿論的王爾德小心翼翼地避開同性戀這個話題。他寫信給紀德勸告說,“親愛的,答應我一件事,再也不要寫出‘我’這個字了”。一直到了二十世紀初,歐洲的社會風尚已經大大開放,同性戀還是一個不可觸及的禁忌,新的一代作家如科克托、莫裏亞克、格林等都是些坦誠的人,但是沒有一個肯承認自己的不合常規的性傾向。

  紀德超越了和他同代的以及下一代的同道者,推動他公開以“我”來談論同性戀問題的是他的良心。在得知紀德的這部著作將要問世的消息時,法國著名的神學理論家馬裏坦親自上門做說客,請求紀德在出這樣一部書之前先聽聽上帝的意見。紀德回答說他很久以來就太熟悉基督的思想了,不需要現在再去問了。

  紀德知道《高力敦》的出版不會容易。他從一八九○年間開始寫,到了一九一○年才自己花錢私下印行了十二本,過了十年,又自己印行了十三本《高力敦》的修訂版。一直到了一九二四年伽裏瑪出版社才接受正式出版《高力敦》,第一次印刷了五千五百本,幾個星期裏就銷售一空。這是曆史上第一次西方一位重要作家公開自己的同性戀者的身份。紀德的這個行動當時得不到人們的理解,甚至他的朋友們也認為盡管書是好書,但是紀德不該把它公開出版。在差不多一個世紀後的今天,歐洲的同性戀者們已經可以堂而皇之地到市政廳在市長的主持下登記結婚,人們非但不再把紀德的這部書看作是一個恥辱,而把它看作是紀德非凡的道德勇氣的表現。

  法國和日本的現代藝術之間有著難以說清的因緣,從印象主義開始的法國藝術家們都迷上了日本藝術,而日本藝術家們則幾乎無人不對巴黎懷著朝聖的心情。不同藝術之間的互相影響對這兩種藝術的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對於涉及其中的藝術家們來說,事情就不是那麽簡單了。不少日本藝術家,滿心仰慕法國梵高等大師,盡力地模仿他們的風格,當他們來到巴黎後,卻發現法國人對他們的作品毫無興趣。他們自以為是深得當代藝術神韻的作品,法國同行們卻不屑一顧,這不是因為日本藝術家沒做好功課,也不是因為法國人的傲慢。法國藝術家的意見很簡單:你們為什麽要學我們的風格而扔開自己的優秀傳統?名畫家佐伯祐三負笈西行,把自己精心創作的畫作帶到巴黎,可是得到的是“派生產品”的定評,鬱悶之下竟一病不起了。直到今天,日本藝術史家和西方藝術史家對他的評論還是大相徑庭的。

  但是有一個日本畫家卻在巴黎和日本都大獲成功,此人名叫藤田嗣治。他絕頂聰明,一來到巴黎以後立刻明白巴黎藝術界需要的是什麽。藤田千方百計地打入巴黎的社交圈子,以怪異的服飾引人注目:蓬亂的頭發,巨大的金耳環和眼鏡,身上披著用色彩豔麗的窗簾布做的長袍;他還會時不時地露一手絕技,如表演一下相撲什麽的。很快藤田就成了巴黎時髦派對爭相邀請的對象,巴黎的大百貨公司還以他為服裝模特。當然,想以畫家來立身,光靠這些小伎倆是不行的。藤田苦心鑽研美術,終於開拓出了一種糅合東西方藝術特點的畫風,聲名日隆,開始了和畢加索等大師的交往,儼然一個東方藝術大師的樣子。

  不料,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大戰爆發,藤田突然變了個樣。他回到了日本,揮舞起畫筆來為大日本帝國服務,成了戰爭宣傳員,賣力地畫起頌揚日軍赫赫武功的大幅戰爭場麵。看到過他在巴黎頗有頹廢氣息的畫作的人難以相信這些滿是血腥味的畫會是出自同一個人之手。藤田還脫下了巴黎時那副男不男女不女的服飾,換上了皇軍的戰鬥服戰鬥帽,畢恭畢敬地站在他的宣傳畫前,為每一個向畫布前的錢罐裏投錢給皇軍捐款的觀眾鞠躬致意。

