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領導要以身作則

  上欲自擊陳稀,蒯成侯泣曰:“始秦攻破天下,未嚐自行。今上常自行,是為尤人可使者乎?”

  出自《史記·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皇上(高祖)曾經想要親自去討伐陳稀,蒯成侯流著眼淚勸阻道:“從前秦始皇攻取天下都不曾親自出征打仗,現在皇上您經常親自出征作戰,這難道是沒有人才將士可用了嗎?”

  越是身居要位高職,越應該以身作則。這樣才能得到同事、下屬的認同和欽佩,才得以服人心、得民意。如此受人愛戴、尊重、佩服,說話、做事自然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和讚賞。如果一個職位很高的領導,從來都隻是動動嘴皮子,而不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才幹,那麽下屬就算畏懼他的權力,也未必會信服他的能力。

  以身作則。這應該成為指揮者、管理者的信念。以身作則是對下級的鼓舞和無聲的指揮。

  與人為善。領導者不僅要知人所短,更應該善於見人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領導者應該采取與人為善的態度,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容人之過,見人所長。

  用人不疑。要充分發揮下級的積極性,就必須用人所長,用人不疑。上級對下級的充分信任,大膽使用,才能充分發揮其智慧,使其更好地行使權力和職責,做好工作。

  諸葛亮生前為官清廉,清心寡欲,以身作則,力求改變東漢官員貪圖享樂、浮華淫逸的官場風氣。他生活十分儉樸,並常以春秋楚相孫叔敖自比,從他在最後一次北伐前給劉禪的上疏中,公布自己的財產,便可看出這一代權臣、名相是如何的刻苦自持,以端正社會風氣。

  為了反對東漢以來的厚葬風氣,諸葛亮遺命將自己安葬於前線的定軍山下,不必運回成都舉行國葬,以免浪費鋪張。他還明確表示,殯儀從簡,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即可,入殮時穿平常衣物,不必有隨葬器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能有此心胸,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仍堅持原則,力行儉樸風氣,實在難。能可貴。諸葛亮認為治國必先治家,所以對自己的子侄要求至為嚴格。他到46歲才得子,所以早年便將兄長諸葛謹的次子諸葛喬過繼到自己名下。諸葛亮北伐時,諸葛喬也跟隨到前線,為加強對其鍛煉,諸葛亮特別安排他擔任山區押解軍糧的工作,相當辛苦。要冒風雨,又有跋涉崇山峻嶺的危險。在寫給諸葛謹的書函中,諸葛亮特別提到這件事:“喬兒按道理是可以留在成都的,但現在諸將的第二代子弟都在前線運送物資,大家應該同甘苦才對,所以我特別令他率領五百多名兵士,和眾子弟們相同,擔任運糧工作。”很不幸的是,諸葛喬在街亭之役時,為保護糧秣安全,在撤兵過程中,和敵人力戰而死。

  到了晚年,對自己的嫡子諸葛瞻,管教上仍非常嚴格,在給諸葛謹的書信中,提到:“瞻兒現已八歲,聰慧可愛,但嫌早熟了些,恐怕成長過程中,會鍛煉太少,而難成大器”。他希望以更多的要求和磨煉來教導成長中的孩子。諸葛亮學識廣博,並有獨立思考的習慣,絕不使自己的思想拘於一家之言,因此他強調治學要博取眾家之長。不少後世儒家,認為諸葛亮“其事雜、其法賅、其道混”,認為他的思路不純,雜亂無長,其實是門派之見而已。在《誡子書》中諸葛亮明白表示自己治學和修心的想法:“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他強調修心在於尊欲。多學才能長才,要立有遠大誌向,不斷要求自己,治學和修心才能真正成功,這也是諸葛亮鞠躬盡瘁的基本精神。

  我們查考蜀國史料,找不到像東漢梁冀那樣的貪官汙吏,見不著像西晉王愷和石崇那樣的惡富,所見的是一批清正廉潔的官員:董和“躬親以儉,惡衣蔬食”,為官“二十餘年,死之日家無儋石之財。”鄧芝“賞罰明斷”,“不治私產,妻子不免饑寒,死之日家無餘財”,薑維“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佃室無妾媵之褒,後庭無聲樂之娛,衣食取供,輿馬取備,印台節製,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費禕“雅性謙素,家無積財,兒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從車騎,無異凡人”。翻開史書,能有如此官德政風的朝代實在少有,究其原因是諸葛亮清正廉潔、崇儉戒奢的為官準則教育影響了滿朝文武,帶出了一大批清正廉潔的官,贏得了蜀漢人民的愛戴,受到後世的稱讚。

  世界上最壞事的就是錢財,聰明人的錢財多了,就失去了進取向上的鬥誌;愚蠢的人錢財多了,就會幹更多的蠢事和壞事。是呀!錢財是身外之物,沒有它自然不能生活,但過多又成為自己的累贅,這就像一個人的十個指頭,不足十個生活不方便,超過了十個就成了負擔。財多必害己,多藏必厚亡。

  唐朝時候,太宗患有嚴重的關節病,一到秋天就發作,於是有臣子上奏請求為太宗建築高殿,以防止關節病發作影響太宗健康,奏折中說:“自古以來有所謂‘夏之月可以居台榭’,秋季的綿雨又將來臨,宮中濕氣太重,恐怕對陛下身體不太好。希望陛下馬上建築高殿。”

  唐太宗卻婉言拒絕說:誠如朕患有神經痛,這種疾痛若長年處於濕氣重的地方當然不好。但是造一座宮殿需要一筆數目龐大的費用,從前漢文帝打算營造宮殿時,發現需要的費用相當於百戶普通人家的資產,便打消了這個念頭。雖然和漢文帝相比,我的德行遠遠不及,但所需的費用卻要多得多,這不正是身為百姓父母的天子失職的地方嗎?

  俗話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胸。”隻有豁達大度,從諫如流,才能修煉出自己的內聖之法。其實,自我節製的形式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借助堅強的意誌力,來貫徹自我節製的內聖決心。這個原則不僅是在公的方麵,即使在個人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