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哥特式美術

  進入13世紀,由於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歐洲各地的城市建設更加興盛。無論在各封建王國的交通要道上,或是多瑙河,萊茵河沿岸,大小城市星羅棋布,宛如燦爛的群星,點綴在中世紀“黑暗的”夜空之中。為了發展工商業的需要,市民與國王結成聯盟,市民替國王為打破諸侯間的封建割據而舉行的戰爭提供金錢和武器,國王為市民提供一定的自治權和低稅率優惠,並通過戰爭開辟新的市場。

  城市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大量能工巧匠集合於各種行會之中,為民族文化的發展盡心竭力,就在這樣的前提下,封建社會盛期的另一文化形態——哥特式藝術,在歐洲各國發展起來。

  “哥特式”(Gothic)一詞,是文藝複興時期著名畫家拉斐爾在他給教皇利奧十世的信中首先被使用的。它本來含有輕蔑的意思,用來批評文藝複興之前北方野蠻民族(哥特人)的建築樣式。但是,拉斐爾並未親眼見到過法國的這種類型的教堂,他是憑主觀把它描寫為非理性的野蠻文化的。實際上,哥特式藝術與哥特人毫無聯係,它既非哥特人所創造,也並不發源於哥特王國。它是羅馬式藝術之後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是中世紀經院哲學在藝術上的反映。

  哥特式藝術大約在12世紀末產生於法國巴黎周圍地區。它本來是體現在一種新的建築風格之中的,後來變為泛指12至14世紀間服從於這種風格的一切美術形式。

  1137年,阿伯特·蘇哲神父著手將巴黎郊區的聖丹尼教堂改建成新的樣子,蘇哲神父要求在建築中體現光、高、數三個理想,於是試探著以一種向高處延伸的、增加窗戶和改變比例的做法,創造一種新風格。經過兩世紀的實踐,到1430年英國諾裏奇大教堂竣工,方才實現一種定型化的哥特樣式。歐洲各國並不是普遍都肯定這種樣式的,在意大利,它始終居於次要地位。由於各自的民族傳統、各地區技術與材料的差異,以及與羅馬式藝術的繼承關係不一等等原因,各地的哥特式建築也有所不同。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看出它們本質上是一致的,隻是各自采取著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同一個課題的差別而已。總的來看,哥特式是通過向垂直方向的推擠,而不是像羅馬式那樣向水平方向的展伸,來求得革新的。從而它打破了羅馬式的靜態的體塊,創造了哥特式的動感的旋律。哥特式建築的典型特點是垂直線的使用和尖頂的拱券結構,這兩者使建築出現了銳角的組合,造成靈巧、上升的力量,從而牢牢地抓住信徒的感情。哥特式建築是中世紀建築的最高成就。

  哥特式建築首先在法國得到發展,是因為法國在路易第八、第九統治下,封建王權得到加強,政治安定,經濟和文化進一步繁榮,巴黎代替羅馬成為基督教世界的中心。文化從修道院轉向大學,提供了哲學和工程方麵強大的後盾。使蘇哲院長的理想得以順利實現。法國哥特式建築成熟的標誌是巴黎聖母院(1163—1250年)。它的正麵是左右對稱的兩座高63米的鍾樓,排列著一排排矢狀尖拱,下層3座大門,環繞著一層層使徒和天使的雕像。大門上麵是一排精致的雕像,再往上,巨大的放射狀中心圓窗,正處於整個教堂正麵的中心。上下4層之間的比例,按照嚴格的數據,每一層的高寬比也嚴格按黃金律計算,十分和諧協調,總體效果樸素而又莊嚴。魯昂大教堂(1160—1230年)的規模略小於巴黎聖母院,但也完美地體現了初期哥特式建築的特點。

  13世紀時,法國的哥特式建築得到進一步發展。從教堂的外觀來看,細長的尖頂長窗和密密麻麻的雕刻,使建築物披上了滿身錦繡,巴黎以北的蘭斯、亞眠、魯昂等處的大教堂尤其如此。巴黎以南的勒芒、夏特勒教堂則比較簡練一些。

  夏特勒大教堂,從9世紀以來就是法國各地的信徒們向往的聖地。1020年,原先的教堂遭受火災,1024年著手重建,1037年基本完成,1134年建起了北側的塔樓,11年後建成南側塔樓。1194年6月10日,夏特勒全市大火,大教堂也被燒得隻剩下雙塔的底層。在僧侶、貴族和商人們的支持下,1215年又開始重建,直到1220年基本竣工。建成後的教堂東西長130.2米,正麵寬47.65米,南塔高106米,北塔高111米,主教堂高37米,是巴黎以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教堂。它通身以細長的線狀柱形成密密的垂直線條,從而增加了它的高聳之感。夏特勒教堂正門內雕像密布,其最出色的作品有《莊嚴基督》、《聖母子》、《攸底亞王與王後》等,是早期哥特式雕刻中最有代表性的。彩色玻璃窗畫也很出色。