  可是皇軍還是失敗了。幾乎是戰敗後的第二天,藤田就成了美國占領當局的熱忱支持者,也是用他的畫筆,為麥克阿瑟他們設計些明信片之類的小小美術品。

  大概是戰後的新日本不太合藤田的口味吧,他還是想回巴黎去。但是法國人記著他在戰時的表現,一直拒絕給他簽證。他不死心,靠著和美國占領當局的良好關係,先去了紐約,費盡周折,還是進入了法國。

  藤田最後在一九六八年死於法國,死時他已經改名叫利奧那多,說是為了紀念達芬奇。

  劇作家威廉斯的作品一直盛演不衰,像《欲望號街車》、《玻璃動物園》等已可算是現代經典了。雖然他的劇作大多以當代人的生活為題材,情節也不支離破碎,但是其意義並不總是能很好理解的。威廉斯自己曾經說過,一個好的故事裏應該總是有一兩句隻有作者才懂得的句子。說不定他在寫他的劇本時就在實踐這個主張,無怪乎他的研究者們要傷腦筋了。

  現在有一個途徑能夠使我們看懂威廉斯的心思了。從二十五歲開始,威廉斯就養成了記筆記的習慣,說是筆記,實際上就是一般所說的日記,在這些非常私密的筆記裏威廉斯直麵自己的內心,記下了心靈的微妙顫動。經過威廉斯研究專家的精心編輯和注釋以後這些筆記終於出版了,厚厚的八百多頁,足夠威廉斯的愛好者讀一陣了。

  從這些筆記裏可以看到,威廉斯一輩子都在和自己的心理問題鬥爭,他經常陷於深深的憂鬱、恐懼、消沉和暴躁的情緒中而難以自拔。這是個頑固的幾乎無法避免的家族病症,因為他的妹妹也有同樣的傾向。在他妹妹剛開始表現出憂鬱症狀時他還不太明白,威廉斯在筆記裏寫道:“太討厭了!”過了一段時間他顯然知道了這種情緒的原委,在筆記的這句話旁加了一句:“上帝原諒我。”威廉斯非常擔心他的心理問題會有一天使他發瘋或陷入癲狂,在筆記中處處可見他與惡劣心理鬥爭的痕跡。他把侵襲自己的恐懼心理稱為是“夙敵”,發誓要把它趕走,要把它關在門外,要與它開戰。

  威廉斯並不是僅僅為了過平靜的生活才這樣堅韌地與心理毛病搏鬥的,他是個有使命感的人,他的使命就是文學創作。他在筆記中感歎說,請求上帝讓他把他能創造的最後一點美放入他的作品後再離開人世吧。寫作,寫出美妙的作品來,這個意願才是讓威廉斯堅持下去的力量所在。

  自然,在他的筆記中更多的是關於創作的思考和感想。他常常花很長的時間來醞釀一部作品,他有一部戲從一九三五年就開始構思了,直到一九七七年才正式上演。整個創作過程漫長得難以置信。慢工出細活,這是威廉斯的作品能夠長據舞台的秘密之一,另一個秘密是要忠實於自己的感覺。威廉斯在經過了筆墨生涯的一段曲折後明白,要寫出好戲來,必須專心寫那些能夠使自己入迷的人物,對威廉斯來說就是那些被打敗的人物。確實,威廉斯創造的舞台人物中最令人百看不厭的正是那些有心理深度的失敗者。

  在威廉斯的筆記中有段話是他的經驗之談,說不定所有初習戲劇創作者都能從中受益。他說,要寫個好戲,就先要相信這是能容易地寫出來的,同時要知道,你寫出來的東西總沒有你想的那麽好,但也沒有你想的那麽壞。這段看來平淡的話顯示了威廉斯堅韌的追求意誌和清醒的理智。

  最近德國的一處古跡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那不是一棟樓台教堂一類的宏偉建築,實際上也不怎麽古老,打動聯合國專家的是一個花園,一個建於十八世紀下半葉的英國式花園。一個花園,並且還是模仿別人風格的花園怎麽會被看作具有世界級的文化價值的呢?

  這個花園本身景色確實美不勝收,更重要的是它的背後有一個文化建設的故事。十八世紀的德國還是四分五裂的,眾多小公國各自被領主們統治著。有個公國叫昂哈德-德紹,它的君主是法蘭士王子。這位君主仰慕英國文明,立誌要把自己的小小公國建設成像英格蘭那樣的模範國家。他帶著自己的建築師和園藝師去英國學習,特別參觀英國的工業中心,新式農場和英式花園。回到昂哈德-德紹後,法蘭士王子就開始按照英國風格建設他的大花園。

  十七世紀以後,歐洲原來流行的是法國式的花園,這種風格的花園以整齊劃一的布局見勝,筆直的林蔭道,一般高低的灌木叢,嚴格幾何形狀的花圃,間以排列整齊的噴水池和雕像,和諧完美,體現了理性精神,是人類征服雜亂的自然的表現。這種風格的園藝在法國路易十四時代達到高峰,凡爾賽的花園是它的經典之作。

  這種為全歐洲的貴族爭相模仿的園林風格卻不為英國人所欣賞,英國人的審美觀引導他們開創另一類完全不同的園藝風格。英國的園藝師反法國同行之道而行之,把隻有在人類世界裏才有的規則的幾何線條統統從花園裏排除出去,讓樹木長得高高低低的,讓水流得彎彎曲曲的,蜿蜒的小道取代了直線的甬道,花卉也順著地勢自由地分布,親切自然,體現了天人合一的自由精神,也可以說是和法國的理性主義相對立的英國經驗主義思想的表現。

  法蘭士王子熱愛的是英國式的園藝,他在回到自己的故鄉後苦心經營十年,建成了共占地七百多平方公裏的六個大花園,幾乎把他的整個公國都變成了花園,因此人們把他的國家稱為花園領地。兩個半世紀的滄桑,現在法蘭士王子的這個巨型係列花園還有一百五十餘平方公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文化遺產的就是這個花園。

  現在我們能夠參觀的德紹花園不僅隻是原來的大花園的一小部分,實際上也隻是法蘭士王子的政績的唯一可見部分。他從英國學來的不隻是園藝,還有許多社會改革措施,例如賑濟窮人,宗教自由,免費教育,農業改良等等。這在當時是大大領先於歐洲其他國家的,史學家們由此把昂哈德-德紹稱為德國啟蒙的秘密發源地。今天的遊客在美麗的德紹花園裏漫步的時候,是不是還能感受到這宜人風光背後的開明精神呢?

  偉大的文學作品總是會給讀者留下許多難解之謎,作者的身份常常也會是啞謎之一。西方文學傳統中數《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這兩部史詩最偉大,它們留給人們的謎也最多。首先就是作者的身份。自古以來都說這兩部史詩是荷馬作的,它們也因此而被統稱為荷馬史詩,但是除了荷馬是位盲人以外,我們對荷馬幾乎是一無所知。這個空白讓後來的研究者大傷腦筋,也給人們以發揮想象力的充分空間。曆代的荷馬研究者和愛好者們幾乎把荷馬當作一個空位的符號,可以填入任何想得到的人物進去。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荷馬之謎終於有了得到解決的途徑。美國學者佩裏和勞德在前南斯拉夫地區進行了一場實地調查,發現了當地還有行吟歌手在鄉村裏演唱英雄史詩,其演唱的方式和情景很可能就和荷馬時代史詩流傳的方式和情景相仿。這些歌手演唱的史詩並沒有固定的本子,他們每次演唱都是一次即興創作,但是又遵循相同的故事大綱,確定的人物特征以及一係列關鍵的固定詞語。圍繞著這些不變的中心內容,行吟詩人們發揮自己的才能。完全可以設想,荷馬時代的史詩就是這樣傳播的,不大可能是由某個叫荷馬的天才一個人在那裏唱出這兩部龐大的史詩,應該也是和戰前南歐的傳統行吟歌手一樣,是在許多詩人的不斷的演唱中形成這兩部經典史詩的。這個觀點現在已經是文學史界的共識了。

  但是還是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像南斯拉夫地區的行吟詩人一樣,荷馬史詩在其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應該一直是口頭文學作品,隻有到了後來才讓人記錄了下來。說“記錄”是太輕視這個工作了。使荷馬史詩從口頭變成書麵的人肯定對作品進行了很大的改進。換言之,這位錄寫者是個偉大詩人,他的文學才華也是荷馬史詩如此出色的原因之一。那麽這個人是誰呢?這部論著的作者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假說:荷馬史詩的寫定者是位女士。