  蘭斯大教堂(1225—1299年)也是在一次火災之後重建的,1220之前的第一期工程,受夏特勒教堂的影響很大,1240年以後的第二期工程,則又較多地受到亞眠大教堂的影響。其正門門券內的雕刻《天使與聖徒》是哥特式雕刻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尤其內側的帶翅膀的天使,麵容純樸天真,充滿人間感情,麵部甜蜜的笑容被稱做“蘭斯式的微笑”。

  亞眠大教堂(1220—1270年)是法國哥特式教堂中最大的一座。長145米,高44米,從1220年到1270年,花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完成了正堂工程,雙塔則到14世紀和15世紀才完成。其門券內的雕刻也十分出色,額板大浮雕《最後的審判》中,在下地獄的人群裏也有身著道袍的神父和教士。浮雕裝飾《十二月令》,表現了各個季節的農事活動,生動地再現了中世紀法國農民的勞動和生活。

  14世紀中葉以後,由於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年)的影響,教堂建築陷於停頓,15世紀英軍撤出巴黎之後,才重新發展起來,這時出現了火焰式(Flambayant)窗飾。

  英國的哥特式教堂建築,以1178年坎特伯雷大教堂開始,至索爾茲伯裏教堂而臻於成熟。此後,英國的建築師們又創造了“垂直式”的哥特教堂,他們竭盡全力加強垂直上升的效果。細長的窗戶幾乎從地麵一直升到天頂。其代表為科羅斯達大教堂的中殿。

  德國的哥特式教堂開始得較晚,1248年開始修建的科隆大教堂才是真正哥特式建築的開端,但是它一直拖了6個多世紀,到1880年才最後完成。它的鍾塔高達157米,正麵寬61米。14世紀時,受法國火焰式影響,出現了奢華瑣細的裝飾,整個教堂似乎被包圍在一種閃爍著神秘光彩的玻璃窗花中,布滿透雕棱飾的尖塔,嶙峋矗立,構成一片“錦繡森林”。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即屬此類,它始建於1386年,直到1645年才竣工,一簇簇高高聳立的尖塔和兩邊的支撐拱架,形成如同一件象牙雕刻的精致工藝品一般,但它卻是一座全長148米,寬87米的宏大建築。

  哥特式教堂中的雕刻與羅馬式時代相比,顯然是萎縮了。法國蘭斯大教堂有13世紀最高水平的雕刻作品。門券裏的聖母瑪利亞和基督的立像,形象生動,有豐富的衣紋。雖然中間有過保守主義傾向的出現,但整個說來哥特式的雕刻藝術是向著重視人性表現的現實主義方向前進著。13世紀末和14世紀初年所建的法國斯特拉斯堡教堂中的《聰明的和愚蠢的聖處女》雕像,更帶有濃烈的地方風韻,明顯地擺脫了宗教的束縛。法國亞威農的維勒夫教堂的聖母子像也十分富有特色,它利用象牙的彎曲度把人像雕成扭動的姿態,所以被稱為“哥特式擺動”(Gothic Sway)。

  在哥特式教堂中,由於窗戶的擴張,壁麵所剩無幾,已經無法提供壁畫和浮雕的麵積,所以彩色玻璃窗畫大為發展,成為哥特式教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玻璃工匠根據畫稿先用鉛條做出圖畫的輪廓線,然後割出小塊彩色玻璃鑲嵌而成。玻璃色彩種類很多,但基本色調是紅、藍、紫三色,夏特勒教堂和布魯日教堂的玻璃窗畫是這方麵最傑出的作品,陽光透過這樣的窗戶射進教堂,五彩繽紛,光彩繚繞,飄忽宛如仙境。它的製作技巧和色彩藝術上的成就,即在今天也令人驚歎不已。遺憾的是14世紀以後,這個光彩奪目的藝術形式,由於雕刻的複興而失去了早期的活躍力量。

  對於中世紀藝術的評價,曆來有著十分矛盾的說法。文藝複興時期自然主義抬頭,反封建的人文主義者們把中世紀藝術看做是“野蠻的”、“原始的”、“低劣的”,這種否定雖然有幾分片麵性,但也正由於這種批判,才促進了進步的人文主義抬頭。因此,在曆史上,這種批判的作用是積極的。19世紀初期的新古典主義者也反對中世紀藝術,這是出於對希臘羅馬古典藝術的崇敬心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不少新興流派,如立體主義者畢加索、德國表現主義的盧特魯甫、野獸主義的拉奧等人,卻對中世紀藝術中出於宗教宣傳的需要而采取的誇張變形手法大加讚揚,推崇中世紀民間藝術匠師豐富的想象力和獨出心裁的表現手法。並從中探索豐富的形式規律,運用於他們的創作之中。

  這裏用得著高爾基的一段話:“文化史告訴我們,中世紀的石匠、木匠、木刻家和陶器匠等手藝集團所建築的房屋和創造的物品都精美無比,那是個體藝術家所不能勝過的。歐洲中世紀的大教堂是這樣,西歐和蘇聯博物館裏那許許多多的陳列品也是這樣。如果你仔細看一看這些作品,就會感到,人們創造它們的時候是對勞動懷著極大的熱爰的。‘渺小的’人們是偉大的匠師——博物館裏的文物和歐洲各個古城的莊嚴寺院,都給我們說明了這一點”。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