  支持作者的論斷的有建立在文本上的理由也有建立在社會條件上的分析。細心的讀者在荷馬史詩的文本,特別是《奧德賽》的文本裏,能夠看到許多女性口吻的痕跡,詩歌預設的對象仿佛也是女性。同時,作者以為,在古代社會裏也隻有女性,當然是貴族婦女,有這個空閑時間來寫出這樣篇幅的史詩。如果我們把對這兩部史詩的形成做最大貢獻的人稱為荷馬,那麽按照作者的推斷,荷馬就是一位女詩人。

  無可否認,作者的論斷的依據不是非常牢靠的,但是,對於荷馬史詩的作者問題,我們不可能指望會得到任何確切的證據的,畢竟那是三千多年前的事了。但是現代學者樂意扮演文學偵探角色,讀讀他們的種種奇思妙想還是很有趣的。

  作者是位學者,更是一位寫暢銷書的高手,幾年前他寫了本題為《情商》的書,暢銷全球,在中國也風行一時,即使沒讀過這本書的人也都知道情商這個新詞。時髦人士在品鑒人物時從不忘談談人的智商如何情商又如何,情商儼然已被公認為是構成人的素質的一個重要成分。

  現在作者又推出了一個新概念新名詞,度意斟詞,庶幾可譯為“群商”。在這本論述群商的書裏,作者把群商定義為在社會關係中的智慧。這種智慧不僅是在社會上成功所需要的,而且是我們的生命本身所要求。人間的關係,特別是愛的關係給人以活力,我們所愛的人是我們得以健康生活的靈丹妙藥。大家都知道孤獨的人死得早,厭世者自己也會很快地為世所棄。愛人之間、親子之間、好友之間的關愛是維係我們生命的紐帶,贏得和保有這種人間的關愛是一種大智慧,那就是作者所說的群商。

  在這部為群商立個說法的書裏,作者不僅舉了許多表明群商的巨大作用的具體例子,還試著為群商找到一個科學的根基。這個科學就是現在正火的神經科學。我們知道人的心靈活動實際上全在於神經節點的連接。而人間的交往,與你所愛的人或愛你的人的接觸能夠馬上激活你腦中的神經節點,使神經網絡活躍起來,使頭腦迸發出火花來,最後使你更加成功。作者相信,人類的遺傳本能就是要讓人和人之間互相愛撫親密相處的。

  但是,人們或許要問,那為什麽人的遺傳本能裏還有那種強烈的爭勝好鬥的傾向呢?確實,男性的遺傳特性決定了他們身上有大量的導致衝突和爭鬥的激素,但是女性則不同,她們體內天生的好鬥衝動要小的多。兩性之間的這個差異使得和諧友愛的人間關係成了一種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達到的狀態。這個情況不能說明群商的不重要,恰恰說明我們不能期待人們必然會具有合適的群商,群商是我們要學會擁有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一個健康人生所必須的。

  或許有人還是不明白,為什麽在社會上許多冷酷無情專門以損人為進身之階的家夥都很成功,倒是那些群商很高愛人利人的善良者卻常常得不到晉升。這是不是說在我們的社會裏群商沒那麽重要了?作者不同意這個看法。他要人們眼光放遠,害人者要折壽的,善良者會長壽的,這不是因果報應,而是因為善良者的善行使他們有許多愛他們支持他們的親友,這是一個人能夠健康長壽的條件。

  這本書以發展一門新的社會關係科學為標榜,書中的論述非常切合在當代社會裏我們看到的種種問題,估計這本書也會像他的《情商》一樣很快地被翻譯出來,說不定要不了多久,群商一詞也會成為以後幾年裏的熱門新詞。 ■

  疑難新詞解釋

  如今,即使你文化程度再高,在生活中也會時有一種“文盲”的感覺。且不說,一個講中文的國家,在馬路上時常可看到各種外語的商標和店牌,在一些場合,英語仿佛成了我們的“母語”。就以中文來說,媒體和日常生活中突然會冒出一些“新詞”,使你不知所雲,什麽“曬客”、“裸替”、“斷背”……。

  教育部公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向全社會列出了一百七十一條新詞。據說是國家語委等部門從三十多家媒體的用詞中收集而來的。其中有“半糖夫妻”、“奔奔族”、“職粉”……等等,可是一些從事語言研究的人士都不能懂得這些“新詞”。

  這份“報告”引起了軒然大波。立即遭到許多人的反對和質問,激起了爭論。一些地方過去為阻止類似新詞的泛濫,專門製訂了法律。規定一些特定的場合不得使用不符合漢語詞匯和語法規範的網絡語言,為保護母語建起法律屏障。但也有人支持這些新詞,教育部的一位負責人說:新的語言現象是特定時代變化的文化符號,其傳播速度、傳播範圍和傳播方式都在發生變化,我們要把語言看作國家重要的文化資源,看作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從這份報告推出的一百七十一條新詞中,選取若幹,並作些解釋。以讓讀者分辨,這類新詞是否該讓其推廣流行。

  ——編 者

  B

  “白奴” 認為自己活得跟奴隸一樣的白領。

  “白托” 一種居家養老模式,也有地方指幫人辦喪事的人。

  “半糖夫妻” 來源是SHE歌曲《半糖主義》,指不一起居住,有時團聚的城市夫妻。

  “奔奔族” 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五出生的人,這些人認為自己壓力過大,趕上了醫療費、學費和房價三高的時代。

  “筆替” 和裸替(裸體替身)、飯替(吃飯替身)相似,替演員寫好看的字。飯替來自於一個網友聽說裸替告章子怡之後的一篇惡搞文章。

  C

  “成考移民” 對應高考移民,去成人高考難度低的省份去考試的考生。

  “村證房” 村民建的供出售卻沒房產證的房子,今年稱“小產權”。

  D

  “電話門” 意甲聯賽裏打電話賄賂裁判的事件,後來泛指此類通過電話錄音來證實的醜聞。

  “吊瓶族” 病不重也要打吊瓶的人。

  “丁寵家庭” 養寵物不生孩子的家庭。

  “凍容” 從二十出頭就防衰老,希望自己像小龍女那樣總年輕的人,一般指女性。

  E

  “二奶專家” 一些被認為替“壟斷利益集團”說話的專家,這是質疑別人人品的話。

  F

  “法商” 與智商相似的詞,主要指人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

  “返券黃牛” 倒返券獲利的人,商家很討厭,消費者很需要。

  “房魔、房奴” 做事不地道的地產商和貸款買房者。

  “飛魚族” 在國內事業有成,卻突然出國讀書的一族人,這種人在韓劇和港片中很多見。

  “沸騰可樂” 把某種薄荷糖扔進可樂形成的飲料,對人有害。

  G

  “感恩紅包” 福建一小學要求學生給老師的紅包,三十元的老師不收,至少要包一百元。

  “公司駐蟲” 工作、生活、戀愛大都在公司及其附近進行的白領。

  “國際高考移民” 拿到外國護照,以留學生身份考大學的中國學生。

  H

  “海纜斷網” 台灣地震造成的海底光纜中斷。

  “海綿路” 吸水性能好的特殊材質鋪設的路。

  “海嘯音” 俄羅斯男高音vitas唱出的最高音,沒有天賦模仿會毀掉嗓子。

  “寒促” 古代傳說中打死後羿逼走嫦娥的壞人,現在指寒假前的電腦促銷。

  “換客” 物物交易的現代人。馬克思曾說,1隻羊=2把石斧。

  “灰色技能” 用人單位要求畢業生具備喝酒、抽煙、跳舞、拉關係、送禮等技能。

  J

  “急婚族” 急於畢業前結婚的大學生,類似的還有畢婚族。有的人先結婚後找工作。

  “獎騷擾” 各類恭喜獲獎的泛濫信息,都是要錢的,主要針對企業。

  “節奴” 過節日時受人情、返鄉和出遊困擾,疲於奔命的可憐人。

  “解說門” 黃健翔解說世界杯比賽時情緒失控事件。

  K

  “卡神” 用信用卡刷卡的積分換禮品再出賣獲利的人。

  “科研包工頭” 靠分任務用學生進行科研的人。

  “啃椅族” 快餐店裏要兩杯水就自習或談戀愛一整天的一類人。

  L

  “賴校族” 一個歧視性稱呼,包括推遲畢業者、多年考研者和不讀書也不就業的富公子。

  “李婭空翻”“前空翻轉體180度抓杠直接接前空翻”。不用比畫了,普通人做不出來的。

  “裸考” 一分都不加,沒有任何優惠的高考考生,該詞來源於“裸奔”。

  M

  “M型社會” 中產階級下滑變窮的社會結構。

  “慢活族” 英國的新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節奏。這也是國人的期望,比如我們也常說“慢走”、“慢用”。

  “美麗垃圾” 禮品過度包裝,拆開後包裝就成了美麗垃圾。

  “迷卡” 一種手寫板,電腦伴侶。

  “蜜月保姆” 教新婚夫婦做家務的保姆。

  “秒殺” 電子遊戲用語,就是一招把對方幹掉。也形容許多人搶購東西,一掃而光。

  N

  “暖巢管家” 一種專門為空巢老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養老模式。針對空巢老人的特點,為他們配管家。

  “諾亞規則” 抑製全球變暖的行動。

  P

  “跑酷” 法文Parkour音譯,指把整個城市當做一個大訓練場,一切圍牆、屋頂都成為可以攀爬、穿越的對象。

  “陪拚族” 陪夫人或女朋友逛街的男士。

  “捧車族” 買了車開不起或者舍不得開的人。

  Q

  “7時代”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8”,進入“7時代”。

  “擒人節” 沒伴的人,隨便擒個人拉去過的情人節。

  “輕熟女” 年紀輕,思想成熟的知性女性。

  “窮人跑” 國產便宜跑車。

  R

  “讓票區” 春運時開車前六小時票就不退了,有些火車站開設的原價轉讓車票區域。

  “潤滑經濟” 最早由日本提出,潤滑經濟屬知識經濟一種,也稱“智力經濟”。其特征是“低消耗、高產出”。

  S

  “三手病” 手機手、遊戲手和鼠標手,長期使用電腦和手機造成的一係列損傷總稱,比如腱鞘炎,厲害的得開刀。

  “剩女” 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還沒有找到另一半的女生。

  “世宗” 韓國新首都。

  “熟年” 泛指年齡介乎四十五歲至六十四歲之間的族群。他們擁有自主消費的能力,勇於追求新鮮時尚,但又麵臨工作、退休、身體健康、家庭婚姻、性生活等問題或危機,因而頗受社會矚目。

  T

  “她經濟” 由於女性對消費的推崇,推動經濟的效果很明顯,所以稱之為“她經濟”。

  “圖書漂移” 起源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歐洲,書友將自己不再閱讀的圖書貼上特定標簽,投放到公園、茶館、商場等公共場所,其他人便可“偶遇”自己感興趣的書,閱讀完畢再將其送回原處。

  “托業” 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國際交流英語測評)。是針對在國際工作環境中使用英語交流的人們的英語能力的測評。

  W

  “文化低保” 文化部部長孫家正提出的概念,指構建為最廣大的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線”。

  “網絡曬衣族” 女生把自己的寶貝衣服拍下來貼到網上,也有的是穿好衣服,拍自己,顯示自己的搭配衣服技巧。

  X

  “學術超男” 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通過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欄目迅速走紅,媒體和網絡中將他稱為“學術超男”,後推廣到其他經常出沒媒體的男學者。

  Y

  “醫鬧” 專門找一些發生醫療糾紛和可能發生醫療事故的人,然後采取擾亂醫院就診次序的方式向醫院索取高額賠償,事成後與當事人分紅。清朝就有此類人,稱“光棍”或者“訟棍”,一旦發現會被判流放或者徒刑。

  Z

  “砸票” 買大量手機號給自己或者自己的偶像大量投票。

  “擇校稅” 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超過規定收費標準的收費,以及學校以各種名義收取的讚助費、擇校費等超過規定範圍的收入,須繳納營業稅。這被民間稱為“擇校稅”。

  “作弊克” 反作弊專業器材,能夠發現不易察覺的耳機等作弊用的通訊工具。

  (湯湧 鄭軼)

  分配不公超過了警戒線

  吳敬璉主編的《比較》第三十一輯,刊登了王小魯的文章《我國的灰色收入與居民收入差距》,文章認為,我國目前的貧富差距,已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文章說:根據世界銀行等機構基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城鄉住戶調查數據的計算,中國的居民收入基尼係數在一九八○年為0.32,說明收入分配比較平均;而後因為農村改革導致的城鄉差距縮小,到一九八四年下降到0.26的低點。但此後持續上升,到二○○一年已經達到0.45,超過了國際公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警戒線。有些計算說明,近幾年來基尼係數還在繼續上升。

  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展報告2006》提供的一百二十七個國家近年來收入分配不平等狀況測量指標,基尼係數低於中國的國家有九十四個,高於中國的國家隻有二十九個,其中二十七個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亞洲國家隻有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兩個。按基尼係數由低到高的順序,中國與幾個拉美和非洲國家並列於第九十五位,列入少數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很高的國家之一。

  我國目前實際的收入差距要遠遠大於統計數據顯示的水平。由於缺乏城鄉統一的收入分配數據,難以重新計算基尼係數,但肯定會明顯高於世界銀行計算的0.45的水平。造成上述這種誤差的原因,是對高收入居民進行家庭收支調查存在實際困難,以及高收入居民中存在大量隱性收入。分析說明,這些被遺漏的隱性收入,絕大部分屬於灰色收入。

  初步分析結果顯示,統計收入的遺漏主要發生在占城鎮居民家庭10%的高收入階層,占全部遺漏收入的三分之一。這部分居民二○○五年的人均收入,估計為九萬七千元,而不是根據現有統計推算的二萬九千元。城鎮最高與最低10%收入組之間的人均收入差距大約是三十一倍,而不是現在統計顯示的九倍。與之相應,全國10%最高收入家庭和10%最低收入家庭之間的人均收入差距在55倍左右,而不是按現有統計數據推算的21倍。我國目前實際的收入差距要遠遠大於統計數據顯示的水平。由於缺乏城鄉統一的收入分配數據,難以重新計算基尼係數,但肯定會明顯高於世界銀行計算的0.45水平。 ■

  毛澤東談“搶救運動”

  《炎黃春秋》二○○七年第九期刊登李銳的文章《關於唐縱日記的回憶》,文章提到了毛澤東對“搶救運動”的看法:

  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談到了“搶救運動”的錯誤。他說,在共產黨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在肅反問題上搞錯了很多人,走過這樣一段彎路,包括我自己在內。在這篇講話中,毛澤東甚至還對他在江西打AB團一事承擔了個人的責任,他說:“內戰時期,我(按:他沒有加“們”字)就打過AB團。”他還說:“一九三○年一、二月就打了AB團,我講不要搞肉刑,結果還是搞了。那時候殺了許多人,應該肯定地說,許多人都殺錯了。”

  從一九八五年開始,十多年中我主編《中國共產黨黨組織史資料》時,曾統計過十年內戰期間各蘇區的肅反,從打AB團起,共殺了十萬人。這是一個多麽可怕的數字(因為紅軍最多時才三十萬人)。於是延安“搶救運動”時的“九條方針”,才有第一條“一個不殺”的規定(也殺了幾個,如王實味)。回顧曆史,根本問題在:對打AB團事件及整個“肅反”運動,從沒有做過認真的總結。我們從曆史發展過程看,為什麽從一九三○年開始的,這種自相驚擾,施用酷刑,自相殘殺的可怕的運動,一直不斷,且規模越來越大呢?從本質上說,當然同中國的農民戰爭(痞子運動)和暴力革命有關。內戰時期打AB團起的肅反運動,當然還同當年我黨尚處於弱勢,也與領導者多疑與個人維權等原因有關。延安整風文件中,斯大林的“布爾塞維克化十二條”有一條是: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蘇聯大規模肅反是一九三六年開始,比中國打AB團遲)。搶救運動當然也屬於向蘇聯學習經驗,不過規模大大超過,變成“特務如毛”了。 ■

  企業反映政府官員索賄受賄的情況相當普遍

  二○○六年“中國企業家調查係統”對全國四千家企業進行了調查,在問卷中包括了“貴企業去年用於政府和監管部門人員的非正式支付”這樣一個問題來了解索賄、行賄、受賄的情況。在全國三千四百五十一份有效企業問卷中,回答“沒有”的隻有19.8%的企業。其餘80.2%的企業分別回答“有一點”、“比較多”和“非常多”。其中直言不諱地回答“比較多”和“非常多”的企業占到總數的18.1%。與此相對應,在“對當地政府官員廉潔守法的評價”中,認為“很好”和“較好”的隻有20.6%,其餘79.4%的受訪者認為“一般”、“較差”或“很差”。其中認為“較差”或“很差”的占到了34.9%。這說明政府官員和有關監管部門人員索賄或受賄的情況相當普遍,腐敗現象已經發展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

  有關中國水汙染的一些數字

  水,意味著生命。進入二○○七年以來,中國各地陸續爆發水汙染事件。如何應對這一嚴峻局麵,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以下是摘自一些報刊上的有關中國水汙染的數字:

  ◎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周生賢在審查《水汙染防治法(修訂草案)》發言時,引用了這樣一組數據:二○○五年,全國七大水係(珠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遼河以及鬆花江)的四百一十一個地表水監測斷麵中,有27%為劣V類水質(指此類水為不適合飲用,基本喪失功能性),基本喪失使用功能。二○○六年,雖然七大水係劣V類比重稍有下降為26%,但在全國地表水中,所占比例仍高達28%。

  ◎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二○○六年六月,發布的《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月報》,有十六個城市水質全部不達標,占重點城市的14%;有七十四個飲用水源地不達標,占重點城市飲用水源地的20.1%;有五億二千七百萬噸水量不達標,占城市總取水量的32.3%。

  ◎ 從水利部的統計數字來看,海河和遼河兩大流域劣V類水質所占的河流長度, 都超過了半數;而在海河流域南係的子牙河、大清河以及海河幹流,這個比例甚至接近三分之二。

  ◎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城市飲用水的安全自然失去保障。全國一百一十三個環保重點城市的二百二十二個地表飲用水水源地,平均水質達標率隻有72%。

  ◎ 城市已如此,農村更何以堪?據估計,中國目前存在飲用水不安全的農村人口,應在三億人以上,即使這個數字,仍然被很多人認為被大大低估了。

  ◎ 地表水遭到汙染後,汙染物會向地層深處逐步滲透,目前中國約二分之一的城市市區地下水也汙染嚴重。在城市之外,全國人大環資委提交的報告中指出,在整個淮河流域,五十米以內的80%淺層地下水都已經變成劣V類水質,喪失了水功能,五十米至三百米的中層地下水,也已出現局部汙染。

  ◎ 世界銀行估算,水汙染導致的缺水造成了中國每年一千四百七十億元的經濟損失。其中,僅華北地區的河北省就高達一百八十九億元。

  ◎ 水利部有資料顯示,二十世紀末,中國汙水灌溉麵積比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增加了一點六倍,當時已有一千多萬畝農田受到重金屬和合成有機物的汙染。其中,被鎘和汞汙染的耕地跨越十餘個省區。世界銀行報告根據二○○三年的數字,估算出僅汙水灌溉一項,就直接導致每年約七十億元的農業經濟損失。

  ◎ 對於漁業,水汙染的危害更加顯著。隨著養殖水體的水質惡化,致病菌、病毒、有毒有害物質往往會導致水生物患病,甚至大量死亡。報告估算,根據二○○三年的數據,中國漁業損失金額約為四十億元人民幣。

  ◎ 惡性循環的另外一個受害者,則是地下水。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當越來越多地依賴地下水時,將導致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不少城市地區,地下水位每年下降幅度甚至達到二至三米。

  ◎ 依據二○○三年中國健康調查,由於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農村人口無法獲得潔淨的飲用水,由此帶來的健康損失將達到農村地區GDP的1.9%。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劉樹坤說:“即使中國明天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水汙染問題的基本解決,恐怕也要用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時間。”

  ◎ 在過去的十一年中,中國政府累計投入三百七十億元資金,治理太湖、巢湖、滇池的水環境。但是,今年以來,三湖藍藻提前近一個月次第爆發,宣告以往種種努力所取得的些許成就,是如此蒼白無力。

  ◎ 淮河治汙計劃始於一九九四年。一九九五年八月八日,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流域性法規——《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暫行條例》頒布。這部法規明確提出:一九九七年實現全流域工業汙染源達標排放,二○○○年實現淮河水體變清。到了二○○一年初,《人民日報》報道,國家環保局宣布淮河治汙已完成了達標目標。然而,沒有人相信此說。因為在接下來的歲月裏,幾乎所有人都在見證著一個結果:淮河,一年複一年地汙染著,並沒有什麽改變。

  ◎ 一九九八年底,國務院有關部委會同蘇浙滬兩省一市發動過聲勢浩大的“聚焦太湖零點達標”行動——要求在一九九八年底,太湖地區一千零三十五家重點汙染企業必須全部實現達標排放。一九九九年元旦鍾聲敲響之前,相關部門宣布“基本實現階段性的治理目標”。所有企業已全部實現治理目標。然而,進入新世紀後,太湖水不但沒有變清,甚至繼續惡化。二○○七年七月更發生太湖藍藻令無錫市民沒水喝的事件。 ■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